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79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80年代莱州方言顺口溜 八十年代 儿歌 童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2-28 15:19: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先来个比较经典的,有好几个版本,记不清那个准确:
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不吃食儿,下来吃小人儿
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不吃食儿,专吃王八儿
今天星期五,上山大老虎,老虎不吃饭,专吃大坏蛋
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没打着,打着小松鼠,松鼠有几只,让我数一数

农村看不起病,小孩儿一般的肚子疼只能忍:
肚子疼,找老邓,老邓不待家;找三疤,三疤待家磨刀子,吓哩肚子好好的

小朋友之间相互开玩笑(都是骂人气人的,呵呵):
你的头,像皮球,一蹶踢到(或一滚滚到)百货大楼,百货大楼,卖皮球,卖的就是你的头
你你,大虾米,挖个窝,埋了你,第二天早晨看看你,就着饼子吃了你
你你,大虾米,掘个窝子埋了你,扑拉扑拉还是你
你你,大虾米,挖个窝,埋了你,尿泼尿,洒洒你,挖开看看还是你
嫚儿嫚儿你快长,长大了,跟村长
对不起,没关系,放个屁,臭死你
歪歪头,斜列眼儿,将(意娶)个媳妇不大点儿
×××,大坏蛋,牵着毛驴上越南,帮着美国打越南,打的他,直转转……
怎(四声,意咱)俩好,怎俩好,怎俩上街买手表,你戴戴,我戴戴,把你变成老太太!

有的不太雅:
恁娘腚,杠杠硬,机关枪,打不动
故事儿故事儿,拉一裤子,故事儿完了,裤子干了
恁娘腚,钢板硬,金刚钻,钻不动,一钻钻个大窟窿
有屁不放,锻炼心脏;没屁楞挤,锻炼身体;谁放的响,谁当校长;谁放的臭,谁当教授;不响不臭,思想落后!

相对长篇:
星期一的早晨阳光照大地,收破烂的老头排成队,队长喊一声,冲到垃圾堆,破鞋子臭袜子满天飞;队长放个屁,传到意大利,意大利的国王正在看马戏,闻到这口气,心里不满意,找了两个研究生,研究这口气,研究的结果是凉水加热气
星期天的早上白(或雾)茫茫,拾破烂的老头排成行,警察一指挥,冲进垃圾堆,破鞋子破袜子往嘴里塞(或破鞋破袜子满天飞)……塞了一下午,挣了两快五,买了个裤衩去跳舞,放了一个P,熏到意大利,意大利的国王正在看戏,闻到这个P,感到很满意……派了两个科学家来研究这个屁,研究过来研究过去还是一个屁,(看看谁是个大臭屁)

这几个是正经童谣:
刘二超,耍大刀,掉了刀,砍(或闪)了腰
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找他妈,妈不在,滴溜骨碌滚下来
小老鼠,唧嘎唧,门掩后来唱大戏,搬它姑姑叫它姨,小外甥,也要去,拿个棒槌打回去!
下雨下的大,北京来电话,让我去当兵,我还没长大
两个小娃娃呀,一起打电话呀,喂,喂,喂,你在哪里呀,喂,喂,喂,我在幼儿园

这个是课本上的吧:
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和青菜,蹦蹦跳跳真可爱

来两个短的:
丢,丢,不害羞
光溜头,摸香油,越摸越光溜

这个好像90年代才有的:
说你胖,你就喘,说你瘦,你就尖尖眼
1998,火山爆发,××一家,变成烤鸭

这个是乡下哄小孩睡觉的:
噢,噢,睡觉觉,羔羔睡觉觉。小小的枕头软软的被,俺的羔羔睡着了……
来个超级经典,Super Classic,本人以为能记起这段的才算没有失忆!!
嘟嘟嗒嗒,爱吃黄瓜。黄瓜有刺,爱吃牛蹄。牛蹄喷香,爱喝面汤。面汤太稀,爱吃蜂蜜。蜂蜜太甜,爱吃鸡蛋。鸡蛋有皮,爱吃猪蹄。猪蹄有毛,爱吃鲜桃。鲜桃有尖,做个大官……

