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4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诗歌教学、诗歌研究”大家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3-4 08:25: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诗歌教学、诗歌研究”大家谈
本刊记者 桑哲
    中国是诗歌大国,诗意的生活方式曾经深深植根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我国传统文化中比较优秀的成分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古典诗歌作品中。过去由于受文学思潮和文学创作方法的制约,诗歌鉴赏常常陷入误区。当代诗歌曾经唤起了一代人政治上和艺术感觉上的觉醒。然而,市场经济对诗歌创作者的侵蚀以及网络环境下大众心态的浮躁和急功近利,使当代诗歌创作和诗歌教学陷入尴尬境地。许多诗人离开了诗坛,一些网络诗歌充斥着语言污染和精神颓废。当代诗歌在遭受质疑的同时也引起了人们更多的关注。
    我们应该如何客观公正地认识和评价文学史上李白、杜甫等优秀诗人及其经典诗歌作品?最近几年整个中国诗坛究竟处于什么状态?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诗歌教学怎样操作?对高考作文中用诗歌答卷是否应当作出限制?就此问题,笔者采访了部分教授、专家(以姓氏拼音为序编排)。

方智范(华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过去由于受文学思潮和文学创作方法的制约,诗歌赏析一般存在两个误区,即现实主义与非现实主义的两分法和形式与内容的两分法。我们要走出这两个误区,解读作品的思路要多样化。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修养,多学习一些诗歌理论和东、西方的美学知识,这样才能从容地分析中国诗歌。要注重通过意象、意境把握诗词,注重韵律与情感的关系,明确内容与形式的不可分割性。
黄玉峰(复旦大学附属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我读了李白的900多首诗歌,对其中有代表性的作品我都反复地思考和揣摩。也细读了别人对他的评价,比如《新唐史》和《旧唐史》里对李白的评论,一些墓志铭和碑文里面对他的记载等等。后人对李白身世的介绍,基本上都是依据了李白自己的说法。比如“李白姓李,是李暠的第九代孙”这个说法是李白自己告诉别人的,因为当初他从西域回到中原的时候是没有姓的。从另外一处史料看,当年李白的母亲曾经指着头上的一棵李子树的树冠说,“我们就姓李吧”。由此可见,李白姓不姓李,我们无从知道。
    我对李白的研究还谈不上有什么新的发现,只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把资料重新组合,在此过程中发现过去仅凭某些资料对他的评价是欠妥当的。传统观点认为李白非常有骨气,非常清高,从“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看,他好像是不愿意做官的,好像他从来不去求人。但我发现他在很多诗里,流露出了谄媚的一面,在很多场合是有求于人的,而且有的时候也会运用一些奉承拍马的语言。当然,我们不必对古人作过多指责,但反过来我们也不能说他很有骨气。另外,李白至少有十几首诗谈自己杀人,“手挥白杨刀,清昼杀仇家”。那么,他究竟杀过人没有?我没肯定他杀过人,但李白自己说他杀过人,他觉得这是很豪迈的事情,是英雄豪杰的表现。
    李白的大部分诗歌写得相当好,我要探讨的是他的诗歌为什么写得好。李白实际上是一个享乐主义者、个人主义者,当他内心受到了压抑,个人的享乐追求达不到的时候,他就对社会不满,通过诗歌发出了强烈反抗的声音。这个声音,其实也是人们在这种情况下都会发泄的一种个人情绪。因为在每个人潜意识里,都有一种要实现自己的价值观或者目标的愿望,如果不能实现,就要发泄。当我们看到李白这些诗歌的时候,好像他说出了我们每个人的心声,因而就会得到一种快感。
    我想用自己的方式把中国古代的著名诗人和词人介绍给平民百姓,谈了中国的大诗人李白之后,将介绍杜甫,然后介绍苏东坡。介绍李白,我是想还李白真面目。现在有很多人的真面目我们实际上是看不清的。我始终认为,还历史人物真面目是没有错的,问题在于,我们是不是还了他一个“真面目”,是不是扭曲了他。有人说李白在中国文学史上已经有定论了,我认为对李白的评价是可以有不同意见的,大家可以探讨,但不必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别人。
    我对杜甫的评价与文学史上对他的评价基本一致,因此我就不会谈“还杜甫真面目”的问题。我研究杜甫侧重的是他怎样处理个人与家庭、家庭与国家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当这种关系出现矛盾的时候。比如,杜甫看到了因战乱导致家破人亡的景象(“三吏”“三别”),却又鼓励别人从军打仗。可见,杜甫的思想是很矛盾的,因为他不得不考虑“有国才有家”。杜甫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处在流浪逃难中,有时,他受的苦比普通老百姓还多。他深深体会到自己就是一个最底层的老百姓,所以并不是他故意要为老百姓呐喊,而是他作为老百姓中的一员在为自己呐喊。
杜甫的诗歌,我着重研究了那些别人不大注意的,比如《同谷七歌》。这首诗中写到同谷(今甘肃成县)那个地方,人没有东西吃,只能和猴子抢树上的栗子充饥……像这样的辛酸,杜甫深深地感受到了。杜甫本身就是一个底层的文人,所以他能够写出忧国忧民的诗歌来。历史上把杜甫称作“杜工部”,“杜工部”只是一个空头衔,“杜拾遗”虽是实职,但当时兵荒马乱,而且只做了一年半。杜甫与那些长期为官的人是不同的。
