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陈平原:“学堂不得废弃中国文辞”——关于重建“大一国文”的思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2-23 13:25: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陈平原:“学堂不得废弃中国文辞”——关于重建“大一国文”的思考
【来源:中华读书报2012年5月9日第013版 】 【作者: 陈平原】
    五年前,我在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当代中国人文学之“内外兼修”》(初刊《学术月刊》2007年11期,收入熊思东等编《通识教育与大学:中国的探索》,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论文评议人叶晓青教授认为我太乐观了,就因文中有这么一句话:尽管中国大学问题多多,但“‘素质教育’的提倡,以及‘通识课程’的逐渐落实,还是为人文学预留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在英年早逝的叶教授看来,人文学深陷困境是全世界的问题,中国人无法独善其身。更何况眼下的中国大学,正处于迅速扩张期,越来越急功近利,不太可能真正关心/关注人文学的价值。
    我则反省文中谈及“文化育人”的另一段话:“如何协调‘专业课’与‘通识课’,是世界各国大学面临的共同问题;中国大学的特色在于,怎么看待并妥善处理‘通识课’与‘政治课’的关系。”此外,同样指向“修养”,外语教育与母语教育在中国大学的命运竟如此天差地别——所有中国大学生,在学期间起码修8至12学分的外语课,至于“大学语文”,则可有可无,各校自己掌握——也是一个必须直面的窘境。
    提及如何追赶世界一流大学,领导都会说:中文系没问题,因为,研究中国语言与文学,外国学者哪能跟我们比?每当这个时候,我就会站出来申辩——国外学者确实有比我们做得好的,并不一定“中国人”最了解“中国”。况且,在我看来,这么一种策略性的“表彰”,隐含了某种不便明言的“歧视”。说到底,中文系办得“好”与“坏”,对整个大学来说,不是十分要紧;当领导的,往往更愿意将有限的经费挹注到更抢眼、更有实用价值、“投入/产出比更大”的专业领域。这不是今天才有的现象,只是因最近十多年情势变化而显得格外刺眼。作为一名中文系教授,我明显感觉到大学里非专业的“中国文辞”,正大踏步地后退,颇有逐渐隐入历史深处的趋势。
    之所以使用古雅的“中国文辞”,而不是时尚的“母语教育”,除了希望兼及“中国语言”与“中国文学”,更因其典出百年前的一场教育改革。光绪二十九年(1903)十一月,晚清最为重视教育的大臣张之洞奉旨参与重订学堂章程,据张自述:“数月以来,臣等互相讨论,虚衷商榷,并博考外国各项学堂课程门目,参酌变通,择其宜者用之,其于中国不相宜者缺之,科目名称之不可解者改之,其有过涉繁重者减之。”(参见张百熙、荣庆、张之洞:《重订学堂章程折》,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197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参酌变通”的结果,便是同时上呈的《学务纲要》。在张之洞等人看来,以往“专习文藻,不讲实学”,固然很不应该;如今规定“中学堂以上各学堂,必全勤习洋文”,便应反过来力保“中国文辞”的存在价值。“外国学堂最重保存国粹”,而“中国各种文体,历代相承,实为五大洲文化之精华”,故《学务纲要》强调“学堂不得废弃中国文辞”(参见张百熙、荣庆、张之洞:《学务纲要》,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204页)。此处之刻意凸显“中国文辞”,不是基于文学兴趣,而是担心“西学大潮”过于凶猛,导致传统中国文化价值的失落。
    认同张之洞等“杞人之忧”的,可谓代不乏人;正因此,才有民国年间逐渐演变成型的“大一国文”。新中国成立后,此课程位置尴尬,开始扭曲变形;到了1952年院系调整,追摹苏联体制,走的是专业化道路,绝大部分院校不再开设此类课程。文革结束后,在苏步青、匡亚明、徐中玉等人的倡导与努力下,“大一国文”于1980年恢复开设,更名为“大学语文”。二十年间,也曾风生水起,轰轰烈烈。可是,进入新世纪后,整个中国大学的发展路径,明显向新兴学科及实用学科倾斜,“大而无当”的“母语教育”,于是命若游丝,随时可能退出历史舞台。
