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1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热点话题】社会文化转型促语文课程改革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6-8 10:23: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热点话题】

  对语文课程历史与现状的描述,过去与未来优劣高下的争论,林林总总、汗牛充栋。今天,我们编发了温立三先生的文章,希望这一家之言,能为我们的语文课程变革,提供些许思考的路径。温立三先生的新作《语文课程的当代视野》,在更宏大的视野上进行观察与思考,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分析及相关的建议与意见。本刊并不完全赞同温立三先生的观点和分析,只是希望读者自己从中析取裨益。

  ——编者

社会文化转型促语文课程改革
  ■温立三
  语文课程要以传承中华民族语言文化为己任
  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之下,中国旧有的意识形态逐渐显得不适应新的时代,特别是在90年代全面推行市场化之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的方针,实际上确立了这样一种崭新的“意识形态”:经济建设是我们面临的中心任务,意识形态的建设不应该干扰、偏离这个中心,而应当无条件地服务于这个中心。这意味着,强调了几十年的旧有意识形态越来越淡出,姓社姓资之争逐渐退居后台,建设现代民主国家的口号突现出来。“白猫黑猫”论显然很务实,更具民族感召力。
  长期以来,语文课程是宣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窗口,它在计划经济时代为统一思想、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起到了重要作用。历史进入新时期,国家意识形态形式发生了改变,意味着思想文化教育中负载的意识形态也要适当进行调整。而相当长一段时间的语文课程,存在着严重的“左”的旧痕。所宣传的某些意识形态,在其他领域早已被悬置起来了,而在语文教育领域仍非常流行,最具代表性的是每篇课文必须有一个权威的、意识形态性相当强的所谓中心思想,这显得与时代发展很不相称,并往往远离语文本身。这样,语文课程的性质、目的、任务,语文教育观念、方法、手段,甚至语文教材的选文标准和文章解读等,就难免受到社会各界的质疑和批评。现在,语文课程要以传承中华民族语言文化为己任,以博大的胸襟吸纳其他民族优秀文化,而不以一种特定的意识形态灌输为主要甚至唯一任务,这已经成为许多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人才培养模式呼唤语文课程改革
  在计划体制之下,培养人才完全是从党和国家的利益出发,即号召全国人民为建设一个独立、富强、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于是,该由谁上学、上哪个学校、学什么专业、毕业分配到什么部门、从事什么职业等,都由国家统一包办,个人选择的自由非常狭小,人人成为整个国家大机器上的一颗齿轮或一枚螺丝钉。这样的人才,类似商品的统购统销,便于国家统一管理,统一调配,可以充分发挥集体的作用,以建设社会主义事业。但这样培养出来的所谓“人才”,其人格缺陷非常明显:过于听命、服从,缺少创造力、情感力与想象力。这显然与“人的健全、和谐的全面发展”的现代教育理念背道而驰。在当今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知识经济时代,国家对于人才的主动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已经有了充分的认识。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确立、深化,计划体制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改变,代之以市场体制下的人才培养模式。
  就语文课程来说,可作如下分析。
  在计划体制模式下,全国只有一套语文教材,与批量生产人才的要求是一致的。语文教材的编写,经政府授权,配合宣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由一部分人负责进行权威性的阐释,并要求语文教师按照这样的阐释去教育学生,不能“越线”。语文课程的学习在相当程度上变成了一种集体性的“政治阅读”,学生不得不用“被用旧了、磨坏了,既无限复杂又失去了弹性变得无比僵硬的字、词、语”(张新颖《黑暗中的声音》)去应付语文学习。相反,个人阅读、理解、阐释的空间和自由度很小,甚至一度被剥夺。在极“左”的年代里,喜欢看名著、写日记的学生,往往被斥为“小资情调”,甚至戴上对新生活不满的“帽子”。久而久之,这样教育出来的学生必然千人一面,千口一声,千文一腔,学生个人情感和个体生活体验被严重忽视。这样的教育已经影响到我们整个民族的话语方式。在一些媒体上,少年儿童说的话与七八十岁老人说的话,其调子几乎没有两样!全民族一度失语留下的后遗症已经开始出现。
  旧的语文教育方式,在今天显然不合适了。一方面要求培养有个性和创造精神的人才,以适应经济文化不断发展的需要,使他们能够参与国际竞争,建设现代化的民主国家。另一方面,却是旧的语文教育模式长期不变,无论从语文教育观念,语文教材建设,还是语文教学方法,或者是语文考试制度,甚至包括语文师资,都带着计划体制下的旧痕,与新时代很不协调。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全国绝大部分地区使用的语文教材都是缺少时代感的老教材,虽几经修订,但基本观念没有更新;语文教学方法也非常落后,教师满堂灌,学生死记硬背,几十年语文教学的“八股调”现在仍随处可见;语文考试制度过于强调标准化,一味追求标准答案,学生几乎没有自由发挥的空间。
