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要能“入”善“出”(张华清)
多年来,语文一直为人所诟病。这既有教材方面的原因,也有教法、评价方面的原因,但语文教师个人专业素质方面的不足,确是不可忽视的一条。 在语文教师诸多的专业素质中,笔者认为其“入”“出”教材的能力又是至关重要的。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虽然这是针对“诗人”讲的,但是将此用在语文教师身上同样合适。 关于“入” 一是指静心沉入。 这是说语文教师要始终保持一种“静”的心理。这种“静”源自于“敬”,亦即语文教师要对教育事业和自己从事的语文教学怀有一种“崇敬”“敬畏”之心。“崇敬”它,就会热爱它;“敬畏”它,就会珍视它。如此,才会沉入到语文教学之中,醉心于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也才会有所收获。《大学》开篇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其中,就强调了“静”的作用。不“静”,则难以安心;不安心,就不能很好地思考;不思考,自然是难有“得”。所以,此处的“沉入”可以理解为“沉静入境”。“入境”是指语文教师能够摒弃身边的浮躁和喧嚣,自觉走进语文学习的氛围,走进语文教学的情境。然后,以语文学习的眼光察看问题,以语文教学的思维探究问题。不热爱语文教学者,自然就不会产生语文教学的思维;不安心语文教学者,当然就只能徘徊在真正的语文教学之外。 二是指专心深入。 这是指语文教师要能够深入到语文教学之中,尤其是要能够深入到教材之中、文本之中。因为,教学的凭借就是教材,就是文本。而对教材把握、对文本的解读正是教学的前提。此处的“专心”之“专”可以看成是“专注”,还可以看成是“专业”。前者侧重在语文教师在备课时,一项重要的功夫就是把精力集中在教材和文本上;后者强调语文教师要以专业的眼光和专业的思维研究教材、深入文本。前者是态度,后者是目的。只有“专注”,才配得上“专业”;不能“专注”,也就难以上升到“专业”。语文教师“专心深入”的体现是:能站在一般读者的角度理解教材、文本,能站在教师的角度审视教材、文本,能站在学生的角度使用教材、文本。要善于透过表层,“入乎其中”,见得骨髓,觅得真经。以一种开放的和创造性的思维,对教材、文本作多方面的发掘、诠释、整合、拓展,并产生自我的独到见解,形成个性鲜明、科学合理的教学思路。这就是“入理”。 如阅读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不仅要读出百草园的美景、神话故事的神秘、冬天捕鸟的快乐,读出三味书屋学习生活的乐趣,更要读出自然环境对儿童的积极影响,读出神话想象对儿童发展的重要作用,读出父母送孩子读书的良苦用心,读出孩子在生活经验上的善于模仿,还要读出语文教师的“方正,质朴,博学”是孩子们敬佩喜欢、和谐相处的根本,读出学生课堂质疑、积极讨论,教师适时点拨的重要,读出学校(教师)要给定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让学生自由发挥个人兴趣的妙处等。这样,语文教师就不会一股脑儿地把“内容、结构、情感、主题”全塞给学生,也不会硬性地把“善于抓住景物特征,层次井然,融情于景的写景方法”定位于初一新生的学习目标,更不会故弄玄虚似的把“学习热爱大自然,追求新知识的精神”当作人文教育对象。试问:哪个孩子不热爱大自然?哪个孩子不新奇新知识?关键是他们有时间去接触大自然吗?我们带他们体验过新知识吗?脱离实际、空洞说教、肆意拔高不仅无效果,更让人生厌烦。至于肢解课文,把学习简单化为机械做题,则不必再说。 可见,“入”,是语文教学的前提。只有“专心深入”,才能找准切合学生实际的目标,才能使学习的课文真正与学生发生联系,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叶圣陶在《语文教学二十韵》中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老师是这样,学生不也是这样吗? 然而,现实中,不能“专心深入”,而持应付心态的语文教师,也确有不少。一些教师一本“教学用书”包打天下,一本“学习全解”畅通无阻。不问知识的对错,不管编者理解的正误,只顾照搬照抄,现学现卖。新教师如此,教过几年的教师,又何尝不是!有的教师对新课文还能够走马观花地过两遍,对有印象的老课文往往就凭经验而为了。至于学生的实际基础,至于课文的内涵新知,至于课文与学生之间的生活联系,全然抛却一边。这种教学的效果,可想而知;这种教学对语文教育的影响,也可想而知。 