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9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毕业季赠言:来自人文学科的声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7-10 08:15: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毕业季赠言:来自人文学科的声音《 中华读书报 》( 2016年07月06日   05 版)

    北大 张鸣:士大夫处世可以百为,唯不可势利
  同学们,大家肯定想过,在北大中文系读书,所为何事?这个问题,估计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答案。为了兼济天下、服务社会,是可能的答案;为了文化创造和文化传承,也是答案选项之一。这些答案,我都认同。但是,我还是想请大家温习孔子说的两句话:“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孔安国的解释是:“为己,履而行之。为人,徒能言之。”二程的解释是:“为己,欲得之于己也;为人,欲见知于人也。”(朱熹《论语集注》引)就是说,“为己之学”是为提升自身的修养而学,学习的目的是为完善自身。而“为人之学”则是为别人而学,或者是为了让别人知道,或者是为了装饰自己给别人看。
  今天仍有不少人,从学习态度上看,无论自觉还是不自觉,其实都属于所谓“为人之学”。“为人之学”最大的问题,在于学问和自身人格不发生关系。有的人,读了很多书,似乎很有学问,但其人品却让人不敢恭维,对这些人而言,学问只是知识和书本的堆积,与人的知行和修养无关。我们看最近几年被揭露的各种贪官污吏,哪个没有大学文凭?高等教育并没有改变他们品行,反而为他们贪污腐化提供了资本。这是当今高等教育的悲哀。因此,我们当然要有兼济天下、为生民立命的抱负,但更要自我警惕,保持独立不迁的人格,保证不被各种污泥浊水裹挟而去。
  我在很多场合说过,有学位不等于有学问,有学问不等于有文化,有文化不等于有教养。教养其实最重要,又最难以养成。孔子说的“为己之学”,就是教养完善的过程,就是通过不断的学习、思考和践履,提升个人的内在修养和人格境界。就个人而言,教养的养成,是伴随一生的事情。因此,各位同学虽然已经获得了学位,完成了学校阶段的学习,但“为己之学”的路还远远没有走完。从北大中文系出来的毕业生,应该有这个意识,终生不停止追求“为己之学”的步伐。
  说到这里,我真为自己担心,也为同学们担心。生活在今天这样一个非常“势利”的时代,要想坚持独立的精神和人格的尊严,真的不容易。中国的官僚文化传统,有许多“势利”的因素,但在中国,对于“势利”,历来都持严厉的批判态度。所以过去有一个很厉害的骂人的词:“势利小人”。可是今天的社会,不仅有官僚文化带来的“势利”,还有资本带来的金钱至上的“势利”。“势利”已经像北京的雾霾一样,充满我们的周围,而且很多时候大家已经习焉不察。更不幸的是,“势利”已经堂而皇之成为今天社会文化的名片。今天的大学,也躲不开这种雾霾的污染。一些学校想方设法巴结权贵,以出了多少高官作为炫耀自夸的资本,对权势的谄媚让人大跌眼镜;有的大学排行榜,甚至以培养了多少富豪作为排名的依据;还有一些老师公然对学生说挣不到多少百万不要返校见我,对金钱的崇拜和贪婪令人作呕。
  这里,有必要和大家重温曾经在课堂上讲过的黄庭坚的一段话,以此和大家共勉:
  “余尝为少年言,士大夫处世可以百为,唯不可俗,俗便不可医也。或问不俗之状。老夫曰:难言也。视其平居,无以异于俗人,临大节而不可夺,此不俗人也。”(《书缯卷后》)
  俗与不俗,关键在于大节,“临大节而不可夺”,这才是真正的不俗。我曾经说,今天看来,黄庭坚这个要求有点高,我给他改一下,“士大夫处世可以百为,唯不可势利,势利便不可医”。如何能做到不“势利”?那就要对金钱、权势、地位、利益的诱惑保持警惕,坚守人格的尊严,不断通过“为己之学”提升自身的人格境界。黄庭坚还有一首诗说:“松柏生涧壑,坐阅草木秋。金石在波中,仰看万物流。……”(《次韵杨明叔见饯》)这几句诗的比兴,意味深长,常青的松柏和秋天枯萎的草木对比,惊涛骇浪中稳固不动的金石,和随波逐流的万物对比。在沧海横流的时代,如何选择,黄庭坚的这几句诗,发人深省。
