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2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名师课堂:于无痕处显大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3-18 11:53: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名师课堂:于无痕处显大智
作者:赵娜                             带着三分虔诚的敬仰与七分执著的追求,我又一次走进名师的课堂。他们的课堂如行云流水般舒卷自如,处处折射着智慧的光芒、洋溢着人格的魅力,但又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真是“于无痕处显大智”。
读在激情中,呈现语言的魅力
朗读是教学艺术的崇高境界,名师们常常将“以读带讲、以读悟情、以读升华”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始终。然而,在一些课堂上,指导手段的单一、评价语言的贫乏、情境氛围的设置常常制约着朗读的质量。听完王崧舟老师的《两小儿辩日》一课,我耳边就仿佛一次次听到了从小到大、从平缓到激昂的辩斗声。王老师的朗读入情入境、妙趣横生。课堂上,王老师引导学生先理解辩斗的意思,再确定辩斗的内容,最后还原辩斗的场面。在还原辩斗场面时,王老师又创设了一个又一个的语言情境:从邻座相对而辩、同桌上台辩斗,到师生辩斗、分组辩斗,辩斗的情境越来越真实具体。请听老师的引辩:“一儿曰……一儿坚持曰……一儿不服曰……一儿扯高嗓子曰……一儿跺脚曰……一儿以手相指曰……”随着老师语气的变化、用词的变化,学生就如同走进了具体的语境之中,开始了针锋相对的辩斗。同时,在辩斗中结合文本诵读,在诵读中加深理解、增强感悟。原来,指导读书是这般的妙趣横生与水到渠成。
导在无痕间,体会真情的交融
习作教学一直被称为语文教学的“硬骨头”,许多教师做公开课都是“敬而远之”,而诙谐睿智的于永正老师却信手拈来,让习作指导如同春雨滋润般酣畅淋漓。那是一节以象声词为依托的想象作文课,大多教师都会以常见的“风声、雨声”着手顺理成章地引出描写的事件,而于永正老师却“冒天下之大不韪”地打起了呼噜,这一微妙的动作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活跃了课堂气氛。随之,于老师“一石激起千层浪”——你对哪些声音感兴趣,从中会想到什么呢?学生兴致盎然,思维随即拓展开来,一些奇思妙想便在不经意间产生。没有千篇一律的写法指导,没有枯燥无味的素材积累,但一篇篇灵动鲜活的习作便跃然纸上了,这正是名师课堂浑然天成的教学艺术。
悟在情深处,感受生命的拔节
感悟是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让学生在感悟中达到文本与情感的交融,是摆在每一位语文教师面前的难题。聆听了武凤霞老师执教的《生命
生命》一课,顿感豁然开朗。在赏析小飞蛾挣扎的一段话时,武老师在引领学生充分感受了飞蛾强烈的求生欲望后,相机提出了“品悟,尽力把飞蛾挣扎的样子呈现在我们的面前”“赏析,把整个鲜活的场景呈现出来”这一系列的要求。于是,学生时而沉思、时而探讨、时而沉默、时而微笑。当有些学生没有准确描述出感觉时,武老师就温馨地提醒:“读书,从你的语气中表现出来,从你的表情上表现出来。”随之,又辅助一些鲜活的画面丰富学生的感知,让他们在入情入境中感受语言的内涵,表达自我独特的感受。
纵观名师课堂,每个课堂都充满着心与心的沟通、情与情的交流,飞扬着曼妙的灵性,飘逸着浪漫的诗意,流淌着思想的火花。诚然,厚积而薄发,这与他们丰富的教学经验、深厚的教学功底、精湛的教学艺术是密不可分的。感受名师课堂的魅力,让我们在不断的探索与领悟中成长。
(作者单位系河南省濮阳市昆吾小学;2008年10月29日《教育时报·课改导刊》课堂版发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10:09 , Processed in 0.057812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