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论文写作的十条建议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0-24 19:2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文地址:论文写作的十条建议作者:教育现象学
论文写作的十条建议
主讲:刘良华
整理:李翠婷
时间:11-01-07
地点:华南师范大学教科院204
建议1 论文目录自动编排

目录自动编排不仅使目录整洁,更重要的是,它使目录与正文随时保持对应关系。

建议2 论文注释和参考文献的规范格式
注意脚注及参考文献的区别
①脚注应具体标注到页数,且多为直接引用;间接引用在正文中不需加引号,但仍需在脚注中注明;论文的构想来源于上课期间某位老师的观点时在脚注中也需要注明
②参考文献一般只需具体标注到出版年份,不必具体到页码。
③脚注的数量应多于参考文献的数量

参考文献
建议:中英文分开,按音序排列
遇到使用同一个人的文献时,按出版时间排序。

建议3 论文标题
不能写的三种标题:
1.《论……的价值》
2.《论……的本质》
3.《论……的对策》

可选择的三种标题:
第一,《…………的比较》(或……与……的差异)(对立统一)
第二,《……N个类型》(或……与……)(对立统一)
第三,《从…………》(或从……返回……)(否定之否定)。

建议4 论文摘要及关键词;
什么不是关键词
什么才有资格成为关键词
关键词一般为3—5
仔细揣摩《教育研究》、《心理学报》上尤其是《心理学报》中的论文的文章摘要及关键词
摘要及关键词是不可教的,最好自学

建议5 英文摘要的翻译格式;
实词(名词、动词、代词、形容词、副词等)首字母大写,虚词(介词、冠词、连词等)首字母小写(除非在第一个单词)。超过5个字母的虚词,between等则应该大写。
Abstract:
Key words:
尤其应注意关键词的翻译

建议6 论文开头以及大标题和小标题;
文章的开头由文章的主要观点构成(把小标题加起来)。
……主要包括:第一,……;第二,……;第三,……
……意味着:第一,……;第二,……;第三,……
查阅《什么只是最有力量》的开头

建议7 结语
第一,嘎然而止;
第二,小标题加起来,用不同的话语重复开头或摘要。

建议8 学位论文中可以使用的研究方法:历史研究、调查研究、实验研究。(详细说明如何利用所用的研究方法搜集材料与结识材料)
e.g.: 采用历史研究方法。通过历史研究的方式研究…………的教育思想并对连着进行比较,以历史研究的方式重点关注……(参考文献),既寻找其相同点也探索他们的不同之处。

建议9 开题报告
⑴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假设
⑵选题的由来与研究的方法
⑶文献综述
⑷研究的主要内容(写作提纲)
⑸参考文献

开题报告主要是这5个部分,其它如“研究的创新之处”、“研究的重点和难点”、“研究的计划”等可附在“研究的主要内容”之后和参考文献之前。
在提及论文的“创新之处”时最好点到即止(不能说的,最好保持沉默)。可以考虑两句话:本论文针对……提出了……的不同观点(研究假设)。本文可以丰富相关的理论研究,并对相关的教育实践提供可供借鉴的思路。

建议10 论文的结构
调查研究、实验研究的“三部分九段话”。
比较取巧的调查研究是对某项教育实验进行调查

实验研究或调查研究的论文结构
1问题与假设
1.1问题的提出:从理论界的争议开始提出问题(有关……的观点,理论界一直存在争议),也可以从自己的实践中的困难与障碍提出问题(研究者在教育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1.2有关这个问题的研究,前人提出了……观点(国外的相关研究、国内的相关研究、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3本研究的观点和假设(研究者的假设是:……)。
2过程与方法
2.1实验或调查的时间、地点、人物。
2.2详细解释实验或调查的具体做法。
2.3写出这个实验或调查研究经历的各个阶段以及各个阶段的不同特点。
3结果与讨论
3.1结果之一及解释。
3.2结果之二及解释。
3.3实验中出现的意料之外的结果及其反思。

历史研究的论文结构:三段论文(加前言为六段)
1前言
1.1问题与假设。
1.2选题由来及研究方法。
1.3文献综述
1.3.1国外的相关文献。
1.3.2国内的相关文献。
1.3.3小结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2正文1(阶段研究或类型研究)
2.1第一个阶段(或第一个类型)。
2.2第二个阶段(或第二个类型)。
2.3第三个阶段(或第三个类型)。
阶段之间最好隐含“否定之否定”的发展关系;类型之间最好隐含“对立统一”的关系。最完满的结构是:每一个历史阶段代表了一个特别的类型(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推荐参考《身体教育学的沦陷与复兴》。
2正文2(做比较)
2.1要素A…………的相同与不同(“……”与“……”)。
2.2要素B…………的相同与不同。
2.3要素C…………的相同与不同。
推荐参考《整体教育:杜威与波兰尼的学习观的比较》 ;重点参考中国期刊网上用历史研究方法写作的论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1 23:17 , Processed in 0.09951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