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母语,魂兮归来——马来西亚讲学之旅纪实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0-7-19 08:53: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母语,魂兮归来——马来西亚讲学之旅纪实

[url=]转载[/url]


2019年7月,福建师范大学教授、知名学者潘新和应马来西亚儿童文学协会会长黄先炳博士邀请,在吉隆坡、雪兰莪、森美兰等地参加华文教育学术活动。期间,潘教授近距离了解海外华文教育历史与现状,颇多感喟,对汉语母语教育价值、功能等有了较深邃的思考。本刊从第10期开始,分4期连载潘教授的文章,以飨读者。

文/潘新和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福建省写作学会会长,在《教育研究》《课程·教材·教法》《中国教育报》《全球教育展望》等刊物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个人学术专著10余部。代表性专著:《中国现代写作教育史》《中国语文学史论》《语文:表现与存在》(上、下卷四分册)。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教育部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福建省政府优秀社科成果奖等。


2017年4月,春暖花开的杭州,“千课万人”组委会的张伯阳兄请我评课,与来自马来西亚的黄先炳先生不期而遇。我们相聚不超过两小时,寒暄寥寥数语。不承想短暂的一面之缘,竟给两年后的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盛会的相聚埋下了伏笔。

杭州会议离别时,他送给我一本他的著作《走近古人》和一个锚状钥匙链(一直在我书桌上放着,上有马来西亚地标双塔楼与“KUANTAN”字样小标牌,后来才知道这写的是他的居住地“关丹”港),然后就各奔东西。会后,我给他捎去几本书,便再无联系——许多人都这样萍水相逢、擦肩而过,可有人没走远,始终在视线中徘徊,在人生的某个驿站候着。

人生如野鹤飘萍,聚散离合皆命定。偶遇是缘,再聚是情,相知是智,守望是福。四者概率递减,若能相聚、相知,守望相助,必是心通神契、因缘果报。

2019年3月9日,黄博(从众称黄先炳先生为“黄博”)联系我,说7月20日在吉隆坡举办大型阅读教学公开课活动,请我当主评人。路途遥远,且在盛夏,我犹豫了一下,答应了:不知海外华文教育怎样,去看看也好。年逾花甲,常有紧迫感、不确定感,做事得分轻重缓急,我常在写作与讲学中掂量取舍,往往写作权重更大些。

出国手续断断续续地办。随着会期迫近,与黄博联系渐多、了解加深,去意渐浓。我7月18日晚到吉隆坡。黄博原说得去学校上班,由他太太余碧音、二公子黄学慧来接机,后来说“老师远来,不敢怠慢”,便请了假,从两百公里外的关丹亲自驾车偕同妻儿到机场接我。我到出口处,便见一家人笑盈盈地候着,有如迎接亲人。暖心暖肺的人情味,为我以往讲学所未遇。

黄博在途中告诉我的第一句话是:除了中国,只有马来西亚将华文作为“母语”。我有点愕然,我们常说“语文”,少用“母语”,语文就是母语,没必要特别强调。黄博为什么这么说,很重要吗?当时只一闪念,没来得及细想。

入住“Four points”宾馆后,黄博请我到“相聚欢”素菜馆参加晚宴。选定“相聚欢”,想必是为欢聚讨个喜庆。黄博伉俪热情的款待,让我倍感温馨。17岁的二公子黄学慧的良好教养,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话不多,略带羞涩拘谨,但彬彬有礼、体贴入微:给客人、父母让菜后,他最后下筷;菜剩得不多时,他先问别人吃不吃,不吃他才吃;后来的一次晚餐,他的弟弟因故迟到,每上一碗菜,他都先夹一点给弟弟留着。
黄博良好的家风家教通过家人的言谈举止表现得淋漓尽致。随后一周,我从更多马来西亚华侨身上觉察到了这种温柔敦厚的品性。我隐约觉得,莫非这就是黄博引以为豪的“母语”文化效应?

