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中总是存在这样的学生:他们不听从教师教导,经常公开挑衅他人;一旦受到刺激,容易产生攻击行为;学习成绩更是一塌糊涂。 这些叛逆学生因此被贴上各种标签,如品行障碍、行为问题以及情绪困扰等。不管被贴上什么样的标签,他们都有共同的特点:冲动、易暴怒、易激惹、容易失控、有攻击性。
处理学生的叛逆行为对教师而言是严峻的挑战。有叛逆倾向的学生一般拒绝听从指挥,不爱惜学校财产,常常会威胁到其他学生的安全。如果教师试图约束他们,他们就会公开反抗。而他们往往能敏锐地找到教师的情绪弱点,并加以利用。一旦他们情绪失控,教师也会随之失去自控。教师对这些孩子无能为力,甚至公开宣布他们“朽木不可雕”,放弃对他们的教育。
叛逆学生和其他孩子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对其他孩子效果良好的教育方法对叛逆学生却毫无作用?应该如何教育这样的叛逆学生?对于这些问题,菲利普·霍尔和南茜·霍尔给出了精彩的解答。他们在著作《如何教育叛逆学生》中细致介绍了学生叛逆行为的本质,解释了常规教育失败的原因,并建构了针对叛逆学生的立体的教育方案。
他们并没有过多进行理论探讨,而是从操作层面指导教师和父母。他们的书是一本面向具体教育行为的指导手册。
叛逆是一个复杂的病理问题
现在,叛逆学生的教育对教师而言是一个普遍问题,每个教师在其教育生涯中都会遇到令他印象深刻的叛逆学生。许多班级都有一些这样的学生,教师把他们看作是捣蛋分子、不遵守纪律者;家长认为他们是溺爱的结果,是被惯坏的小皇帝。然而,教师和家长看到的更多是叛逆儿童表面的行为及情绪问题,往往忽视或者没有专业能力去思考更深层的原因。
叛逆学生的攻击行为和易怒脾气有着生理和病理的根源。儿童的坏脾气可能是基因造成的,他们生下来就是如此。坏脾气使他们难以和父母共处,进而发展出违规、叛逆和攻击性行为。到了学龄,就把这些行为带进了学校。从病理学角度来看,大约30%的叛逆儿童可以诊断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即“多动症”),其主要症状是:注意力缺陷,易分心,上课不能专心听讲,多动,坐立不安,小动作多,难以遵守指令。这样的儿童特别容易出现攻击性行为。
叛逆儿童也会将攻击倾向从家庭、课堂带到社会。这种现象引起了青少年心理健康专家的注意,从而给他们贴上“品行障碍”的标签。
研究者考察了这些儿童的生化反应和大脑功能,发现与正常儿童相比,他们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叛逆儿童大脑额叶的行为抑制系统的功能比正常儿童要差,因此控制、调节自己行为的能力不足,易被眼前刺激所吸引,易冲动。叛逆儿童与攻击行为相关的激素(血清素)水平高于正常儿童,这使他们容易产生愤怒情绪和攻击行为。
父母严厉但反复无常的教养方式,会使他们的孩子变得更加违规、叛逆和富有攻击性。很多叛逆儿童的父母可能没有注意到,他们会在不经意间强化子女的违规或者叛逆行为。如当父母要求孩子做某件事时,孩子拒绝服从父母的要求,而父母的情绪逐渐激动,不断重复自己的要求,孩子就粗暴地加以抵制。为了避免发生充满紧张和不愉快的对抗行为,父母往往会撤销要求。撤销要求就成为对孩子违规和叛逆行为的回报,这会增加他们同样问题行为的频率和强度。这种无意间的强化会加剧孩子的叛逆行为,成为其对抗他人的方法。
当各方面的危险因素作用到儿童上,他们就走上了歧途。叛逆儿童在认知、情绪和行为控制等方面的发展都滞后于正常儿童,甚至存在严重缺陷。这些不足和缺陷,使得叛逆儿童在社会化和建立人际关系过程中经历的挫折和失败要比其他儿童多得多。正常儿童面对失败会尝试适应,而叛逆儿童对挫折的情绪反应是愤怒,进而进行攻击。
他们无法通过恰当的社会化行为满足自己的需要,而攻击常常是有效的。这样,叛逆学生就认定自己是一个失败者和破坏者的角色。
常规教育为什么会失败
叛逆儿童从很小的时候就出现一些行为问题,家长们认为孩子长大了或者进入学校就会好了。
但往往是适得其反,儿童的叛逆行为在学校愈演愈烈,甚至成为了教师和家长的噩梦。对其他孩子有效的常规教育,为什么对这些叛逆儿童就失效了呢?
常规教育的基本原则是用强化和惩罚控制学生行为,即一个反应被强化(奖励),其出现的频率会增加;相反,一个行为被惩罚,出现的频率会减少。这些原则对95%的学生有效,他们能够根据反馈的奖励和惩罚作出反应,调节行为。但那些天生叛逆、冲动、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不会对奖励和惩罚有特别的反应。
获得奖励对于叛逆学生而言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他们获得奖励多是因为能够控制自己的不当行为。但控制才能获得奖励的要求在他们看来是一个“骗局”。他们太冲动,太容易受到眼前刺激物的控制,在考虑到行为的结果之前就成了行为的牺牲品。总而言之,他们很少能获得奖励。有时候,表扬会激起叛逆学生的消极反应。对于他们而言,接受表扬往往意味着听从,听从就意味着被控制。因此,一旦受到表扬,叛逆学生就会有挑衅的表现,甚至有攻击性。
惩罚的教育手段暗示了一种假设,即学生了解行为的后果,权衡被抓住后受惩罚的几率,经过考虑后才进行不当行为。但是这些叛逆学生很少能意识到行为的后果,行为要么源于一时冲动,要么受失控的情绪驱动。不管是哪一种情况,惩罚都无益于行为的改变。
即使有些叛逆学生能对奖励和惩罚作出适当反应,但是他们不愿被控制。在他们眼中,教师的奖励和惩罚都是控制他们的手段,因此强硬地抵制所有的行为矫正计划。教师的言语指令,激起的往往是叛逆学生的违规和挑衅,因为这意味着教师在剥夺他们的自我控制权。
更为严重的是,这些叛逆学生由于经历常规教育的各种挫折,也将自己看作是失败者---这才是教育最可悲的失败。失败者的角色一旦确定,他们就会拒绝教育的介入,因此,要接近这些叛逆学生并帮助他们就变得困难重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