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代孝亲意识调查与研究——以孝感市朱湖农场为例 孝是中国传统伦理的根源、基础和元德,也是中国文化精神的源头、根本和特征。[1](P329)当代,国内掀起了弘扬孝文化的热潮,尤其孝感市政府,正努力打孝文化品牌,做这方面的工作。为了解孝感人民对传统文化“孝”的认识,以及当代社会环境中他们的孝亲意识的具体内涵,笔者选取孝感市朱湖农场为个案,于2008年2月2日至12日之间,以发放问卷和访谈的方式,对这一课题进行了调查。调查对象近百人,发放问卷70份,有效问卷65份。以下对调查结果进行总结和思考。 一、孝亲意识较为浓厚 问卷的1、7、13、15项,较集中地反映了被调查人群的孝亲意识,即把他们对待代际关系的社会态度。对“您是否认为孝顺父母/公婆是维系家庭幸福的基础?”78.5%的人选择的是肯定的回答,也就是说,大多数人认为“孝”是家庭幸福指数的主要参数。对“您认为社会目前有必要提倡孝道吗”,92.3%的人回答有必要;认为孝感市建设“孝文化名城”有意义的人占92.2%。这两项回答都显示,绝大多数人认可“孝”是文明进步的标志,应该成为整个社会的风气,也很乐意用“孝”来彰显家乡的地方个性。但对于“您对不孝敬父母的人的态度”的回答,“不愿与之交往的”仅占42.2%,“愿意与之交往的”是18.7%,“无所谓的”占39.1%,显示出多数人对别人是否孝顺父母并不关心,体现了双面的价值观念体系,即总体希望社会的“孝”的风气浓厚,自己也要求自己“孝”,但具体到与之交往的个人,又并不是特别在乎用“孝”来衡量人际交往的基础,交往心态比较开放。 二、对“孝”的内涵的理解有继承有发展 1.继承传统骆承烈曾概括中国传统孝道包括8个方面的内容:养亲、关亲、敬亲、顺亲、礼观、谏亲、光亲、延亲。[2](P28-34) 在问卷中,有几道对孝的内容和理解的多选题,与此相对应的内容分别是:赡养父母(89.2%),为父母付出所有(24.6%),不远离父母(30.8%),尊敬老人(92.3%),顺从父母(2%),厚葬厚祭(7.7%),对待父母的缺点过错公开谈,甚至严厉批评(63.5%),光宗耀祖(33.8%),成家立业(33.8%)。从以上数据看出,被调查人群认为养亲和敬亲是“孝”的核心内容。在采访中,大多数人谈到养亲和敬亲,都认为是子女(或年轻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父母把自己养育成人,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子女报答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对于尊敬父母,推及尊敬老人,这是中华传统美德。父母、老人是尊长,他们养育后代,历经人世沧桑,这些功劳和阅历本身就值得尊重。然而,除以上传统核心内涵得到普遍认可外,“孝”的其它传统内涵并未得到认可,并发生了变化。 2.当代孝的内涵的变迁传统的孝要求子女“顺亲”,即大多数情况下,顺从父母的意志。但从调查结果看,同意无条件顺从父母的只占2%,而如果父母的意见有道理或与自己一致,93.7%选择可以顺从。孔子提倡“子为父隐”,但多数人对待父母的缺点、过错并不隐瞒(63.5%),公开谈甚至严厉批评。可见由伦理关系决定的父母的权威已经消解了,在“真理”面前,子女与父母是平等的。传统的孝要求子女“葬亲以礼”、“祀亲以礼”,在民间习俗中,也形成了“厚葬厚祭”的风俗。从调查结果来看,当代民众已形成了现代观念,82.8%的人认为厚养薄葬才是孝,更注重实际内容而非空洞的形式。传统的孝认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延续香火(血脉)是子女义不容辞的责任。中国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等级观念,也使民间产生了不生男孩即不孝的认识。从调查结果看,这是被调查者否定最强的一点,在回答“您是否认为只生女儿或不生孩子是不孝的行为?”这一问题时,选择“否”的人达95.4%。对于传统二十四孝中的愚孝行为,63.1%的人持反对态度。可见,被调查者对孝的理解更加理性化了。 三、孝的社会态度与社会行为并不一致 在社会心理学研究历史上,相应的社会态度并不一定产生相应的社会行为,必须要具备一定的前提,社会态度才与社会行为产生一定的关系。关于孝道,孔子的“父子之道,天性也”的说法受到质疑。从现代社会心理学的观点来看,几乎所有的以特定人、事或物为对象所持有的复杂的社会态度都是经由学习或社会化的历程而形成的,孝道当然也就不会例外。进一步说,孝道行为主要取决于孝道态度,后者既然大多是由学习而来的,前者当然也是由学习而来的。不过,这一学习过程可能十分复杂,按杨国枢的设想,它不但涉及父母所采用的社会化方式及其强度,而且也与学习的方式和强度有关。