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2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向历史和时代交出散文答卷——关于《年度散文50篇(2022)》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3-6-14 17:58: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向历史和时代交出散文答卷——关于《年度散文50篇(2022)》
  为梳理和展示散文创作年度成果,2022年7月,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与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商定,共同发起主办“年度散文50篇”文学遴选、出版项目。《年度散文50篇(2022)》(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23年4月出版)主编陈建功先生表达了主办方的初衷:“凡情感真切,表达独特,艺术新颖,特别是具有某种经典价值的作品,读者反应强烈的、可读耐读的作品在首选之列。我们希望更多的入选作品经得住岁月的淘洗,多少年后再读仍不失其魅力。”
  这部散文选流露着编辑的情感,如扉页上写道:“致敬王鼎钧先生论艺说人永不衰竭的活力,致敬卞毓方先生笔下宏阔的视野与激情……”但在编选时,编辑的主观意图几乎降到最低,对入选的50篇散文没有分类编排,而是严格按照发表时间排序。
  其中收录的散文可圈可点。比如,王鼎钧先生的《近代散文的七位宗师》几乎是一部近代散文史论。他点评徐志摩,“他写康桥,5800 字,几乎没有使用引号!他强调的是,啊,我那甜蜜的孤独!他游天目山,看和尚,游契诃夫的墓园,想生死,所谓墓园只剩一块石碑,他也写了2800字,不抄书,完全自出胸臆”。他点评许地山,“全文约八千字,祖母的故事占了六千,许老前辈能知能行,果然原原本本、自自然然地说下来,和拔丝山药一样甜热而黏。他这个写法可以说是用散文拖着一个故事,当年是散文的别裁”。读完这篇散文,能理解编选者何以要致敬他的“活力”。
  朱以撒的《薄如蝉翼》通篇没有提到“敬惜字纸”的传统说法,但作者对纸的感情和思考有很深的历史感,“赠人以纸,说起来是很风雅的。当年王逸少一次就给了谢安石几万张纸,传为美谈,这比送脂粉、五石散有着更多的文气,让人联想到澄澈、玄远,也联想到一个人的笔墨情怀如此倜傥”。自然,作者更有现实感,“在生活的现状里,对这么一张张纸所持有的态度,不必以嘲笑的态度待之”。最后的结论虽然简单却也顺理成章,“一张张薄如蝉翼的纸在时日的过往中渐渐堆叠起来,走向厚重,我想,这就是此生了”。
  胡竹峰的《惜字亭下》跟《薄如蝉翼》正好构成了呼应或补充。纸的风雅历史,在胡竹峰的笔下让位于中国人对世间一切事物的舍不得。他引用村戏里的唱词,“舍不得老布袜子有帮无底,舍不得鸡窝上一顶斗笠,舍不得床底下三升糯米,舍不得刚抱的一窝小鸡”。他还写道:“惜衣惜食缘非惜财而惜德,求名求利只需求己莫求人。这联语让我感动,仿佛看见了惜字惜物的祖父青灰色的身影,也仿佛看见了一代代乡村老人的面容,更让我想起乡居的母亲,每回饭熟了,她总用钳子夹取灶台下正热的火炭丢入陶瓮中,用木板封口,火炭须臾而灭,经月可得数斗,冬天用来烧小炉。”
  从某种意义上说,《年度散文50篇(2022)》也是一种爱惜或舍不得,我们希望留住过去的日子,在以后的岁月里能尽其用。作者们对于自己的所见所闻,对于自己的生活有所爱惜,才会形诸笔墨,希望留住,才会有如此美妙的文字供我们再三品读。如果未来的人想要知道2022年的散文作者写过哪些内容,这部散文集或许可以提供一些答案。陈建功认为,名家会有“宝刀不老”的佳作,也会有“急就章”;新人会有稚嫩文字,也会有“雏凤清于老凤声”的妙笔。因此,在编选时,“以作品质量以及对本年度散文创作的贡献为取舍”。这种贡献,既来自几位近百岁的高寿长者,也来自后起之秀。可以说,几代中国散文作者济济一堂,抒写着汉语的活力和可能性。
  散文可以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可以远观与近看。卞毓方就表达了他观看他国的大瀑布的感受,而祝勇远观彩陶,夏坚勇远观魏晋风度,张瑞田远观苏轼渡海,穆涛细看旧文献,李青松打量秦岭……另一方面,钱红莉记亲子之爱,徐迅则在“陪母亲”,王洒看到的是稻田,汗漫看到的是白马湖,任芙康看到的是腊肉……他们的笔触可以发散得无穷之远,也可以聚焦到眼前来,从梁衡讲述地球的历史、韩少功谈及中国人的浪漫到日常生活里那些细碎的日子,从伟大的经典文献如《诗经》《尚书》《史记》到当代的报纸杂志,从魏晋、唐宋时代到清朝康熙年间,从徐志摩到萧军……通读这部散文选,想必能够收获不少文史哲知识,拓宽人生和历史的视野。
  这部作品反映出当下散文作者的广度、深度和热度,他们在向历史和时代提交自己的答卷。这份答卷的品质跟世人对散文“形散神不散”的印象一样,如以中国文化的诗教来论,这份答卷实证了温柔敦厚的当代模样。
  这部散文选具有诗教的效用,因为它有着时间、历史和文化的沧桑,有着亲缘和认同。如陈蔚文提到张大春第一次来大陆,出首都机场,路边树木都枯着。四十多天后回机场,路旁树木已发新芽,他的眼泪一下子下来,理解了《诗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中的季节转换。本书即有这样的认同,如作者所说的家族史写作:孩子对于家族史知道得越多,把握自己人生的意识就越强,“家族叙事”能为他们带来更有力的身份认同。
  当代散文是在历史的积淀上起步。每一个汉字不仅承载了作者的认知,而且自身就伏藏了大量的信息,等待作者发掘并进而成全。如同本书作者感叹的,“来与去、历史与现实其实从不曾分开:一切历史都是曾经的现实,一切现实都将成为历史,如同光与影的关系”。因此,无论作者生活在哪里、从事什么职业,他一旦书写,就要承受文字本身的打量。互联网给予我们的共时性经验使得“书同文”有着特别的意义,作者越来越具有平等的地位,跟一般读者的关系也越来越具有一体性,他们似乎是利益共同体,需要接受互联网这个深不可测的“第一读者”的打量。
  这也是这部散文选出版的意义之一。我们的散文作者在迎接新的挑战,一篇作品的产生,作者的工作只是一部分,虽然对不少人来说,输出或表达更是为了自己,但在被阅读中,或在互联网时代的存在本身中,我们的散文还经受着文明共时经验记忆的检验、淘洗和成全。
  (作者:余 玲,系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副总编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2 16:06 , Processed in 0.09440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