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8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许纪霖:为什么微博充满了语言暴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12-25 20:49: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许纪霖:为什么微博充满了语言暴力?[url=][url=][/url][/url]


采写:新京报记者 罗东
原文刊登在新京报书评周刊。

暴力与文明:暴力受文明的抑制,但不会完全消失
    新京报:这些年,你的观察领域很丰富,但首先请你从“暴力”开始。整个世界的暴力时刻在冲击着我们的神经,从硬暴力到你多次谈到的软暴力即“语言暴力”,暴力似乎从未远离过这个世界,为何会这样?
许纪霖:暴力是内在于人的本性之中的。人是从动物变而来,尽管不断地进化,文明也在不断地发展,但是人终究摆脱不了动物性,不可能最后进化到成为一个完美的天使。所以,本性是两面性的,既有文明的一面,也有原始的动物性的残余物。残余物当中的一面就是暴力。而暴力是永远不可能克服的,永远存在于本性之中。
因为残酷的生存关系,动物世界形成了一个食物链的关系。食物链的关系实际上由暴力构成的,这是动物世界的一个特质。
人类社会产生之后,社会内部慢慢意识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动物是不一样的,不是一个食物链的关系,而是可以彼此合作的。人类不再是靠食物链,而是依靠农耕和养殖,于是这就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合作就会产生伦理,产生了文明。但是,这是一面。另外一面是,直到今天为止,在人类世界内依然充满了各种生存的竞争。这种竞争存在于人与人、民族与民族,以及国家与国家之间,所以依然残留了动物的那一面。暴力就是其中一种。
    新京报:但它和动物性暴力应该还是不一样的,是吗?
许纪霖:动物的暴力是一种本能,它的伤害性是有限的,因为动物的本能是出于生存。但是人的暴力很可怕,可能是无限的,它不是本能,或者说不仅是一种本能。我们可能看到,特别是各种宗教和乌托邦产生以后,人的暴力活动可能就出现了各种名义,如上帝的名义、宗教的名义、宗族的名义或者革命的名义,然后产生一个大规模的群体的暴力,而这种暴力是赋予神圣性的。因此在今天,伊斯兰教恐怖主义分子,以宗族的各种名义进行恐怖活动,对平民进行屠杀,文革当中,红卫兵打自己的老师,这些东西的背后都有一个看起来是最高的“善”在支配它。这种最可怕的暴力,还不是一个动物本能的暴力,漫无边际的、以一种神圣的名义支持的暴力。
新京报:你指出的这一点对我们认识暴力非常重要。暴力时常还披上了“善”的神圣光环,此时对施暴者而言是正当和合法的,可难道我们就没有什么办法了吗?
许纪霖:虽然暴力最终是不可克服的、不可根绝的,但是我们依然要终生与之作战,那么在我看来,就是要警惕以各种宗教或乌托邦的理由所支持的暴力。我们要遵守的是一个古老轴心文明的理想,即古希腊和中国儒家传统中对人的生命和尊严的尊重。这种尊重到了近代以后,就演变成为一种普世的观念。任何一种宗教、一种理由,它们自身在价值上有一个边界,那就是不能违背人性,以及对人的尊重,对生命、肉体、精神和权利的尊重。
这种价值,一旦被确定以后,群体性、以神圣性支配的暴力就失去了它的合法性,就有可能被压缩到最低的程度。
当然,不仅需要一套观念,也需要一套建制。上世纪,两次世界大战,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惨痛教训。二战以后,吸取了教训,建立了联合国及其安理会,还有其它各种建制。你可以说这些建制似乎不太有效,但是“有”还是不一样。我们假设如果没有联合国安理会,没有一套世界所形成的普世观念,这个世界会将遭到各种各样的骚乱,会变得非常糟糕。
虽然说这个建制还有很多的缺点,但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摧残,人类形成了共同观念,当出现这种暴力,除了极少数的人,很少有人会为这种暴力辩护。这也是能让我们有点乐观的理由,就是说暴力无处不在,但是它不断处于被遏制当中。
网络语言暴力:只有普遍的“力”,而没有“理”
    新京报:今天,不少人在网上发言,遭到谩骂和攻击,精神时刻感到紧张。你提到过,这种互联网中的攻击是一种“软暴力”,怎么理解这类暴力?
  许纪霖:在文明社会,特别是到了互联网时代,我们每个人经常受到的伤害,更多的是软暴力。这种软暴力就是语言的伤害。
语言暴力实际上也是具有象征意义的,是一个替代物。过去,一言不合,就可能要决斗了。野蛮人有野蛮的决斗方式,文明人有“文明”的决斗。我们不再是通过肉身而是语言搏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进步。但语言伤害也是一种伤害,尽管没有伤害到你的肉身,却会伤害到你的精神、灵魂和尊严。
  新京报:为什么在互联网中会变得这样盛行?
