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浪漫”漫语 文/梦泽闲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2-31 11:31: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浪漫”漫语




(一)

浪漫,这个词本身就很浪漫。

她最先会使我们想到花前月下,那是专指爱情的;然后,她会使我们想到宝马香车、金碧辉煌,那是专指生活的;读书人则很快会想到诗人李白,那是指文学的······

各人站在不同的位置,对浪漫也许会有着不同的体验。如爱情,城市小资们在生日patery上、在情人节、平安夜里,可能会开设一个烛光舞会或月光幽会;农村小伙姑娘们也许会在七夕、中秋,相邀于溪边、树下,相依相偎着看星星、听水声。

这爱情的浪漫也太容易营造了!

现代人,已不再满足于那些老掉牙的浪漫经验了。有钱人玩浪漫玩出了新花样,特别是婚礼的浪漫,“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了。诸如太空婚礼、水底婚礼,还有稍微老一点的旅游婚礼等。婚礼的浪漫真也够浪漫了,可是仔细想来,“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这婚礼中的浪漫追寻是不是在为爱情打上句号?



(二)

生活呢?随着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的满足,精神上的需要产生了。人们过不惯那些平淡如水的生活,期待着浪漫降临到自己身上:活要活出个人样,玩要玩出个心跳。于是,随着地球村的形成,信息、交通的发达,视域的扩大,各种“浪漫”的事件出现了。“秀色可餐”,浪漫;“权色交易、钱色交易”,浪漫。本来带有褒义色彩的浪漫一词被滥用了,不少人被浪漫成了迷途的羔羊,浪成了罪犯,浪散了家庭,浪去了人格。

生活也罢,爱情也罢,非浪漫不可么?

浪漫看似易造,可浪漫却很难得。人们在现实面前,当讲现实。柴米酱醋茶、锅碗瓢盆叉,很快结束了所谓的浪漫爱情。物质的追求、利益的算计、责任的饯行,也很快就取代了所谓的浪漫生活。

中国人是最为讲究实际的民族:浪漫不能当饭吃,不能当衣穿,更不能当钱花。

看看中国传统哲学家、思想家们的说法吧!从《易经》的“潜龙勿用”,到《论语》的“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以及《老子》的“治大国若烹小鲜”等等,无不是在告诉人们“生活的智慧”、“治国的箴言”。

智慧是理性的,当然也可以说是关注现实的;浪漫是感性的,是灌注着生命激情的。智慧固然可以做到外圆内方,在社会生活中游刃有余且“从心所欲不逾矩”,但人,毕竟是血肉之躯,除了需要用条条框框进行理性克制外,还有着其自身的生命律动。

“因为爱,所以爱。”你难道非要让他说出爱的理由吗?人性的光辉中难道都需要明断出个是非曲直吗?



(三)

在人的骨子里,都是有浪漫的需求的,只是在现有条件下,在温饱、安全等需求尚未满足的情景下,这种需求暂时退居其次罢了。

另一方面,浪漫是人的一种主观愿望,更是人的一种主观感受。一种爱情,一种生活,在某些人看来,毫无浪漫元素可言,在另一些人看来,可能会觉得很浪漫。

富人们追求浪漫,可以在飞机上边跳伞边举行婚礼,但是这种浪漫不纯粹,其中参杂着冒险的愿望。这在股市中大出血的股东看来,或许可受到一点启发,说不定他从二十、三十层楼上也一跃而下,玩一把告别人世的“浪漫”。

穷人呢?当两个在生产劳动中产生了爱情的青年男女,或者在共同割麦插秧时,彼此交换一个眼神,传递一丝笑意,浪漫的感觉或许会充盈着他们心头,恒久不散。



(四)

既然,生活中确实存在着不同的浪漫,在源于生活的文学作品中当有所表现。堪称中国古代浪漫主义文学代表的李白,其不朽的浪漫诗作流传至今、脍炙人口。“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随手摘来,都是浪漫。而文学又是高于生活的,这浪漫文学比生活中的浪漫就更高了一层境界了。

文艺理论家们可能会由此提出问题:怎样的文学才是浪漫的?什么叫做浪漫主义?

答案早就有了。这里再提出来,以便让我们重温一下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如想象、夸张、幻想、富有诗意、放荡不羁等。这当然是一种表面的。浪漫的骨子里面是什么呢?是一种情怀,一种上天入地、恣意飞扬的情怀。没有这种情怀,也就浪漫不起来。

先从表面现象看浪漫文学,这《西游记》、《封神榜》当是中国古代最为突出的想象丰富、夸张奇特的文学作品了,当然应该归于浪漫主义作品,若让我给其分类的话。“九重天、十八层地狱”,这些原材料来自何方?是神话!

中国神话可谓丰富多彩,西方呢?古希腊神话也够丰富的。还有各民族的创世记神话等。神话原来是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李白的“天上人”不是神话是什么?

诚然,神话传说成就了文学的浪漫,那么,宗教呢?释迦牟尼是神话中人还是现实中人?耶和华、基督呢?从宗教故事中,这些人都来自于现实。可是,他们又能上天入地、与天齐寿、与神相通。由此可见,神话与现实竟然是如此的难以分辨,现实中人也可以跳到神话中去当主角。正因为如此,神话传说也就一样在关注现实生活,浪漫也就落到了实处。人们返过身来,走下神坛,关注起现实的问题来:人从何处来,要到何处去?人所生存的宇宙呢?来自何方?去处何在?



(五)

哲学家们开始了他们的研究,他们要探究宇宙的奥秘、人生的奥妙。不同角度、不同立论、不同方法,形成了不同的哲学流派。如中国古代的儒、道、墨家,程朱理学,王氏心学等。西方则有苏格拉底一脉、毕达哥拉斯数学哲学一脉等等众多学派。

哲学研究的规范建立起来了,什么概念、原理、假设、推理、论理论据等等,繁琐且复杂。可是,一位思想家卢梭提出了他的自然人教育哲学思想,这观点震动了康德;一位数学家帕斯卡道出了他的关于“人从何处来”的带有诗意性的疑问,这疑问被荷德梅林写进了他的诗歌,这诗歌又撼动了哲学家海得格尔。西方哲学从经院式的研究中走了出来,变得富有诗意而与浪漫挂上了钩:浪漫哲学横空出世了。

其实,浪漫哲学的创立被西方追溯到卢梭,在中国却可以追溯到更早一些,例如庄子。看看庄子的《逍遥游》、《秋水篇》,那纵横陴阖、上天入地的描写,对情感的恣意无羁、人性的飞扬跋脱的抒发,“鼓盆而歌”的特殊悼念方式等,无不体现出他那到了极致的浪漫精神。他与老子一庄一谐,共同建立的道家学派,其浪漫丝毫也不逊于海德格尔们追求的“诗意的栖居”吧。



(六)

浪漫进入了哲学的殿堂,同时又拓展了她的疆域。她既是一种生命的感受,和人们的审美感受又相通着。

在美学领域,当美学家们正喋喋不休的唠叨着什么审美经验、审美意识、美的本质时,浪漫攻来了,与美学中关于美的主观因素结合了,形成了一种新的视角:浪漫美学。

浪漫,从爱情开始,经历生活、文学、宗教、哲学,再到美学,说明了浪漫无处不在,人们无时不在追寻着浪漫的足迹。浪漫本身所包含的那种无以言表的美,具有无穷的魅力,这也许就是人们对浪漫追求的原因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15:45 , Processed in 0.065493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