    通过杜甫的诗歌,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弱势群体的关怀。杜甫所处的时代,弱势群体遭受的苦难达到了我们不能想象的程度。当今社会上的弱势群体,我们也是应该给予关怀的。
    苏东坡很旷达,曾经身踞高位。他既善于享受生活,又能够关怀别人,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他在处理个人得失时能做到“任运顺时”“随遇而安”“宠辱不惊”,他为老百姓做了很多事情。
刘国正(著名语文教育家、诗人、杂文家):南京搞诗歌教学,搞得非常好,着重的并不是怎么教,而是叫学生多读。我参观一个小学三年级的活动,叫诗歌联诵。有三十多个小孩子围一圈,每人抢着背一首诗,最长的可以背《木兰辞》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背得非常熟练,而且带表情,字读的也很准确。当时我以为仅仅是孩子们的一次表演,问他们,“你们就会这几首吗?”他们说不,已经背了五十多首了。诗歌教学不要讲究那么多,要让他们反复的朗诵,达到背诵的程度。必要的地方点一下,比如字的念法,还有这首诗的意思。还有要教给学生一点诗的知识,如什么叫平仄等。借鉴以前传统的教法是可以的,但有的地方提倡学生摇头晃脑,那是过去私塾老先生的教法,并不是一读旧诗就要这样,把小孩搞得很丑,不要这样做。
李新宇(南开大学中文系教授):十几年来,也就是写完《中国当代诗歌艺术演变史》之后,我对诗歌已经没有太大的兴趣。我个人对诗歌的理解与当下流行的诗歌观念有较大距离,所以评价也很不同。在我看来,中国当代的大多数时间段里没有诗人,也没有诗。北岛等人的崛起算是对几十年历史的一点填补,但在朦胧诗后,诗歌的主流却又走上了一条下滑的道路,尽管很热闹,能够留给历史的有价值的东西却不是很多。现在的诗歌创作不是没有佳作,但整体上似乎处于无路可走的状态。
陆志平(江苏省教育厅基教处处长、语文教育专家):白话文运动以后,诗歌这种思想表现方式已经很少使用了,现在的诗歌教育和学生对诗歌追求的热情、表达的能力都不太理想。中小学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写诗的安排也比较少。当然也不排除学生中有诗歌天才,但面对国家统一考试,可以通过别的方式把自己的思想更好地表达出来,没有必要用诗歌来写作文。诗歌这种表达方式更多的是情感、情绪、形象,不容易把深刻的道理说清楚,很多人不能很好地把握。而且有时候命题和诗歌的表现方式也不切合,有的命题不一定能写成诗,或者说是很多人不能把它写成诗,只有很少的大诗人在这种明确的规定下能写。再就是
    诗歌这种表现形式会给评卷带来困难。高考对语文教学的影响太大了,而且对现在的高中生普遍提出诗歌写作的要求为时过早。如果要对学生的诗歌创作进行引导,可以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进行,个别人的兴趣爱好在大面积考试情况下可以不去考虑。
莫砺峰(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腹有诗书气自华”,中学语文课本里选的一些经典诗词都是应当背诵的。年青人记忆力好,背诵上百首诗歌是有必要的。但不要给学生规定硬性指标,要启发引导学生,让他觉得背诗词是一种愉快的诗歌欣赏。
    我们传统文化中比较优秀的成分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古典诗词中。中华民族的思维特征带有一种审美的倾向,古人对于生活意义的认识,对人生态度,很大程度上是审美的。真善美是结合一起的,这在在文学作品中可以得到体现。提到李白、杜甫、文天祥,提到艾青和臧克家,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他们的诗歌。语文知识学习是通过审美来接受的。受到真善美的感染,经过潜移默化,语文教学就会起到春风化雨的作用。
谢冕(北京大学教授、著名诗人):当代诗歌创作非常丰富,诗人们热情很高;公开发行的诗刊和民间诗刊非常多,各地举行的诗歌研讨会也很频繁,从这些方面来说,中国当代诗坛并不萧条,但也称不上繁荣。诗坛繁荣意味着涌现出一些大诗人或者说比较优秀的诗篇很多,现在看来并不是这样。大家可能会觉得没有出现大的、有影响力的诗人,没有出现引起大家普遍关注的优秀诗篇,是不正常的。的确,当代诗歌作品很多,但真正写得好的不多。这可能与诗人的创作主题有关,有些诗人太关注个人情感,热衷于表达一些别人琢磨不透的思想,甚至有时太自恋。由于当代诗人创作思想有偏颇,在艺术上过分追求离奇古怪的风格,虽然写诗的热情非常高,但作品很难引起读者的共鸣。
张清华(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近几年,中国诗坛处于一种急剧分化和动荡变革的状态。朦胧诗人已经开始退出诗坛,他们的注意力已转移到别的领域。影响诗坛的主要是所谓的“第三代诗人”,即通常所说的知识分子写作和民间写作。当这两派分裂时,出现了激烈的争论:一派趋向于雅,一派趋向于俗;一派趋向于精神追求,一派趋向于日常生活;一派趋向于书面语,一派趋向于口语。正当这两派争论不休时,一批“七零后”诗人登上了诗坛,而且很快产生了较大影响。这期间还有一些被遗忘的人,即“中间代”。“中间代”是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实力派诗人,没有很大名气,但有创作实力。另外,网络写作是跨时代的,各个年代出生的人都可能在网上写作,其共同点是写作伦理不强,作者不必为自己的言行负责,所以网络诗歌显得比较粗糙、语言比较野蛮。网络诗歌是一种新事物,它有自身的活力,需要经过去粗取精、自我淘汰、自我完善的过程。
(桑哲/文,作者为中国当代文学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全国中语会理事)
(原载于《现代语文》2007年11月上旬刊-文学研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09:06 , Processed in 0.09059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