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3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感恩、谦卑与反思之间——读《一个教书人的心史:宁宗一九十口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9-4 09:34: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感恩、谦卑与反思之间——读《一个教书人的心史:宁宗一九十口述》
  宁宗一先生在南开是有着传奇色彩的标志性人物,他九十多岁高龄,虽然满头白发但是梳理整齐,别有一番风采;身板笔直,走起路来步履矫健,说起话来侃侃而谈,其他人插嘴进来也难;谈起他的人生经历,更是一部人生的大书。最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的《一个教书人的心史:宁宗一九十口述》,一经发行便引起了不大不小的轰动,一时间好评如潮。读这本书,能够使我们认识中国大学教育的过去;研究这部口述史,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未来。
  南开校史、系史中的民间视域
  初读这部口述史,最使我感兴趣的是南开大学史和中文系的历史。宁先生是老南开,1950年入学,1954年毕业,可以说他是新中国培养的最早的大学毕业生。全书二分之一的篇幅(三至八章)都是记录在南开大学和中文系的往事,对于“余生也晚”的我来说,这部分自然就看得津津有味。
  比如他对杨石先老校长有亲切的记忆:“杨石先校长人非常好。以前我上学的时候,一到期末考试,杨校长就自己掏腰包,为学生们加餐,尤其是夏天的时候,为我们加凉拌西红柿,拌藕片这些凉菜,从中能看出师生那种亲情。”
  书中记录的大部分都是他的同学和老师,其中老师有李何林、华粹深、孟志孙、朱一玄、张清常、邢公畹、许政扬、陈介白、王玉章、朱维之、马汉麟、王达津、张怀瑾等等。
  使我最感兴趣的是关于李何林的一些细微记录,在宁先生笔下李何林的个性语言栩栩如生。比如院系调整前李何林来南开讲课时,宁先生说:“李何林先生讲《中国新文学史》,他那时,两个礼拜来一次,每次讲一个上午,一二年级的学生同时听。他当时教导我们,说做事要‘无愧于心,无愧于人’。我觉得我这大半生,就是按照老师的教导去做人的。”
  后来院系调整开始,李何林奉调来南开做中文系主任。宁先生写道:“在开学典礼上,李何林先生说了这么几点,我永远不会忘。一是‘中文系不是培养作家的’,听到这话,我们都快晕倒了,原来上中文系都是奔着以后当作家来的。李何林先生说得很简单:‘你们以后届时从事教学,从事研究工作,还可以做别的社会工作,但是中文系不培养作家。’”
  再有就是批评俞平伯《红楼梦研究》那时,宁先生等人在学校图书馆发言以后,又去参加天津市的会议,路上他和李何林、华粹深一行边走边聊。“华先生很紧张,说:‘到那儿我去说什么呀?’我印象很深,我给出主意,说:‘这是让您跟俞先生划清界限。’结果李何林先生说:‘划清什么界限?就是让你提提意见!’李先生纠正我,那意思是师生划清什么界限?就是对于俞平伯的研究有什么意见可以提什么意见,就完了。一下子给我顶回来。”
  在碎片式的记忆中,宁先生说在每次批判胡风文艺思想会后,都是由他送李何林、华粹深、许政扬等老师回家。“有一次也是我们一块儿走,李先生坚定不移地说,胡风被整是因为有‘前因’。”起因于有的人“有宗派主义思想”。李先生认为“在批判胡风问题的时候,李先生是坚持一种学术立场”。
  在所谓的“拔白旗”运动中,李何林先生曾经气愤地说:“谁教书好谁就挨批。”从中我们更能看出一个真实的李何林。
  他还说:“中文系又单独开了批判胡适的会,我跟李何林先生又有一次争论,而且后来有余波。所以我说有点触及灵魂的东西在里面。……系里头批判胡适,李先生在谈的过程中突然提出一个问题,说胡适谈‘文学是表现人的思想感情的’这没有错。这个情景我记得很清楚,李先生是研究五四时代的权威。我立刻接过来就怼李先生。我说,胡适这个提法根本就是错的,我们说文学是反映社会生活的。”“我竟然脸红脖子粗地跟李先生辩论起来了……我没大没小,不知天高地厚。这一幕我至今作为一次大大的教训。可是事情并没有完。也很巧,很快我就感冒了,扁桃体发炎,恰好这时要开一个会我没去。令我感动的是,李先生到宿舍看我来了,给我拿体温表,还让他弟弟给我送粥来。”可见李何林也并没有把学生的批评当回事。在批判李何林“一个小问题”的大辩论中,宁先生说:“李先生不接受这样的批判,曾经自己提拉了一个竹筚暖瓶,到学校大礼堂举行答辩。李先生从来不隐瞒自己的观点,上台讲你们批判的哪点对,哪点不对。他看我写的批评他的稿子,说我批判的不是他的观点。他跟别的人不一样,是他的观点他承认,不是他的,绝对不承认,一定要辩论到底。这种气魄在知识分子中,我只见过他有。”
