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学方法之我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2-17 00:39: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文地址:教学方法之我见作者:郗晓波

昨天下午应学校张校长的邀请,为全体教师作了一小时专题报告。将专题报告的要点整理如下:

●不管什么学科,不管教什么内容,方法都不是要讨论的对象,方法是在讨论一个对象时自动显现出来的东西。

●关于教学方法,最常见也是最形象的说法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抓鱼的方法怎么学到的,老师可以凭空传授这种方法吗?你告诉学生如何抓鱼他就会抓鱼了?不管学生还是老师,一定是抓了几百条乃至几千条鱼才学会抓鱼的方法,哪里有你不动手抓鱼仅仅看看书听听讲座就学会抓鱼了。

●我们不能孤立地说某种方法好或不好,好不好要看方法所运用的时间、地点、条件、对象等等。

●方法无所谓对错,教一个内容,或采用这样的方法,或采用那样的方法,都是有利有弊。只要你教得好,就不是八股;教得不好,就是八股。林语堂说过:文章无体,八股有体;文章有体,便成八股。

●方法只是一种手段,你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实际变更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不是程序,不是工具,也不是技术。

●教学方法就是你想出来的能用最少的时间最有效地解决学生问题的办法,所以方法可以无限展开。最佳方法总是根据具体对象采取的最有效解决问题的办法。在任何一种情况下,合理的才是最好的。

●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永远在路上。

●方法训练两大难题:一是方法的训练需要辅助以大量的具体知识,而这些具体知识的掌握并不是朝夕之间就能够完成的事儿;二是方法不是可以直接由教师传递给学生并由学生完全接受的东西。师傅领进门,其实那门是要从里面才能真正打开的。

●我觉得方法可用专家的表述叫程序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是作为技巧性动作基础的知识,表现为动力的、变化的。被动学习很难接受。程序性知识没有明显的组织,比较容易显示但不容易讲述。

●最好的方法永远产生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而不是之前。

●方法就如脚手架,学习任何学科都需要脚手架,但搭起一个脚手架不等于建起一座楼房,更不能没有楼房空搭一个脚手架。真正的问题和工作是建楼房而不是搭脚手架。

●老师滥用方法最大的问题就是知识量严重不足。

●方法是和一个教师的全部的知识积累、文化积淀与全部教学经验联系在一起的,知识积累、文化积淀与教学经验是教学方法的根基,方法是支撑在这些东西之上的,原则上是不可学的,也是学不来的。别人的教学方法一试而不灵验,问题不在于方法,而在于使用方法的人。

●古人说:大道至简。用今天的话形容,即真理是简单的。如果一条真理是复杂的,那么它也一定是由许多简单的真理组成。譬如打篮球,再复杂的战术也是许多小配合组成的;譬如数学,再复杂的式子也是由许多非常简单的关系构成的。

●我的教学方法就是和学生一起做题,和学生一起作文。

●任何学科复杂玄深的理论最本质的东西归根结底来来回回无非是几招基本原理,但活学活用,千变万化,可以推演出数不尽的方法来。

●好教学如创作,而创作无止境,教学进入到创作的状态,你就会感觉到教学方法的神秘性。

●你有这样的知识,解读文本才可能有这样的角度;你有这样的思维,认识事物才可能有这样的见解。

●教学能力是1,教学方法是1后面的零。有了1,一长串零才有意义;没有前面的1,那一长串零意义实在有限。

●能力就是对知识的灵活运用有多厚的知识积累才可能有多大的能力体现。知识不存,能力焉在!能力不存,方法焉在!      

                                                                                                              2014.10.1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5-2-17 11:44 , Processed in 0.09988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