  其实,如何选择,黄庭坚的老师苏轼早就给过答案。《前赤壁赋》中有一段话,我想请大家和我一起朗诵一遍: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你看,这个问题,还有比苏轼说得更好的吗?只有一个脱离了“势利场阈”的人,才能说出这么精彩的话。
  这又说到苏轼了。当年苏轼贬谪岭南,他的朋友佛印和尚托人给他捎去一封信,希望他钩断“功名富贵”之念,“寻取自家本来面目”,做一个“有血性的汉子”,要“脚下承当,……努力向前”。(《宋人轶事汇编》卷二十)虽然不大清楚这些话对晚年的苏轼产生了多大的影响,但我们都知道苏轼凭着过人的坚毅、豁达和自信,战胜人生旅途中的重重险阻,努力向前,成就了一个光明伟大的人格。因此,我谨以这些话与同学们共勉。在今后的人生旅途中,在践履“为己之学”的路上,做一个“有血性的汉子”,脚下承当,努力向前。
  (张鸣,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复旦 陈尚君:士不可不弘毅
  我研究古代文史,尊重传统与走向现代化、全球化的关系,近年讲得很多,请允许我以今古交替或穿越的方式开始今天的发言。
  111年前,1905年,中国发生了两件大事,一件是废除科举,一件是复旦大学的成立,后一件在全国可能不算大事,在复旦人来说确是大事。这两件事确认了传统教育和人才选拔方式,向以西学为框架的现代教育转型。
  当时认为科举试八股束缚思想,埋没人才,导致国家落后。现在又有人主张恢复传统,鼓励读经。我认为都有偏颇。
  传统教育的方式是读经,最初可能是对的,然而西方在工业革命,在光荣变革,在世界发现,在科学昌明,我们还在读经。
  乾隆朝修四库全书,西方有法国大革命,有美国独立宣言,船坚炮利,全球殖民,我们能不落后吗?近年倡导国学的人很多,有没有人觉得要把这些道理讲清楚。
  一百多年前似乎所有人都觉醒了,试图把一切传统都切除,生怕留一些尾巴还有复活的可能,先知先觉者如梁启超《欧游心影录》看到西方文化的局限和中国文化的价值,唐文治说各国皆“自爱其文化”,而求扩而“深入于他国之人心”,而我们则唯恐去之不尽,斩之不绝,“文化侵略,瞬若疾风,岂仅武力哉!”有多少人理睬?
  传统的礼法宗亲社会消失了,传统诗文精致含蓄的表达消亡了,传统人际关系的基本道德、人际信任与礼仪规范也出现危机。于是开始呼唤传统,有人提倡读经,有人提倡国学,《三字经》《千字文》《声律启蒙》也就算了,连《弟子规》《增广贤文》也粉墨登场,做青年导师状,真有用吗?
  我很赞同已故的俞吾金教授曾与我私下所谈:“社会变动的大时代,人文社会科学者要为新的社会结构和人际关系作新的理论探讨和界定。”我只是一位依循传统治学,兼四部,用文言,重文献,躭考据的学者,对古今之变的问题是看到了,但绝无可能提交理想的答案。提出问题,希望大家一起思考。
  今日各位所得学位有博士,有硕士,还有本科的学士,这是198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制定的制度,沿世界通例,有中国特色,古代没有,但似乎也有,但表达不同。
  硕士不是官职,博士是州县或国子监的教职,唯有学士尊贵无比,可以是皇帝的秘书,大学士几乎就是宰相了。古今没有可比性,若有共同点,我认为只有“士”这个字。
  士是古代读书人和官员的通称,先秦是诸侯和陪臣的门客,“士为知己者死”,受了豪门恩惠也须以生命为回报。中古是士族的通称,占有权利和财富,也创造精英的文化,有守护家国的责任。近世则读书为官者则人人都有机缘,士有更多为社会表率的责任。
  借此因由,我选三句话作为对各位的临别赠言。
  第一句话是,士要有慎独精神。直截说,就是士要有道德操守,在大庭广众和独处私室时要一样。儒家说士的社会责任,是从修身齐家,到治国平天下,从修身齐家做起,方能对国家有贡献。
  修身的办法很多,吾日三省吾身是说自律,正心诚意是要心口身行一致,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求勤勉,达则兼济穷则独善指示了两种人生境界。