在马来西亚的日程,黄博替我做了精心安排。住哪家酒店,何时离开,参加什么活动,具体时间、地点,讲座、交流时长,谁陪同前往,当地谁接待,等等,巨细不遗,一清二楚。余碧音老师也全情投入,从开车接中国授课教师到安排住宿、布置会场,每一件事,她都做得耐心细致。她将100马币兑换成各种币值的零币交给我,既好用又让我长了见识;送来的水果种类繁多、品质优良,有的我从未吃过;在各种零食的马来文包装袋上一一贴上华文标识;会上给我们送参汤提神时,杯子上分别贴着姓名……碧音老师堪称最干练、细致、体贴的“后勤总管”。

在讲学空档,黄博给我安排了两次重要的参观访问活动。

19日上午,陈玉甄老师与黄学慧陪我去“林连玉纪念馆”。讲解员小姑娘尽责、投入,与连玉公身心一体的深情讲述使我颇受感染。临别时,她送给我一大包资料,她的眼睛告诉我,她巴不得全世界都了解、景仰这位“母语”英雄。

被誉为马来西亚“华教族魂”的林连玉先生(1901—1985)生于福建永春,毕业于厦门集美学校师范部文史地系。1927年因时局混乱到南洋,后担任马来西亚华校教师总会主席。林先生终生为争取华文教育权利、继承中华文化、保根护脉而奋斗,即使被褫夺公民权、吊销教师注册也不为所动。1985年12月18日,连玉公溘然长逝,灵柩在万人陪送下环绕吉隆坡市区游行5公里。从1987年起,每年的连玉公忌日被定为“华教节”,华侨们还设立了“林连玉精神奖”,纪念这位母语教育先觉者。

了解了这些,你不觉得惊心动魄吗?连玉公对母语的卫护、对中华文化之爱,以及为争取“母语”教育权利忍辱负重、矢志不渝的品质,让我重新思考“母语”的价值和精神内涵。身处母语中人,我们对其几乎失感,就像水中的鱼对水失感一样。比如我,何曾想过为争取“母语”教育权利竟要抛家舍业、受尽磨难、孤独终老,乃至付出生命?何曾想过“母语”存续事关“保根护脉”,不失人权、族权?离开母语环境的人,才会深刻地体会到母语的尊贵。在国外华裔眼中,华文教育的意义不只是识字、写字、说普通话,更在于身份认同和文化传承。华文“母语”为中华文化根脉所系,这当是海外华文教育的原动力。这一认知,我要在“言语生命动力学”语文学词典中永久收藏。

22日上午,叶侨艳、张泰忠带我到马六甲参观“沈慕羽书法文物馆”,我再次受到“母语”的强烈冲击。沈慕羽是又一位了不起的“母语”英雄。沈慕羽(1913—2009)祖籍福建晋江,是华文教育先驱、书法大家。他出生于马六甲,生于斯长于斯,却与连玉公一样,对汉语母语、中华文化无比挚爱,为华文教育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担任教总主席28年,曾因争取华文列为官方语文被马华公会开除党籍。他的书法作品凝聚着中华民族的精魂。“颜鲁公是我的师祖,关公的正气,文天祥的浩气,我都把它们融注入我的翰墨中,雄浑持重、朴实忠厚,这是我沈体忝有的风格。切盼同道在这歪风邪气乖离传统的潮流里,维护固有神圣不可亵渎的国粹。”这掷地有声的肺腑之言出自土生土长的华裔之口着实令人感佩,中国书法家未必说得出如此正气凛然的话。慕羽公去世后,教总设立“沈慕羽教师奖”缅怀之。

走近林、沈二公,得知他们的伟绩,我才体会到黄博的良苦用心:了解他们方知马来西亚华教之艰辛,方知华侨何以倾情于这一事业。至此,我真正体悟到了黄博“母语”二字沉甸甸的分量与根植于基因的深厚情愫:华教先贤与一代代华裔前赴后继、薪火相传,才使马来西亚成为中国之外华文教育最完备的国家;华文“母语”教育不是本该如此,而是长期抗争挣来的,是靠省吃俭用、捐资助学撑持下来的;他们不畏压迫,辛苦办学、惨淡经营,为的是后代子孙“不忘本”。

“母语”意味着寻根续脉,华文字词、经典都在告知华夏子孙,我是谁,我从哪儿来,往何处去。这是我不曾有过的“母语”意识。

在马六甲,出德成先生(沈慕羽书法文物馆理事,我称他“马六甲通”)在车上提醒我看一条小巷——祖先最早登岸处。从先辈背井离乡、漂洋过海到马六甲起,母语便意味着故国、故乡之恋。斗转星移,马六甲涛声依旧,但华人的乡愁、乡思却绵绵不绝,以“母语”寄托血缘、亲缘之情意,抚慰怀念乡土故园之心灵,凝聚族群、承传文化、丰盈生命之重任,天经地义。

