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0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布疑、设疑的教学策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2-31 13:06: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布疑、设疑的教学策略
阮美好
一、布疑、设疑的心理策略
学生学习文本的过程,是一个伴随着情感体验不断深化的认知发展过程,我们必须关注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情感体验的需要,把握学生认知发展的必然规律,充分整合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和阅读期待,精心设计引导过程,以探讨型的教学心态进行开放式的教学活动,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1、突破观念的束缚
由于源远流长的师道尊严观念的深重影响,造成了传统教育教学的偏差,教师权威牢不可破。教师认为,整个教学只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按照自己精心设计的问题一个个地解决,学生就可以理解知识、牢固地掌握所规定的知识内容,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理所当然就成了教师的专利,教师的耐心“引导”其目的在于让学生说出标准答案……这种观念严重阻碍了学生问题意识的产生,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心、求知欲往往被当成是扰乱课堂秩序的多此一举而扼杀于摇篮中,学生的创新思维火花往往就在这种“引导”中渐渐熄灭。久而久之,学生就被塑造成教师心目中的“乖学生”:在课堂上正襟危坐,等待教师提问,看老师的脸色、眼神猜测老师心中的标准答案。
有句名言说得好:“崇拜权威就等于扼杀智慧。”试想,如果不突破这种陈旧的观念的束缚,我们的教师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吗?我们的学生会创新学习吗?因此,我们教师必须走下“圣坛”,融入到学生中去,树立师生平等对话的意识,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我们必须做到:①转换教师角色。重新审视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与作用,打破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观念,由“权威者、主导者、训导者”向“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协作者、示范者”转变。教师时刻关注学生的共同需要以及个体的差异,设计灵活的教学预案,课堂上随机应变,以学定教。②重塑学生角色。确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让学生由“服从者、依赖者”向“独立者、自主者、主人翁”转变,这是唤醒学生平等意识、培植创新勇气的关键。以参与意识替代权威或者屈从,才能实现教师、学生、文本三者对话的过程,师生才能共同形成开放、平等的良好心态。
2、疏通信息障碍
申克·丹齐格阐明了这样的观点,信息量和创造积极性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她认为,创造力可以在最小信息量的前提下产生。发展中的学生不可能具有太大的信息量,但问题意识产生的可能性是完全存在的,而现在学生所表现出来的缺乏问题意识,究其原因,信息的障碍是不可忽略的。造成信息障碍的主要原因有四个:①学科课程的分科设置阻碍了知识间的联系,造成了学生思考问题的孤立性、单一性和片面性,从而自以为考虑周到全面,影响了问题的产生;②学生不注意信息的捕捉、整理与储存,造成信息的积累模糊化和混乱化,使学生在产生问题苗头时很难调出信息,使问题明确化;③学生积累了一定的信息量后,看待问题时往往会产生与问题调和的现象,加上人固有的惰性心理,问题即使萌芽,也会昙花一现,不予深究;④传统的课堂教学只重视听觉接受信息的功能,而闲置其它感官系统,严重影响了学生对问题的多角度的思考,阻碍了问题意识的发展。
因此,我们必须教给学生有效吸收和合理运用信息的方法,使问题得以顺利产生。在教学中,我们注意创造性地应用教材,改变教材的呈现方式,注重学科间的信息融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设施开阔学生思考的范围,帮助学生在联系中敏锐地捕获信息,引起内在的认知冲突,形成自己的独特想法,促使问题的产生。教师还要善于观察学生看到事情的态度,寻找诱导点,帮助学生意识到问题的隐藏性和多面性,进一步指导学生利用信息挖掘问题的方法和程序。