    不管叫“大一国文”、“大学语文”,还是叫“文选及习作”、“阅读与写作”,课程名称及教学内容可以变通,唯一不能模糊的是:是否有必要为所有中国大学生开设讲授“中国文辞”、专注“母语教育”的基础性课程。一句话,只要两个学分,但必须是必修课,不是选修课。不做硬性规定,任由各大学自由选择,偶然碰上华中科技大学原校长杨叔子或南开大学原常务副校长陈洪,“大学语文”很重要;否则,或信马由缰(如北京大学),或闭目养神(如清华大学),“大学语文”只能自生自灭。以教育部的权威,还有北大、清华在中国大学中的龙头地位,他们不想动或不能动,这口头上很重要、很重要的“大学语文”,就注定只能在边缘地带痛苦挣扎。
    为什么提这么沉重的话题,那是因为,跟绝大多数中国人一样,我的母语是汉语;而如今汉语的“神圣性”与“纯洁性”正受到越来越严峻的挑战。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也是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因此,不能只是“彷徨”,需要有人站出来“呐喊”——即便没有多少回声。
    你在神州大地走走,从大城市到小村镇,只要有标语、通知或告示的地方,就很容易发现错别字,以及半通不通的句子。有朋友对“垃圾分类,从我做起”愤愤不平,问我,什么时候我们都成了垃圾?应该是替垃圾分类,或分类处理垃圾,才有可能“从我做起”。至于报纸上、电视上那些错字或不通的句子(还不算“不雅”的表达方式),更是和尚头上的虱子——明摆着。开始你还愤怒,还抗争,渐渐地,也就见怪不怪了。可怜这“遍体鳞伤”的汉语,在国外正极力推广,在国内却已不再被人尊重、敬畏、爱惜。
    2011年,中国媒体格外关注故宫的诸多失误。比起“失窃门”、“哥窑门”、“会所门”、“屏风门”、“瞒报门”来,我最不能接受的是“错字门”。5月13日下午,故宫博物院负责人向北京市公安局赠送锦旗,上面写着“撼祖国强盛,卫京都泰安”。网友质疑,怎能将“捍卫”的“捍”错成“撼动”的“撼”?人家故宫振振有词:使用“撼”字没错,这样显得更厚重些。回想起年初《光明日报》发表的调查报告,称对中国人民大学“大学汉语”课的74份作业进行分析,结果是:“49份作业存在行文格式问题,占总数的66.2%;64份作业存在表达语气与自荐信要求不符的问题,占总数的86.5%;语法方面的问题就更为突出,74份作业都或多或少存在搭配不当或虚词误用等语法问题。”(参见贺阳等《高校母语教育亟待加强——基于海内外十余所高校的调查分析》,《光明日报》2011年1月11日)
    正为此感叹不已,有位在国外大学任教的北大中文系早年毕业生悄悄告诉我:为了做课题,她到图书馆调查北大中文系历年通过的博士论文,发现不只一份论文的评审意见称:“个别语句欠通顺。”她反问:中国语言或中国文学的博士论文,怎么可以有“语句不通”的呢?我辗转反侧了好几天,决定告诉全系老师:如此家丑,必须正视。
    故宫、人大、北大,这都应该是“最有文化”的地方,他们尚且如此,不知道有谁敢拍胸脯说:当今中国大学(就算是中文系)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能写没有错别字、语句通顺、条理清晰的文章。半个世纪前的1951年6月6日,《人民日报》曾发表题为《正确地使用祖国的语言,为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的社论,称:“语言的使用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重要条件,是每人每天所离不了的。学习把语言用得正确,对于我们的思想的精确程度和工作效率的提高,都有极重要的意义。很可惜,我们还有许多同志不注意这个问题,在他们所用的语言中有很多含糊和混乱的地方,这是必须纠正的。为了帮助同志们纠正语言文字中的缺点,我们决定从今天起连载吕叔湘、朱德熙两先生的关于语法修辞的长篇讲话,希望读者注意。”半个世纪后,重温这篇文章,重读吕、朱所著《语法修辞讲话》,深感惭愧。不知道我们这代人,还能为“正确地使用祖国的语言”做些什么。
    语言的使用,首先追求准确,而后才是生动、活泼,有雅致。若学问大了,知识多了,可语句不通,或满纸错别字,就好像浑身名牌服装,可沾满了污秽。以前看中文系学生的考卷或论文,着重观察有无独立见解;现在倒过来了,先问文句“通不通”。如果连专门研究中国语言或中国文学的中文系学生,都可能“语句欠通顺”,那我们的“母语教育”肯定是前途堪忧。
    先是广告的刻意混淆,制造特殊效果以吸引眼球;后有网络语言的迅速普及,趋新、猎奇、搞怪成为时尚;再加上海量的信息以及粗枝大叶的阅读,导致没人再把“错别字”以及“病句”当回事。若你提出抗议,人家会觉得你脑子有毛病,或者是外星人——这样的事,也值得你发火。我多次引用周作人“国文粗通,常识略具”的自诩——那是五四新文化人的共同追求,也是后人追慕不已的目标。进入网络时代,检索方便,各种“常识”越来越容易获得;反而是“国文粗通”变得有点“奢侈”了。当下的中国人,普遍“外文”能力增强,“国文”能力下降——这个大趋势,正因各种考试制度、录用人才标准,而得到进一步的强化。