车窗上匆匆一瞥,那条窄小古巷便烙进记忆中。古巷深处传出的遥远乡音,600年络绎不绝,永不消逝。无论再过多少年,穿越那不起眼的小巷,仍隐约可见郑和船队浩浩荡荡、乘风破浪、帆旗猎猎,依稀可闻福建、广东乡亲南来谋生,前途未卜的沉重步履。三宝山静卧着万座坟茔,清明节细雨蒙蒙、草色青青,家祭香火寄托着哀思、祝福,袅袅飘升。中秋月华下,月饼思亲,故园情思氤氲,缠绵悱恻,挥之不去……浸透在骨髓中的族魂乡思,时光带不走,烟尘遮不住,在母语乡音中,绵延传递。

在赴大马的班机上,我旁边坐着一对50多岁的华侨夫妇,他们祖籍福建永春,是回乡祭祖的。当年与他们一同到马来西亚的还有20多位族人,他们已在那里繁衍了几代人,相互说闽南语,华语也说得很好。

我在班达马兰华小A校讲学时,遇到来自巴生吉胆岛上的小学校长郭美莲。她祖籍福州,未到过福州,但会说福州话。见到我时,她就用福州话和我聊起来:她先生也是福州人,她有个舅舅在福州,她也想到福州看看……

时空,阻隔不了血缘、亲缘。母语是血缘、亲缘间神奇的纽带。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宋·李觏《乡思》)母语是跨越“天涯”的“桥”,是漂泊的心灵的“家”,有“桥”有“家”,才有人生慰藉与归宿。无论在异国他乡落地生根多少代,母语就是身份证、同胞证,是血浓于水的亲情。