  再具体些,可举东汉杨震的话:“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为无人得知?”拒绝别人的行贿。若进入官场,此言当铭左右;若继续学术研究,也请遵守基本规范,我偶然承责本校的学术规范,愿在此作友好的提醒。
  再就是君子和而不同,与上下左右相处,始终保持友善而不盲从,见解独立而不随便苟同。滔滔红尘,茫茫浊流,人生不知要遇到多少风波,多少歧路。阮籍痛哭,是因为不知正路何在;张翰思鲈,是大乱在即寻找避祸的借口——据说就是松江四鳃鲈鱼,也是今后各位返校温暖的高雅借口。
  “富贵福泽,将厚吾之生也,贫贱忧戚,庸玉汝于成也。”把一切的优渥和艰苦都看成一种历练。“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是士人坚持慎独的精神写照。不要感慨社会风气不好而怨天尤人,各位戴上某士的学位帽,有责任作社会道德的典范,移风易俗的楷模,用我们日积月累的情怀和品味,消除社会的戾气,增进社会的温情。
  第二句话是,士要有家国情怀。古代国家的社会基础是宗亲礼法社会,历代都承认家庭是国家的最小细胞,家庭幸福是国家稳定的关键,士人必须在家尽孝,方能为国尽忠。所谓大公无私,公而忘私,因公废私,传统中绝无成立的理由,因为不通人情。
  很难想象,一个人对父母衰老病死都无动于衷,会尽忠国事吗?古代有制度保证,儿子官做大了,父母也要有相应荣誉,封赏诰命,络绎不绝,保证家中次序不乱;悠悠万事,家事为大,父母老病衰疾,可以请假侍奉,父母亡故,绝不得以任何理由流恋工作岗位。父母病危还不回家,古人认为禽兽不如,不知现代为何特别鼓励。
  由于摆正了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古人有对社会责任的各种表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以天下人为亲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与天下共休戚,同命运;“民胞物与”,更是以天下为己任,悲天悯人,拯危济溺。进而勇于承担国家社会的责任,当国家需要的时候,“时危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写下壮丽的篇章。
  因此,特别希望所有的毕业生既怜取眼前人,更要常回家看看,珍惜家庭,敬重父母,记住爱家就是爱国,爱国请从爱家做起。
  第三句话是士不可不弘毅。
  语出《论语·泰伯》,接下去一句是任重道远。
  弘是广大,毅是坚持,是说士应该有开阔的视野,高远的志向,并有将其贯彻始终的定力。前面的路正长,大家共同努力。
  王国维曾说古今能成大事业大学问必经历三种境界,大家很熟悉。他所说一是要摆脱俗谛,二是要坚持始终,最后方能大彻大悟。
  什么是俗谛?工作机会,求婚寻侣,生活压力,职称晋升,项目申报,生老病死,都是俗谛,生活现世,人人都无法摆脱,遵循体制会得到许多好处,但又会限制你完成伟大的创造。今人好钱锺书、陈寅恪学问如何好,其实他们出身世家,生活压力不太大,看他们的笔记,早年的水平也未必高不可及。
  近年关注李白,早年三拟《文选》,够傻的,自己的诗也一改再改,确认天才只是将常人般用功的过程掩藏很深,反复琢磨后拿出作品让你觉得超凡脱圣而已。
  请千万不要说“大师之后再无大师”,也不要说天才非凡人可及。如果各位博士论文通过后,凭此再升副教授,升教授,或许能成功,但格局就此限定了。如果认定学了一个方向,以后绝不出此一步,你的成就必如孙悟空安处唐僧划定的圈圈,再无七十二变的可能。我在复旦近四十年,看到无数最有成就的学者无不学贯东西,主张学科融合。
  苏步青校长曾说:“做诗,还是要靠数学系,他们中文系不行的。”这是何等的魄力和自信!当然中文系压力很大,我们也想涉足理科,六十年才发了两篇顶级刊物,成绩不理想,但决没有自甘堕落,我们办了创意写作班,培养小说家。
  本校三十年代的先贤写下校歌:“学术独立,思想自由,政教罗网无羁绊。”一些人老觉得不自由,受限制,其实禅宗早说破了一切:“谁曾缚你?”自由不自由,是你心中有无迷障。
  流行歌曲唱得好:“快乐就是别人跟不上你的节奏。”“记住这每天每夜,你要永远感到你很自由。”“蔚蓝的天空向你开放,幸运就在你的四周。”
  请各位相信,你的心有多大,你的天就有多大,你的决心有多大,你的成就就有多大。灯火阑珊处的那个人,一直在等著你!
