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语文课文非得按“教材体”编写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2-18 16:29: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语文课文非得按“教材体”编写吗?

朱自强


      
    编者按:编写小学语文教材应该遵循怎样的规律?“教材体”课文对小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会产生哪些不良影响?错误的教学设计又会怎样削弱有价值的语文学习资源?
    该文作者对当前小学语文教材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条分缕析,对教材编写和语文教学都有借鉴、警醒和延伸思考的价值。
    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是一项公共事业,事关儿童的语言发展和心灵成长。虽然小学生的语文能力并不是全靠语文教材的学习来提高的,但是,教材学习依然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小学语文教材编写得好与不好,对小学儿童的语文学习的质量和能力的影响甚大。
    我在《儿童本位:小学语文教材的基石》一文中曾指出,现行小学语文教材存在着“低估儿童的语言能力和审美能力”、“偏离与儿童语言发展相契合的语言系统”、“违反儿童的整体性思维方式”、“忽视儿童生命所拥有的有价值的人文性”等问题。应该说这些问题,都属于非“儿童本位”的教材编写理念的问题。本文中,我想从小学语文教材的具体操作层面,探讨其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教材编写的改善、提高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教材体”课文导致语文学习低质化
    “教材体”课文问题出在不重视从经典作品、优秀作家自然发表的文章中汲取资源,也矮化了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我认为,现行小学语文教材的最大问题是选文的低质化,甚至是劣质化。这一问题集中体现在短小轻薄的“教材体”课文上面。所谓“教材体”课文,是指教材中收入的不是作品发表之初的自然文章,而是专为收入教材而编写的课文,或者专为收入教材而进行大幅度删改的作品,以及从某些品位不高的文摘杂志选入的文章。
    “教材体”课文主要存在两大弊病:一是短小轻薄,二是文意不通。
    先说短小轻薄。现行小学语文教材在总体上都存在着篇幅太短的问题,而“教材体”的篇幅又尤其短小。比如,儿童文学名篇《等信》,原作1200字,在教材中被删节到500字;安徒生的名篇《丑小鸭》,原作近7000字,在教材中被删节到500字,可谓面目全非。还有一些专为教材编写的课文,短得几乎不能成文。不是说短文就没有好文章。日本作家新美南吉的《去年的树》只有短短的500来字,但却意味隽永,感人肺腑。可是“教材体”却不是《去年的树》这种短法,那些短课文寡淡无味、毫无灵气,早已经由枝叶婆娑的大树,变成了光秃秃的枯干萎枝。“教材体”的这种短小,是一种贫瘠,是思想性、艺术性的轻薄状态。
    与我熟知的日本小学语文教材相比,我们的现行教材,每册选入的课文太多,多得杂乱。而选入的课文篇幅却又太短,即使六年级的教材,篇幅也不过2000来字,这恐怕和我们崇拜数字而轻视素质的应试教育观念有关。相反,日本教材是每册篇目少,每篇的篇幅长。我们删减成500字,而且是放在三年级的《等信》,在日本则是放在小学二年级上册,且是将1200字悉数收入。也是放在二年级的名作《六兵卫,再坚持一下》,同样是1200多字的作品,充满了阅读的乐趣。故事所包含的儿童与成人的对比描写、生动的故事性、鲜活的儿童心理、浓郁的儿童情趣,这些丰富的蕴含,反而使得这样的课文好教、好学。日本的教材,在中年级,《狐狸阿权》这一童话经典有5000来字;到了高年级,像《大造爷爷和大雁》这样的动物小说经典和《旗帜》这样的儿童心理成长小说,篇幅还会有所增加。
    经典的作品或者优秀的作品,它总有一个变化非常丰富的结构,有一个波澜曲折的展开,人物有着生动或者复杂的性格,乃至隐秘的心理,这些都需要文章有足够大的容量。而且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也要求教材为他们提供有深邃思想、复杂构思和丰富表现力的有长度的课文。如果文章够经典、够优秀,说阅读、鉴赏能力的提高和篇幅的长度(当然是在教材的限度之内)成正比,是不会有错的。俗话说,“宁吃鲜桃一口,不吃烂杏半筐”,我们的教材是应该考虑减少篇数,增加篇幅了。
    再说文意不通。由于某些“教材体”的编写者没有足够的创作才华和资质,由于选自某些品位不高的文摘杂志的文章,其作者水平本就有限,于是出现了背离生活真实,也违反艺术逻辑的文意不通的课文。
    有一篇课文叫《拥抱大树》,写的事情发生在美国纽约。有个人开了个餐馆,餐馆前面有一棵大树,他每天骑自行车去送外卖,回来就用铁链子把自行车拴在树上。邻居偷偷打电话报了警,说有人损害大树。然后,有关部门不作调查就给开了罚单,罚款1000美金。主人公收到罚单后,就到开罚单的部门去表示悔过。有关部门念其第一次犯错,就把罚单取消了,改为惩罚他去拥抱一下大树。仔细读过,这篇文章可以看出作者缺乏法律意识和法律常识。有关部门先是不加调查就滥用法规,后来又以情代法。在法律层面上来说,这是非常奇怪、义理不通的一篇作品。其实这个邻居完全可以告诉餐馆主人,说铁链拴在树上会损坏大树,提醒一下就完了,没必要去打小报告。整个故事跟美国的国情和实际生活是不相符的。这是一个编造出来的虚假故事,是矛盾百出、逻辑不通的文章。这样的文章,对小学生的法律法规意识以及思维方式的培养,是有负面作用的。
    应该说,这种文意不通课文的存在,并不是偶然现象。我们可以随手举出《鱼游到了纸上》、《最珍贵的礼物》、《自然之道》等一批课文出来。存在这么多文意不通的课文,问题出在没有重视从经典作品、优秀作家自然发表的文章中汲取资源。
    “教材体”课文的大量存在,导致了小学生语文学习资源的严重低质化、劣质化。
    教学设计存在盲目性
    如果教材编写者本身就对选用的课文所具有的语文学习价值、语文学习指向心中无数,自然无法进行体系性的把握了。
    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是不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有没有应该遵循的语言学习的内在规律?