  除了李何林先生以外,在宁宗一先生论及的这些先生当中,最使他难忘和用字用情颇多的就是许政扬和华粹深两位先生,他除了有专门的纪念文章以外,还专门为他们开过追思会,仅华粹深先生的追思会开过两三次。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地方就是,他爱南开,格外尊崇南开先贤。在与宁宗一先生接触过或者教过他的老先生之中,所有人不一定都对他好,但是他每当提起这些先生总是充满了尊敬和感恩,仅此一点就令读者的我们格外地感动。
  院系调整前南开中文系只有八位先生,他们是:彭仲铎、邢公畹、杨佩铭、孟志荪、华粹深、朱一玄、张清常、张怀瑾。其中西南联大来的老师有四位,那个时候的中文系还是靠外援,曾经请天津市文化局局长方纪讲文学理论;现代文学史前半部分请李何林讲,后半部分请北大的王瑶讲;李何林是院系调整到南开出任中文系主任的,他带来了陈安湖、许政扬;后来又调来了陈介白、马汉麟、朱维之等人。从此“让中文系整个教师队伍配备齐全了”,此外还借助天津市的文学艺术力量,请了不少作家来南开讲课。宁先生说:“当时的中文系把文学史看得很重”,以史带动作品分析还开了不少“专门化课”。使得南开的教学比较全面,学生基础非常扎实。
  谈起南开中文系的传统,他总结个人的感受是这样两条:
  首先是严格治系,培养教师。从50年代开始李何林就给南开中文系定了一个规矩:“严格规定助教进修三年,或在外面或在本校进修,之后才能够上课。”青年助教上课前必须写讲稿接受检查,在教研室试讲,正式上课时,导师要进行抽查。此外还要正式听课,课后提意见:在诸如内容的准确性、分析阐释的科学性,读音纠错、基本技术、风貌仪表、板书,站姿、声音,从中山装的风纪扣到皮鞋的擦拭等等,事无巨细。宁宗一先生说:“那时系主任李何林先生听了三节课,许先生听了六节课。”“这种从对青年教师的严格要求开始,就奠定了南开大学中文系严谨的学风和科学的教学规范。这一点应该说是和李何林先生的严格治系分不开的,也是和系中像许师这样认真负责的谋徒态度分不开的。”
  其次是爱护学生,从善如流。面对批判自己的学生,李何林关心他的身体并派人给他送饭,还说宁宗一“像是年轻时的自己”;华粹深教授经常带学生看戏,慷慨至极;许政扬先生更是言传身教,尽职尽责。宁先生说:“有些细节我真的是刻骨铭心,我那时候对尊师重道还没有太深刻的体会,只是享受到了老师对我的关怀,实际上老师也借此机会给了我一些教育。”“我自己当了老师以后体会更深,我也像自己的老师一样,爱学生、保护学生,自己受的委屈都忍了。那实际上就是学习我的老师给做出的范本。”他还说:“当时南开的老师对学生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似的,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关系也是亦师亦友。”
  谈到南开的校训“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时候,宁先生说:“实际上也是要我们的师生扎扎实实地去做你应该做的,有利于社会、有利于培养人才的事。我觉得南开有这个特点,跟北大确实有不一样的风气。”这是一个老教授的肺腑之言。
  一个“教书人”的风雨心灵史
  宁宗一先生在南开,课讲得好,文章来得快,而且洋洋洒洒,是公认的才子型教授。他为人率真,性格外向,快人快语,积极活跃,颇有年轻人的行事风格。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存童心,做真人”,所以数十年来几代的南开人都戏称他为“小宁”。这听起来颇有些不敬,其实从另外一个方面则反映出他的青春朝气,以及人格的感染力。
  宁先生是一个积极向上、充满生机的大学老师,他说自己“是新中国成立后中文系留下来的第二个助教”。他是按照一个教书人的习惯,看书、买书、教书、写书。“成为循环,有钱就买书。真的,一看见书就动心。”
