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7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想·我写·我说(八)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7-19 09:57: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想·我写·我说
文/哦,天哪!
八 着眼于人性
    如果说运用联想流可以让人的思维变得灵活,挑战思维可以让思维变得丰富,下面我要解决的另一个问题则是让思维走向深刻。
    不论是看问题还是写文章,最终都要落实到人,也就是说,你思考的问题可能涉及大千世界各个方面,你写出来的文章可能是花草虫鱼高山流水,但真正要解决的、要表达的,都是“人”的问题。大家都知道《西游记》大部分内容写的是神佛魔怪,但谁都能看出来,它表现的还是人类的事情,比如天庭里等级制度森严,不正是封建朝庭的折射吗?取经路上遇到的妖魔,越往前走越不易征服,什么原因?原来它们大多是神佛身边的人或物,俗话说“宰相门前七品官”,带罪立功的孙猴子本领再大,又能拿它们怎么样?何况头上还套着个要命的金箍。正如郭沫若先生评《聊斋》所说,“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说鬼说神,最后说的还是人。所以,不论你取材如何,思考的方向必须是人,离开了这个大原则,只能说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不少文艺理论家在讨论“当代文学的精神缺失”这个话题时,明确指出,“今天的文学中还存在超越精神的弱化。很多作品没完没了地写油盐酱醋和一地鸡毛,缺少一种精神关怀和人文关怀”,这是文学趣味多样化的表现,同时也是很多文章没有较高追求的表现。
    人是复杂的,人类社会更加复杂,我们应该如何梳理复杂的生活?只要我们能够站到一定的高度,还是不难看出层次的。古人在谈及考察一个人的时候说要察其言观其行,最终来判断这个人的人格人品。我们不妨把这个思路运用到对人类社会的观察之中,将人类社会纷繁的现象归结为三个层次,即“人行”、“人心”、“人性”。
    所谓“人行”是指人的行为,包括行动、语言等表现出来的具体内容,这是对人生较浅层次的观照;对应的评价指标是“是”与“非”,通俗地说就是某人的言行对还是不对。小学生的作文大多建立在这个层面,诸如描写具体、形象、生动,叙事清晰、曲折,都是对这一层面的评价。
    所谓“人心”是指人的思想和感情,当然也包括心理活动,这是指向人生的精神层面的;对应的评价指标是“美”与“丑”,也就是一个人的思想感情是否符合社会的公共道德标准,符合的程度如何。中学生的作文大多会建立在这一层面,像感情细腻、思想深刻等,都是对这一层面的评价。因为人的言行是受思想和感情支配的,所以这个层面的文章表现的人生问题就要比单写“人行”的文章深刻许多。
    所谓“人性”就是人的本质,它是人的思想感情形成的基础,是人的言行产生的动因;对应的评价指标是“善”与“恶”。这样的文章反映的问题指向的是人对社会和自身的看法,揭示的是人的道德观念、是非观念,因而它属于更深层次的道德品质层面的问题。因为它的层次更深,因而也更能解释许多文学现象,例如为什么这个人物一定是这样的命运?为什么他的思想感情要按照这个逻辑发展?为什么坏人也会有一些善念、也能做一些对他人有益的事情?
    我们在分析社会现象的时候,就要沿着这个序列去挖掘:看到或听到人的行为或语言,就要去探究他为什么要这样说这样做,也就是他是怎么想的,支持这些言行的心理基础是什么;挖掘了心理基础,还要试着分析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心理动因,反映了这个人所处时代、环境的哪些道德规范,进而判断其言行、心理的是非善恶。
    当我们站到一定高度以后,就会发现,原来写什么内容是很自由的,也是很容易的,而通过这些具体的生活现象要表达什么才是文章的关键。
    我在写东西的时候,基本上是按照这样的顺序来思考的:如果我先看到一种生活现象,就按照从现象到心理、再由心理到人性,去探讨其中包含的本质要素;如果是先有一个观点,就去探寻不同的人在具体的社会背景下会有什么样的心理和言行。两种思考方式的角度不同,但实质是一样的:落笔于具体的生活现象,指向人的本性。我把这种思考方向称为“立意的‘三人’原则”。
    当然了,我这样说,并不代表我写的东西就很好——这是技术问题,不是认识问题,我以为写作这件事,对现象、问题的认识更为重要。而在实际写作教学中,我们所做的大多是教给学生应该怎么写(文章学的教学模式),而不是应该怎么想(心理学的教学模式),强调了形式而忽视了思想,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本末倒置,也正是老师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写得苍白无力的原因所在。
    [我写]长在春风里的翅膀
   
暖洋洋的太阳照了整整一天,地面上便笼罩了一层厚厚的温煦的气息;傍晚时分,明净的蓝天上晕起轻描淡写的粉红色,不远处的高压线上稀稀落落地停了几只黑色的小鸟,微微的风吹动细细的柳丝,花坛里会过日子的人种的豌豆开着淡紫色的小花,空气里到处都弥散着春草带来的苦涩的清香……能感觉到,一种神秘的躁动在每一个角落里潜滋暗长,让人不动起来就有一种隐隐的不安。这种感觉久违了。