如此,不难理解母语情结的生命诉求:精神归属、文化认同、心灵栖居。母语的族群凝聚力无可替代。




母语即文化,是民族的精神根脉。这一点,中华文化尤甚。中华文化是世界唯一完整保存、永续发展的文化,其悠远、厚重无可匹敌。捍卫、继承这一伟大文化,意义非凡。
在“华文阅读大型公开课”开幕式上,当我从马来西亚教育部副部长张念群手中接过以金龙腾飞为背景,写着“任重道远”的纪念牌时,使命感油然而生。
不论是中国语文教育,还是海外华文教育,都不应仅止于语言技能学习、应用,以及满足交流沟通之需。它更应该是一种民族、文化、文明的认同,是感受、接续、弘扬“龙”文化。
了解华语“母语”教育抗争史,就不难理解今天黄博们不计功利的付出。他一心向学,孜孜不倦,对中国传统文化、佛教素有钻研,对母语教育情有独钟。他长期任教于中学、高校,培育了无数优秀学子。他对华文“母语”教育的认知,振聋发聩,深得吾心。他批评将“母语”变成“二语”教育,大力呼吁回归“母语”教育,他抓住华文教育“二语化”症结,力求变革。他说:“人类文明进步的主要标志是语文,若非语文,我们恐怕还要经历漫长的蛮荒时代,遵循弱肉强食的生存规律。不重视语文的内化与外显功能,只从校本语文的视角思考,对得起语文的存在价值吗?”他还说:“‘教什么’与‘怎么教’长期是教师培训的重点,差别是若不先解决‘语文是什么’的命题,这两者开拓的空间是极有限的。……如何通过语文获取知识,如何表达内心的想法,这才是语文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重点。……如果把母语当二语教,只偏重语文作为沟通的工具性,那么亵渎语文的嫌疑就越重。”
他对华文教育作本体论思考,探究其本质属性与问题,可见其对“母语”的敬畏。我赞赏他,不单因为他认同语文表现性、存在性,是我的知音,更因为他意识到“是什么”决定“教什么”“怎么教”,认识到树立正确的“母语”教育价值观的重要性。“把母语当二语教,只偏重语文作为沟通的工具性”是“亵渎语文”,这种超“工具性”认知,是中国语文学者与名师所缺乏的,同样适用于中国语文教育。
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课程性质”作工具性、语用性定位:“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视其为技能,也是因不知“母语”“是什么”所致。以美国实用主义英语教育为圭臬,把母语当二语教,丢失了母语教育的特殊性和汉语厚重的文化性、根脉性,必会把学生带到“沟”里去。
把“PISA”阅读测试题型、评价方式引入高考,考大量判断题、选择题,能考出母语文化积淀、精神创造力吗?还不如考诗赋、四书文、五经义、时务策。这么说,未必是要回到科举时代,而是要反思母语教育应怎样凸显文化性、根脉性,并使之经世济用。
黄博痛批马来西亚母语教育“二语化”,而中国母语教育“语用化”进行得如火如荼,不知黄博作何观感?“二语化”“语用化”如出一辙,都是“工具化”,都是母语教育的异化。好在目前人们已有所觉醒,比如教材中增加了不少古诗文,但若不改“语用”定位,不改教学、考试的方式,效果可能不会太理想。
黄博说:“审视我们的母语教育,过去是做得不好的。……老师教阅读,也只是识字构词,听写词语,理解课文而已,无法做到深层意义的阅读。”“后来我们主张教改,于2011年开始采用新课程,才逐渐出现转机。但是,要谈改变,肯定不容易。很多教师都习惯了过去的教学模式,很难改变。我们始终没有放弃,进度缓慢还是坚持下来。”这“坚持”极可贵。唯有坚持“母语”教育的文化性和根脉性,才不辜负先贤的牺牲、后学的期待,不辜负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
    他反对局限于字、词、句教学,追求走进文本,了解其深层意义,就是探寻母语精神、文化意蕴,回归母语教育的根本。在他《当老师真好》一书中,“母语”是高频词、主题词。多篇文章以此命名,如《捍卫母语教育》《回归母语教育》《强化母语教育》……“工具性”是他迎头痛击的靶标,如《语文不应该是工具》《不要把母语当工具教》,书中还有不少批评将“母语”误作“二语”的文章。
他的“母语”教育观,也体现在对“公开课”的反思上:“2017年……一些请过来的中国老师,对阅读教学的理解也不一样,其中,有些教学看似热闹,学生学得很快乐,但是连文本都没有走进去,谈不上是阅读教学。这样的课我是不赞同的,但是与会的老师们很喜欢,说中国老师很棒,带动力很强,课堂调控能力好。”
对此我深有同感,一些中国名师不在学问上下功夫,文本解读浅尝辄止,只图课堂热闹,博人一粲,或玩弄教法,吸引眼球。此风不可长。语文教学需要知趣、情趣、智趣(不一定要“三趣”齐备,但须有“智趣” ——思辨性、深刻性,以“智趣”为上),谐趣是锦上添花。若无前三者,后者一钱不值。若有前三者,或“三趣”之一的“智趣”, 有无“谐趣”并不重要。玩教法也一样,如果教学失焦、内容浅陋、不得要领,什么样的教法都上不出有价值的课。
这次华文阅读教学大型公开课,这种“重谐趣轻智趣”的情况并无改观。有的中国名师心思就用在耍嘴皮、摆花架子上,而不是带学生进入文本深层意蕴,并转化到言语表现素养上。说到底,也是不知语文“是什么”所致。
不知何时起,公开课有了变质为综艺节目的苗头。教师仿佛综艺节目主持人、插科打诨的小丑,以调侃、打趣为能事,以“开心”为课堂追求;或只是搬弄时尚教法,如“学习共同体”“翻转课堂”“以学定教”之类,掩人耳目。以搞笑媚俗,以形式主义为能事,岂不是舍本逐末、喧宾夺主?
这与所谓“儿童本位”“快乐学习”误导有关,只讲顺应,不知引领,不知在顺应与引领的矛盾中,引领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这也与教师急功近利,未能静心读书做学问有关。不做学问、不善探究,何来“三趣”?只能整“谐趣”、玩教法,忽悠浅薄的观众。
母语教育要好,根本在教师的德性、学问、涵养。窃以为越是名师,名气越大,越要正视不足,否则会把风气带歪,罪莫大焉。为此,我宁愿得罪名师,也不能得罪良知和真诚。
黄博对中国教师“有些教学看似热闹,学生学得很快乐,但是连文本都没有走进去,谈不上是阅读教学”的观感,一针见血,名师须警醒、反思。
此次公开课,蒋军晶老师表现不错,在评他的《墨子救宋》教学时,我问他三部分内容(找四字成语;墨子救宋的艰巨;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关系。他坦承:“我没法做到扣住一点,层层深化,步步推进。”显然,这三部分缺乏“聚焦点”,我称之为“主转化点”。一堂课只能有一个“主转化点”,意多乱文,“点”多乱课。名师若能这样检讨不足、力求改进就好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14:50 , Processed in 0.097024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