    一个是国际化,一个是专业化,这两大潮流都有很大的合理性。但若以牺牲“母语教育”或“中国文辞”为代价,则又实在有点可惜。北大中文系百年庆典,我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谈及:“‘母语教育’不仅仅是读书识字,还牵涉知识、思维、审美、文化立场等。”“在我看来,针对目前社会上对于母语的忽视,以及高中的文理分科,确实有必要在大学里设置类似‘公共英语’那样必修的‘大学语文’。”(《中文百年,我们拿什么来纪念?》,《新京报》2010年10月9日)文章发表后,北大校长周其凤院士马上回应,表示大力支持。可一旦付诸实践,则关山万里,困难重重。问题的关键在于,教育部对于是否开设“大学语文”课程,态度始终很暧昧。
    2006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要求“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2007年3月12日,教育部高教司下发《关于转发〈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纪要〉的通知》,要求各地“认真做好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工作”。当年5月10日的《北京晨报》上,刊出题为《教育部要求高校面向所有学生开设语文课》的短文,称:“以前英语不及格不能毕业,现在汉语不及格也不能毕业。教育部要求高校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北大、清华、北航、南开等多家学校将语文列为必修课。”此报道引起强烈反响,各媒体纷纷跟进。教育部赶紧澄清:这只是建议,并非强制性规定。问题在于,只要不做硬性规定(像政治课、外语课那样),所谓“大学语文”很重要,“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就是一句空话。
    你也许会说,作为课程的“大学语文”之所以被压抑,是因其本身定位有问题。我很怀疑这种说法。为全校学生开设“大一国文”,这本是老北大的传统,傅斯年将其带到了台湾,至今仍枝繁叶茂。最近十多年,台湾大学校方曾做过多次全校性教学评鉴,“大一国文”平均值遥遥领先其它科目,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共同必修课。每个台大学生必修大一国文6个学分(3+3),政治大学则是4+2(大一学生必修“国文”4学分,修满及格后可再选修“进阶国文”2学分),其他大学也都有类似的规定。我在台大教过书,对那里非中文专业学生的国文水平啧啧称奇。反而是在大陆,“大学语文”始终没能挺直腰杆。在我看来,这是个恶性循环——教育部不敢硬性规定,是因为大学内部意见不统一;领导态度犹疑,院系也就不可能投入太多的资源;好教师不太愿意介入,教学效果必定不理想,学生们于是多有怨言打破这个循环的关键在领导,若是承认开设“大一国文”/“大学语文”对于大学生的阅读与写作、思维与表达、修养与自信大有益处,铁下心来做,就能做好。若三心二意,前怕虎后怕狼,则中国大学生的母语水平还会进一步下滑——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努力阻挡尚且不易,更何况犹豫不决。
    我给北大校长写信:“提议恢复‘大一国文’,很大程度是基于一种社会责任感。若真的推行,必定大大增加我们的工作量,这点中文系同人有心理准备。除了专业著述,我们还有义务为北大、也为中国教育做点事情。但此举的前提是:校长以及学校行政当机立断(因牵涉到学分及课程设置),我们才有可能积极配合。”除了大学校长,希望教育部领导乃至普通民众,都来关心这个问题——如何尊重我们的母语,热爱“中国文辞”。
    我深知,作为中文系教授,这么说话,会被嘲笑为“自我保护”。可“母语教育”之轻重缓急,确实是个迫在眉睫的大问题。至于谁来做,委托中文系,还是另立山头,都可以讨论;唯有目前这种半死不活的状态,长远看,对整个民族文化的发展非常不利。至于具体操作上的困难,如领导不重视、教师欠投入、课程须改革等,只要大的宗旨确定,制度上有了保证,就都可迎刃而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12:51 , Processed in 0.06001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