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陶渊明的内修与自得——吴中胜教授在南昌工程学院“鄱湖讲坛”的演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3-1-14 11:05: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陶渊明的内修与自得——吴中胜教授在南昌工程学院“鄱湖讲坛”的演讲
演讲人:吴中胜 演讲地点:南昌工程学院“鄱湖讲坛” 演讲时间:2022年9月
  吴中胜 赣南师范大学教授、全国优秀教师,江西省百千万工程人选、江西省“双千计划”人选,中国《文心雕龙》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常务理事,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等。
  陶渊明是文学史上的著名人物,大家应该非常熟悉。关于陶渊明及其诗文的研究也很多,大家谈得较多的内容,我们这个讲座就尽量不涉及了,我们今天主要讲的是陶渊明的内修与自得。
为己之学
  萧统说:“夫自衒自媒者,士女之丑行;不忮不求者,明达之用心。”(《陶渊明集序》)陶渊明“不忮不求”,他不是一个“自衒自媒”之人。他回归田园、躬耕南亩,他喝酒弄琴、为诗为文,不是故作清高、做给别人看的,更没有博取功名的目的,无非只是为了内心的自足和愉悦。“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五柳先生传》,逯钦立校注《陶渊明集》,以下同)“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杂诗》其五)这是陶渊明的自画像,涉及“人己之辨”的问题。
  “人己之辨”出自《论语·宪问篇》:“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什么叫“为己”“为人”呢?何晏《集解》:“孔曰:‘为己,履而行之;为人,徒能言之。’”杨伯峻译注曰:“古代学者的目的在修养自己的学问道德,现代学者的目的却在装饰自己,给别人看。”(《论语译注》)人之出处,是每个人必然要思考的人生大问题,人生价值观念不同,对这个问题自然有不同的看法,所以“人己之辨”自然也成为文士们论争的一大辨题。源于先秦诸子的“人己之辨”对后世文士们的人生取向影响很大,对后世文学的价值取向更是有深远影响。人处天地之间,为什么需要文学呢?作为一个有品格、有境界、有担当的文人,为诗作文就不仅仅是为了功名利禄,而是有更高远的目标,或为提升个人道德境界,或为安顿个己心灵,或为探索天地之理,或为人间正义而呐喊,或为开万世太平而奋斗。可以说,古代的“人己之辨”有效提升了文人的人格境界和精神品格。
  孔子认为,道德修养关键在于自己实践,而不是别人的评价。他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篇》)从这个意义来说,“修己”关键是“修德”,而“修德”的关键是“修心”。文字学家晁福林指出:“周代彝器中的‘德’字大异于甲骨文之处,是它所有的字都带有‘心’的偏旁。结合‘心之官则思’的古训,我们可以肯定‘德’字从‘心’,也就意味着‘德’观念带有了更多的理性思考的色彩。”(《先秦时期“德”观念的起源及其发展》)也就是说,修德的关键是修心,这与周代以后中国人的德观念是一致的。孔子又强调道德践行,所谓“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篇》)。只要自己做好了,别人自然会知道,所以要顾虑的是自己没有做好,不用担心自己做好了别人不知道。孔子对于道德践行的重视也是基于“德”字本义的。“德”基于内心又通过外在行为表现出来。孔子反复强调“修己”的重要:“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论语·宪问篇》)无论是生成庄敬之心,还是“安人”抑或“安百姓”,前提都是要“修己”,即提升自己的人格修养。
  陶渊明的“修己”,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他把百姓的日常生活艺术化了。无论是起居劳作、吟诗弹琴,还是喝酒游玩,他讲究的都是自得之趣,闲在自然,自足自乐。
