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欣赏的设计方式-音乐美餐也需有营养的“配菜” 林燕
教学同教育一样悠远,教育是一种理想,而教学是一门艺术,我则一直认为我们的音乐课堂更应该是艺术中的艺术。在以前的音乐课堂中,歌曲的演唱因为缺乏情感润泽而失色,音乐因为匮乏精妙的设计方式而如同鸡肋,我相信很多音乐教师都跟我有同感。新课堂改革后,我们关注的焦点改变了,教学方法多变了,课堂也显现出了音乐的独特魅力。在加入了常州市“金燕南名教师工作室”后,我们围绕《小学音乐和谐化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深入研究,实践尝试,希望构建更和谐、高效,更具艺术性、人文化的音乐课堂。
常州方言中有这么一句俗语“一块馒头搭一块糕”,就形象地描绘了我们的音乐课堂中惯用的方式,一首歌曲加一首欣赏歌(乐)曲,当然这也并不是说这样的教学方式就有问题。刚工作时的我就喜欢给音乐课堂这样配菜,“主食”+ “配菜”成就了我的音乐课,但我那时完全不知道让这配菜怎样变得更有营养,我只好运用多种手段来欣赏,比如在欣赏中加入打击乐器的伴奏,又或者让孩子加入乐曲中来跳一跳,这些方式确实能让课堂气氛活跃,但是不是每一次都适合运用呢?假如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看,又能真正记住多少,融入多少呢?今天我想讨论的就是这搭上去的糕到底有没有营养,怎样才能让它真正成为音乐美餐中美味营养的配菜呢?
如今在我们参与探索的课堂中,歌曲及运用的相关素材都不再只是花架子,每一首歌曲、每一段乐曲,我们都力求能实现为课堂服务这一价值。每一首歌曲好比一顿美餐,通过细嚼慢咽,都能品出不寻常的音乐美味来,但再好的大餐也需要有精致的配菜才能实现其美味和价值,而音乐大餐中的配菜是不是好看就行?我想不管是手艺高超的大厨还是我们富有灵动创新意识的音乐教师都会大声说“不”!因为,我们服务的对象是人,给予他们的应该是最有营养的东西。那么怎样才能让孩子在40分钟里唱好一首歌,喜欢唱这一首歌,让我们的音乐课堂弥漫着浓郁的音乐性呢?我们积极作出努力,也确实收获了扎实有效的成果。
美国著名的音乐家艾伦•科普兰说得好“你要理解音乐,再没有比倾听音乐更重要了”。其实要真正听懂、融入,直至喜欢上一段音乐,最先把握的应该是牢牢记住这段音乐的曲调,形象,而怎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记住音乐,这就是我们音乐老师必须去做的——设计多样的有效的音乐记忆方式。在工作室的安排的多次听课中,我大致分析出以下几种切实有效的方法,并摘取精彩的音乐欣赏片段与大家分享:
一、创编歌词演唱乐曲主旋律,增强音乐的记忆
看似最轻松简单的音乐欣赏部分,其实有它难以操作的一面,要让孩子真正听懂音乐不是光靠闭上眼睛,听上一两遍就能做到的,这其中需要我们音乐老师精妙的设计,很多老师在让孩子欣赏纯乐曲的时候都会发现,如果没有好的设计方法,孩子在听长段的乐曲时经常会显得无所事事,不够投入,继而出现开小差的情况。其实人的记忆首先是对曲调的记忆,但同时歌词却能有助于人们对音乐旋律的记忆。针对这个特性我们可以设计在某些乐曲的主旋律中加入些简单、合拍的歌词,用唱来帮助孩子加深对乐曲旋律的记忆。比如苏教版三下《快乐的农夫》,这是一首钢琴独奏曲,乐曲中有多次的主旋律反复,但对于三年级孩子的欣赏水平来说,层次不够清晰。教师在处理欣赏时没有完全按照教材上来用打击乐伴奏,而是以让孩子感受情绪为目的,首先完整欣赏,随后给出创编的歌词,将其中的主旋律加入歌词来演唱。但就是这么一句歌词,让孩子立即抓住了旋律重点。在孩子能熟练演唱这一句话后,再来听辨第二遍,并让孩子听出刚刚演唱的旋律出现了几次,老师在哪几次的间隔加入了乐器,这样带着问题去听,学生更投入了,也能准确地找到了问题的答案。这时老师又拿出了图式,让有乐曲的孩子拿出乐器进行分组合作,并再次欣赏、参与《快乐的农夫》。虽然只完整欣赏了三遍,却让孩子准确而深刻地记住了乐曲的旋律,我想这种简单操作性强的方法绝对值得我们借鉴。
二、用乐器演奏乐曲主旋律,加深音乐记忆
现在很多课堂中都运用了乐器,我想乐器进入课堂已不再只是单纯为了学会吹一首竖笛曲、口琴曲了。乐器进课堂不仅能更好地使孩子掌握技能,同时可以更加丰富地表现音乐。近期听了一节成功运用乐器演奏来丰富欣赏感受的好课,在学唱了具有拉丁美洲风格的歌曲后,教师激发学生已有的经验,很自然地将内容过渡到同样具有拉丁美洲风格的排萧独奏曲上。在完整感受一遍后,教师很快将孩子的注意力吸引到这个独特乐器——排萧上来,让学生想象这种乐器的音色与哪种乐器相类似,学生便很快找出了他们的老朋友——竖笛,在老师范奏后,学生对音乐本身的兴趣更浓厚了,此时老师带领学生认谱、演唱,并将这首欣赏乐曲的主旋律部分演奏了出来。几分钟后,师生在再一次欣赏过程中加入了主旋律的演奏中……在弥漫着拉丁美洲风格的排萧曲中,从学生娴熟的演奏中我们分明感受到了他们对乐曲的理解和融入。
