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3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的名字叫“建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2-10 14:21: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的名字叫“建国”

—— 张建国
弹指一挥间,我们伟大的祖国都建国六十周年了!可喜可贺!
天地间,走来一个小小的我……
我出生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我的名字叫“建国”,我爱我的称呼美!虽然我不是生在1949年开国大典的日子,但我有一颗赤子之心,深深地爱着我们伟大的祖国。
我是农民的儿子。我的家乡在大别山下的湖北省孝感市花园区。名为“花园”,说起来好听,可是在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时期,家乡——花园那个地方依然贫穷落后。祖祖辈辈靠务农为生,老人们深知稼穑的艰难,但仍对未来充满希望,他们坚信困难是暂时的,在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国家终究会好起来的,人民一定会过上幸福的生活。我的父老乡亲就是怀着这种美好、质朴的信念坚强地生活下去。
由于家贫,我的祖父祖母、父母双亲均未上过学,都是大字不识几个,是真正的文盲。听父母说,1964年秋天,我的出生,给贫穷的张家带来新的希望。于是,祖父力排众议,给我这个长房长孙取名叫“建国”,将振兴家业和建设祖国的殷切期望寄托在这个名字中。他老人家振振有词:没有强大的祖国哪有幸福的家!
对于“建国”这个名字,小时候我不觉得什么。长大后,尤其是参加工作后,才渐渐觉得名之烦恼。因为同名同姓的人实在太多了。据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叫“建国”的人有90多万,真是多的去了。其中,有当官的公仆,有记者艺人,有白骨精——即白领、骨干、精英,也有普通的工人、农民和解放军战士。工农商学兵和党政系统,一不小心就冒出个叫“建国”的人来。毋庸讳言,同名同姓的坏蛋也不少。真是气也不是,恼也不是,令人哭笑不得,也令人遗憾。你都叫“建国”了,建国建国,建设我们的国家,怎么能干坏事呢?——或许,这个名字太普通、太平常、太大众化,更时髦些吧?人们趋之若鹜,纷纷取这个名字……
    于是,有时候,又心生怨恨:这个名字真俗气啊!直怨恨上辈人为何不给我取一个文雅、好听、如雷贯耳的名字呢?但转而又想,名字只不过是个符号而已,你叫“国梁”就一定是国家的栋梁?他叫“狗剩”就一定是个叛徒、卖国贼吗?咱大丈夫行不改名,坐不改姓,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处世,认认真真做事。
    我也一度赶时髦,附庸风雅,给自己取笔名。1985年至1987年三年间,我在豫南驻军坦克11师43团搞宣传报道时,一直启用“张才识”这个名字,我以此名发表稿件,名字竟登上《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光明日报》等报刊。从部队转业到地方后,在“社保园”搞新闻写作,仍用“张建国”这个名字,并以此名发表了许多宣传稿件。我甚至还想用“劳章、才识斋”等笔名。无奈自己写作尚不成气候,常取笔名、多用笔名容易贻笑大方的。
    也曾想取名“张国建”,但这岂不把老祖宗取的名字遗弃了,落个“不屑子孙”的骂名——我可不想干愧对祖宗的事。
罢,罢,罢,名字到底只是个符号。再说,父老乡亲、亲朋好友、战友同事合聚同呼,叫顺了。更何况,上学入队入团入党、参军入伍登记,档案里也一直用这个名字,写顺了。名正言顺,要改之还真不习惯!还真不容易!
只是心底希望,人们不再望文生义,以名取人,以貌取人,毕竟“海不可斗量,人不可貌相”嘛!庸常之辈的我,靠勤奋刻苦、发奋的读书学习。在部队,我利用训练之余加班加点地采访和写作,先后两次被部队评为“学雷锋先进个人”,8次荣立三等功。1997年6月转业回到地方后,我始终未放下手中的笔,笔耕不辍,迄今在各级新闻传媒发表稿件1600多篇,几乎连年被《湖北社会保障杂志》、《孝感日报》评为优秀通讯员。2006年5月我荣幸地被湖北省作家协会孝感市分会吸收为会员;2009年6月我被孝感市文艺理论家协会遴选为协会理事。中国作家网、中国文学杂志、湖北人民广播电台、孝感日报等媒体先后宣传、报道了我学习、成长的事迹。很多场合,人们见我其貌不扬,不是特别地关注,但一听“张建国”的名字,便肃然起敬,赞佩有加。
我在心里一直以为“建国”这个名字平庸、平凡,但不甘平庸、渴望人生辉煌的我,想做一番不平庸、不平凡的事情,去实现人生的价值,创造人生的辉煌!
我以前总觉得叫“建国”这个名字是多么的不幸:庸俗、普通、大众化。得知湖南文艺出版社举办“我的名字叫建国”征文,我又觉得自己是幸运的人。如果你不叫“建国”,还没有资格参加这个有意义的活动哩!
——寄语天下那些叫“建国”的人,咱们同名同姓一场,要做真男儿、真的汉子!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伟大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者通联:湖北省孝感市劳动保险局 张建国)