3、打破平衡心理
心理学研究表明,问题的产生归根到底是学生由于新旧认知的剧烈冲突而造成心理平衡的打破,从而产生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失衡的心理状态即愤悱状态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我们要充分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创造性的教学策略尽力打破学生内心的平静,激起其思想的波澜,激发其内在的矛盾,使他的思维处于灵动、紧张、流动的状态中,产生强烈的“推陈出新”意识,引起顿悟,产生灵感。
4、营造问题氛围
实践证明,良好的氛围对人的个性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样道理,要使学生的问题意识得到发展,问题氛围是必备的因素。如何营造良好的问题氛围呢?①建立平等、和谐、轻松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前提。教育家罗杰斯认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他感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在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宽松的心理环境中,学生的思维才会异常活跃,教师应以“先知先觉的朋友”或“服务生”的身份出现,创造一种推心置腹交流交谈的氛围,让学生无拘无束地把自己对文本的各种感觉、怀疑带到课堂上来。教师要十分珍惜学生的劳动成果,对于他们的深浅不一、角度不同的问题一律给予肯定与表扬,让学生强化一种观念:“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能提出问题的学习则是有成效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发现问题的重大价值,质疑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能力,从而以能问、善问为荣。②建立问题激励机制。教师要长期以热情的态度,积极的语言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大胆地质疑,对老师、同学、甚至书本提出不同的意见,敢于质疑“标准”的答案,敢于向“权威”的结论挑战。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而在于“导”,在于启发学生质疑问难,让学生意识到,真正的学习是不轻易接受现成的结论,不死记硬背,凡事必须多问几个“为什么”,让学生在自由开放的氛围中培养起不唯书、不唯上、不唯师的学习精神和勇气。③助燃学生的问题之火。由于年龄特点或其它因素的影响,,学生有时或心有疑却问不明白,问不清楚,或指向单一,问不深入,提不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教师要有意识地与学生置换角色,探寻学生思考的源头,巧妙点拨,当学生产生问题的助燃器,帮助学生找到问题的联系点,抓住一丝疑惑“打破沙锅问到底”,对于学生的一点发现及时作出肯定性的评价,增强学生质疑的信心和胆量。在这种宽松、开放的问题氛围的推动下,学生会变得想问、敢问、会问,主动探索提问的方式和提高问题质量的方法。
二、布疑、设疑的实践策略
布疑、设疑的实践策略,讲究问题时机的把握。我们要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选择最恰当的诱导方式,并相机进行调控,步步设疑,循序渐进地诱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其思考向前推进。一般来说,设疑、布疑可安排在课前、课中和课后。
1、课前布疑、设疑。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头脑里产生疑问越多,他们对课堂上讲解的知识和新教材的兴趣就越高,在课堂学习新教材之前就让学生积累疑问——这是教学论上很值得研究的问题。”引导自读,读中存疑是学生积累疑问的有效方法。具体做法可有如下几种:
