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钱谷融 生活什么时候都是流动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12-16 14:44: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钱谷融    生活什么时候都是流动的

采访 _ 徐晓楚 刘阳 汤涛


初到华东师范大学

教师月刊  钱先生您好!您在中文系建系之初就来到了华东师范大学工作,请您谈一谈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早期建设的情况。

钱谷融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成立于1951年。那时候我在上海交通大学任讲师。本来,我已经收到了南昌大学的聘书,他们请我和妻子去做副教授和讲师,但当时上海市高教局副局长张宏说上海要筹建华东师范大学,他是筹备委员,就让我来了这里。中文系第一任系主任是许杰先生,我是第一个从外校调来的教师。最初,学校打算请我做中文系讲师兼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的临时主任。我一直拖着没报到,因为觉得图书馆主任我做不了。后来许先生说,你就来中文系做讲师好了,我就来了。


教师月刊  您来到中文系后,主要从事什么方面的教学呢?

钱谷融  当时华东师范大学的中文系除我之外只有两位教师,一位是原大夏大学中文系主任程俊英,一位是光华大学的赵善诒。许杰先生是研究现代文学的,学校有一门课叫“现代理论文选”,于是他就让我来教这门课。我不晓得应该讲些什么,许先生也不清楚。我那时觉得普列汉诺夫的《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很好,就选了这篇文章。其实按教育部的想法,应该是讲中国的现代理论文选,但中国的现代理论我中意的很少,普列汉诺夫那篇确实不错,所以我就选了这篇做教材,许先生也没有反对。现在有专门的课程叫“中国现代文选”。这门课开了好几年了,我一直在教。后来是教“现代文学史”、“现代文学作品选”,我总共就开过这几门课。当时我教的是大四毕业班,这部分学生都是从大夏大学过来的。以四年级学生的水平,接受这门课还是没有问题的。后来的“现代文学”和“现代文学作品选”从一二年级就开设了,是中文系的基础课。


教师月刊  1980年代的时候,华东师范大学的中文系非常繁荣,出现了著名的“华师大作家群”。您觉得其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钱谷融  这和当时特殊的社会背景有关。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1980年代招收的是一批年龄大一些的学生,不是应届高中毕业生,他们有一定的社会经验和写作基础。当时,高中学生毕业以后要插队好几年,他们当中的有些人,在插队时就开始写东西,已经是有一定影响的作家了。他们本身就爱好文学,下乡插队的空余时间就读小说和文学著作,这对他们的写作很有帮助。


钱谷融先生和徐中玉先生(左)、王元化先生(右)合影


“虚假的人是弄不好文学的”

教师月刊  当今的文学评论家有许多是您的学生。您对文学评论有什么样的基本看法?

钱谷融  首先要细读别人的作品。有一些人没有细读别人的作品就开始评论,这是不应该的。文学批评应建立在鉴赏的基础之上。一个文学作品,如果不值得鉴赏,就不必去读;一篇文学作品需要批评,但肯定有它的长处。所以我认为,文学批评一定是建立在鉴赏的基础之上的。鉴赏一篇作品要真正钻进去,知道作品的长处在哪里,特点在哪里。真正好的作品,都是用生命写成的。若对此不够了解,当然不能很好地进行鉴赏和批评。我们了解一篇文学作品,但不喜欢它,不同情它,不欣赏它,就很难作出真正的文学批评。


教师月刊  您在1950年代提出了“文学是人学”的命题,对当时流行的机械的、教条式的文学观进行了反驳。请您详细介绍下当时的情况。

钱谷融  1957年3月,华东师范大学召开了一次大规模的学术讨论会,全国各地许多院校都派了代表前来参加。之前,我们学校的各级领导也为这次会议作了许多准备工作,多次郑重地向教师们发出号召,要大家提交论文。在各方面的一再动员和敦促下,我于那年的2月初写成了《论“文学是人学”》一文。3月份,我在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的学术讨论会上宣读了这篇论文,遭到大多数人的反对,许多与会者都提出了批评意见。后来,上海和国内其他地方批判我的观点的人更多。当时正逢“双百”方针提出不久,我那时也不懂得什么顾虑,只是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写了出来。如果没有“双百”方针,我即使写,文章的面貌可能也会有很大的不同。在学术问题上,总免不了会有不同的意见。受到批评,遭到反对,都是常有的事。但看到自己的观点竟如此得不到支持,也不免有点懊丧。


教师月刊  1960年代初,您对《雷雨》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您的研究方向为什么转到这个方面了呢?