  最后,讲一段往事。
  三十多年前校庆,请老先生题词。
  周谷城先生七律第一句是“学府东南第一流”。
  朱东润先生私下和我说,早已名不副实,达不到第一流,自己不能骗自己。
  他的题词是:“科以人名人可重,人以科名人可知。定庵此语每一吟诵,令人有起懦立顽之志。”诗录龚自珍《己亥杂诗》,清朝三年取一榜进士,各榜成就不一,最高者称为龙虎榜,其成就取决于最有名的几位,这些人应该得到尊重,也有些人仅在提到每榜进士时,才会想到他,其成就和人品可想而知了。
  朱先生认为这可以让懦弱者奋起,顽劣者立志,是要提醒所有人,学校的地位和影响,关键在于每个人的发愤努力,成就自己的事业,造就学校的名声。
  两位前辈,一位提出理想,一位指明责任,我愿意与在座所有同学老师分享他们的所见。今天的每一位毕业同学,与我们一起分享学校的业绩和荣光,这是无数前辈努力奠定的,在各位学术起步、事业开拓时,沾此荣光会得到更多机会。
  各位更要理解,学校的名誉地位,今后端赖各位今后的成就来开拓创造,2016届毕业生的荣誉,更靠各位共同来造就!
  (陈尚君,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南开 王利华:转识成智知行合一
  按照惯例,我首先要对同学们顺利完成学业、取得博士学位表示热烈祝贺!同时祝贺各位无怨无悔、默默奉献的“博士后”们!但此刻我更想表达的,是对同学们的感谢!我一向认为:博士生不只是学生,也是我们的学术对话者和工作伙伴。导师多吃了几担米,多走过几座桥,学术经验多一点,给过同学一些指点,但基于三点理由我必须特别感谢同学们:一是你们分担了老师的许多辛苦;二是你们的青春热情和活跃思维激发老师不断再学习、再思考,师生共同进步;三是你们的成长更让老师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我曾认真思考过一个问题:作为一个社会群体,教师最大的特性是什么?结论是:教师与一般人士不同,他拥有两个生命、两种基因:一是生物学意义上的生命和基因,二是文化学意义上的生命和基因。生物基因自然是遗传给子女,文化基因则主要是遗传给同学们,由你们发扬光大。因此,子女是父母自然生命的延续,学生则是老师文化生命的延续。这两种生命,很难说哪个更重要。老师视学生为生命的延续,为大家的成长到高兴乃是发自内心的,对你们的关心、牵挂和希望也将是终生的。
  从明天开始,同学们就要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踏上全新的人生旅途。多年朝夕相处,如今离别在即,自然依依不舍。祝愿同学们都能找到理想位置,尽快渡过“断奶期”,尽快完成角色转变。
  毕业离校,意味着大家从“南开学生”变成“南开校友”。我觉得仅从字面上泛泛理解“校友”一词是不对的,应该作出正确诠释。我曾写过一篇小文考证“友”的原始本义,发现它并不是现在一般意义上的“朋友”,而是指同宗同祖的亲兄弟、族兄弟,直到魏晋南北朝时代还相当程度地保留着这个含义,当时史书中的《孝友传》,就是记载那些孝顺长辈、友爱兄弟的人物事迹。我认为“校友”一词当从“友”的本义来理解,你们明天就要变成“南开校友”,但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南开的朋友,你们永远都是“南开人”,与留在校园里的我们永远都是同心、同德的兄弟姐妹,永远学脉相连,情感相依。
  事实上,我们还需要正确地理解“南开”。我以为南开有小、中、大三个含义——“小南开”是南开大学,“中南开”是南开系列学校,“大南开”则没有明确边界——她是一种文化精神。这种文化精神,包括“允公允能”的德才修养,“日新月异”的创造激情,“知中国,服务中国”的责任担当,坚韧不拔、“越难越开”的勇气。
