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方式分为五阶是一个客观规律,语文特级教师兰瑞平把他的研究结晶展示出来,希望能够有更多的老师认识这些规律,缩短低级阶段,拓展高级阶段,更多地按规律培养创新型人才,这是五阶研究的最终目的。事实证明,有成就的人,学习的主动性、探究性、创造性更强一些,教师的能耐就是能够使这个群体不断扩展。由此,增加我们国家、民族的创新性,增加我们国家、民族在世界的竞争能力和水平。 ---编者 掌握学习阶梯的黄金价值
■北京二十中学 兰瑞平
学习,是每一个人成长过程的必然经历。学习,也是每一位成功者走向成功的阶梯。
哈佛大学图书馆里面有不少启迪人心的格言,其中之一是:“学习的程度意味着将来幸福的程度。”笔者觉得它表述得很经典,于是将它介绍给学生。
哈佛大学图书馆还有一条“训诫”:“学习并不是人生的全部,但是如果我们连人生的一部分---学习都不能征服的话,我们还能做什么呢?”这句话中的哲理,应该对那些于学习懈怠了或痛苦于学习的人有所警醒。于是,我又兴冲冲地把它抄给了学生。
作为教师,笔者把不断学习当成自己生命的组成部分,也一直在艰辛地探求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们更有效且快乐地学习语文的科学途径,以帮助学生学习得事半功倍。
了解《学习的革命》新理念
在一次又一次的寻求中,《学习的革命》(戈登·德莱顿、珍妮特·沃斯著,顾瑞荣、陈标、许静译,上海三联书店版)一书给我许多启迪,它不仅能解决当前中国绝大多数学生学习方法不太对劲的问题,还在学习的理念、方法、途径等方面给当前“读死书”的学子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或收获。可惜,这本较全面地讨论“学习”、能给学习者以不少实惠的书,只在中国的书市上热闹了一阵子,其比较科学的先进的理念和方法并未深入人心。如今的人们(包括不少教师)已经很少提起或记得这本理念新颖的书了。
笔者在浏览此书时觉得,戈登·德莱顿先生的“未来学习世界的模式”六条“理念”很有思考的价值:1.学习世界上最好的技能课程。2.增加最好的快速学习方法。3.与世界上最好的多媒体专家建立联系。4.与世界上最好的简化模式相联。5.在国际互联网上列出主要产品(思想)。6.通过便宜的连接器给电视机送入信息。尤其是前两条,比较适合当前学生的急需。但如今很多学生(包括高中生、大学生)不甚知晓这两条新颖的理念。
笔者认为,作为高中生、大学生之类的学习者,很有必要了解一下《学习的革命》这本书的理念和内容。帮助学生从学习的低阶---接受性(被动性)学习、发展性学习向学习的高阶提升---进入自主性、探究性乃至创造性学习的境界。有了这样的学习方法还怕考分掉下来!
教师要提升学生学习的理念、方法和途径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让学生明白高级学习阶梯的重要性,并有责任将自己的学生逐步引向自主、探究、创造性学习的阶梯。
从学习的实际过程来看,我们可以把学习划分为五个阶段,也就是步步登高的五个台阶。这“五阶”指的是,接受性学习(低层)、发展性学习(中低层)、自主性学习(中高层)、探究性学习(高层)、创造性学习(顶层)。
知晓学习规律,从“接受”开始,在“发展”中进步。接受性学习:从时间上说,接受性学习是儿童在小学三年级以前的学习方式。说这个阶段的学习为“接受性”,是因为儿童并没有自己的学习要求和目标,也无所谓学习内容、方法的选择,而是在小学教师的指导下学习拼音、识字、组词、造句、运算等基础知识,逐步形成识字、组词、造句、阅读短文、数学计算等基本技能,养成识字、读书、思考等学习习惯,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这个阶段的学习既然是打基础,那就很重要了,决不能等同于启蒙教育阶段的顺其自然,因此施教的内容、计划、手段等都应十分讲究(既要考虑儿童的认识能力,又要考虑教学目的要求,还应考虑施教手段以及教学语言),一切要适应于有利于儿童的“接受”。
发展性学习:这是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逐步形成低级系列的学习阶段,时间大概为小学三年级至初中一年级。在这个阶段,学生随着阅读和计算量的增大,基础知识明显增加,基本技能(如口语表达、心算、笔算等)明显发展;随着作文次数的增加,思维习惯开始形成,表达思路逐步清晰;说话开始有意识渗入自我观点,不再喜欢童声童语或太详细的讲解,且急于独立思考得出结果;对新鲜词语、修辞手法、科学知识等有浓厚的兴趣;想象丰富,思维活跃,反应敏捷,有时甚至出语惊人。这是学生在知识积累和智力发展方面的第一个高峰期,这一阶段学生的发展状态对其以后的发展至关重要。实际调查及个案探究表明,在发展性学习阶段、学生如果遇到的是成熟的、知识面宽广的、教法灵活的、思维活跃的、认真负责的教师(或者至少占有上述两点优势),这就十分幸运了,学生就可能得到良好的发展,同时应注意形成阅读时标记号,作业书写工整,积极举手回答问题,运用工具书解决字、词问题等良好习惯,将有助于学习习惯的养成;反之,学生的各方面就难以健康发展,甚至会养成不预习,作业书写潦草,字、词问题也完全依赖教师等不良习惯,成为以后初中、高中学习阶段知识密度骤然加大而无所适从的严重病患。可见,这一阶段的教育十分重要,它关系到以后学生是否能顺利成才。因此,教育管理者和施教者都应该高度重视学生这一阶段的学习,以适应并满足学生第一个求知高峰期的需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