改编《上学歌》:
太阳当红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炸药包?
我去炸学校,老师不知道,拉引线(或一拉弦),我就跑,轰隆一声学校炸飞了!
改编《新鸳鸯蝴蝶梦》:
版本1:昨天你家发大水,锅碗瓢盆儿满天飞,你妈会游泳,你不会
版本2:昨日你家发大水,你妈变成大乌龟,你爸变成鸟满天飞……(家里一般不说鸟,说“cuo'r”)
版本3:
昨日开封发大水,展昭断了两条腿,展昭没了腿,怎么飞  
王朝马汉洗衣服,张龙赵虎卖豆腐,公孙先生,看孩子(这句没押对韵,应该押u,鼓或哭可能好点)
剩下包公没事干,拄着拐棍去要饭,你说可怜,不可怜!
改编《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蚊子咬。洒上敌敌畏,不知死多少。

跳皮筋儿:
小皮球,皮又皮,马兰开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三五六三五七,三八三九四十一……
补个莱州人的愿望:
首都设在海沧,市委取代中央,联合国设在八里庄,北京是虎头崖的一个乡。国酒莱州香,国宴古乍汤,国歌,大糖,麻渠大糖!

有段歌词,据说是《白眉大侠》里的:
刀,是什么样的刀,金丝大环刀!
剑,是什么样的剑?闭月羞光剑!
人,是什么样的人?飞檐走壁的人!
情,是什么样的情?美女爱英雄!
来个动画片里的:
希曼,赐予我力量吧!
布雷斯塔警长:鹰的眼睛,浪的耳朵,豹的速度,熊的力量!

下面这些也是网上的,我是没啥印象了:
噶打摆,上刘海,刘海有个纱布袋儿,谁揍里,娘揍里,气哩恁爹鼓鼓哩!
小孩儿不懂事儿,拉屎冒热气儿
×××,大坏蛋,骑着毛驴上医院,医生看的什么病,拿起刀,砍驴腚
下定决心去偷瓜,不怕牺牲往里爬,排除万难捡个大,争取胜利抗回家!
你大哥,拉破车,一直拉到耗子窝,耗子给他一块糖,他管耗子叫大娘!
小河流水哗啦啦,两口子打架要分家,你要啥,我要床;你要啥,我要被。怎家的孩子跟谁睡?
篮球啦啦队:大原家,驴鸡子大王八,就着(音兹)鸡屎吃黄瓜
7号运动员,放屁带连环,甭倒篮球架,砸死运动员
叮铃铃下课了,老师鼻子卡破了,上医院不给看,急的老师团团转
第一天我到河边去玩耍,丢了我的金娃娃,我哭啊哭啊还想哭
第二天我到河边去刷牙,找到了我的金娃娃,我笑啊笑啊还想笑
第三天地主的老婆到我家,杀了我的鸡,杀了我的鸭,最后还给我一耳瓜
第四天红军叔叔到我家,还了我的鸡,还了我的鸭,最后还给我一朵大红花
刮大风,搂豆叶,搂着花大姐
打箩,蒸饽,你一个,我一个,留着这个给大哥。大哥来家使性子,蹦啊蹦,一蹶卷了个破瓮子。破瓮子,有蝎子,螫得大哥撩蹶子!
蝴蝶蝴蝶你住下,给你找个婆婆家,哪的?大刘家,蒸的饽饽都留下
大成二成抬食盒,压得二成歪歪脖,大成说,歇歇吧,二成说,不歇吧,家去喝酒吃饽饽
2#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8 15:36:17 | 只看该作者
上海80年代童谣  
笃笃笃,卖糖粥,
三斤核(胡)桃四斤壳。
吃侬额肉,还侬额壳。
张家老伯伯请侬开开门,问侬讨只小花狗。
汪 汪 汪