  除此之外,他还是主动融入体制内的青年教师。他担任过教研室秘书、中文系教师团支部书记,受到过组织和领导的信任。他自己曾经说:“当时我刚刚毕业,又担任青年教师团支部的工作和教研室秘书,什么都走在前头,很‘左’的。”在批判俞平伯的红楼梦研究、批判胡适、“拔白旗”、向科学进军、大破大立、暴露思想、斗批改等等的政治运动中,宁先生开始都是主动自觉走在前头,后来反被其单纯所累。我们在读他的自述时,深切感到他的真实透明,体会出他的忏悔精神,以及个人在那个大时代的悲凉与无奈。
  那个时候除了教书就是读书、搞科研,他写的《关于戏曲表演艺术特点的几点理解》和《戏曲艺术发展规律浅探》,在60年代初期发表确实不简单;后来的政治形势发展不论是批判什么思潮,组织上都找他写文章;一则是他有才文章来得快,二则他性格单纯非常听话。他写的批判红楼梦研究的《关于世界观和创作方法的问题》,以及《批判李何林同志修正主义文艺思想》等大块文章,正当时都有一定的影响。对于许政扬先生的批评,他以许先生带出来的助教身份奉命发言,表现积极甚至以为这是“帮助他‘进步’”。值得注意的是在宁先生的叙述中,很少有怨天尤人,而是不断地反思自己,我们从中可以读出他的那颗永远年轻的心。
  后来宁宗一先生对此进行了深刻的反省,他曾经引用一位领导干部的话说自己是“两用人才”。即:能教书写文章,运动来了也需要他。他反思再三得出的结论是:“在那时确实扮演了这样的双重角色。”但是他作为一个学者、一个有良心的教书人,还是给那个时代留下了许多机警与温暖的回忆。
  比如他写了批评李何林先生的文章以后,“我却有点良心发现,我自问:我是在干什么啊!我现在要点名批自己的老师?一点点可怜的良知驱使我在晚上带着文稿悄悄地到李师家,我请他过目这篇奇文。有趣的是,先生仍像修改自己学生的作业那样严肃认真地看了一个多小时,沉思半晌才对我说:‘文章写得太长,句子仍然是那么欧化,有的地方批我批的不是地方,有些地方你根本没理解我的意思。’这真是一出含泪的闹剧。”
  他在南开的教书生活中,许先生经常带他到天祥商场买书。他说许先生对自己来说真是“太重要了”。“拔白旗”运动来了,宁先生是许政扬的助教,“是必须站出来批判他的一个人,党总支要求我和许先生划清界限。当时我还是积极的,也是必然要走在第一线的”,他认为这是在帮助许先生“进步”。可是由于听命于组织批判了许政扬先生以后,产生了很大的误会,也有难言之隐。事后他还是到许先生家里看望,还帮助搞卫生,而许师母“不怎么跟我们说话”;后来在一起受批判被强迫劳动中,他还帮助许先生拔草,许先生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这草,拔一根就会少一根。”二十多岁的宁先生是以一颗单纯的心,用他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着一种忏悔意识;九十多岁的他今天是以沧桑的人生历练,回忆这些往事,深究自身人性中的弱点。
  再有一个例子就是当他自己被批判的时候,也得到过其他人送来的理解与无奈。他记录说:“我的师弟刘叔新……他当时也是一个青年助教,就在有一次开完会以后,他拍了我一下,递给我一个小条。这个条的内容大致是说:我的发言你别在意,这是必须完成的任务,我们不得不发言,必须得批判。从他的字条,我感觉到凡是有正义感的人,当时的发言都是口是心非,言不由衷的。”这张纸条使宁先生产生了刻骨铭心的感动。
  从中可以看出就是在那个疯狂的大批判年代里,一些知识分子的良知。他总结说:“我那时候没有像现在这么清醒,就觉得我暴露思想了,肯定是要批判我,但是组织上让我写文章,毕竟是信任我,所以我就在这种模糊认识的基础上,扮演着双重角色,这也就是后来被人们传送的一句话‘小修批大修’。”现在这些留在宁宗一先生的鲜活的回忆里,让我们看到了他做人的底线。他不间断地进行反思和自我忏悔,宁先生说:“我觉得我这个人,如果仔细地剖析,不知是没心没肺呢,还是麻木?我现在自己也很难有定性的看法。批判我的时候,我在顶撞,不接受,认为我暴露自己的思想,是一种相信组织的态度”;“我那时候又没有应该有的风骨,作为一个二十多岁的人,又正在上升期,错误多多,所以伤了老师的心!终生悔恨!我们可以说是政治运动造成的,但是我们也不能完全推给政治运动,我们自身有人性中或者其他一些弱点,也在那个时候暴露出来了。”这就是把自己也融入到时代中去的一种反思,字里行间带有很强烈的忏悔意识,这正是我们今天所欠缺的。
中国大学与知识分子的历史痕迹