邮编:432000
地址:湖北省孝感市仙女路17号  孝感市劳动保险局  张建国
电话:13396183186
2#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0 14:29:41 | 只看该作者
一位低调的文化“耕夫”

──孝感作家汉楚新印象

张建国



狗年春天,笔者怀着敬佩之情,拜访了经常在报刊晃眼的一位格田“耕夫”,着重就他情系夕阳民生、笔耕不辍的感人事迹,写成一篇4000字的人物素描,尽管在省内三家媒体发表,仍感意犹未尽,很想借机会作个补笔。正好,今年5月8日孝感晚报发了他的一篇感言文字《伟大不起》,讲述他因笔爬不辍,“爬”上湖北省作家协会、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富有戏剧性的经过,让我逮到采访由头。他,就是文章极少用本名,却让笔名出尽风头的“汉楚”。
谁知一向低调的他,却一再婉拒,给我的热情浇了一盆冷水。只好找到他单位的“爬格室”缠住不放,面对笔者执拗的请求,他才出于礼貌,简略讲了几句,并再三强调:要写千万别吹过头,让人心生厌恶。好在我平素拜读汉楚不少,凭他为文为人的老印象,再描他个“新印象”也八九不离十。我想。
一、“头衔”摞着戴
前些年,我从报社一位名记的文章里,读到他一些印象,汉楚早年从新闻起步,言论上瘾,杂文出名,渐渐拓展到报告文学、文艺评论、散文随笔,间或有小说、小诗等文艺作品,且文如其人,厌弃老套,不囿平俗,一些出手不凡的文字,与其低调形成鲜明对比。那年我参加报社举办的写作培训班时,他几篇在全省获奖的杂文《负负得“富”》、《“0”想……》等,还被总编作为“立意精当、反常成趣”的范文,在培训班上解析哩。
其实,他的写作成果远非如此。迄今发表了1300多篇(部)作品。其中近30篇文艺评论文章,在国家级文学刊物上占了30%,省级文学刊物上的占50%;发表的散文随笔、杂谈小品更多。近年,他从当地政府部门一个领导职位退下来后,似乎更忙了,诸如作品研讨,文化采风;这个请他作序,那个约他评书;热情的文学叩问者,不是这个邀他指点江山,就是那个请他激扬文字。连他退休的单位都不放过他的“余热”,请回去写书。2006年雅虎网“万尔遐同窗”站,还出资请他创作长篇系列小说《高考演义》,他以感恩方式与文朋合作,在该网选载时,博得众多好评。
让我心动的是,一直以“低调做人倾情作文淡泊作家”为信念的汉楚,格田爬涉了30多年,竟一不小心“爬”出多个“头衔”:湖北省作家协会、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湖北省孝文化研究基地常务理事,孝感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市文艺理论家协会也带“衔”。就连远在陕西的《检察文学》,还封他个驻孝感通联站的“官”。
今年初,他应邀参编我省音乐文学期刊《长虹》,又戴上“副主编”头衔,受到省音乐家协会、省音乐文学学会有关领导高度称赞,称该期《长虹》是创刊以来编得最好、质量最高的一期。
二、情注“孝文化”
众所周知,“孝文化”是咱们孝感市精心打造的一个品牌和“城市名片”。为了宣传孝文化,弘扬孝文化,作为孝感文化名人一分子,他牺牲了很多宝贵的时间,情注孝文化,几乎到了见“缝”就“插”的地步。2004年初,汉楚先生得知中国曲艺家、著名作家、评论家、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李守义,自费赴山东参加“中华孝文化与代际和谐”国际论坛推介孝感的消息后,旋即采访了被媒体誉为孝文化领军人物的李守义,以《“老文化”倾情孝文化》为大题,以“孝文化被他唱响国际论坛”、“由小三部曲到大三部曲”、“难愈的文化职业病”、“灵感的疼痛”为小题,以超限的篇幅登上同年5月17日的孝感日报的“天仙”副刊,后来又洋洋洒洒5000余言,被魅力四溢的《魅力孝感》杂志转载,图文并茂,挤了整整6个版面,在社会上产生很好的反响。