  “衡门之下,有琴有书,载弹载咏,爰得我娱。岂无他好,乐是幽居,朝为灌园,夕偃蓬庐。”(《答庞参军》)虽是“衡门”“蓬庐”,却“有琴有书”,时时弹琴读书,虽是“幽居”,却身心娱乐。萧统说:“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琴以寄其意。”(《陶渊明传》)也就是说,陶渊明弹琴,属于“乱弹琴”,到了酒喝得差不多的时候,他也顾不得什么音律节奏了,只是抒情达意而已。在陶渊明这里,读书、弹琴完全是一种“闲业”:“息交游闲业,卧起弄书琴。”(《和郭主簿》)既不是为了求取什么功名利禄,也不是为了取悦上司,“富贵非吾愿”,他最大的愿望是不“以心为形役”,向往“委心任去留”的人生境界。在天地大化中自由自在地劳作、生活、歌咏:“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归去来兮辞》)“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归园田居》)“耘耔”“理荒秽”本是农民的辛苦劳作,陶渊明却可以乐在其中,他劳作之余可以“舒啸”“赋诗”,只要无违自己的内心。陶渊明把百姓的寻常生活过得富有诗情画意,从而成为魏晋风流的代表。他的人生是对世俗生活的超越,是艺术化的人生。“不以躬耕为耻,自不以仕进为荣矣!”(张潮等《曹陶谢三家诗·陶集》卷三)
  “有酒有酒,闲饮东窗。”一个人自由自在地品酒,看着“翩翩飞鸟,息我庭柯。”人是“闲饮”,鸟则“闲止”,一切都闲在自然,不着意追求什么。(《停云》)陶渊明喝酒多是“闲饮”:“或有数斗酒,闲饮自欢然。”(《答庞参军》)他更多时候是闲居独处、自斟自饮的状态:“舂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和郭主簿》)“何以称我情,浊酒且自陶。”(《己酉岁九月九日》)“一觞虽独进,杯尽壶自倾。”(《饮酒》)“引壶觞以自酌。”(《归去来兮辞》)所谓“闲饮”“自斟”“自陶”“自倾”“自酌”,不是自己灌自己,而是自由自在地喝,多少随意,称心自乐。“死者何所知,称心固为好。”(《饮酒》)“挥兹一觞,陶然自乐。”(《时运》)“闲”不是无所事事,而是心闲,悠然自得之趣。所谓“灵府长独闲”,“灵府”就是内心。心无挂碍,也就是心灵自由,“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戊申岁六月中遇火》)陶渊明与人一起喝酒,重点也不在酒,而在“心醉”:“未言心相醉,不在接杯酒。”(《拟古》)
  陶渊明的家乡在庐山脚下,有山有水,闲暇时他会到附近的山水游玩。“春服既成,景物斯和。偶景独游,欣慨交心。”(《时运》)这情境有孔子向往的“浴乎沂,风乎舞雩”的山水之乐,不过孔子是和众人一起游乐,陶渊明则更强调“自乐”,更多的是精神上的自得其乐。“岂忘游心目。”(《赠羊长史》)游心游目,纵目赏心,重点还是在游心。
  陶渊明诗文,多用“自”字,这是他讲究“为己”“内修”的最好说明。如“自乐”“自足”“自安”“自娱”等,说明他非常重视自我身心的自由和满足。“傲然自足。”(《劝农》)“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饮酒二十首》序)“怡然自乐。”(《桃花源记》)“悠然自娱。”(《扇上画赞》)萧统《陶渊明传》评其“任真自得”,颇为中的。宋代蔡启:“闲远自得之意,直若超然邈出宇宙之外。”(《蔡宽夫诗话》)清代佚名:“自得之趣,一寓于诗。”(《静居绪言》)现代刘师培也说:“两晋六朝之学,不滞于拘墟,宅心高远,崇尚自然,独标远致,学贵自得。”(《左盦外集》卷九)他们都不约而同地用“自得”一词来评价陶渊明。何谓“自得”?这个词出自《孟子·离娄下》:“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朱熹注云:“自然而得之于己也。”清代章学诚说得好,自得“如饮食甘旨,衣服轻暖,衣且食之领受,各自知之,而难以告人。”(《文史通义·文理》)“自得”就是自然而得,自己而得,不是外在强加的,自己所得之趣之妙,往往无法用语言与外人道。对于陶渊明的人生选择,也许当时人会觉得并不明智,他的田园生活很辛苦,但是他自己“自足”“自安”“自娱”。此中之真谛,只有陶渊明自己才能领悟得到。正所谓“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就是陶渊明的自得。诗之美妙,贵有自得之趣。明代陆时雍:“诗须观其自得。”(《诗镜总论》)清代刘存仁:“诗贵自得,会心微妙,其乐不可喻诸人。”(《屺云楼诗话》卷五)正是此谓。
  “独祗修以自勤,岂三省之或废。”(《感士不遇赋》)“祗修”“三省”是中国文人为己之学的久远传统,陶渊明的内修与自得正是这一传统在西晋时期的绚丽绽放。陶渊明的“修己”也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他只是通过朴素自然的言说,就把内心超越的体悟表达出来了,“豪华落尽见真淳”(《论诗绝句三十首》),这样的语言、这样的内心最真切、最动人。章学诚说:“伪学出,而天下不复知有自得之真学焉。”(《文史通义·感遇》)陶渊明的“修己”是“自得之真学”,但在其所生活的人人“自衒自媒”时代,陶渊明显然是另类,以至于元好问都感叹,陶渊明是生活在魏晋时期的上古人:“南窗白日羲皇上,未害渊明是晋人。”(《论诗绝句三十首》)
拙的智慧
  陶渊明《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守拙与适俗形成鲜明的对比,世俗之人讲究的是所谓处世之道,智巧钻营、人情练达。但中国自古以来还有另一种处世方式,即守拙,看起来似乎是傻傻的、笨笨的,但大巧若拙,“守拙”其实是人生大智慧。
