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7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以绿色为基调,开展环境教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12 14:30: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以绿色为基调,开展环境教育
作者:王淑君


   [摘]幼儿天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下会通过各种途径、利用各种方式寻求更多新的发现。西安市第二保育院利用本院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及人文环境优势,开展了一系列的环境教育活动,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关键词]环境教育;幼儿;绿色环境
西安市第二保育院具有悠久的历史,有较深厚的文化底蕴,从环境着手,促进幼儿的发展是我们的特色。我们以自然环境为经度,以人文环境为纬度,从幼儿园门口的墙面设计、园内的植物栽种和动物养殖到活动室内外的环境布置都努力使之构成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从幼儿园的岗位分工、幼儿教师的个人素养到幼儿园的文化背景则都构成了温馨、舒适的人文环境。
一、崇尚自然的绿色环境是环境教育的重要资源
   幼儿园被授予西安市级“园林式幼儿园”,环境创设以自然生态景观为主。院内建有花园绿地、假山回廊、动物雕塑等,很注重创设贴近幼儿生活的教育环境,种植园内各种植物种类繁多,如油菜、香菜、蒜苗、玉米、麦子、棉花等,动物园里鹅鸭嬉水,草地上兔羊相依,天空中白鸽飞翔,成为了幼儿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在这里,孩子们可以置身于大自然中,放眼去看、放手去玩,自由、轻松地感受周围世界的美丽,探索其中的奥秘,丰富想像力和创造力。孩子的潜力是无穷的,孩子的眼睛是七彩的,有时一只白鸽、一根蒜苗都可以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引发他们对大自然的思考。班级自然角有幼儿的小种植,饲养的蝌蚪、金鱼、小乌龟等让幼儿每天置身其中观察感知、真实体验,了解动植物特征与变化,其认知能力得到了发展,达到了环境育人的目标。
二、高效科学的绿色管理是环境教育的有效保障
    幼儿园的领导机构是幼儿园发展的规划师。要将环境教育落到实处,科学高效的管理是至关重要的。领导部门的价值观念、决策机制、能力建设及硬件支持是达成环境教育目标的影响因素,这些因素将直接影响整体的环境教育效果,如下图所示。
环境状况
价值观念                决策机制
              目标
能力建设                硬件基础



   



目标将影响





自然资源的利用      教育活动的效果

   



    领导机构要提高认识,切实将环境与人作为幼儿园今后的一项长期工作来抓。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快环境教育步伐。根据幼儿园各部门、各岗位职责分配不同参与者的角色,建立鼓励全院教工积极参与幼儿园管理和环境保护的民主机制,做好各小部分环境建设工作。另外,提出“创意+文化=特色”的发展理念,激发教师的无限创意,发掘和发挥每位教师的特长,对幼儿园各个角落进行教育环境的设计。在学习——创造——实践——反思的过程中得到环境教育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双赢。
    根据本院实际情况,我们还添加了部分硬件设施,为幼儿免费开放电脑室、图书室,及科技、蒙氏、感觉统合等活动室,为幼儿进行探究性学习提供条件,丰富幼儿一日生活和学习;通过各种教育媒介对幼儿及时进行环境教育的渗透;开展一系列的专题讲座,有针对性地对教师进行环境教育方面的培训和指导。
三、凸现特色的绿色教育是环境教育的重要途径
()开展“环境教育综合课程”实验研究,形成园本课程
    在突破观念上的定势后,我们认识到幼儿园的课程是动态、整合的,即一个好的课程便是一个能提供“适合每个幼儿发展的方案”,我们开展了“环境教育综合课程”实验研究,并形成自己的园本课程。
    我们的园本课程以“认识环境、保护环境”为切人点,让环境成为幼儿探索认知的活教材,让幼儿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发展与成长。在课程构建中,教师与幼儿、教材一起成长,形成“环境育人”特色。三年的实践使园本课程从教材层面的主题活动设计、教师用书、幼儿练习册到实践层面的教学活动实施、主题资料的收集、主题墙饰与环境的创设、区域活动、主题实践活动与亲子活动的开展等多层面全面实施和落实,成效显著。
    园本课程的开发应关注幼儿的个性差异、能力水平、生活习惯及家庭环境,满足幼儿的兴趣需要,应充分利用图书、网络、音像制品、社区资源等丰富的教育资源,将环境教育渗透在各项活动中。如大班科学活动“水宝宝”,通过故事教学及幼儿的亲身体验教育,幼儿增强了珍惜水资源的意识。中班艺术活动“森林奏鸣曲”,通过让幼儿欣赏森林的图片、聆听各种声音感受大自然的美妙,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另外,抓住自然角现有的教育资源组织幼儿开展了“有趣的种子”“小金鱼”等探究活动,通过搜集相关资料丰富感性经验,通过自己探索、试验,幼儿了解了各种植物的生长环境,感知了植物生长应具备的各项条件,能够欣赏各种植物不同的颜色及外形,并感受发现的快乐。
()围绕园本课程,开展系列主题实践活动
    在园本课程研发和实施中,我们深刻地体会到,要激发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兴趣,注重实践、注重地域及环境资源的有效利用,多渠道、多途径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是非常重要的。如何更好地发挥本地、本院地域优势,将环境教育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是我们实施环境教育计划的具体目标。地域特色是环境育人、园本课程的重要特征,它不只在课程中体现,更要使之贯穿于活动的各个环节。如可通过参观、听故事、绘画、观看录像资料、念儿歌、游戏等多种形式,开展环境教育主题实践活动。另外,也可利用家长开放日,组织家长共同参加一系列的环境教育活动:小班组“我登上了城墙”“放飞快乐一亲亲风筝会”;中班组“走进田野、感受收获”的金秋剥玉米活动,“与春相约、文明同行”“游城运公园、展运动风采”等;大班组“走进军营”“走进中国航天展”“消防员叔叔来演练”“我与奥运同成长”等。当然,开展体验民俗民风的迎新年包饺子、猜灯谜活动,编排陕西地域文化特点的早操以及开展具有陕北民俗风情的幼儿打击乐教学等也是我们的重要内容。
()环保教育伴随教育全过程
    在环境教育中,应把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养成良好的环保行为作为重要一环,让环保教育伴随教育的全过程,开展系列活动。结合“植树节”“爱鸟周”“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等进行专题教育,使幼儿有系统地接受环境知识的教育。在“环保在行动、绿色进行时”专题活动中,倡议幼儿为幼儿园、家庭及社会做一件有意义的事,并记录在宣传墙上;开展系列亲子活动并将其渗透到环境教育,如开展“小手拉大手、绿色映家园”专题活动,组织家长、幼儿参加社会公益植树活动;举办“绿色跳蚤市场”活动,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增强环保意识。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祝怀新.环境教育论.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3.管培红,王益红.幼儿环境素质教育.学前教育研究.2003(5)

[ 本帖最后由 春日暖阳 于 2009-1-12 14:33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5-2-21 19:07 , Processed in 0.101067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