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楼主 |
发表于 2008-7-2 20:26:46
|
只看该作者
三
我国是师范教育起步较晚的国家,教师专业化尚处在初级阶段。综合研究教师职业发展的历史,分析世界教师教育的发展潮流,探讨中国教师教育改革的方向,我们的结论是:必须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使教师成为象医生、律师、建筑师类似的专业工作者。这是新世纪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走向。
(一)从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需求来看,目前中国师范教育和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中小学在深化改革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它涉及到教育思想和观念,教育教学模式,教育体系结构、教育管理体制,课程体系和教材,评价和考试制度,教育技术手段,等等。所有这些,都涉及到中小学的师资队伍建设,要求有更高专业化水平和更高素质的教师。但我国教师整体素质、专业化水平与先进国家相比仍然偏低,难以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特别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新形势的需要。
(二)从终身教育来看,需要赋予师范教育新理念。任何职业水平的发展都有“高原现象”。研究表明,教师在其从事教职五、六年后已基本定型,如果不实施强有力的继续教育,使其职业价值、性格、手段等全方位更新;通过回归进修的形式摆脱对原教育文化环境、现实利害关系、心理习惯定势等方面的功能性固着,职业水平将在垂直层级上停顿。这表现为职业性格的封闭保守、职业性知能结构的僵化陈旧,思维领域的世俗功利,以及创造个性的萎缩凋谢。我们现处在科技发展一日千里、知识陈旧率周期进一步缩短的年代,人类开始步入教育终生化、全民化、个性化的学习社会,终身教育观念深入人心。师范教育的概念也不能再局限于职前教育,而应被赋予终身教育的新理念,在逐步延长教师职前教育年限的同时又不断拓展教师在职教育并强化二者的有机联系,使之成为一体。教师教育的职前预备模式非要转到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的终身模式不可。
(三)我国1994年1月开始实施的《教育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这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次从法律上确认了教师的专业地位。”它既包含了教师这一职业从业人员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也包含了教师这一专门职业从社会分工角度来看的专业性要求。1995年,我国又建立了教师资格证书制度。这一些,为提高教师专业化程度和发展高等师范教育提供了条件和机遇。然而,我国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对“专业”、“专业人员”的研究不够重视,对教师工作的专业性认识不足。社会上不少人,包括教育系统内部的一些人也认为中小学教师所教的知识较浅,没有很高的学术性,谈不上专业性,似乎谁都可以做中小学教师。部分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专业素质不高,教育教学方法不当甚至错误,也从说明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化程度有待于提高。
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走教师专业化的发展之路,我国新世纪的教育改革与发展须:
(一)延长教师的受教育年限,提高教师的学历标准,使师范教育逐步实现由现存的三级层次到新的三级层次的转移。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对教师的学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即小学教师具有中师学历、初中教师具有大专学历、高中教师具有大本学历。1997年还开始了教育硕士学位的试点工作,为提高教师的专业化程度打下了坚实的基石。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远。1993-1998年间,全国小学、初中、高中专任教师的学历合格率分别从82.7%、55.6%、49.1%上升到94.6%、83.4%、63.5%,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然而,即使中小学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接近100%,我国同世界大多数国家相比,教师的学历起点仍然偏低。小学教师专科化、初中教师本科化、高中教师教育硕士化已成发展趋势。国外发达国家,例如,美国、日本等早已实现了这些要求。1998年,我国小学和初中专任教师中具有专科和本科以上学历者比例分别仅为12.8%和11.8%[10]。因此,不同地区应根据需要与可能,进行培养专科小学教师、本科初中教师和研究生学历高中教师的实验,逐步取消中师,形成师范教育新的三级层次,即专科、本科、教育硕士或研究生。北京市从1998年起小学教师开始逐步提高到本科水平,从1999年起所有中师全部停止招生,到2006年进入小学的教师要求必须是本科毕业生才行。这些充分说明提高教师的学历和专业化水平已成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