三、用色彩辨别的方式去区分音乐段落,加深音乐记忆
类似单三部曲式的乐曲一般是比较容易区分音乐段落的,但对于低、中年级的孩子来说,有的时候我们可以采用一些更具有趣味性而容易辨别的方式,让孩子给音乐描摹出一个清晰的轮廓。比如在苏教版四下《忆江南》的拓展欣赏曲《姑苏行》中,教师没有让孩子直接给乐曲分段,而是给出了三种不同色彩的卡纸,让每个孩子在听到不同情绪的段落时出示相对应的卡纸,一遍下来大多数孩子都能较准确地把握乐曲有几部分组成、各个部分的情绪是怎样的了。如此这般,再去细致分段欣赏,可谓从远象到近景,有了一个欣赏层次的提升。类似的方法也同样出现在三下《赶花会》中,当时本人也是运用了让孩子给花瓣画颜色的方法来引导孩子给音乐分段,孩子听得特别仔细,兴致昂然中自然又准确地达到了教师的教学目标。
另外也有在此基础上衍变而来的一些方法,如情境分段:在教授三下《小纸船的梦》时,我让孩子根据自己的情境想象和图片再现的方式来让孩子选择音乐段落,使音乐产生直观听觉形象,使视象成为了音乐的拐棍。有的孩子甚至根据自己的幻想结合音乐感受给三幅图(即乐曲三部分)分别给出了标题性名称:“沉寂的海”、“欢腾的海”和“酣睡的海”。我不禁为学生的
感受力所激动,更为音乐欣赏的魅力而折服。
四、通过打击乐伴奏,肢体律动来加强音乐记忆
朝鲜歌曲《小白船》是一首典型的三拍子歌曲,在欣赏中如何引导孩子关注并感受三拍子荡漾的韵律感呢?我想,打击乐伴奏是一个不错的点子,在初初感受音乐后,让学生自主选择用哪些乐器为这首歌曲伴奏,孩子根据歌曲情绪和拍子的特点,基本会选择碰铃、串铃、铃鼓、三角铁等打击乐器,教师再引导孩子用准确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通过这种音乐表现方式来加深对歌曲的感受。
很多少数民族的乐曲都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而孩子的自我表现欲望又非常强,其鲜明的节奏经常让孩子们不禁手舞足蹈,跟着音乐雀跃起来,但这种舞不应该是无目的,无选择地舞,这时需要教师的指导。如欣赏三下《阿细跳月》时,教师可以引导孩子关注其特有的节奏型,并在最后两拍中加入跺脚、拍手、踢腿等富有彝族风格的动作,不仅让孩子乐在其中,也更加深了音乐的记忆。在欣赏一下《运动员进行曲》中结合律动,跟节拍进行踏步走与队形变化,不仅加深了孩子对音乐的记忆,也进一步让孩子感受了进行曲的风格。这样的方式既能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意识,提高音乐课堂的情趣;又能让学生进入参与音乐的积极状态,从而更好地体验音乐的情绪。
五、通过情境表演进一步巩固音乐形象
这一类方法通常使用在低、中年级,有明确的故事情境。如三下《雨天等妈妈》,就讲述了雨天孩子盼望妈妈归来的急切心情。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通过学生稚嫩却真情流露的表演,将歌曲中的情绪淋漓尽致地烘托出来,也进一步巩固了孩子对歌曲音乐形象的记忆。
一首好的音乐作品,能瞬间抓住孩子的心,他们也许会迫不及待地想去唱,想去跳。这个时候我们不用着急让孩子去做这些,而要学会利用有效提问,让孩子将注意力集中到乐曲中来,进入更深层次的欣赏。
音乐欣赏是想象的灯烛,它引领学生寻求真善美的音乐天堂;音乐欣赏又是成功的桥梁,它启发孩子们智慧的火花,沟通心灵的隔阂。有位音乐家曾说过:“音乐是思维着的声音”,我们作为音乐美餐的“掌勺者”,应该具有一颗灵动智慧的心,更应该经常思索怎样让“配菜”美味与营养兼得。面临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作为一名音乐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不断吐故纳新,创设出符合时代需求,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的新思路。这一生我愿与教育相伴,与音乐同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