重塑古孝子,彰显新孝子,是弘扬孝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汉楚也为之付出了大量心血。如我国《二十四孝》中孝感三大古孝之一的黄香,千百年来,他的孝绩名垂青史,他的孝行广为流传。汉楚原本是列为2005年全省文艺重点项目《千古孝子黄香》的作者之一,且从黄香出生到出仕的“开山”部分由他执笔。正式出版后,他又萌动了单独著作的念头,于是在原有素材基础上,撷取黄香少年时代的感天“童孝”故事,站在历史与现实相统一的高度,大胆拓展情节,赋予传奇演绎,扩写成一部80回的长篇章回体小说《少男黄香传奇》,故事敷演得淋漓尽致,人物描慕得活灵活现,读后令人留下难忘的印象。《槐荫文学》连载时所加的“编者按”说:该小说着力于“传奇”色彩,视角新奇,把少小时期的黄香和其母惊天地、泣鬼神的感天大孝、旷世奇孝以及“文侠”风骨,演绎成了一部以“奇”传孝、以孝传“奇”及出奇谋,著奇文,破奇案,用奇兵,“奇”贯始终的千古“孝星传奇”。而且文本肌理细腻流畅,将古代的孝感乡风民俗,托于其表,兀立于画面;将浓郁的乡土情趣,倾注其中,跃然于纸上。读来扣人心弦,令人拍案称奇!在雅虎网连载时,也赢得可观的点击率。市委宣传部有关领导称赞他为弘扬孝文化做了一件大好事。
汉楚不但为古孝子树碑,也为新孝子立传。那篇被省、市专家评为唯一一等奖、彰显新时代孝子典范的纪实小说《董孝子新传》,可窥豹一斑。近几年,他的许多散文随笔,都浸淫着浓浓孝文化情绪,就连与人合著(编)、分别由中国文联、作家出版社出版的文学传记《志超之谜》、文艺评论集《清泉飞溅》等,也笔蘸着孝文化汁液。
我感觉,“汉楚”堪称孝感一方文学艺术的文化品牌。
三、擦亮“汉楚”牌
提起他的笔名也很耐人寻味,更见证着他低调为文的“笔性”。早年因为发表作品太稠太密,怕惹人“眼红”,就假以笔名,尽量让“汉楚”、“啸震”、“刘鸣”们轮番出场,以疏散其上稿频率,其中“汉楚”露脸率最高。于是多少年来,让汉楚在报刊上出尽了风头,其本名却知者不多。为此颇让我困惑:时下好多人起劲推销自己巴不得一夜成名都嫌慢了,他却把真实面目掩藏起来,不想让本来的自己出名。后来我解读他的一篇《笔名轶事》得知,他索性因形就势打造一个“汉楚”品牌。有趣的是,我发现一方天地著名作家卫保群,请他为自己的散文集《鄂西山月》点笔为序时,竟先入为主、不容置疑地把“汉楚”作为明星置于序端。对此,汉楚在《心河溪涧月影摇》的序中,就势巧妙地收藏自己:要说什么“明星”、“亮点”的话,不是歌唱“星星点灯”吗?那就借“山月”之光,让这枚不太起眼的“星星”,“点”起一丝淡淡的光亮吧!
汉楚先生退休后,部门志、地方志的编纂也找上他,还要还报刊约稿“文债”。他把时间分为几块,统筹兼顾,互不影响,连节假日也耗费在无尽的“耕爬”之中。在长期“耕爬”中,他锤炼出了独特的散文笔法,即富于联想的构思,行文风格的韵律美,形成了“自成一家”的叙事风格:既耐人嘴爵,又回味绵长。在拙作定稿时,我又从孝感晚报“周末随笔”专栏中读到他一篇悼念汶川大地震的《静默中,我凝视国旗》,深感文章既赋予抒情散文的韵律,又兼顾诗体散文的含蓄。至于在全省获奖的杂文、言论,全国获奖的《“劳保”的呻吟》、《“老字号”走向新辉煌》等,庄严而不乏诙谐,委婉而不乏犀利,堪称为立意精巧、脍炙人口的代表作。
他把“品牌”擦亮了,为人却更加低调了。
(作者通联:孝感市仙女路17号)

(通联:432000孝感市仙女路17号孝感市劳动保险局张建国
电话:13396183186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07:42 , Processed in 0.073531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