    我曾听到一位知名的语文教育专家讲:以为教材有一个符合规律的东西,编教材要符合这些规律,这种想法完全是虚妄的,根本没有这种东西。他还说,编教材,所谓的体系是不存在的,不能用一个逻辑的结构来规定。
    语文教材的编写是没有结构和规律的随意性事情吗?我对这种观点有着朴素的怀疑。语文学习如果没有规律,为什么小学阶段不学习初中以后的论说文?为什么小学低年级学生无法按照老师的要求,归纳出寓言抽象的哲理或是警句?
    我想说的是,教材编写是有内在规律和逻辑的。比如,学习童谣一定是先于童诗的,故事一定要先于小说和传记,说明文是一定先于论说文的。所以,在小学阶段,编写教材还是有一定文体上的层阶的。还有,如果语文教育中的人文精神是以儿童为本位的,那就要切合儿童的心智成长的阶段性。比如说,到了五六年级,我们是不是应该把一些具有深层心理的小说,表现自我意识觉醒,对自我困惑和反思的作品编选进来?所以,在精神层面也有一个阶段性的东西在里面。
    目前我所看到的教材,在系统性规划方面是存在问题的。尤其是在文学教材的文体形式和艺术表现形式方面,教材设计的教学目的和教学策略定位不准、模糊不清。篇幅所限,我这里仅举一例。我们知道,单元的导语对后面课文和学习的内容起导引、启示的作用。有一教材的某单元导语是:“电影的发明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互联网的诞生拉近了你我的距离,我们就像生活在一个地球村里,科技使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精彩,而环境的日益恶化正破坏着我们拥有的一切,无休止地砍伐树木使沙尘肆虐,射杀鸟儿使害虫没有天敌。同学们,在学习科学文化时,也请你们关心环保,关心我们的家园吧。”可是这段导语所归纳的意思,与课文里的内容风马牛不相及。课文里有《爸爸,我恨死了你的猎枪》、《去年的树》,还有《生死相依的海鸥》,这些课文是在表现环境日益恶化和环保这些问题吗?这样编写的教材怎么能帮助儿童学好语文呢!
    教材中的很多教学单元,堆到一块儿的文章没有内在关联性,不能呈现不同层面语文学习的功能,是混乱的一片。有些教材总是把“继续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默读课文”作为语文学习的重点,而设计不出来特定课文的特定学习重点。我一直强调,语文的课堂教学要用学生能理解的方式作形式分析、讲解,这样才能帮助学生体会、把握语言表现的内在奥秘,把语文学习落到实处。
    如果教材编写者本身就对选用的课文所具有的语文学习价值、语文学习指向心中无数,别说整套教材,就是对具体单元,自然也无法进行体系性的把握了。
    不良教学设计削弱教材学习功能
    教学设计应该是对教材功能的延展和深拓,引导并激发小学生乐于思考、饶有兴趣,否则无胜于有。
    教学设计本来是为了引导学生学习,强化学习效果的,可是,现行教材的一些设计却适得其反,消解了教材的语文学习功能。
    有一篇课文,叫做《钓鱼的启示》,不止一种教材收录了这篇课文。父亲带儿子去钓鱼,到了半夜12点才允许钓鲈鱼,但是,儿子在10点就把它钓了上来。爸爸让儿子把鲈鱼放了,说这就是规则。儿子委屈,好不容易钓上来的鱼,又没有人看到。但是没有人看到也不行,规则就是应该自觉遵守。应该说,这是一篇具有启示意义、值得认真讨论的文学作品。对这样一篇文章,应该从文学层面入手,诉诸学生的思考,将最初的道德意识、人格等内容传递到学生的心中。可是,有一种教材后面的阅读练习,设计的竟是为湖边的木牌写一则《钓鱼须知》,也就是要求写一篇说明性的、应用性的文章。我对此很难理解和接受。这就叫南辕北辙,应用文的学习训练越多,离课文提供的有价值的语文学习资源就越远,这会消解教材的学习功能。
    前面讲到的《拥抱大树》,这篇课文的文后有这样的练习题:“读下面的句子,找一个和带点词语意思相近的词语填在括号里。(1)丹尼尔大吃一惊,这才醒悟自己已经违反了国家有关绿化和保护树木的法律。()”我就不明白设计这个练习是什么意思。找一个和“违反”一词意思相近的词语,是认为这个词语能够代替“违反”这个词吗?如果它不能代替,那么你让学生凭空填一个相近的词语是什么意思呢?这种练习与课文阅读有任何一点点联系吗?这样的练习很容易使学生产生误解,以为意思相近的词都是可以相互替代的,可以换来换去的。如果做这个练习,首先给出一个语境,然后,比较“违反”、“违背”等一些意思相近的词语的微妙差异,找出一个最为贴切的词语填进去,这个练习才是成立的。语感正是在这样的练习中培养出来的。(完)
(作者系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2011年04月28日 来源:中国教育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1 05:43 , Processed in 0.06091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