    和孩子拿了风筝出去,小区的广场上已经在奔跑着五颜六色的孩子,还有或站或坐的老人。我们立即融入到这个单纯的人群中,或许在他人眼里多一两个人一切毫无变化,但是每一个人都不会这样看自己,至少会在心里对自己说:我来了。怎么能不来呢?这样的傍晚,这样的春风,太适合一种平和的飞翔。每个人不是都渴望有一双翅膀吗?那么,现在,让它在这样的春色中长起来。
    由于楼房的干扰,风向很不稳定,风筝东一头西一头地冲撞着,我们不停地抖动着拉线,让它抓住每一缕可以上升的空气,适时地向更高处攀升;等飞到地面上的东西干扰不到的高度,气流就稳定了。虽然没在天上展开双翅飞过,但这个道理放风筝的人都懂。果然,经过一阵挣扎,风筝不再胡乱冲撞,稳稳地浮在了空气里。——生活里许多道理其实就是这么简单,只要你按照它去做就行。
    有了高度,就会吸引人的目光。广场上的人不再无视我们的存在,孩子们尖着食指指指点点,老人们也抬起头静静地望着那越飞越高的风筝,心里想什么就不知道了,也许根本什么都没想。线子在晚风中弯成一个很大的弧,不抓在手里真搞不清是线把风筝托上了天空,还是风筝把线扯上了蓝天,但我知道,因为手上感觉到了力度。有人说风筝飞得再高也被那根线牵着,这是对的,没有线的拉扯,风筝就要掉下来。——很有意思,线子限制了风筝可以飞行的高度,可是失去这个限制风筝偏又不能自由自在地去飞,而要掉下来。
    又有一对父子拿了风筝来放,我们相视一笑,因为做着同样的游戏,便觉得和其他人不太一样。他们的风筝也在一阵挣扎之后飞上了天空。那个孩子不停地催促父亲:快放线,快放线,超过那只风筝!大人都知道,飞得再高也不过是一只风筝,而竞争却在孩子的心头悄悄地发芽了。大概因为形状不同,他们的风筝并不和我们的并排翱翔,斜斜地从我们的风筝下方插向左侧,两根线子搭在了一起,能明显地感觉到摩擦的颤动。这很危险,再纠缠下去只有双双坠落,而且永远也理不清。我拉动线子,想把风筝调整到左侧,把右边的天空让给他们。可是很难,线子一旦放长了,就有了很大弹性,不像刚起飞时那样容易操纵。不过我有些经验,借着风势慢慢地调动风筝;那个孩子却急了,大声地指责他父亲不会弄,他哪里知道其中的难度,他没有感受到风筝线子的特点,更不曾感受过生活里很多线子的奇妙。
    经过我和那位父亲的努力,线子还是拆开了,只要不松手,就不会打成解不开的结。两只风筝又在春风里平静地翱翔了。可是他们的线比我们的短,永远不可能飞到我们的高度。那些观看的孩子们开始议论谁更厉害了。这让放风筝的孩子很不开心,不停地催促父亲快接一段线子。我等待着他们超过我们的高度。因为毕竟他是个孩子,让孩子超过自己,是长辈或成年人应有的胸怀。
    然而很不幸,在接线过程中,他们的的风筝脱手而去,歪歪斜斜地向远方的田野飘去。那个孩子跳了一阵脚,终究也无可奈何,只好和他父亲悻悻地回家去。我的孩子在边上一直没有说话,这时才冒出一句稚气的话来:他们飞得没有我们高!我低下头看看他,见他的小手还攥得紧紧的,想必刚才也在心里和那个孩子较着劲呢,现在终于松了一口气。我摸摸他的头,对他说:可是他们飞得比我们远。估计他不会理解我的意思,得意地说:可是我们的风筝没跑走。我不想太过折了他的兴致,缓缓地收了线子,准备带他回家。
    孩子背着鲜艳的风筝一路跑跑颠颠地往家走,想是那胜利的喜悦还在他心头没有消散吧。晚霞中,春风里,风筝在他小小的背上一扇一扇的,像一对很大的彩色的翅膀。

    [我说]这是一篇写春天放风筝的小文字,表象非常简单,就是一个傍晚放风筝的过程,也是一个真实的事件。故事是现成的,下笔的时候我在想:我要借这个小小的生活场景表达什么呢?首先想到的是人要善于享受生活,哪怕是极短暂的温暖的傍晚;其次想到是不是能够享受生活,关键不在于有没有阳光和小花,而在于一个人对自我的评价,生命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平等的,不分老少贵贱,问题在于我们看待自己的生活是不是有一定的高度,人一旦有了较高的境界,对什么样的生活都是喜悦的;再次是想到如何才能有这样的境界,大人看孩子时容易达到这样的境界,因为大人已经超越了孩子心目中的得失与是非,老人看年轻人容易达到这样的境界,因为经历了无数生活磨难他们的心目中已经无所谓得失,孩子更容易达到这样的境界,因为他们还没有名利意识,一切的情感、情绪都投放在眼前的游戏之中,不考虑人际关系、不考虑自己的行为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一句话,只有不被生活的细枝末节所左右,才能超越自我,达到人生的高度;而我们所说的忧愁与痛苦,恰恰是被眼前的琐事所困扰。
    从这个例子中可以看出,生活事件无所谓大小,对人生的理解才是内核。如果我们通过思考,使自己的认识达到较高的水平,还有什么东西不可以拿来作为写作的素材呢?特别要说明一点的是,认识水平越高,可写的东西越多,认识水平越低,越觉得没有什么好写的。我曾经给学生举的一个例子是:如果你将文章立意定位于“我的好妈妈”,那就只能写妈妈对自己的好;如果你的立意是“我的妈妈”,就既可以写妈妈正面的东西,也可以写反面的东西;如果你的立意是“妈妈的爱”,就既可以写自己的妈妈,也可以写别人的妈妈;如果你的立意是“母爱”,就既可以写妈妈对自己孩子的爱,也可以写妈妈对别的孩子的爱,甚至可以写动物的事情。这个例子不一定能准确说明认识高度和写作水平的关系,但至少可以看出认识高度和写作素材量上的比例关系。
                                                                2009.7.17
2#
发表于 2010-3-31 14:42:05 | 只看该作者
全文收藏,谢谢发布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0-3 00:25 , Processed in 0.07341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