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我国高等教育质量革命的重要一环,“新文科”建设根植于知识生产模式转变、世界范围内的产业革命、我国新时期面临的发展难题以及高等教育自身发展新趋势的时代背景中。近期,由赣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的“新文科视野下汉语言文学国家一流专业建设高层论坛”举办。来自复旦大学、吉林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上海外国语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云南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相聚云端,共同研讨新文科视野下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路径和方法。
参古定法,望今制奇
新文科之“新”,新从何来?旧文科真的“旧”吗?与会专家们认为,旧文科“往者虽旧,余味日新”,我们要守好优秀传统文化,夯实经典学习,在建好旧文科的基础上实现学科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吉林大学教授张福贵认为,新文科建设视野下,要注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科特性,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新文科建设不仅需要“他新”,更需要“自新”,其根本不在于外在形式改变和结构性重组,而在于思想创造和思维更新。因此,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警惕新文科建设中过于知识化和技术化的倾向,积极发挥新文科的人文精神和文学性价值。
复旦大学教授陈引驰从学科的人为构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科内在张力谈起,提及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古典所承载的传统文化因素有其积极的一面,应当要去发掘它、吸取它。在历史上,几乎没有一种文化能完全割裂自身的历史,然后得到延续发展。历史的发展呈现出了求同存异的趋势,但文化发展是具有多元性的。在此背景下,对于传统,我们要站在今天的立场上重新建立认同。
武汉大学教授李建中认为,我们既要“入门须正,立志须高”,跨学科阅读经典,又要在“参古定法”的基础上“望今制奇”,实现新文科的创新发展。具体说来,对于学生而言,新文科建设第一要紧事,是跨学科经典阅读,第二件事是跨文体、跨语际写作。而对于教师而言,作为新文科建设的引领者,应该拥有卓有建树的批判性思维,成为引人创新的良师益友。
中山大学教授彭玉平认为,中文学科的发展要关注其“文学”的底色,中文学者要具有创作、批评和理论三支笔,这是中文学科形态的“峥嵘”。从理论上说,没有文学创作的体验,要精微、全面而有深度地触及文学灵动的底蕴,显然是困难重重的。以《文心雕龙》为例,刘勰“深得文理”的原因在于他精于创作。文学史与批评史的事实可以证明,实践出真知,实践也出理论,创作对理论的影响力是任何人无法否定的。
变则可久,通则不乏
“文律运周,日新其业。变则可久,通则不乏。”在学科互涉的时代,边界跨越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明确特征,学科的过于专门化可能会导致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而通过文史哲之间跨学科地整合性学习与研究,融会贯通,守正创新,将有助于实现新文科的跨越发展。
云南师范大学教授蒋永文认为,新文科建设需要对高校学科进行重组,推进文理交叉,把新技术融入哲学、文学、语言等文史类课程中去,为学生提供综合性的、丰富多样的跨学科学习条件,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而言,要注重培养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将科研培养纳入课程体系。在互联网、人工智能时代,社会需要更多高层次、具有复合知识结构的人才,深化高校的专业改革建设恰逢其时,有利于传统专业的涅槃重生。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张晶提出,要结合时代战略,把学科建设纳入到国家战略的范畴中,同时加强理论建设,将新文科与科技传媒结合起来,通过专业的融合寻求新突破。且高校要发挥人才优势,培养专业团队,提高学者积极性,争取学校及省级资源,凸显地方优势,合力创造丰硕果实。
浙江师范大学教授高玉认为,在当下的学科建设格局中,中文专业的二级学科设置应进一步调整和完善。一方面,要继承传统设置的优点和合理因素;另一方面,要根据现实增设新的二级学科,或者进行学科更新,从而使中文学科更具有引领性、前瞻性。要大力推动学科交叉,实现学科内与学科外的合并、交融,产生“新”的学科方向。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汤拥华用“通”字概括新文科的构建特征,谈到了新文科视域下的文史哲跨学科研究,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他结合华东师范大学的课程实践来说明中文系在实际的新文科建设过程中所做的努力,如设置更专业的学术训练的课程、制定更成体系的养成教育方案、开设更开放的专业实践类课程等。同时,推动新文科建设仍需文史哲深度融合,也需要师生们更深层次地交流与合作。
趋时必果,乘机无怯
在新文科建设的大潮中,需要紧跟时代步伐,融入学科发展的总体战略。在会议中,与会专家充分肯定了近年来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推进新文科研究与改革方面所做的各项努力,并对未来的新文科建设提出了切实中肯的意见。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永青从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出发,认为新文科建设要以问题为导向,做好具有现实针对性的基础理论研究。同时,要将具体的学术问题置入历史语境中进行分析,切实解决具有现实性的学术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文学部主任张跣从中文学科的“无用之大用”出发,思考其在面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趋势,认为在新媒体时代,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建设既要守正,也要借助新媒介实现创新。高校的文科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全方位素质和能力,由理论中心向问题意识转变,由系统教学向专题教学转变,由全面教学向特色教学转变。在具体方法上,要找好发展的点,各文科学科之间融合发展,立足地方特色,解决现实问题,捍卫数字时代人文的价值,探索人与机器的共存之道,守“无用”之正,创“有用”之新。
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吴春相立足国际,探讨新文科背景下的国际中文教育,认为中文教师应具备国际视野,抓住机遇,开拓视野,创新思维,具备在国际化的大背景下建设中文课程的能力。国际中文教育也应适应新文科建设的形势,在国际中文教育中表达汉语之美,在国际跨文化交流中讲好中国故事。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张心科从教育哲学的角度出发,探讨了语文名师的专业成长路径。他认为,不同的哲学理念,会产生不同的教学风格。教学风格要依托教学模式,但不能模式化。教学风格不能仅仅体现在教学模式的建构与运用上,还要以论著的形式呈现并得以广泛传播。
总之,从学科维度看,新文科之“新”主要体现在文史哲融会贯通、数字人文发展等方面,重在构建新的学科范式和人才培养模式。从时代维度看,新文科是教育领域应对“百年未有之变局”和“人文学科危机”的产物。新文科建设是构建中国学科体系、话语体系、学术体系的必然要求。在新文科建设中,应当拥有文化自信,海纳百川、兼容并蓄。要抓住机遇,切实推进新时代新文科背景下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不断推动中文学科的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