  许纪霖:在互联网,很多人是处于一个匿名的状态。熟人间的语言伤害很困难,还要戴一套面具,最多是一种“腹议”。伤害是有限的。但最大的伤害来自于陌生人,他可以发泄,但不会因此而承担责任。
今天在互联网上的各种各样发泄和谩骂,都是一种匿名的状态。特别是,社会有一种压抑机制,使得人们的正常表达无法表现,不同人的内心都有一种压抑感,充满一种戾气。这种戾气有时不敢向那个压抑机制挑战,而是向弱者倾泻。所以更多时候,这种语言暴力不是出现在强者与强者而是弱者和弱者之间。
  新京报:互联网的技术使得个体免于约束,骂了什么人,不用为此而承担责任。在你的理解中,这是怎样的社会状态?
  许纪霖:我们缺乏的是一个“讲理”的社会。照理说,文明社会是讲理的,即使有利益和价值冲突,但不要紧,可以通过讲理来相互交流或斗争。
  很可怕的是,现在相互之间比的不再是理,而是力,即power。这个力就看谁的语言更激烈、更极端、分贝更高、气势更强。掌握了气势,就以为掌握了真理,以压倒性的阵势来呵斥甚至是谩骂对方。这是今天的语言暴力。在过去,贵族社会也好,熟人社会也好,还有一套“礼”,但今天是礼崩乐坏。一个没有礼的社会,一个不讲理的社会,最后只能充满各种力。
网络语言暴力:从BBS、微博到微信的变迁
新京报:你本身也是中国互联网的参与者,在过去的十多年里,影响过很多人。这么些年,出现过BBS、博客和微博,还有今天手机端的微信。语言暴力一直都是存在的吗?
许纪霖:互联网的第一种互动是BBS。在BBS已经出现了这种情况,因为也是匿名的。但那时候不是很严重,因为它是一个小空间,即使你披着马甲,但并不是就不知道谁是谁。同时,还有一个版主。版主可以维持这一小共同体的秩序。虽然有语言攻击,但比较有限。
新京报:但到了微博,就不一样了?
许纪霖:不一样了。微博是一个广场,是面对无数的陌生人在说话,无数人的陌生人也在回应你。这些“乌合之众”的声音,就是各种各样的,而且因为微博的技术特性,很难讨论问题。微博就是一个广场,一个广场是不能讨论的。这时,舆论有时是压倒性的,反对的声音被湮没,相互比的谁的声音更高,谁的人数更多而形成风浪。微博这个形式,是一个广场,恰恰使得中国的舆论成为“围观就是力量”。
新京报:微博刚兴起时,演员姚晨面对微博十几万粉丝激动,说自己像是站在一个广场上对大家说话,那时微博被寄托了非常高的期望。
许纪霖:微博产生了对社会各种恶的制约,这是一个好的方面,但是往往不是以讨论“理”,而是比“力”,这种力转化为一种“势”。以势取胜,而不是以理取胜。
新京报:BBS没有强烈的语言暴力,到了微博就变了,这跟微博本身相关吗?
许纪霖:微博是140字,但140字是很难把一个事情说清楚的,容易带来极端的观点,不管是左还是右。广场效应就是这样,温和的声音在广场上是非常虚弱的,只有那种极具煽动性、号召性口号式的东西,或简单的教导式东西,才会形成“势。
微博很大地改变了中国公共空间的形式,带来的好是民意直接表达出来,但是这种民意更多是一种“势”而不是“礼”,相互之间很难通过平等的、相互尊重的方式来交流。
新京报:人还是同样的人,社会问题或许还是同样的问题,但网络技术变了,互动方式就变了,大家认识的人和讨论的方式也跟着变了。于是,这种状况到了今天最火热的微信又不一样了?
许纪霖:微信群聊、朋友圈就不再是一个广场,就成为一个客厅,相互之间都是熟人,又重新回到了一个熟人时代,相互之间是彬彬有礼的,讲理的。你在微博上受到各种匿名伤害以后,就感觉躲到微信里面疗伤,收到很多点赞,你就感觉到“这个世界还有点温暖的”,所谓“吾道不孤”。微博的生态越来越劣之后,很多人都离开了微博,到微信去了,一部分原因就在这里。
新京报:大家又回到了一个“熟人”社会?
许纪霖:特别是群聊,某种意义上又重新恢复了一种方式——用“礼”来交流。它是熟人社会,就自然会形成“礼”的秩序。但是,微信毕竟只是一个客厅,处于一个封闭的状态,交流的范围是有限的,和微博没法比。到了重大事件,所以“民意汹涌”只能在微博里出现,而微信只能说单篇文章被广泛转播,是离散性的,没有中心。这是微信自身的一个缺陷。但在规则上来说,它是一个熟人社会,相对来说讲理,还是有一个文明的秩序在。
新京报:有了“礼”的一些秩序,但没有了公共性。有了公共空间,又牺牲了说话的秩序。存在两者兼得的可能吗?