炒 炒 炒 炒黄豆,炒好黄豆翻跟头[游戏时用]

落雨咯,打烊咯,小扒拉子开会咯

一、两、三,啊拉才似(都是)木头人,不许哭啊不许笑还有一个不许动 [游戏时用]

一歇哭,一歇笑,
两只眼睛开大炮。
一开开到城隍庙,
城隍老爷哈哈笑。

乒铃乓朗大叉有福里气~~~~ [游戏时用
]
猜东里猜
~~~~~~

冬瓜皮,西瓜皮,小姑娘册剥老咪咪。(上海话说)

金苏宁(),格乐乐叶苏; [游戏时用]

” -〉 缩


勿缩,手级头要被捉牢格。

(还有一讲法
)
金苏宁(),格乐乐叶苏(
),
苏牢伍额宁(),苏无牢吴额心
!

哎哟哇啦~” [游戏时用]
作啥拉?

蚊子咬无了

快滴上来呀


从前有个老伯伯,乘上八八路,跑到八仙桥。买勒八听八宝粥,一共用脱八块八角八。

我们是害虫/我们是害虫/正义的来福灵/正义的来福灵/一定要把害虫杀死,杀死(这是当时的广告歌噢)

鸡蛋鸭蛋手榴弹,还有一个臭皮蛋

小皮球,圆又圆,落地开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三五六,三五七,三八三九四十一;……九八九九一百零一"(跳橡皮筋时说的)

我有一个金娃娃。(拍手歌
)
金鼻子金眼睛金头发。

第一天,我到河边去玩耍,丢了我的金娃娃。我哭我哭,我伤心地哭。
第二天,我到河边去洗衣,看见了我的金娃娃。我笑我笑,我哈哈地笑。
......(后面还有,但是由于年代的关系,版本不对,所以只记到这里为止,请大家见谅
)

摇啊摇,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夸我似好宝宝、好宝宝
3#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8 16:09:56 | 只看该作者
那些七八十年代的流行语


来源: 烟台晚报  
  只生一个好。
  小人书最好看。
  时髦模特好抢眼。
  孩子也穿流行装。
  编者按:改革开放30年来,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最能复原时代风貌的,应该是那些深深融合在人们生活中的流行语。从七八十年代的“吃了吗”、“万元户”,到九十年代的“下岗再就业”、“大哥大”、“海归”,再到现在的“炒股”、“博客”等。随着时代的变迁,“流行语”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从本期起,本报将推出“30年流行语背后的故事”,与您一同回味这些曾经的流行语,通过流行语的变迁体味社会的巨变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   忆当年,还有这些流行语
  ★小人书:学名叫连环画,它是文学产品匮乏年代少年儿童甚至部分成年人的主要精神食粮。
  ★喇叭裤:流行于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当时,港台电影中,明星们都穿喇叭裤,把屁股包得滚圆滚圆。而在内地,第一批穿上喇叭裤的时尚男女,在老人们眼里,都是不好好工作只知道打扮享受的人。
  ★女排精神:流行于上世纪80年代。中国女排始于1981年的五连冠,不仅让国人认识了袁伟民、郎平、海曼和路易斯,更让崇高而朴实的“女排精神”激荡了整整一代人的灵魂。“女排精神”的基本内涵可概括为:无私奉献精神;团结协作精神;艰苦创业精神;自强不息精神。它一度成为整个民族锐意进取、昂首前进的精神动力。
  ★春晚:1983年春节,中国有了春节联欢晚会,歌星影星会聚,相声小品同堂,把中国人搞得如痴如醉。在娱乐单调、电视节目匮乏的时代,看春晚成了人们大年夜必不可少的一道精神“大餐”,春晚从此成了收视率最高的电视节目,同时也造就了无数艺人的大红大紫。  
  流行语背后的故事征集中
  上世纪九十年代,小康社会、黑猫白猫、下岗再就业、海归、丁克、大哥大、有事呼我、卡拉OK、炒楼花、农转非等一系列词语成为那个时代的“流行语”。本报下期将继续推出“改革开放30年流行语背后的故事”——“九十年代流行语”。如果您也经历过那个年代,也曾高频率地使用过流行语,那么请联系本报记者,为大家讲述这些故事,一起分享那些逝去岁月的光荣与梦想。
