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课标是个什么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4-13 23:04: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新课标是个什么标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4a965a0102fbn7.html

新课标终于正式颁布。此前“实验稿”已经历多年实验,没有任何确切证据表明实验的结果是成功还是失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新课标比过去的教学大纲更细腻,更科学,更符合教育的本质。

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之所以要颁布课程标准,是因为原来的教学大纲落伍了,素质教育一直得不到真正落实,必须改。不过,现在看起来,素质教育仍然被应试教育肆意欺负着,饱含屈辱。

况且,课程标准的提法依然不得不面临尴尬。素质与标准,本来就有矛盾。人有千差万别,先天资质不同,生活环境不同,就读学校不同,都会影响个人素质。素质高下,的确难得用一个标准来衡量,当然更难得用一个标准来教。

课程的学习没有课程标准肯定不行,教学实践死抠课标也肯定不行。做老师的,恐怕得先想明白一个问题:新课标到底是个什么标?

我教语文的,就只以语文课标为例,来思考两个问题。

一,课程标准是最高标准还是最低标准?

虽然名叫课程标准,但不等于就标得很准。当然其中有标出来比较准的,比如有具体数字要求的: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九年课外阅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除了认知汉字外(常用汉字这么多,的确需要先认知才能运用),其它两个数字标准到底有什么科学依据,想来是一笔糊涂账。

比如背诵。如果一个人到了40岁,还能背出来240篇(段)优秀诗文,这个人绝对是个记忆奇才。那么,小时候大量记忆的目的是什么呢?当然也有其中的道理:记忆本是理解的基础。何况间或还出现一两位著名人士,说点就是因为记忆才使之著名的相关故事,将记忆美化成学习、成才的法宝。我从来不反对记忆,只是对强行要求的死记硬背深感忧虑。所以这个240篇(段),是不得少于240呢,还是最高就240呢,或者不多不少正好240?如何看待这个240 的背诵?课标里有提示的,比如第二学段中说: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第三学段中说: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第四学段中说: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看了这样的提示,我在想,如果孩子对古诗文能体验、能体味、能理解,可就是记不住,该怎么办呢?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很多公式要记忆,很多定理要记忆,还有不具备语言环境却一定要学好的英语要太多的记忆。是不是还会出现这样的矛盾:都把时间花记忆上了,哪里有时间来体验、体味、理解呢?记忆只是理解的基础,要想真正提高理解能力,还必须花大量时间来训练分析、判断、概括、提炼、升华的基本思维能力吧。

所以在具体教学中,如何理解这个课程标准,就决定了命题方式和阅卷标准。比如这优秀诗文的题目,多出一点关于体验、体味、理解的题目,少出或不出死记硬背的题目。阅卷的时候,看重孩子自己组织语言来表述的体验、体味、理解的答案,别死扣标准答案的字词。课程标准只能给一个具体的数字,但这个数字不是最高标准,也不是最低标准,只是借这个数字来明确了对待优秀诗文的态度。

再比如课外阅读量,标出400万字以上。这个阅读量标出数字来,只能理解为一种无奈之举:爱读书的,怕书少了;不爱读书的,硬逼也读不进去。数字看起来蛮吓人,其实对于阅读来说,稍爱看书的孩子都不会有问题。很多高年级的孩子遇到了他们爱看的书,十来万字一本的,一个暑假读五、六本都不过瘾。我的孩子看《百年孤独》,只花了三天时间,他捧起书来就放不下。所以,新课标给的这个数字,也只是借一个具体数字来表明对课外阅读的态度。读什么,怎么读,读多少,需要用心琢磨引导艺术。靠阅读量的数字指标是培养不起来孩子的读书兴趣的。

二,课程标准是参考标准还是执行标准?

一般来说,标准都是用来执行的,但课程标准是个例外。课程面对的是鲜活的个体生命,培养的是有创造性有独立思想的人,标准就只能用来参考,应当允许有达不到标准的,也应当支持超越标准的。

举个例子。比如写作标准,第三学段有这样一条要求: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这里提出的“简单”,我理解的就是后面的三点要求:内容具体、感情真实、合理分段。第三学段是五、六年级的孩子,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经可以具备形成独立思想的能力,也可以感知文字艺术的美丽,形象思维已经很发达,生活口语的运用也有了很好的逻辑水平。但悲剧的是,我跟很多一线老师接触,所了解到的现状却是,很多孩子内容写不具体,感情虚假,就分段还勉强合理。这是怎么了?我想还是课标理解出了问题,导致不知道该怎么教。孩子的习作水平,并不会随着年龄增长就自然提高,得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这标准只有从二、三年级就开始努力实施,到高年级才能水到渠成。但如果按照执行课标的思维,在小学中低年段是不需要思考这个要求的,因为课标里没有明确说。

事实上,这个内容具体、感情真实的标准本身并没有难度。表达的所谓具体,本来就是相对的,不同内容、不同表达方式,就有不同的具体要求。而感情真实,是孩子第一次提笔写话的时候就已经能够具备了。并且,内容具体、感情真实,也无法作为文章的评价标准,因为没有任何技术参数,所以只能当做写作文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来看。

我在上作文课的时候,曾以“微风”为题,要求孩子做片段练习。有个女孩写出了这样的文字:

池塘像一匹青色的丝绸,布面翻起了一层层波皱,翻起就落,落了再翻,接着向中心滑去,变成一圈圈花纹。继而向周围扩散,一点点荡开。接着,又涌起了一层层的条纹,慢慢的又恢复成了整洁无暇的青色丝绸,没有一丝波澜。

阳台上的被褥来回的荡着秋千,可幅度很小,就像胆小的孩子,对秋千十分好奇,却又不敢尝试在花田上方飞翔的感觉,依然轻轻地,慢慢的,做着温和而不惊险的游戏。

窗上的珠帘披着淡色的青沙,踮着脚尖,轻盈地跳着优美的舞蹈。软绵绵的裙裾掀开了羞涩,把珠帘衬得更加妩媚。

这是一个五年级的女孩写的,我未动一字。这女孩从三年级开始跟我们的老师学习写作与阅读,基础扎实,方法正确。如果对照课程标准,该怎么来评价?当然是内容具体的,感情真实的,分段合理的。但这样的词汇能评价这个片段吗?那是不是不允许这么写呢?显然,课程标准没有说。不过即使有具体标准又怎样呢?孩子不会按照课程标准去成长,如果教学得法,他们独特的个性、独特的才华,是任何标准都无法约束的。

所以,对于没有知识与能力对应的明确量化标准的语文课来说,把课程标准当做一个参考标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老师的实际水平来施教,才是根本。

颁布新课标是必须的。从实际意义说,课程标准的实施效果,取决于老师的理解水平和实施能力。加强对老师的培训,应该是新课标施行后最主要的事情。

2012.3.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6 04:57 , Processed in 0.06675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