关于“出” “出”,是指语文教师要能够“跳出”文本,“跳出”语文冗繁的知识圈子,“跳出”语文教学古板的教学环节,以一种宏观的视野,以一种科学的思维,来俯瞰语文,来观照语文,最终改变语文教师沉迷于“此山中”而“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局面。 一方面,语文教师要懂得“出”。如果说“入”是实践,那么“出”就是得道;如果说“入”是累积,那么“出”就是飞跃。有“入”而无“出”,只能是“就事论事”,难有提升;只能是盲人摸象,不见全貌;只能是一地鸡毛,乱七八糟。如此,语文教学呈现出的就是碎片化、机械化、程式化、随意化的境况,破坏了语文教学的整体美、诗意美、艺术美、创造美。懂得“出”,其实是要求语文教师懂得站在语文教育的角度来看待语文教学,站在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待语文学科;懂得用语文教育的规律来审视语文教学,用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来设计教学活动。像这样,语文教师心中树立“人的科学发展”的理念,并以此统帅语文,语文教学必将科学有趣,欣欣向荣。 另一方面,语文教师要善于“出”。这是说语文教师要始终不忘“出”,不仅是针对文本解读,即使是针对语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过程,都要用科学规律的眼光来俯视。“会当凌绝顶”,才能“一览众山小”。 跳出来,俯视文本解读,就能够看到生活的本质,看到人性的光芒。课文就是作者生活体验的反映,就是作者生活经验的传递。这里面既包含着与每个语文教师内心相通的情感,同样包含着与学生们生活相连的内容。阅读课文,最为关键的是寻找到能与学生产生共鸣的要点,并努力将其放大,成为学生自觉走进课文,学会享受生活之美、语言文字之美、艺术创造之美的源泉。这里俯视的基点是“生活”。阅读文本,仅仅把目光和思维停留在内容、写法、情感等方面,是囿于程式化文本解读的圈子而不能自拔的表现,这种理念下的语文教学,其效果也不会多么理想。跳出来,看一看,眼前会是一片光明,心中会是豁然开朗。 跳出来,俯视教学设计,能觅得语文教学的真谛,提升语文设计的境界。对目标,会围绕学生的实际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对重难点,会有一个精准的把握;对学习内容,也会懂得取舍。一个好的设计,不能面面俱到,什么都往上面放;一个好的设计,也不能刻板划一,不知变通。学生有所“得”,才是根本。这里俯视的基点是“收益”。 跳出来,俯视学习过程,就是引导学生学习。教师想办法创设学习环境,营造学习氛围,并通过符合孩子心理、孩子易于接受、乐于接受的多种形式把学生带入其中。跳出来看学习,教师就不会再硬性灌输。学习也自然会成为学生自己的事了。这里俯视的基点是“自学”。 跳出来,俯视做题考试,教师会惊奇地发现机械做题练习,并没有多大作用。那是在耗费学生宝贵的青春年华,那是在寻求一点自我安慰;发现平时自己所讲解的、学生反复练习的,在试卷上并没有出现多少;很多时候甚至是一点也考不到。比如课外阅读。翻开各地语文中考试题,可以看到,已经有很多地市很少或是不再考课内阅读了。那么,学习课文还有什么用?一旦跳出来,就能明白语文的课外阅读能力主要还是来自于课内。语文课堂就是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如此一来,由试卷反思教学,反思文本解读,就不会拘泥于琐碎的知识传授,拘泥于空洞的道理说教。相反,所呈现出来的就是清朗明快、简约大气、民主和谐的新型课堂。这里俯视的基点是“反思”。这是需要语文教师经常做的。 跳出来,俯视语文教育,将会看到语文真正的天地,把握语文核心,把握语文教学的本质。语文是一门科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科学。它关乎人的素养,关乎人的生活,关乎民族文化。它来自于前辈的生活,又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语文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学生人性的健康发展,在于学生今后生活的更加容易和美好。这里俯视的基点还是“生活”。这是对文本解读基点的照应。如果说那是起点,这就是终点。换句话说,语文教育自始自终都要围绕“生活”进行。由他人生活,关联到自我生活,并通过学习实践,不断推动自我生活的丰富,提升自我生活的质量。 总之,语文教师不仅要有很深的“入”功,还要有很强的“出”功。 这是提高语文教育质量的基础,也是提高语文教育质量的根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