  联系电话:13963813086;
  E-mail:liuxx@ytdaily.com.
  
  
  
  
  
  时代背景:“吃了吗?”这句曾被高频率使用的问候语,如今已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但谁也不能否认,这句问候语曾经红极一时。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人们不分场合、不论身份、不管地点,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吃了吗?”
  今年47岁、家住市府街的孙茂盛先生回忆,小时候,每次看到邻居的叔叔阿姨,都要问候一句:“您吃了吗?”
  “现在想起来觉得很可笑,但那时候,这都成既定的问候语了。”孙茂盛笑着说,“这个问候语也是与当时的大环境有关。”孙茂盛进一步解释。上世纪70年代,我们国家还处于贫穷阶段,吃饱饭都成问题。孙茂盛1979年参加工作,月工资就30块钱,而且在当时,即使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到东西,因为那时买东西都凭票供应,每月一人只能买到
  
  
  
  
  
  
  
  半斤肉、半斤鸡蛋。所以在那时,人们最关心的就是吃饭问题,“吃了吗”也就成为那个年代最多也最真诚的问候语。
  本报点评:如今,人们关心的已不再是基本的吃穿问题,忙碌似乎成为人们生活的常态。风靡一时的问候语“吃了吗”也就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取而代之的是“忙什么呢?”;或者一些久未谋面的朋友见面,相互问候一句:最近在哪发财呢?可见,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追求也日益不同。
  
  
  
  
  
  时代背景: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也吹进了千家万户,老“四大件”(缝纫机、收音机、自行车、手表)再也不会被人们趋之若骛,取而代之的是新“四大件”的诞生——电视、电冰箱、洗衣机、录音机。四大件,是当时向往的小康生活的具体诠释。
  “1984年,我花了800元钱在朝阳街买了一台12英寸的上海金星牌彩电。”家住莱山芳华园的市民李志才提起这一壮举,至今仍觉得非常自豪。
  李志才说,当年,为了买这台彩电,他岳父托了不少关系。而800元的价格,相当于他夫妻俩近一年的收入。这台金星牌彩电给他们家带来很多快乐的记忆,1988年港版《射雕英雄传》在全国热播的时候,电视机陪伴他们度过一个又一个夜晚。“从当年12寸的小彩电,到现在的等离子电视,20多年来,我家的电视已经换了4代,但这台小电视我们一直舍不得扔。”李志才深情地说。
  电视、电冰箱、洗衣机、录音机,记者采访发现,当年很多人都对这“四大件”有着浓厚的情结。市民李女士表示,在80年代,尤其是中后期,新“四大件”成了结婚彩礼必不可少的东西。“没有‘四大件’,姑娘就不出嫁。”
  本报点评:其实,“四大件“的具体内容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变化。改革开放之前,人们还只希望拥有手表、自行车、半导体、缝纫机;改革开放至九十年代,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已成为生活的必需品。30年来,市场经济日益发达,物质供给愈加丰富,手机、电脑、汽车、住房……人们已无法用手指数出幸福生活的具体构成,旧有的“四大件“概念也早已被深深地掩埋在历史尘埃之下,存在人们的记忆之中……
  
  
  
  
  时代背景:万元户,是上世纪80年代
  
  
  
  
  
  
  
  
  
  
  
  
  
  
  初的时髦词汇,意指一户人家有了1万元人民币。这个新名词出现后,很快风行大江南北,并演变为第一批“先富起来”的人的代名词。