许纪霖:现在就是说,互联网的新的技术形式,能不能创造一个新的交往空间,能让熟人之间的一套礼的规则,推广到陌生人里面。这是儒家的缺点。儒家是很讲理的,彬彬有礼,但很难在一个陌生人的社会里推行。那么法制是可以推广到陌生人的。它有它的长处,自发扩展秩序,指的就是一个在陌生人社会里面自发生长出一套文明的秩序,以自由为核心的文明秩序,也就是法治秩序。这样一种以自由为核心的法治秩序,如何产生一套规则和秩序,怎么内化到每个参与者的内心当中,这个是事实上也是一个公民社会的解释。
纯真与开放:正派人构成正派社会,我们个体需要“平衡反思”
  
  新京报:谈了语言暴力,我想起你多次提到“纯真”的概念。你把它看成是最高的价值,也是一种相处之道,如何理解?
许纪霖:纯真有多种不同的理解。第一种理解是童心,就是人性最淳朴的状态。按照儒家的看法,“人之初,性本善”,人心本是善的。人到底是善,还是恶,暂不去说,但我们都说小孩子都是纯真的。皇帝没有穿衣服,只有小孩子才会说,而那些大人们由于利益的顾忌就不敢说,还指鹿为马。
第二种理解在我看来,就是一种单纯质朴。你有没有发现,今天中国人心机变得很复杂?这个复杂,不是人心变坏了,是这个社会变坏了。遇到倒了的老人,不敢扶,哪怕是熟人,也不能完全相信。相互之间,睁大了眼睛,相互提防。特别是五十年代以后,几十年的政治运动,相互残杀,使得人心变得更加复杂,缺乏一种纯真的心。
  新京报:不是个人的人心变坏了,而是社会在变坏,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看法,因此首先是需要改变整个社会吗?
  许纪霖:谁不想做正派人?但只是被逼迫于越来越不纯真,心机越来越复杂,通过不正派的方式达到自己的目的。因此首先要让我们的社会成为一个正派的社会,只有在正派的社会才能出现更多的正派的人。
  正派的人,不是说每个人都是雷锋或君子,而是说做事有分寸,做人有底线。每个社会都有坏人,但到底是正派的人还是非正派的人主导了社会?我们有很多正派人,但主导不了风气。从这点而言,首先需要一个纯真的社会,才能有纯真的心灵。
  但这是一个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故事。倒过来也可以说,首先要有一个纯真的心灵,即使社会不正派,我们也守住自己的伦理道德底线,做一个正派的人,然后更多的人做正派的人了——特别是社会中有更多资源和财富的人如果是正派的——我们这个社会才会重新回到纯真年代。
  新京报:不管是暴力,还是纯真,都不是中性的,一个“恶”,一个“善”。面对善恶的问题,我们较容易得出判断。但而今的世界,从古今观念、中西价值、左右立场、到性的取向等,都是多元的。想问你一个更大的问题,在这样的世界,个体如何来平衡这些多元?不管是看你的文章,还是在网上听你的讲座,都能感受到你很强的“平衡力量”或者说“平衡感”。
  许纪霖:在当今的世界,有着各种各样的冲突,价值的冲突,利益的冲突,比如中西文化价值的冲突,古和今的冲突。但我的一套价值观告诉我,最好的是“中道”。这也是儒家所信奉的。真理不是为某家某派所独断的,真理存在于各种对立冲突的时代和学说之中,所以要取“中道”。这个“中道”,不是“乡愿”,不是“你好,我好,大家好”,也不是一个数学的平均。
  那么,“中道”就需要你所说的平衡感。罗尔斯在《正义论》就讲,需要一种平衡反思的能力。他说的平衡反思是指在一套抽象的理论和具体的应用上,互相检阅。我把它借鉴过来,就是说,面对传统价值、现代价值、西方价值和中国价值,没有哪一个价值是垄断了真理的。
我们需要一种平衡反思的能力,对各种不同的价值都需要一种批判性和反思性的继承。互相批评反思,来获得我们的“中道”。这种平衡感因人而异,但对于一个开放的心灵来说,这种多元的平衡感,是一种能力。
  新京报:在这样的一个时代,需要平衡能力的地方或许还很多,对于个人来说,该如何来平衡外在制度、环境和个人之间的关系?
  许纪霖:今天的这个时代,实际上大部分人是不问这个问题。大家只问一个问题:成功。成功是外在的价值和指标,谁成功谁失败是一套世俗标准,但很少有人问一个东西:什么才是真我?是什么让我自己幸福快乐,让自己能够安下心最后立于命?
  我说如何安身立命,实际上提出的就是这样一个问题。安身立命本身是一个具有宗教意味的问题。但在这个社会,大多数人是没有宗教信仰的,所以我是在世俗意义上来讨论安身立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要寻找自我,这个自我和外界当然也有某种平衡,它需要妥协,也需要和解。但有一个东西是不能失去的,那就是自我。没有自我,就没有和解,你就完全被外在俘虏了,完全的“他者导向”。所以在今天这个时代,首先需要寻找自我,找到自己的安身立命所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04:15 , Processed in 0.08189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