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名字叫“建国”
—— 张建国
弹指一挥间,我们伟大的祖国都建国六十周年了!可喜可贺!
天地间,走来一个小小的我……
我出生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我的名字叫“建国”,我爱我的称呼美!虽然我不是生在1949年开国大典的日子,但我有一颗赤子之心,深深地爱着我们伟大的祖国。
我是农民的儿子。我的家乡在大别山下的湖北省孝感市花园区。名为“花园”,说起来好听,可是在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时期,家乡——花园那个地方依然贫穷落后。祖祖辈辈靠务农为生,老人们深知稼穑的艰难,但仍对未来充满希望,他们坚信困难是暂时的,在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国家终究会好起来的,人民一定会过上幸福的生活。我的父老乡亲就是怀着这种美好、质朴的信念坚强地生活下去。
由于家贫,我的祖父祖母、父母双亲均未上过学,都是大字不识几个,是真正的文盲。听父母说,1964年秋天,我的出生,给贫穷的张家带来新的希望。于是,祖父力排众议,给我这个长房长孙取名叫“建国”,将振兴家业和建设祖国的殷切期望寄托在这个名字中。他老人家振振有词:没有强大的祖国哪有幸福的家!
对于“建国”这个名字,小时候我不觉得什么。长大后,尤其是参加工作后,才渐渐觉得名之烦恼。因为同名同姓的人实在太多了。据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叫“建国”的人有90多万,真是多的去了。其中,有当官的公仆,有记者艺人,有白骨精——即白领、骨干、精英,也有普通的工人、农民和解放军战士。工农商学兵和党政系统,一不小心就冒出个叫“建国”的人来。毋庸讳言,同名同姓的坏蛋也不少。真是气也不是,恼也不是,令人哭笑不得,也令人遗憾。你都叫“建国”了,建国建国,建设我们的国家,怎么能干坏事呢?——或许,这个名字太普通、太平常、太大众化,更时髦些吧?人们趋之若鹜,纷纷取这个名字……
于是,有时候,又心生怨恨:这个名字真俗气啊!直怨恨上辈人为何不给我取一个文雅、好听、如雷贯耳的名字呢?但转而又想,名字只不过是个符号而已,你叫“国梁”就一定是国家的栋梁?他叫“狗剩”就一定是个叛徒、卖国贼吗?咱大丈夫行不改名,坐不改姓,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处世,认认真真做事。
我也一度赶时髦,附庸风雅,给自己取笔名。1985年至1987年三年间,我在豫南驻军坦克11师43团搞宣传报道时,一直启用“张才识”这个名字,我以此名发表稿件,名字竟登上《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光明日报》等报刊。从部队转业到地方后,在“社保园”搞新闻写作,仍用“张建国”这个名字,并以此名发表了许多宣传稿件。我甚至还想用“劳章、才识斋”等笔名。无奈自己写作尚不成气候,常取笔名、多用笔名容易贻笑大方的。
也曾想取名“张国建”,但这岂不把老祖宗取的名字遗弃了,落个“不屑子孙”的骂名——我可不想干愧对祖宗的事。
罢,罢,罢,名字到底只是个符号。再说,父老乡亲、亲朋好友、战友同事合聚同呼,叫顺了。更何况,上学入队入团入党、参军入伍登记,档案里也一直用这个名字,写顺了。名正言顺,要改之还真不习惯!还真不容易!
只是心底希望,人们不再望文生义,以名取人,以貌取人,毕竟“海不可斗量,人不可貌相”嘛!庸常之辈的我,靠勤奋刻苦、发奋的读书学习。在部队,我利用训练之余加班加点地采访和写作,先后两次被部队评为“学雷锋先进个人”,8次荣立三等功。1997年6月转业回到地方后,我始终未放下手中的笔,笔耕不辍,迄今在各级新闻传媒发表稿件1600多篇,几乎连年被《湖北社会保障杂志》、《孝感日报》评为优秀通讯员。2006年5月我荣幸地被湖北省作家协会孝感市分会吸收为会员;2009年6月我被孝感市文艺理论家协会遴选为协会理事。中国作家网、中国文学杂志、湖北人民广播电台、孝感日报等媒体先后宣传、报道了我学习、成长的事迹。很多场合,人们见我其貌不扬,不是特别地关注,但一听“张建国”的名字,便肃然起敬,赞佩有加。
我在心里一直以为“建国”这个名字平庸、平凡,但不甘平庸、渴望人生辉煌的我,想做一番不平庸、不平凡的事情,去实现人生的价值,创造人生的辉煌!
我以前总觉得叫“建国”这个名字是多么的不幸:庸俗、普通、大众化。得知湖南文艺出版社举办“我的名字叫建国”征文,我又觉得自己是幸运的人。如果你不叫“建国”,还没有资格参加这个有意义的活动哩!
——寄语天下那些叫“建国”的人,咱们同名同姓一场,要做真男儿、真的汉子!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伟大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者通联:湖北省孝感市劳动保险局 张建国)
邮编:432000
地址:湖北省孝感市仙女路17号 孝感市劳动保险局 张建国
电话:1339618318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