  老子云:“大巧若拙。”(《道德经》四十五)王弼注云:“大巧因自然以成器,不造为异端,故若拙也。”(《老子道德经注》)“人多伎巧,奇物滋生。”(《道德经》五十七章)王弼注:“民多智慧,则巧伪生;巧伪生,则邪事起。”(《老子道德经注》)“常德乃足,复归于朴。”(《道德经》二十八章)王弼注云:“朴,真也。”(《老子道德经注》)朴拙之人自然而为,不为物累,自然得道。王弼注云:“抱朴无为,不以物累其真,不以欲害其神,则物自宾而道自得也。”(《老子道德经注》)
  我们知道,王弼是魏晋玄学的代表人物,身处其中的陶渊明也受到这一文化思潮的浸染。苏东坡曾列出陶渊明三首谈玄理的诗,分别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其五)“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饮酒》其七)“客养千金躯,临化消其宝。”(《饮酒》其十一)明代都穆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6首,并且指出:“渊明盖真有得于道者,非常人能蹈其轨辙也。”(《南濠诗话》)这则诗话说明,前人已有人认识到陶渊明深受玄学思想影响,其中也包括我们这里所说的“守拙”思想。陶渊明的“守拙”思想除了上述《归园田居》外,其他还有几处:“存生不可言,卫生每苦拙。”(《影答形》)陶渊明选择“谬会以取拙”态度,以应付令他厌恶的纷繁人事。“人皆尽获宜,拙生失其方。”(《杂诗》其八)陶渊明的“拙”,针对的是荣利滋生的贪婪和荒诞,权势隐藏的愚弄和残忍,机巧相伴的虚伪和狡诈。这不是消极,而是智慧。“宁固穷以济意,不委屈而累己。”“诚谬会以取拙,且欣然而归止。”(《感士不遇赋》)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在当时世人眼中,他是不明智的,但在陶渊明自己看来则是“欣然”“取拙”,因为不想委曲求全,违背自己的内心去做事,舍去的是如云烟的功名富贵,成就的却是完满人格和千载身后名。陶渊明的人生选择是发自内心的,自然真诚。陶渊明自己就说:“抱朴含真。”(《劝农》)朱熹说:“晋宋间人物,虽曰尚清高,然个个要官职,这边一面清谈,那边一面招权纳货。渊明却真个能不要,此其所以高于晋宋人也。”(《朱子语类》卷三十四)元代刘履评陶渊明也说其“适性保真”(《选诗补注》卷五)。陶渊明的“拙”,实在是一种人生的大智慧。
  这种“守拙”的智慧渗透到中国文化的骨髓之中了。苏州有中国四大名园之一“拙政园”,光从园名就可知,园林的主人是深得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要义的。远离纷扰世界,退避尘氛,在完全属于自己的世界里,悠然自在地种花植草、赏画听琴、曲廊信步,也是一种人生境界。
野者,美也
  在中国传统礼俗文化中,“野”往往被视为粗俗无礼,为君子所不齿。孔子曰:“文胜质则史,质胜文则野,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篇》)“野”即鲁莽无礼,为君子所不齿。然而在中国文学的观念中,“野”却经常被视为对规矩束缚的反抗和挣脱。久在世俗礼仪之中的士大夫们体会到的是“复得返自然”的感觉,体会到的是山花野草、田园村寨的野情野趣,体会到的是人性的本真和生命力的充盈。他们从中看到了人之本性、文之自然和美之本色。较早从理论上阐述“野”之美的,要数署名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其中有“疏野”一品,很能反映文人对野性的呼唤:“惟性所宅,直取不羁。控物自富,与率为期。筑室松下,脱帽看诗。但知旦暮,不辨何时。倘然适意,岂必有为。若其天放,如是得之。”前人解“疏野”一品谓“此乃真率一种,任性自然,绝去雕饰。”“疏野,谓率真也。”(郭绍虞:《诗话集解》)深得“疏野”一品之要义。晚清刘熙载《艺概·诗概》就明确指出:“野者,诗之美也。”那么,古今诗人当中,谁最得“野美”呢?宋代陈知柔认为,陶渊明堪当此称:“风人以来得野意者,惟渊明耳。”(《休斋诗话》)
  “野”是人类原始阶段真实的生活场所和自然本性,作为一种童年记忆和诗性遗存,它恒久地保留在人类的思想基因当中,是人类心灵的故乡。回到“野”的状态,就是回到心灵的故乡,回到心灵安顿之所。维柯说:“世间事物都不会离开它们的自然本性而安定或长存下去。”(《新科学》)在朴野的山水之中,躁动的心灵自然安定下来。陶渊明就是这一生命体验的典型:“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既归田园之后,“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归去来兮辞》)描述的是一派恬淡安详闲适的田园生活图景,这也是千百年来农耕文明滋养下中国人的天然生活原样,身处其中,自由安适,生命得到最妥帖安顿。