(二)开放培养体系,实现师范教育定向培育与非定向培育的有机结合。面对市场经济与国际师范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我国师范教育的封闭体系非要逐步打破不可。今后应该采用定向与非定向、普通师范与职业师范、师范专业与非师范专业并举的方针,形成开放、多元、综合、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师范教育培养体系才能促使教师职业专业化跟上国际发展的潮流。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对教师需求压力很大,决定了在今后一定时期内要保持以独立的师范教育体系为主体,以使广大的中小学师资的培养和在职教师的培训有稳定的基地。同时,应充分发挥非师范院校,尤其是理工农医类院校的优势,为理工农医类中等专业学校和职业高中输送师资。综合大学也可实行"4+1"或"3+1"师资培养形式,先学习学科专业,然后进行一年或一年以上的教育专业训练,以提高进入教育行业的毕业生的专业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非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和社会公民可参加教师专业学习培训,并通过教师资格考核、考试,取得教师资格后在相应学校任教。
(三)优化课程结构,使师范教育的师范性和学术性实现整合。课程设置是体现教师专业化的中心环节。二次大战以来,大多数国家在改革师范教育时,一方面拓展普通文化知识教育、加强学科专业教育,注重了学术性;另一方面,也注重教育理论学习与教育实践训练,强化了师范性。美国师范教育的模式早在二次大战之前就开始向非定向型转变,形成了以综合大学和文理学院为主体培养基础教育师资的开放型模式。但是师范生的教育专业训练(含教育理论和教育见、实习)并未放松和忽视。教育专业课程开设了教育原理、教育哲学、教育史、初等或中等教育原理、比较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评价与测量、教材教法、视听教育等,这类课程约占学习总时数的1/3左右,而教育实习又占全部课程总时数的7-8%[11]。师范性不但没有被削弱,而是与学术性一起得到了强化。就教师培养而言,要造就合格且优秀的教师,尤其是高师培养的教师,的确需要依托于比较高深的学科。这种学科水平标志着高等教育的水平,能够训练人具有综合的分析能力,并进而进行有创新性的、自主性的思维。除此之外,还需要学习并掌握教育科学理论、教育教学规律及方法、技巧,需要具有对教育工作的责任感和服务教育的志趣,需要具备创新性地解决教育过程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我国师范院校教育类课程的开设应当充分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和做法,适当增加门类,加大比例,充实内容,除对现有的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进行改革和加强外,还应开设一些教育选修课程,力争使教育课程在总课时数中的比例上升到20%左右。从某种角度讲,师范教育的这一特点,也是其学术性的重要内涵。在一定程度上,人们忽视师范性而强调学术性是以不承认教育学科的学术性与科学性为前提的,认为对数、理、化、文、史、哲等学科内容进行广泛的研究是学术研究,而对关于数、理、化、文、史、哲教学问题的研究就不看作是学术研究。这种学术观是狭隘的学术观,否认了教育有自身发展规律和自身独特性,是不正确的。这就需要高师院校加强对学科教育学、学科教育心理学、学科教学法的研究和教学,体现师范教育在在专业设置、课程建设以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的特殊性,突出学科的教育专业性质,使师范毕业生既了解和掌握教育教学的一般规律,又掌握和了解本学科教育教学的特殊规律和技能,为他们将来成为学科教学和研究的行家里手打下铺垫。
(四)贯彻终身教育思想,实现师资培养、培训的一体化。早在20世纪70年代,英国詹姆斯·波特(JamesPorter)就明确把师范教育分成基础教育、专业教育、在职培训三个阶段,即"师资培养三段制"。基础教育,即大学或教育学院二年的学习,内容是文理课程及一些教育基础理论知识。专业教育,即大学二年的教师职业教育和训练。第一年以学习教育、教学、课程方面的理论知识为主,结合进行教学实习;第二年以在实习学校教学为主,受实习学校指导教师与学院指导教师的共同指导。在职培训,即教师除每七年有一学期脱产进修外,在整个教学工作期间都应坚持进修,以扩大知识面、提高专业能力,加深对教育理论、技术的理解。三个阶段是完整的过程,缺一不可。197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5届国际教育会议通过的《关于教师作用的变化及其对于教师的职前教育、在职教育的影响的建议》中强调了教师培养与进修相统一的必要性,并且提出了付诸实施的可能措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形成教育学院、教师进修学校、师范院校的培训部与函授部、广播电视学校、教育研究机构彼此分工、密切合作的在职教师培训网络。在职教师的培训越来越受重视。但如何加强在职教师培训与职前教育的衔接、交叉和结合,使它们相互联系统一,而不是前后脱节、相互隔离、条块分割,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艰巨任务。可以预想,21世纪人们将以并不限于职前的师资培养阶段,而是将其外延一直延伸到教师专业生长生涯的最后阶段的教师教育(teachereducation)的新理念,来代替原有的师范教育(normaleducation)理念。教师教育作为传统的“师范教育”与“教师在职教育”的整合与延伸的专业教育,在经历了古代“长者化”、“教师圣者化”和近现代“教师专业化”之后,将成为人类文明发展新的高度上的专业教育,专业化程度会愈来愈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