  宁宗一先生一辈子没有离开过学校,他详细记录了自己从教七十多年的人生经历,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我国高等教育七十年来的种种变化。而这种个人书写的细微自身历史,正是共和国宏大叙事中的涓涓细流,这应该是最真实最感人的鲜活人生影像。正是因为有了近似宁先生这样的个人经历,我们国家的高等教育史才富有了筋骨和血肉。
  在这本书里,记录了新中国高教领域自建国以来经历的:院系调整、苏联模式、批判胡适、批判俞平伯的《红楼梦》研究、批判胡风、肃反、向科学进军、“反右”运动、大破大立、“四清”运动、狂飙席卷、派性分立、“斗批改”与战备疏散、五七干校、复课闹革命、批《水浒》、粉碎“四人帮”、80年代、新世纪的转折等许许多多政治运动和时代风云。伴随着宁宗一先生的人生经历,局部或全面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宁先生说,院系调整前南开有最重要的两个系,一个是化工系,另一个是机械系,都给了天津大学。“按照苏联模式,南开大学变成了典型的文理学院。我觉得,院系调整以后南开的文史两家是大大地壮大起来了。”引进了苏联模式“希明纳尔”也就是课堂讨论,考试除了笔试以外,还增加了抽签的面答口试。
  在关于“红楼梦研究”的讨论中,除了在学校开会以外,南开教师还参加天津市的批俞平伯学术思想活动。
  “四清”运动的时候,在农村深入到农民家庭,有的时候一住就是一两年。他们那个时候基本都是在运动间隙研究小说戏曲,所以说那一代人真的是很不容易。
  后来更大的运动来了,宁先生泰然处之,不温不火。打扫卫生、一些体力劳动他都可以做,但让他给朱维之先生剃阴阳头,他坚定地表示:“我拒绝,说不会。”
  在大苏庄干校的时候,宁先生一边做饭一边读书,他是:“去干校时,我带了一些鲁迅的作品和马恩的作品,书也不能多带,但是还能够看点东西,也没人管了。”
  再后来就是复课闹革命,评《水浒》。这期间人民文学出版社找人为出版四部古典小说各写一篇导读,分别放在书的前面。出版社认为这四篇文章好,还单独出版了一本《四部古典小说评论》,此书影响很大,发行了十万册。除了评《红楼梦》署名李希凡以外,其他的都不署个人的名字。比如评《三国演义》署名是何磊,其实是复旦大学的张培恒;论《西游记》署名是上海师范大学写作小组,其实是郭豫适;评《水浒传》,署名是南开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实际上是宁宗一执笔。按当时的规矩是不能署个人的名字的,只有李希凡是个例外,只署真名,也不写单位。这些背后的故事,可惜现在知道的人也不多了。
  粉碎“四人帮”以后,人民文学出版社分别出版了北京大学的《中国小说史》和南开大学编写的《中国小说史简编》两本书,受到了全国一片好评,尤其是南开的书得到更多的正面评价。宁先生认为:80年代真的是全国学术界、教育界的春天。
  在他的个人书写和讲述中,我们知道了那些政治运动对于教学的影响;一时间根据政治运动在文科的反映,他们要紧跟形势,有些课程也不得不做出改变;特别是老教授为了跟上革命的新形势,在语言和方法论上进行艰难的探索;尤其是离开学校参加“四清”和社会活动,这些实践使他知道了中国农村“太穷了”,这对于文科师生来讲也未必都是损失。这些来自底层乡村和大学基层的记录,映衬着那个过去的时代。南开如此,北大、清华、复旦等等大学也未必不是这样。
  宁先生的这部访谈录虽然说的是南开的办学历程,但是从一个角度也可以折射出中国高等教育的历史变迁;内容里触碰的虽然是局部的这一个,但是我们得到的绝不是简单的具象。这是一代人的经历,也是那个特定时代的生活留痕,它的史学意义是不言自明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时代的经历应该是个人的经历,人民的经历才是时代的经历。
  读了这本书我们还要感谢本书的合作者陈鑫先生,他的采访工作非常专业,通过他执着的努力,使得这部书真实、形象地再现了宁先生的性格特征;那种独有的快人快语、侠骨柔肠、记忆超凡等等,通过精彩的语言原生态地表达了出来。条理清楚、内容丰富,如沐春风、感人至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6 06:57 , Processed in 0.06752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