  陶渊明的一方田园可谓“野”性十足:“穷巷”“荆扉”(《归园田居》)“旧居”(《庚子岁五月中》)“柴门”(《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草庐”(《戊申岁六月中遇火》),怪不得有人称陶诗为“田家语”。(钟嵘《诗品》)但在陶渊明看来,这是一方放飞心灵的田园。
  这一方田园,远离车马喧嚣和世俗纷争:“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归园田居》)“少年罕人事”(《饮酒》)“人事”就是世俗之人之事,“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饮酒》第二十)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有许多俗人俗事不得不去面对,身心疲惫。回到田园,“无案牍之劳形。”(刘禹锡《陋室铭》)“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得是个自由的人。”(朱自清《荷塘月色》)所以,这一方田园是他的心灵安顿之所,精神寄托之家园,所谓“田园日梦想,安得久离析。”(《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
  这一方田园,有诗意的环境:“卉木繁荣,和风清穆。”(《劝农》)“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归园田居》)这里有“草屋”“榆柳”“桃李”,远处有人家在烧火做饭,近处有“狗吠”“鸡鸣”。庭院干干净净,物色归置有序,房间空阔闲敞。“鲂鲤跃鳞于将夕,水鸥乘和以翻飞。”“弱湍驰文鲂,闲谷矫鸣鸥。”(《游斜川》)“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归园田居》)每一片风景都是一种心境,这云、鸟、木、泉,就像有意迎接陶渊明的回归,一下子鲜活生动起来,人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刘熙载:“陶诗‘吾亦爱吾庐’,我亦具物之情也;‘良苗亦怀新’,物亦具我之情也。”(《艺概·诗概》)恰如刘勰所说:“情往似赠,兴来如答。”(《文心雕龙·物色篇》)人与景物之间是相互赠答、情感往复的关系,人有情,自然万物也是有情有意的。这时候的山水田园就进了审美的境界。宗白华:“晋人向外发现了自然,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山水虚灵化了,也情致化了。”(《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
  这一方田园,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归园田居》)“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移居》)素心人,即心地淡泊之人。无任何心机的人在一起谈古论今,品诗论文,有时还可以一起喝点酒,这样的日子让陶渊明乐此不疲、从不生厌。“一形似有制,素襟不可易。”(《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素襟”即素心,陶渊明淡泊之心终生不改。素心真诚实在,不做作:“陶公山水、朋友、诗文之乐,即从田园耕凿一段忧勤讨出,不别作一副旷达之语,所以为真旷达也。”(钟惺《古诗归》卷九)
  法国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说:“正如植物有‘野生’和‘园植’两大类一样,思维方式也可分为‘野性的’和‘文明的’两大类。”(《野性的思维》)我们认为,文学创作也可以分为两大类:野性的和文明的,或者说天生的和人工的。陶渊明的诗文就是生长在一方田园上的野花野草,自由生长,天然的芳香沁人心脾。
如何成为“宇宙间第一等好诗”
  明代唐顺之评价:“陶彭泽未尝较声律,雕文句,但信手写出,便是宇宙间第一等好诗。何则?其本色高。”(《答茅鹿门知县》)唐顺之只说陶渊明的诗,其实我们还可以加上“文”字,陶渊明的文章也是很好的。
  其实,历史上对于陶渊明的评价有一个变化的过程。陶渊明在世时可以说没有什么人关注。陶渊明的作品生前流传不广。之后,萧统编《陶渊明集》。南朝著名的文学理论家刘勰的《文心雕龙》,评价了六世纪以前几乎所有的代表性作家作品,但对陶渊明却只字不提。著名的诗评著作钟嵘《诗品》把陶诗列为“中品”:
  其源出于应璩,又协左思风力。文体省静,殆无长语。笃意真古,辞兴婉惬。每观其文,想其人德。世叹其质直。至如“欢言酌春酒”(《读山海经》)、“日暮天无云”(《拟古》),风华清靡,岂直为田家语耶!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也。
  从在世时无人关注,稍后也只列为中品,到后来被视为宇宙间第一等好诗。如何理解其中的巨大反差呢?
