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7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校史:应大力开发的“校本课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2-11 07:20: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者:高鹏/马绍森 来源:摘自:《中国教育报》
-
但凡是知名学校,不管是百年老校,还是校龄只有二三十年的学校,几乎都有一本印刷相当精美、篇幅也不小的《校史》。但就笔者见闻所及,这些校史大多千篇一律,写法雷同:都记载着学校的校名、校训、校徽、校歌等的由来和学校历史沿革的“流水账”;都以歌功颂德的语气描述学校的教育教学成就;对沾边或不沾边的知名校友都大书特书以增添荣誉的光环,等等。不难看出,这些校史基本上都是“应校庆而生”---专门为校庆而编纂的。这样的校史读起来,自然难以使人感动。
这种现象表明,我们许多学校的管理者根本不懂得也不重视校史的挖掘、研究、整理和编撰的重要意义与价值。其实,真正的校史是一所学校兴建、发展和壮大的历史轨迹的真实记录,是学校各方面工作成就精华的浓缩;内容丰富、编写精彩的校史还是一本生动的教科书,是学校传统精神的映射和风格特色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一所学校“自我反省”、确定新航向并寻求超越发展的重要指针。因此,其意义与价值不容小觑,尤其是校史的育人功能,我们更不可低估。加强校史的挖掘和研究,可以提炼学校精神,拓展学生视野,从而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激发在校学生的学习动力,对他们的学习和成长都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内容生动多样、博大精深的校史,也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范本,是培养优良校风、学风,构建先进校园文化的重要工具。丰富而具体的校史资料,可以真实、生动、感人地再现学校历史和现实中的优秀人物的风采、知名校友的事迹,从而促使广大学生依据“亲近---认同---羡慕---热爱---仿效”的品德养成模式,高效地形成学校和社会所期望的优良品质。正如一位学者所论述的那样,“校史教育应是新生入学前的必修课、是育人工作的起点。一个学校的历史和传统精神、学术文化氛围和校友的榜样,都将对一代代学子产生终身铭记的不可估量的影响”。
所以,我们的学校管理者应该高度重视校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特别是那些拥有久远历史和丰厚校史资源的百年老校,更应该把校史作为一门必修的校本课程来大力开发,为广大师生提供一部“精、气、神”十足的德育教科书。学校管理者必须摒弃校史“应校庆而生”的观念,改变校史研究、编纂中“意义不明确、体制无保证、写作‘粗线条’”的不良状况,真正将校史纳入到学术研究的范畴,作为正式的校本科研课题来操作---
常设专门的校史课题研究组织。吸收真正对校史研究感兴趣的教师组成稳定的研究骨干队伍,同时吸收和接纳感兴趣、有热情的学生和校友,积极参与到校史资料的搜集和整理中来。如此做法,可以说好处多多:能够最大限度地丰富校史的资源量,提升校史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可以使参与学生通过参与体验接受“自然的教育”;可以激励校友为母校发展献计献策、尽点心力,同时也扩大对外宣传,促进学校与社会各界的交流与学习,等等。
校史编研的内容要丰富,体例要活泼。除了学校大事、历史沿革、文件汇编、校友事迹等这些基本的内容外,还应该记录学校历史上有纪念意义和典型代表性的文化艺术活动、社团活动,以及学生事迹、名师风采,更要大力搜集、挖掘和收编校友中一些知名人物的事迹。校史不是“记事簿”,其编纂除了使用编年体例外,也可以用纪、传、志、表等更为多样的体例组织材料,如依据知名校友的事迹编写具有正面教育意义的人物传略。丰富的史料和活泼的编纂体例,更能体现校史的历史真实性、文学生动性,从而也更具有细节的可读性,能够充分吸引学生的兴趣。
校史呈现方式应尽可能的直观、生动、多样。如一册图文并茂的校史画册可以让人爱不释手,反映知名校友、优秀教师事迹的一盘光碟可让学生既见其人又闻其声。直观、生动的校史材料,可以使学生感到亲切可信,无形之间就缩短了时空距离,较之空洞的理论说教更容易让学生接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3 22:24 , Processed in 0.097704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