  语文师资则更堪忧虑。这一切,从大的方面看,是文化、教育不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从小的方面看,是语文课程改革落后于时代的要求。这显然难以培养适应21世纪所需要的语文人才。
  世俗化浪潮需要语文课程改革
  当前,物质生活和经济活动在大众生活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大众的消费需要空前增长;同时,市场化、世俗化程度逐步加深,商业文化迅速繁荣。与市场化、世俗化相关的现象包括商业主义、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消费主义等新的文化价值观与生活方式以及大众文化相继出现。这是当代文化转型的重要表征。
  学校不是一方净土,它时刻与社会保持着密切的联系。社会文化大环境与课堂语文小天地之间的关系,似乎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紧张过。这对传统语文教育无疑构成巨大的挑战。语文课存在的一个问题是,脱离社会、远离生活、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一方面,教师在课堂上批判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和金钱的丑恶,歌颂精神的富有和物质的清贫;另一方面,社会现实却在某种程度上给了课堂上的说教一记“耳光”。这就使课堂的语文学习与社会的大语文环境,成为不协调的二重奏。结果是社会大语文的魅力,胜过语文老师对学生的宣传。学生对世俗文化是一种感情投入,语文课的学习却大多只能凭理性、靠强迫,其效果可想而知。喜欢语文的学生数量在不断减少,人文精神在流失。过去普遍认为,阅读文学名著代表一种修养,唐诗宋词赋予人一种特殊的气质。但是现实里人们却躁动不安,已经很难让人平心静气地看完一本《红楼梦》。
  语文教育当然要联系社会与生活,与现实隔绝,关在小屋里做着春花秋月的梦,显然是不可能的。面对这个世俗文化越来越普及的时代,如何高扬人文主义大旗,既不媚俗,又吸收世俗文化中有价值的成分,将其转化为学生的学习资源?这值得每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思考。
  语文教材多样化推进语文课程改革
  资本有经济资本、政治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等。而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是三种最基本的类型。文化资本主要存在于知识与文化生产的领域,它往往不具有物质资本那样的可触摸性,但在社会支配与社会关系的生产与再生产中同样十分重要。文化资本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也是权力与地位的基础、支配与统治的基础。文化资本之所以被人争夺,是因为在一定的时期,资本的总量有限,所以某一个个体或社会集团的资本拥有量的增加,在特定时期意味着另一个个体或社会集团拥有量的减少。
  我们据此可以分析半个多世纪以来官方文化资本与民间文化资本相互消长的大致情况。新中国成立后30年左右的时间里,文化资本与政治资本高度统一,并由官方垄断,基本不存在民间文化资本。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部分文化资本开始释放到了民间,成为民间争夺的一块“蛋糕”。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化的加剧,国家开放了文化的空间,大力推进文化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官方文化资本释放到民间,市场争夺也愈演愈烈。
  这些年对语文课程的批评,有一部分是要求开放语文教材编辑与发行的空间,针对人才培养的多样化需要,和促进语文教材的多样化与繁荣,国家有关部门放开了这一天地。相关的一部分语文编选者们,他们不满于长期的垄断行为,要求与原来的唯一一方共享语文课程这块“蛋糕”。语文教育在阶级社会里,历来都代表一种主流意识形态,为特定的政治集团服务。这一特性在一定时期内还走向了极端(如脱离语文进行空洞的“左”的政治思想宣传)。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语文教育在国家生活中有边缘化的趋势。就拿语文教材来说,由谁来编,怎么编,编什么,有了更大的自由,教材品种已经多样化。语文课程已失去其计划体制时代万众瞩目的位置。
  以上从当代社会文化背景角度来析说当前语文课程改革。多年来,对于语文课程,来自各方面的批评已经不少。批评的目的在于建设。过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似乎效果不佳,而应该进行“综合治理”,即把语文课程这项改革“工程”置于社会文化转型这个大系统“工程”中来考察,并就语文课程改革的各个环节制定相应的改革策略。
  《语文课程的当代视野》温立三 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7年8月出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06:40 , Processed in 0.07887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