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⑧]关于汉字的存废问题,胡适、钱玄同的观点前后是有变化的。胡适在美国留学时认为废除汉字的观点是幼稚的观点,新文化运动之后则认为中国最终会走上拼音文字。关于钱玄同、陈独秀等人汉字存废问题的讨论,见《新青年》4(1918)。 [⑨]“俗字”的产生其途径是多方面的,不仅仅只是已有汉字简化,也有已有汉字“繁化”〔张涌泉:《汉语俗字研究(增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第3章〕。 [⑩]〔清〕陆费逵:“普通教育当采用俗体字”,《陆费逵文选》(北京:中华书局,2011),第59页。此文原载《教育杂志》1(1909)。 [11]〔清〕陆费逵:“答沈君友卿论采用俗字”,《陆费逵文选》,第64页。此文原载《教育杂志》3(1909)。 [12]钱玄同:“中国今后之文字问题”,《钱玄同文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第1卷,第162、166页。此文原载《新青年》4(1918)。 [13]钱玄同:“论世界语与文学”,《钱玄同文集》,第1卷,第21页。此文原载《新青年》4(1917)。 [14]钱玄同“答陶履恭论Esperanto”,《钱玄同文集》,第1卷,第97页。此文原载《新青年》2(1918)。 [15]钱玄同“中国今后之文字问题”,《钱玄同文集》,第1卷,第164—165页。 [16]钱玄同:“关于国文、外国文和Esperanto”,《钱玄同文集》第1卷,第333页。此文原载《新青年》2(1919)。 [17]钱玄同:“请组织‘国语罗马字委员会’案”,《钱玄同文集》,第3卷,第125页。 [18]钱玄同:“国语罗马字”,《钱玄同文集》,第3卷,第355页。 [19]钱玄同:“减省汉字笔划的提议,《钱玄同文集》,第1卷,第400—401页。此文原载《新青年》3(1920)。 [20]前国语研究会编:《〈国语月刊〉汉字改革号》(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57)。 [21] “60年教育纪事:开启汉字的简化时代”,《中国教育报》2009-09-17。 [22]王均:《当代中国的文字改革》(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5),第54页。 [23]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77)。 [24]分别见《国务院批转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关于废止‘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和纠正社会用字混乱现象的请示〉的通知》、《关于重新发表〈简化字总表〉的说明》(王均主编:《当代中国的文字改革》,第645、646页)。 [25]《通用规范字表》(北京:语文出版社,2013),第2页。 [26]王宁 主编:《〈通用规范汉字表〉解读》(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第66页。 [27]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书信选集》(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第454页。 [28]钱玄同:“汉字革命”,《钱玄同文集》,第3卷,第76页。 [29]钱玄同:“几句老话——注音符号,G.R.和简体字”,《钱玄同文集》,第3卷,第487页。 [30]钱玄同:“减省现行汉字的笔画案”,《钱玄同文集》第3卷,第85页。 [31]吴玉章:“文字必须在一定条件下加以改革”,《中国文字改革第一步》(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第27页。 [32]吴玉章:“文字必须在一定条件下加以改革”,《中国文字改革第一步》,第27、30页。 [33]“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决议”,《中国文字改革第一步》,第12页。 [34]“中国新文字十三原则”,《中国语言的新生——拉丁化中国字运动二十年论文集》(上海:时代书报出版社,1949),倪海曙编,第54页。文字改革之所以走简化字废拉丁化之路,与毛泽东的态度有关。毛泽东曾对吴玉章说,“首先进行汉字的简化,搞文字改革不要脱离实际”〔吴玉章:“在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吴玉章文集》(重庆:重庆出版社,1987),上册,第664页〕。汉字拉丁化其实就是脱离实际。 [35]南兆旭主编:《中国书法全集》(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第5卷,第190页。 [36]张涌泉:《汉字俗字研究(增订本)》,第1页。 [37]“推行手头字缘起”,《太白》11(1935),附页。其中,“勾”是“够”的手头字, “众”写作“”。 [38]丰子恺:“我与手头字”,《太白》1(1935)。“卅”音同“啥”,所以有此幽默。 [39]钱玄同:“减省现行汉字的笔画案”,《钱玄同文集》,第3卷,第89—90页。 [40]张书岩 等:《简化字溯源》(北京:语文出版社,2014),第38—39页。 [41]《陈子褒先生教育遗议》(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2]《启功丛稿·艺论卷》(北京:中华书局,2004)。 [43][意]马西尼:《现代汉语词汇的形成——十九世纪汉语外来词研究》(北京: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黄河清译,第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