① 抓题眼,布疑阵。课文的题目往往起着点明中心旨意或对课文内容高度概括的能力,抓住题眼引疑导思,可以帮助学生疏通文章思路,为其深入了解课文内容作铺垫。对于高度概括主要内容的课文题目,我们可以抓住其中的动词,如《田忌赛马》《草船借箭》《跳水》《养花》《争画》等;对于点明主旨的题目,我们可以抓住关键词,如《美丽的小兴安岭》《可爱的草塘》《倔强的小红军》《金色的鱼钩》《》等;对于一些较为独特或感情色彩浓郁的课题,我们可以抓住让学生感到陌生的词或具有感情色彩的词或标点,如《趵突泉》《爬山虎的脚》《四季的脚步》《军神》《穷人》《祖国,我终于回来了》《梅花魂》等。利用这些字词设布疑阵,如《田忌赛马》,课前审题引导质疑:“课题中哪个字最能引起你的注意?你想知道什么?”学生提问:“田忌是什么人?他与谁赛马?赛马的经过怎样?谁胜谁负?”在学生通读全文后,教师再布疑:“齐威王的三个等次的马都比田忌的强,却输了,真是不可思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激发问题矛盾,学生纷纷疑问:“齐威王输掉赛马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孙膑到底是怎样观察赛马的,他为什么能想出让田忌取胜的办法?看来,怎样‘赛’,可大有乾坤。”又如《草船借箭》:“老师,我们不明白课题为什么不用‘骗箭’而用‘借箭’?箭明明是骗来的呀!”又如《金色的鱼钩》:“我从来没看过鱼钩是金色的,这到底是什么色?这金色不仅仅是指颜色吧?”又如《爬山虎的脚》:“爬山虎为什么会有脚?它的脚和我们的脚一样吗?”“听说,爬山虎的脚能使爬山虎爬上好几米高的墙壁,真神奇,它到底怎样神奇?”课题的质疑,激发了学生探究课文的极大兴趣。
② 换呈现,引对照。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能积累一定的经验,对问题都有自己的想法,形成某种思维定势。我们既要利用这种思维定势,也要打破这种思维定势。对于一些打破常规的叙述,我们可以利用变换文本的呈现方式来布疑、设疑,能引发学生思想内部对新旧认知的对照,激发其深入思考。如《劳动最有滋味》,先让学生谈自己的劳动感受,在学生的发言中,劳动离不开辛苦、疲累,这时,教师引疑:“是啊,劳动是十分辛苦的,可作者为什么又说它最有滋味?”又如《放弃射门》利用VCD剪辑成的足球世界杯精彩选段,每一个精彩的射门,观众都会发出排山倒海般的欢呼,激动人心的气氛不断地感染着学生,他们仿佛置身其中,与当时在场的观众同紧张共欢呼。他们对足球运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们一致认为,足球的射门确实是最重要、最激动人心的一瞬。当他们把目光注意到 “放弃”上时,这一信息与自己的“阅读期待”是多么的不一致!这种矛盾使他们产生了困惑,在矛盾的焦点处,提出疑问:谁放弃射门?他为什么要放弃射门!难道他不知道射门对他以及球队都至关重要吗?文本内容与他们的阅读期待的强烈冲突,使学生感到有必要进行一番分析、推理与探究了。
③ 讲故事,设疑团。
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对文本背景的了解不多,探究课文的兴趣自然不浓。教师凭借背景巧编故事,能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如教《赤壁之战》,教师给学生讲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凭着雄才伟略统一北方,最后统一中原建立大魏的故事,然后话锋一转:然而,在曹操的心中,有一场战斗却令他终生惭愧不已,同学们想知道吗?又如曹植的《七步诗》:曹操死后,长子曹丕嫉妒弟弟曹植的卓越才华,欲至之死地,找机会命曹植七步成诗。怎料曹植不但七步成诗,还令曹丕听后满脸惭愧。这《七步诗》到底有什么威力呢?通过讲故事设置疑团,不但疏通了信息,还激发起他们的探究欲望。
2、课中布疑、设疑。
与课前的以疏通为目的的布疑、设疑不同,学生随着认知层次的加深,他们的质疑层次也有所不同,因此,课中的疑一般以深究性、鉴赏性和评价性为主。教师很有必要在课文的矛盾处、空白处、“无疑处”、难以理解处、不认同处布疑、设疑,引导学生向更高层次质疑。
① 聚焦生疑。
课文中值得探究之处,自然是众说纷纭的地方,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把握时机,摆出不同的说法,能刺激学生缘疑而问,穷追不舍。如教学《农夫与蛇》,农夫被蛇咬中了毒,临死时说:“蛇是害人的东西,我不该怜惜它。”蛇是害人的东西吗?我们该不该怜惜它?又如《钓鱼的启示》:有人认为,父亲让儿子放鱼固然是对的,可在夜深人静的环境下,不放也没问题。这鱼到底该不该要放掉?如《放弃射门》,在学生都被福勒的人性美所感动的时候,教师摆出人们不赞成福勒放弃射门的看法,挑起“战火”:“福勒放弃射门,到底应不应该?”又如《将相和》当学生读到蔺相如坚决让秦王为赵王击缶片段,并为赵王占上风而快慰不已时,教师问:“要是秦王坚决不肯击缶呢?”当学生一致认为最喜欢与最值得钦佩的人是蔺相如时,教师却说,其实,廉颇也值得我们钦佩,无庸置疑,一石能激起千层浪。
②据点推想。
文章的一个词或者一句话,往往蕴涵着深刻的意义,可谓“言有尽而意无穷”,教师把握住这些词句设疑、布疑,可以引发出学生更大更深刻的问题,在更广阔的空间操练思维。如教学《珍贵的教科书》:“‘我’昏倒的过程中,张指导员是怎样保护书的呢?”又《草船借箭》,教师问:“诸葛亮的‘笑’可是内有乾坤呢,你产生了什么想法?”经过一番思考,学生纷纷提问:“诸葛亮在这么紧张的情况下为什么会笑?”“鲁肃看到诸葛亮笑,会想些什么?”“诸葛亮会是在笑谁呢?是笑鲁肃,是笑周瑜,还是笑曹操?是笑别人,还是笑自己?”又如《穷人》,“桑娜的两次沉默原因相同吗?为什么?”“为什么用‘熬’而不用‘挺’‘挨’‘应付’?从‘熬’字我们可以推想,桑娜一家今后的日子会怎么过?”
