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3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从教材看时代变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6-27 19:12: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从教材看时代变迁
? 付 强


教材不仅承载着教学内容,也承载着时代的历史记录。作为从事大学教材工作三十年的人来说,最近距离地目睹了教材所反映出来的时代色彩和历史色调。
    光从教材的外观上来说,就深刻地反映了时代的发展。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教材在装帧、纸张、设计、印刷、开本等进行比较,当下的教材完全可以用美观大方、制作精美、质量上乘等字眼来概括。当然这里有一个瑕疵就是,校对上的错误成为经常性的了,这和工作人员的责任心有关,也和计算机输入法有关,当然,更和人们对速度和效益的过度追求有关。三十年前经常出现在教师手里的油墨讲义,如今恐怕都是遥远的记忆了,在当代大学生心中更是空白。可惜这里不能使用图片对比,否则将八十年代的教材、讲义的图片跟如今的教材作个对比,恐怕更有说服力,也更鲜明。     与理科类教材内容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不同,文史类教材的更新变化要更快一些,教材和教学内容变化大的,就是中文系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了。中国的现当代文学史不过百年多,但这方面的历史书写却一直是变化多端的。记得八十年代采用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是唐弢主编的,三卷本,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1979年原版,1984年再版。整个印刷质量上与当下各版本相比明显粗糙得多,当然在书价上也是翻了几番,从那时的几角钱到今天的几十元。     九十年代出现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教材,最具影响力的、并被广泛采用的就是钱理群等三人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经过一再修订、再版,出版社也历经上海文艺出版社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列为“教育部重点教材”,2011年列为“国家级规划教材”,并得到重新修正。这部教材是由当时国内顶尖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方面的专家编著的,学术性较强。特别是在编写方面,明确了三个十年的历史分期,并明确界定了现代文学的发展历史是1917—1949年。     随着重写文学史问题的提出,中国现代文学史方面的教材就出现了各种版本,包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程光炜等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刘勇等编著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孔范今主编的《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朱栋霖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精编》等,以及东方出版中心出版、王晓明主编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后两种教材明显采用大文学史观,将中国现代文学的时间跨度算为从1917年起到二十世纪末,将以往所说的当代文学史涵盖在其中。不同的教材编写者自然有自己的在内容编选上的考量,因本人非文学研究方面的专业人士,仅从历年任课教师选用的教材版本的变化做个大概的描述。     随着现代文学史教材的变化,当代文学史的教材也不断在更新。可想而知,八十年代的当代文学史无论在观念还是容量上都是陈旧的。最早采用的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初稿》,上、下二册。进入九十年代后,就出现了各种版本,洪子诚版的《中国当代文学史》、陈思和版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孟繁华与程光炜版的《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是教师们选用最多的三个版本,可见其权威性很高。     相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教材的可选择的丰富性,中国文学史和外国文学史的教材版本相对来说就要少得多。较早的《中国文学史》是游国恩主编的,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共计四册,后来出现了也是四卷本的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外国文学史则一直采用朱维之主编的版本,因为不断在修订,出版社也是不断变化。另一个偶尔被教师们采用的就是郑克鲁主编的、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外国文学史》了。当下的外国文学史教材与早先的相比,主要的变化就是增加了大量二十世纪的文学史分量,尤其是二战后很多作家作品已经进入到文学史,也即欧美文学史的时间跨度是从古希腊到二十世纪末。相对来说,《中国文学史》则保留了相当的时间稳定性。     相对于文学史教材的不断变化,语言类的教材则保持了相对的稳定性。《现代汉语》从八十年代以来就一直采用的是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版本,当然已经经过四次修订。《古代汉语》也是历经几十年仍在采用王力主编的版本,由此可见这两种教材的权威性地位一直没有被撼动。     闲来翻阅不同时期的教材,虽不能从专业的眼光和角度进行研判比较,但从教材中所折射出的时代感还是相当明显的。尤其是文史类教材,只要是接受过一定教育的人,都能够看得懂,虽不能从学术的高度对各个版本的优劣进行比较分析,但这类教材所表现出来的与时俱进的历史面貌,相信大多数读者都能够看得出来,但同时也有某种发人深思的东西蕴藏其中。真正在教科书里站得住位置的,还是要经历过时间的淘汰的。     经过三十年的发展,教材的面貌可谓焕然一新,但学生对教材的心理和态度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八十年代还处在相对匮乏贫穷的历史时期,学生对教材的热情和敬畏之情溢于言表,即便是要节省伙食费,也要购买教材。今天的学生则不然,能主动淘弄二手教材已实属不易,更有不少学生宁愿节省下教材费购买电子娱乐产品。在学生的眼里,更是完全看不出对教材的敬畏之心了,这是更加令人倍感悲哀的。这一方面是由于电子阅读对图书阅读的冲击,但还有一个教材本身的原因不能不引起重视,那就是由于利益的驱动使得部分教材在编写上很粗糙、出版上很泛滥,让其失去了以往的权威性,导致师生们对教材失去了应有的信任和敬畏,这一点是要引起足够重视的。
    随着电子阅读的普及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程度的提高,特别是最新的教学模式——“慕课”(MOOC)的方兴未艾,教材——这种承载着教育使命的一种图书形式,在未来的发展会是如何,以及能否退出历史的舞台,还是个未知数。但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它不仅凝聚了几代编写者的心血,更是记录了一个时代的历史变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13:48 , Processed in 0.094941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