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写好汉字不是小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2-15 08:24: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写好汉字不是小事
  • 吴丹
  •   不久前落幕的“首届全国大中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是新中国成立60年来首次由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全国范围学生规范汉字书写比赛。活动由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主办,参赛学生近千万,社会反响强烈,掀起了汉字书写热。通过这次高规格、大规模的活动,大家形成了一个共识——写好汉字不是小事。
    社会盛赞汉字书写大赛
    办了一件大好事
      “首届全国大中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主题为“书写经典,传承文明”,国家语委副主任、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王登峰明确表示,启动这次活动旨在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推行规范汉字的要求,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使之具备熟练的写字技能,提高规范汉字书写水平,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字和书法艺术,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作出积极的贡献。
      这样的活动方向得到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中国书法家协会给予专业指导,很多书法家义务为参赛学生点评作品,挥毫示范,指点创作。各地教育部门积极支持学生参赛,陕西宝鸡市陇县教育局在报送参赛作品800余件后,又陆续收到了很多作品,于是工作人员冒着酷暑,赶了60多公里的山路又专程报送作品400余件。不少家长也积极支持子女参赛,广东一位残疾学生的妈妈把孩子背到比赛现场。获得全国决赛小学一组软笔二等奖的河南6岁小选手闻广玉,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不识字的爷爷督促她从4岁开始练字,现在小广玉成了远近闻名的小书法家,也成为很多学生学习的榜样。
      许多教师、书法家、学生家长对大赛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汉字书写艺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由教育部牵头组织书写大赛,对推动学生习练书法具有重要的导向和推动作用,使书法艺术的可持续发展有了保障。湖南一位书法教师激动地说,这是他从事书法教育30年来遇到的最大一桩盛事,非常震憾。一些参与此次活动的书法家们评价说,此次大赛起到了提供书写竞技平台、带动广大青少年习练汉字书写技能、提高综合文化素养的作用,称赞“教育部、国家语委办了一件大好事”。担任特等奖比赛评判长的欧阳中石先生称赞:选手们认真,作品写得好;评委们评得更认真,活动搞得很好。他还指出,汉字是中国文化的标志,此次比赛掀起了一个书写热潮,要凭借这个热潮,继续书写经典,使中华文化发扬光大。
       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国家语委主任许嘉璐强调:“文字本身是中华文化的最重要载体,同时也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由汉字发展出的书法,又形成了一种文化的形态。这种文化的形态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的发展和繁荣离不开青少年,青少年要更多更好地学习、接触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书写经典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学习经典的过程。汉字是中国文化的标志,汉字书写教育对加强学生文化修养,发展心智素质,优化思想品德以及建设当代文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汉字书写大赛“三多”现象
    惹人关注
      “笔墨纸砚,悬腕挥毫”的书法艺术,作为传统的国粹,不仅可以提升青少年的个人素质,而且可以使他们在书写中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培养民族认同感。“首届全国大中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出现的“三多”现象值得人们关注。
      参赛人员多——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语言文字工作部门及各相关学校认真组织发动,全国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均组织学生参加比赛。这次活动不仅参与者多,而且涉及范围广,全国共有708万学生报送作品参加所在地市、高校的比赛。这其中还包括蒙古、藏、白、土家、仫佬等27个少数民族的学生,20多位港澳台地区学生,以及来自日本、韩国、法国、意大利等11个国家的60位外国留学生。
      大赛要求多——在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印发的大赛通知中,不仅对汉字的规范书写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而且对作品内容也进行了严格限定。要求不得使用繁体字、异体字、“二简”字,不得出现自造字和错别字等;作品内容必须是中华经典诗词歌赋,可从所学语文课本中选取。大赛要求多,是希望参赛者不仅能通过参加活动纠正、规范长期以来不正确的书写习惯,同时还能重温经典,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
      活动亮点多——活动组织有序、形式多样,注重示范、引导以及效果延伸,辐射带动效应显著,涌现了许多亮点。比赛从报名到决赛时间跨度10个月,目的是为了将比赛过程作为学字、练字的提高过程。组委会还安排了参赛选手与书法家座谈,知名书法家现场点评并创作作品,出版获奖作品等多项丰富多彩的活动;同时开设大赛官方网站,通报比赛信息,交流各地经验,为比赛提供宣传交流平台。不少地区在初赛、复赛阶段都安排了书写技艺与文化知识培训讲座,充分发挥了比赛对于促进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的示范引导作用。一些地区以比赛为契机掀起了书写热潮。如:江苏连云港市举行了振兴写字启动仪式暨千人竞写现场观摩活动;辽宁省还举办了中小学书法师资培训班。
    规范汉字书写
    任重而道远
      国家语委副主任、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王登峰曾说,现在学生的汉字书写水平不容乐观,社会各界对这个问题反应强烈,希望能够逐步出台一个汉字书写的等级标准,这是我们这次大赛最直接的一个起因。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在全国七个省(市)进行的有关语文学习特别是汉字书写水平的调查显示,接受问卷调查的3000多名教师中有60%认为现在学生的书写水平下降或者是明显下降,只有20%的老师认为现在学生的汉字书写水平较过去有所提高或者有明显提高。
      虽然比赛中的一些作品功力深厚、风格鲜明,体现了较高的书写水平,但参赛作品的整体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在评选中发现我国书写教育还存在相当的缺陷,主要是缺乏高水平的师资,一些训练方法不够科学,参赛学生对所书写的经典内容把握不够准确,文化底蕴还有待增强。同时,电脑的普及、人们书写观念的变化也是造成这些问题出现的诱因。“用打字代替手写”“提笔忘字”等现象越来越严重。本次大赛特等奖获得者、广西博白县王力中学学生谢丽莎说,她周围不少同学并不重视书法,“许多人连自己的名字都写得歪歪扭扭”。作为中国文化标志的汉字,国人对其书写水平的下降这一问题不容忽视。
      据王登峰司长介绍,教育部即将出台汉字书写等级标准,旨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提高规范汉字书写水平。而此次活动之后,许多家长、书法家呼吁继续举办全国范围的学生汉字书写比赛,使其成为一项固定活动,让大家在活动中加强交流学习,进一步激发学习书法、写字的兴趣,培养热爱祖国文字和书法艺术的情感,努力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做出积极贡献。
      小小汉字,承载的不仅是精神符号,更是民族文化、审美意象和发自内心的民族自豪感。规范汉字书写,任重而道远,让我们在规范汉字书写中熔铸中国心、烙上中国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4 16:46 , Processed in 0.116103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