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始终把文字作为凭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4-30 16:19: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始终把文字作为凭借
来源:中国教师报 作者:陕声祥
    新课标把人文性和工具性作为语文课的两个基本属性。可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很难踩稳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平衡点。现在不少的语文课堂从过去偏向技术性操练滑向了另一个极端,出现过度的人文灌输,学生课堂上进行的语言文字历练实践还是很少。如此下去,不但学生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落空,人文性目标必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其实,好的文章是文与道的统一,语文课的人文性目标和工具性目标正好对应着一篇文章的文与道。好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既要学“道”,也要学“文”,也就是说文章的内容是语文教学的内容,文章的形式也是语文教学的内容。如果一篇文章,不从形式上探究,很容易变成品德课、科学课、音乐课、历史课等。这要求我们须从文章的构成上去理解把握文章的人文内涵,即从字词句段入手品读课文,始终把文字作为实现教学目标的凭借。
    曾读到教学《月光曲》的一个课例,老师要学生用语文的方式听音乐。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听到怎样的旋律,开始怎样,然后怎样,最后怎样?学生细心品读课文描述性的文字,懂得乐曲由平静舒缓到曲折变化到激情澎湃的过程。通过此课的学习,学生获得了新的经验:汉字蕴含着丰富的美感,汉字里有节奏、情绪、气象的变化。这不是一种宝贵的语文学习经历吗?同样是这一课,有的老师不从文字着眼,以为既然是反映音乐作品的文章,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课件播放月光曲的音乐,效果一定很好。可是,由于学生缺乏音乐欣赏能力,领悟不到月光曲的优美意境,很难像兄妹俩那样如痴如醉。结果,学生对音乐形象的感受更加疏离,对课文语言文字的学习也大打折扣。
    就像白居易的长诗《琵琶行》一样,我们完全可以从语言文字中“听”到美妙的音乐。不仅如此,从语言文字中,我们还可以看到更为广阔的社会内容,如历史的深邃、人性的高贵、大千世界的千姿百态,等等。教学时,当以文字为凭借,抓住字词的传神写照或段落层次的铺排,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深沉处还它个深沉,欢悦处还它个欢悦。如叶老所说:“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这里的内容指的是文章的思想感情,“理法”不妨看作文字表达的方法,包括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等。只有通过咬文嚼字、品词析句、披文入情,才能做到内容与理法的统一。
    课文《秋天的怀念》是一曲母爱的颂歌。如何让学生感受母爱的伟大?于永正老师在教这课的时候,抓住文中几处细节,紧扣几个关键字眼来品读,潜心会文,披文入情。“我”摔东西时,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我”看着窗外的树叶刷刷拉拉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我”答应去看菊花,厌烦准备工作时,母亲也笑了,坐在身边……细节中一个“躲”,一个“挡”,一个“笑”,平中见奇,折射出母爱的光辉。于老师引导学生运用“两只眼睛读书法”,一只眼睛看着纸面上的文字,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后。如在启发学生思考,儿子砸玻璃摔东西,母亲为什么躲得远远的?学生细心品读,读出“躲”字背后丰富的思想感情:母亲最理解儿子,知道儿子有多痛苦,所以没有去阻止,而是躲得远远的,任由儿子去砸去摔,把心中的痛苦宣泄出来。这里,母爱就是理解!课文中母爱还是尊重,是呵护,是宽容,是牵挂。教学过程中,对母爱的感悟全是像这样通过品读文字读出来的。
    精神与文字互为表里,精神可以说是文字的内在底蕴,文字可以说是精神的外显光环。语文课的万丈光芒应该是通过品味文字放射出来的,语文教师应该始终把文字作为教学的凭借。
(作者单位系湖北省公安县甘家厂中心学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5 20:55 , Processed in 0.06965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