[3](P272) 根据本次问卷调查,被调查者(62.5%是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所接受的孝道教育有92.3%的来自父母教诲,67.7%来自学校教育,63.1%来自周围环境,26.2%来自大众媒体,7.7%来自政府宣传(媒体和政府也可营造社会环境)。可见,孝道的学习主要来自父母。从前文中可看出,被调查者的孝道态度综合值基本可以达到85%以上,也就是大多数人是十分看重孝道的。但是,在涉及到“孝道行为”的几个问题上,数值却明显与孝道态度不对应。如,记得父母生日的只占49%;愿意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只占63%;父母生病,所需钱多,略超过家庭经济能力所及,愿意“借钱治病”的占45%。造成这种孝道态度与孝道行为并不一致的原因,除了与有的学者提出的孝道教育与学习的方式和强度有关外,笔者从实地调查中发现,有两个因素也起了作用。一是情感沟通因素,64.6%的人认为之所以产生“不孝敬”父母的现象,是因为与父母难以沟通和相处。家长的权威给子女带来很大的压力,子女的个性得不到伸展,甚至很多领域包括个人事业及私生活等都受到干涉(而不是关怀)。子女疲于应付这种代际关系。二是现实经济条件和时间、精力等因素。有40%的人认为受经济条件的限制,无法做到对父母“尽孝”。在调查中了解到,有家庭中老人得了重病,需要花3-8万元治病,但儿子和媳妇的主要经济来源是种田,收入微薄,还要供孩子念书,治病的钱对他们来说是天文数字,他们只有让老人在家休养,靠输液等简单治疗维持余下短暂的生命。他们认为,家里非常富有当然可以花这个钱,但如果要靠借钱治病,老人年纪大了,治好了也无多大意义,倒不如死者安息,活者安心。有的在工作上忙,关怀教育下一代上耗费精力多,无暇顾及老人,只在物质上不亏待老人,精神心理就无从谈起。 问题与思考 从这个小范围的调查看,被调查者的孝亲意识较为浓厚,继承了传统孝文化中的很多优良因子,同时也体现了现代孝道的变化,如:实行孝道由传统的他律性向现代的自律性发展;孝道的传统内容如延续后代等受到极大削弱;传统的孝道“重孝轻慈”的单益性运作原则渐向“父慈子孝”互益性运作原则发展等等,这些调查结论与国内其他学者和研究者的结论基本相同。但是,本次调查也发现了一些具体的问题: 1.对传统孝文化中的糟粕的继承。如,有部分人认为大兴祭祖活动是对家族势力的张扬,而且很有面子。这体现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的宗族→家族→家庭的社会结构和社会观念。还有部分人很注重“葬”,认为祖宗会保佑子孙后代,这是一种祖灵崇拜的延续,带有较强的迷信色彩。 2.对社会孝道建设持消极态度。虽然大多数人认为“孝”是值得提倡的,但涉及到孝道建设或孝的整体环境,显得并不关心,或持消极态度。体现在对待不孝敬父母的人的态度上,近六成的人无所谓甚至愿意与之交往;有两成多的人并不把“孝”作为维系家庭幸福的基础;有一半以上的人对孝感市政府建设孝文化名城的宏图并不看好。 3.孝道态度与孝道行为并不一致。上文已经分析,被调查者的孝亲意识较为浓厚,但在孝道行为上却因为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做得并不够。笔者认为,传统孝文化在当代社会仍有巨大的价值和功能,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家庭功能,它能协调代际关系,维护家庭的和谐;二是社会功能,它能净化社会风气,帮助社会减轻养老压力以及由老龄引起的心理问题、社会问题等等。对于传统孝文化,我们要采取扬弃的态度,与现代文化寻找契合点,并注入更多的人文内涵,尽快建立一种全新的孝道观念和孝道模式。总体来说,应该向“平等互助,孝慈并重”方面发展。就目前我国国情来说,应从两个方面来传播和建设孝文化。一是抓经济基础,努力搞好经济建设,提高每个家庭的平均收入,出大资搞好老年人社会保障;二是抓上层建筑,大力传播孝文化,并借助教育、法律等手段,使孝道成为每个公民应遵循的基本道德。此次个案调查,对孝感市政府建设孝文化名城也具有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肖群忠.中国孝文化研究[M].台北:中华发展基金管理委员会、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2. [2] 吴崇恕、李守义.孝文化研究[G].北京: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2006. [3] 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多维视野中的社会行为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