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获得可供较大范围的总体应用的概括性知识,发展和检验教育理论
| 获得能够直接应用于当前教育情境的知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
| 通过各种途径提出研究的问题,研究者必须了解问题,但通常并不直接涉及其中
| 从实际工作面临的困境中确定课题、与改进研究者本身的教育技术工作的效果有直接联系
|
| 研究者试图从总体中获得随机样本或其他类型的无偏见的样本,但这一点并不是常常能做得完美无缺
| 班级中的学生或教师本身都可以作为研究对象
|
| 在开始研究之前,进行详细有计划的设计,注意提供比较的条件,控制无关变量,减少误差
| 在开始研究之前,按一般方式设计程序;研究期间,注意变化,了解其是否有利,并据此调整计划。对条件控制和降低误差不作过高要求。由于教师本人直接介入了研究情境,总会带有某种偏见
|
| 努力选取最有效的测量工具,对可用的测量工具进行评价,并在研究之前对测量工具进行预测试验
| 不需要对测量工具进行严格的检验,参与者缺乏使用与评价教育测量工具的训练,但可通过咨询的协助,进行令人满意的工作
|
| 经常要求复杂的分析,包括量化分析。由于将结果普遍化是研究的目标之一,通常要求进行统计检验,具有显著性
| 简单的分析通常就够用,强调实际意义,而不是统计意义的显著性
|
| 结果是可以普遍应用的,但许多有用的发现无法直接应用于教育实际。研究工作者与教师之间有经验的差异,产生严重的沟通转化问题
| 研究发现可立即应用于参与教师的班级,并经常可导致持久性的改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