  我们有必要回到“历史现场”,看看当时的文学思潮。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的文学审美观念要求文学言辞要漂亮。曹丕:“诗赋欲丽。”(《典论·论文》)陆机:“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绮靡”“浏亮”都是“丽”的意思。(《文赋》)《文心雕龙》单列有《丽辞》篇,虽然刘勰并不主张一味追求华辞丽藻,但也不否认漂亮言辞的重要性。萧统明确自己的选文标准是,以“文为本”,“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文选序》)钟嵘身处这样的文学思潮之中,他不可能把言辞“质直”的陶诗提得太高。所以,把陶诗列为中品,不是钟嵘的审美观有什么问题,他的观点恰恰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主流的审美观念。唐代以后,山水田园诗盛行,陶诗得到更多关注。宋元时期,人们崇尚质朴自然诗风,就特别推崇陶诗。如苏轼说:“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与苏辙书》)元好问:“一语天然万古新。”(《论诗绝句三十首》)推崇的就是陶诗质朴自然的诗风。
  对于陶渊明的文章,萧统就有一段评论:
  其文章不群,词采精拔;跌荡昭章,独起众类;抑扬爽朗,莫之与京。横素波而傍流,干青云而直上。语时事则指而可想,论怀抱则旷而且真。加以贞志不休,安道苦节,不以躬耕为耻,不以无财为病。自非大贤笃志,与道汙隆,孰能如此乎!余爱嗜其文,不能释手。尚想其德,恨不同时。(《陶渊明集序》)
  “不群”“独起”“旷”“真”“贞志”“安道”等等词语,这既是陶渊明其文,也是陶渊明其人。陶渊明是在用自己的人生写文章。萧统“爱嗜其文”到了“不能释手”的境地,也“尚想其德”,恨自己不能与之同时,要不然,自己也可以“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移居》)这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可见,萧统对于陶渊明其文其人是高度认同的。刘熙载:“陶渊明为文不多,且若未尝经意。然其文不可以学而能,非文之难,有胸次为难也。”(《艺概·文概》)陶渊明的文章一如其诗,有真感情真境界!这种真感情真境界出自本真自然,也是别人学不到的。在陶渊明仅有的几篇文章中,宋代欧阳修对《归去来兮辞》情有独钟:“晋无文章,唯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元代李公焕《笺注陶渊明集》卷五引)我们知道,欧阳修本人就是文章大家,要得到他的高度评价是很难的。除其“回归田园”思想主题之外,我想主要是在篇章结构和语言风格上与欧阳修的文章有契合之处。《归去来兮辞》开篇“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开门见山,以反问语气表示归田之志已决。接着申述缘由。以下想象归家情状:“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一派温馨喜乐场面。接着移步庭院:“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下一段写躬耕田园的诗化生活:“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结尾抒发对宇宙人生的感想。整篇文章结构清晰又转换自如,语言和婉,节奏谐美。这恰恰与欧阳修自己文章的主要特色有契合之处,得到欧阳修的高度赞赏也是自然的。
  章学诚说:“君子固穷,枉尺直寻,羞同诡御,非争礼节,盖恐不能全其所自得耳。”(《文史通义·感遇》)陶渊明躬耕南亩,守拙乐道,在一片充满野性的田园中持守心灵的一方净土。他也不介意别人的评价,因为他的诗文是抒写自己的内心,是写给自己看的,在自娱自乐、超然物外中保持一颗完满自得的心。正是这种“自娱”“自得”的心态,历经岁月积淀,最终获评为第一等的好诗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6 21:27 , Processed in 0.06779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