  同学们分赴天南海北,把南开文化精神的种子播撒到全国乃至全世界,南开将因你们在这个星球上许多地方开枝散叶:你们走到哪里,哪里就是南开;在哪里兢兢业业工作,哪里便是“敬业广场”;在哪里事业有成,哪里便会积水成渊、成为南开的“新开湖”。借用禅宗故事比喻,就是“曹溪一滴水,遍满三千界”,“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一代又一代南开人因缘相聚,蘸同砚墨香,治分科学术,学成后各奔东西,相忆天涯,这是南开年复一年的稳定节奏——前年如此,去年如此,今年亦复如此。但与往年相比,今年的毕业典礼是很特别的,第一次在新校区举行。过去一年,新校区胜利竣工,我们所在的学院完成了历史性的大搬迁,南开大学开启了她新的百年征程。
  这一年同学们埋头撰写博士论文,争分夺秒,没有多少时间欣赏新校区美景,有些同学可能还没记住新校区的新路名,将来很可能迷路。先前我有意、无意提到了同砚、同心、同德,此外还有宁慧、敬慧、和慧等等。我觉得这些路名都取得很好,典雅而有深意,符合南开气质。我想斗胆作些诠释,帮助大家记住它们。
  今天大家都戴上了博士帽,是丽质慧心的高级人才。不过我想说,大家的学习还远未结束,今后仍需不断益智增慧,特别是要在工作和生活中“转识成智”,做到“知行合一”,把聪明智慧充分发挥出来。这很不容易,需要始终保持一份宁静之心、诚敬之心、平和之心。当今社会物欲横流,遍满诱惑,人心浮燥,知识分子也并未幸免于世俗熏染,南开人需要特别体悟宁静生慧、诚敬生慧的道理。这是我对“宁慧”“敬慧”的理解。
  比较起来,“和慧”是更高的一重境界。“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核心概念,包括很多种含义。我认为“和”与“慧”是彼此伴生、相互助益的关系:和增慧,慧致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需要既慧且和。既和且慧,则心境平和,善用智慧化解生活和工作中的矛盾,做好家庭和睦,同事、朋友关系和谐。与自然和谐、天人合一是“和慧”的最高追求。
  大家记住这些地名,既增进对南开的情感认同,亦更能理解南开何以不同于别的学校,比如天大。我们两校一直是好邻居,但从学科结构到精神气质都颇有些不同。两个新校区的几个路名琢磨起来很有味道。不知大家注意没有,天大旁边有条“白万路”,开始我还以为是“百万路”,仔细一看:原来比“百万”还差一下,不过只差一下就是百万。这条路绕天大大半圈,离我们南开则比较远。有道理啊!人家天大是工科大学,比我们有钱,天大人更会赚钱发财,只需努力一下就能走上百万之路。我们则需要付出更多努力,走更远的路!天大东面有条雅观路,我们西边则有雅深路,一字之差,想想也有道理。天大的建筑学科很强,外景雅观一向是建筑学的艺术追求。不过咱南开雅在深处,更讲内在的雅。这些自然是开玩笑的话,但一所大学的地名往往反映其文化气质,不同学校的文化气质确实存在一些差异。
  南开园的路名反映了南开的文化气质,象征着南开学子人生道路上的一道道美丽风景。作为南开人,我希望大家“尚智”更应“尚勤”,因成功不能单恃智力,更需要勤奋;南开人追求“日新月异”,不断“启新”,但启新不忘“思源”——也就是不忘本,这是一种高贵的品质;南开人有“翔宇”之志,追求卓越,但也“乐群”,不自视高人一等,不自我孤立。我们的老学长周恩来总理之所以成就旷世功业,就是因他不仅有翔宇之志,而且乐群善群。我如此这般率尔妄解,未必符合命名者的原意,贻笑大方了!但我确实很希望大家记住自己曾经走过的路、将来该走的路,少走弯路,不要迷路。
  亲爱的同学们,无论你们今后会经历怎样的人生沉浮,不论是大富大贵、还是平凡普通,都请勿忘初衷,勿忘南开,常回来看看,这里是所有南开人的精神家园和文化宗庙,有你们精彩的青春记忆。同砚、同心、同德,尚智、尚勤、启新,翔宇、思源、乐群,这就是新南开,是南开人的道路。
  (王利华,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2 15:25 , Processed in 0.185417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