③ 借疑推舟。
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学生常会产生一些疑问或想法,教师要充分认识这些“学情”的教学价值,顺水推舟,诱导深入,让他们自由发挥,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如学习《冬眠》一课,学生发问:“老师,我现在可以冬眠吗?”教师回应:可以。学生乐滋滋地“冬眠”了,可不久又好像想到了什么,又问:“不行呀,要是我整个冬天都不吃东西,会饿死的。可是,青蛙和蛇它们为什么又不会饿死呢?”教师说:是啊,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让学生分角色表演读课文时,学生提出请求:“我可不可以加进自己心里想到的话呢?”教师回应,如果觉得这样更好,就加吧。学习《詹天佑》一课,学生认为,“人”字形线路固然可以让火车容易上山,但这样做耗时耗力,不如另辟蹊径。教师回应,那就试试看。还帮学生找来地形图,提醒学生注意结合文中的描写进行思考设计。带着疑问,学生深入探究,不但找到了结论,而且,对詹天佑的杰出的理解更加深刻,对他的敬佩之情更深了。这样,不但尊重了学生的个性,满足了学生情感体验的需要,还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3、课后布疑、设疑。
事实证明,一切创新、一切发明,无不源于问题,又终于问题。当某一个问题解决后,假如能这样想:等等,别急着把这一切丢在一边,看看还会有什么。你很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同样,学毕课文,学生也往往会有一些没解决的问题或想法,也会有更深层次的思考,引发出新的甚至更精彩的问题或想法。因此,课后的布疑、设疑有两种情况:①查漏补缺型。如学完《卖火柴的小女孩》,一个学生提出一个大家都意想不到问题:“课文的结尾怎么连用了两个‘曾经’呢?”作者的精心构思吸引着学生回头再探究一番。②拓展延伸型。一篇好的文章,常令人觉得言已尽而一意无穷,有些文章不写故事的结局,制造悬念,吸引读者去揣摩、延续。教学时抓住课文可持续发展的教学“延伸点”,引导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知识或生活体验大胆而有合理地展开想象,创造性地开发和拓展文本资源,不但可使文章的艺术美得到升华,还能促进学生科学精神、人文精神、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发展。如学完《小壁虎借尾巴》,学生好奇地问:“小壁虎的尾巴断了,可以重新长出来。那些不幸没了手或脚的人有希望长出新的手或脚来吗?”学生由课文描写得到了科学思想的启蒙,而有动物想到了人,增强了学生的人文关怀之情。学完《趵突泉》,学生问:“今日的趵突泉还能恢复过去的美貌吗?”引发出环保问题的思考,教师可引导学生开展“救救趵突泉”的环保小课题研究,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这样的布疑、设疑,拓展了语文学习的空间,让学生既学课文又学做人,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当然,布疑、设疑的策略是无穷无尽的,因为创新是无穷无尽的。教学策略的根本目标是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情感体验的欲望,敞开胸怀和思想大门,强化学习的问题意识,疏通创新源头,从而自主参与学习全过程,获得最大学习效益。我们的课题研究成果证明,我们的策略是卓有成效的,为此,我们信心百倍,让我们持之以恒,深入研究,以创新的教学点燃学生的创新学习之火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1 03:41 , Processed in 0.097816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