钱谷融  《雷雨》我蛮喜欢的。当年在中央大学读书时,我曾经从沙坪坝步行到重庆去观看演出。1960年代的某一天,我在家看见电视里正在转播《雷雨》的演出实况,感觉演员的声音、口气都不对,完全是概念化的。我想一这个定会遭到批评的,但隔了很久,仍不见有批评的声音,所以我就自己写了篇《<雷雨>人物谈》寄给了《文学评论》,不批评那次演出,只谈了自己对《雷雨》的看法。文章发表后产生了些影响:蒋孔阳给我写信表示称赞——那个时候我还不认识他;李子云说他很多朋友看了以后都很欣赏;张瑞芳告诉我,后来他们要排演《雷雨》,去征求曹禺的意见,曹禺对他们说可以看看钱谷融的文章。


教师月刊  当时在课堂上,学生对于《<雷雨>人物谈》是比较接受呢,还是持怀疑态度?

钱谷融  大部分都接受,但也有批判的。那时候我正因提倡人道主义被批斗,被罚去扫地,时常会有学生跑过来安慰我,对我说“老师没有什么错”。这让我感到比较欣慰,要不然,我真的有可能去自杀了。


教师月刊  我们知道您和北京大学的王瑶先生有很深的交情,能不能请您回忆一下与他以及其他一些先生的交往故事?

钱谷融  王瑶比我大五岁,我们是开会认识的。我在受批判的那个时期,大概是1978年吧,有一次去泰山开会,他们让我作报告,可我并无准备,于是就鲁迅杂文的艺术特色谈了一些看法,后来就以文章的形式发表了。还有王元化先生,我们第一次开会碰到的时候,彼此并不熟悉,记不清是第二次还是第三次开会,他邀请我到他家里吃饭,他的夫人张可是研究戏剧的,读过我的《<雷雨>人物谈》,很欣赏我的观点。后来,系主任徐中玉请王元化到中文系兼任教授,我们成了同事。施蛰存是我的前辈,比我大十四岁,这个人非常好,很率真,没有什么城府,讲话比较随便。后来因为“右派”的事情,长记性了,不那么随便了,人还是很真实,学问方面也很有造诣。做人就是要诚恳正直,虚假的人是弄不好文学的。


“有了爱好,然后整个人都扑上去”

教师月刊  您的门下涌现出了很多在学界享有盛誉的学者。能不能请您谈谈在带学生方面的心得和经验?

钱谷融  法国的泰纳讲课时曾经说过,学习一是需要天赋,天赋是父母给你们的,与我无关;二是要肯努力,努力是你们自己的事情,也与我无关;我所能做的,就是把美学当作植物学一样,讲明在什么样的土壤里哪一种植物最容易生长。和泰纳的观点不同,我认为天赋是父母的事情,努力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我要做的就是推动学生努力,告诉他们文学是很美的,很值得研究的,使他们愿意去研究。天赋虽然是父母的事,但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天赋,不晓得自己的长处在哪里,我要使学生知道自己的长处在哪里,帮助他们发扬长处,避开短处。我既要帮助学生认识到文学的美,也要帮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天赋,使他们努力去爱上文学。


教师月刊  我们听说您招研究生有一个习惯,就是要考他们的作文。您怎么判断这个作文的质量?

钱谷融  作文是可以考察一个人的文学素养和才情的,甚至一个人的信仰都可以从作文中表现出来。我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发现学生的培养潜力,即灵机。

至于怎么判断,我觉得,好的作文一定要求真,在求真的基础之上再求深、求精。这跟做人是否正直诚恳有关。至于文章中的学术观点,我不要求他们一定和我一样。


教师月刊  您很强调做人的问题。

钱谷融  要做正直诚恳的人,要说自己的话,不能还没有理解就把别人的话拿来讲。要有自己的见地,不要人云亦云,所以,第一是要求真,第二才是求深。做到这两点,自然就能出新。


教师月刊  您的身体看起来非常健朗。您平时是怎么安排生活的?现在每天还坚持阅读吗?

钱谷融  我现在是每天七点左右起床,吃早饭,喝茶,然后看书,下午五点半去长风公园散步,回来后吃晚饭。我平时也很喜欢下中国象棋,围棋我不会下。我这个人比较懒惰,一生喜好游山玩水,好美食。我最喜欢的书是《世说新语》,因为这本书的每个章节都可以独立拿出来看。还有《红楼梦》,可以随便从哪一页看起,不需要从头开始,这本书写得非常具体,就像生活一样,生活无所谓起点和终点,它什么时候都是流动的。


教师月刊  您对新一代大学生有什么期望?

钱谷融  一个人要有真性情,要有真的爱好。要把整个生命扑上去,这样才可能有所成就。不深入就很难有成就。要深入,就要爱好,不爱好就深入不了。没有爱好也要培养爱好。有了爱好,然后整个人都扑上去,可能有成就,也可能没有成就。但如果毫无爱好,基本上不大可能有成就。即使能轰动一时,其实也是没有实际东西的。


​(本文原载《教师月刊》2014年第6期,图片来源:《丽娃记忆:华东师大口述实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5 11:19 , Processed in 0.06559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