  今年56岁的姜振国家住莱州市驿道镇。改革开放以前,他是个地道的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改革开放后,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的开展,包产到户解决了吃饱饭的问题。“家里有了剩余劳动力,我开始考虑搞副业。”姜振国说。
  1987年,即墨批发市场的毛衫供不应求。姜振国觉得这是一个机会,他立即购来两台织毛衣的机器,雇了几个村民,开始了家庭作坊式的毛衫生产,当年就获利3000元。经过两年的发展,到了80年代末,姜振国家庭年收入超过万元,成了村里有名的“万元户”。
  城市也不断涌现“万元户”。据一些老烟台人回忆,上世纪80年代中期,烟台街边的“个体户”渐渐多起来,有卖早点的,有开小商店的,也有做其他小买卖的。虽然在当时看来,这些人的社会地位不高,但他们的收入却是可观的,一天的收入几乎能达到普通人半个月的工资,“万元户”也最早在他们中间产生。
  本报点评:在上世纪80年代,普通工人每月工资仅有几十元人民币,提起万元户,大伙眼睛都放光,很多乡镇、工商行业以出多少个万元户为光荣指标。如今看来似乎有些夸张,但正好印证人们在改革开放初期,致富的强烈渴望及其所产生的空前喜悦。如今,随着时代变迁,“万元户”也早已过时,最流行的说法如今已变成了——“十万元户刚刚起步,百万元户马马虎虎,千万元户才算是富。”
  
  
  
  
  
  时代背景:中国人的创富热情越来越高涨。1984年,第一轮“下海热”出现了。我们现在所知道的几位著名企业家,如联想的柳传志、健力宝的李经纬、海尔的张瑞敏都是当时的“吃螃蟹者”。下海热“带来“公司热”,1984年被称为中国公司元年。
  今年56岁的王厚堂是当初烟台第一批“下海”人士之一。1985年,王厚堂在烟台第二化工厂工作,月工资30多元。当时,在“下海热”的大潮下,他也不甘于靠“死工资”吃饭。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杂志上看到一种用于水处理的节能环保产品,觉得很有发展前途,遂产生辞职自己办公司的想法。王厚堂的想法遭到很多人的反对,尤其是他那当干部的父亲,大骂他“搞走资主义,挖社会主义墙角”。
  虽然所有人都反对,但王厚堂坚持自己的理由:“现在机遇这么好,商机这么多,为什么非要挣那30元的死工资?”于是,他辞掉了工作,开始自己创业。对于刚开始创业的艰辛,王厚堂至今记忆犹新:“当时我的全部资本只有一辆人力三轮车、三间破旧小平房,雇了几名工人,就开始运作。每天起早摸黑干活,走街串巷推销,辛苦是平常人无法体会的。”条件虽然艰苦,但是王厚堂凭着自己灵活的头脑和勇于吃苦的精神,很快将公司发展壮大起来。1997年,他在开发区盖起了厂房,建起了自己的水处理公司。随着企业越做越大,1998年开始向美国拓展业务,现在王厚堂的总资产已达亿元。
  “我现在很庆幸当时的抉择,我庆幸抓住了时代赋予的契机。”回首过去,王厚堂感慨万千。至今,王厚堂还把最初创业时的三轮车和小平房的照片悬挂在自己办公室中,以铭记当年的创业历程。
  
  
  
  
  
  
  
  
  本报点评:当大多数人还在计划经济的温室里观望时,最先从国有单位辞职从事商业活动的“下海“者确实有一番“弄潮儿“的雄风。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他们以个体户之名而存在,通过相对简单的方式迅速地获取了财富,由此形成了中国的第一批高收入群体。到90年代,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机制的完善,这种简单地谋取暴利的日子便宣告结束。
  文/YMG记者 刘雪霞 通讯员 刘巧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14:11 , Processed in 0.064796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