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埠镇的记忆
刘焱波
埠镇,原名三汊埠,解放前系孝感县城以东的一个重镇。南北长约1000米,东西宽约400米,距孝感城区习惯称三十华里。其东侧有一条小河,发源于周巷山区,西侧也有一条小河发源于杨店的浐川铺,这两条河汇流于埠镇南约三百米处,经三汊河注入野猪湖,形成一个“丫”字形,故名“三汊”。因三汊埠缘于野潴湖之阳麓,“土阜为埠”,所以叫“三汊埠”。
旧时野潴湖虽有堤,却是当地百姓自己筑的一个草堤,不经事,涨水期三汊埠东、南、西三面被水淹没,船由武汉、孝感等地可直达三汊埠南门口,农业上只能收一季小麦,故二百多户居民多为商贾、小贩,农业人口只有李、赵两家。据不完全统计,全埠镇街有川南杂货店十五家,皮头号四家,糕点店三家,大药铺两家,西医诊所三家,中医诊所四家,粮食、山货行、柴行、油行、牛猪行大几十家,典当行三家,大烟馆三家,圆木作坊五家,铁铺两家,烟草铺两家,成衣店三家。至于饭馆、小吃摊贩则满街都是。其中有些特色小吃如“马云记”的苕丸子、“邱季升”的牛肉豆丝、“吴怡和”的软壳巴、“吴连记”的小笼蒸菜、黄耀章的炸豆腐烧锅及卤货、黄应增的抠炉饼子、吴奎清蒸糕、吴金奎的发糕、刘福娃的浮油包面等等,至今都为人们所称道。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粮食业,高日收购量达十六万斤,开往汉口运粮食的船只每日最高可达20艘。川南、布匹、杂货可算为如今孝昌、西河、杨店、朋兴、黄陂等地的中转站和批发站。木材、楠竹行三家销售着湖南的竹木,汉川的豆饼、麻饼,蔬菜(如冬瓜、红辣椒等)也在此集散。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三汊埠有“小汉口”之称。
三汊埠在建 国 前属镇、乡级,设有镇公所、乡公所。教育有县二中、中心完小、私塾三家。是孝感城东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日伪时期,由于三汊埠地处平汉铁路、武汉外围段,多为兵家争夺之地。1938年驻有日 本 炳 泽司 令部的一个辎重联队。后“游击队”金龙章总司令部、袁杰八旅、刘人铸皇协军也在此招兵买马。日 本人“西河者”为了收编这批“游击队”,也驻军三汊埠。直到1942年五、六月间,“游击队”反水弃三汊埠逃往周巷山区。
抗 战 胜利后,行政区划为“新民乡”。1945年10月,三汊埠驻有国 民党军一个“别动队”,日 军一个联队约一千人在此缴械投降。1947年驻有县保安队的三、四、五中队,经常到现杨店周围巡哨,与新 四军的地方 武装为敌。
解放后,由于当时大环境的变化,武汉商家停止了在三汊埠的收购活动,各地相继成立了供销社。此时三汊埠这个商业重镇也组织了农业合作社,居民结构也发生了变化,除留有近百户吃“供应粮户”外,其余约267户人家组成了农业生产大队,下分九个小队,一个蔬菜排,人口约1300多人,社员工分值在周围大队中算较高的。行政区划,开始属十二区,后属祝站区,1958年改为三汊人民公社的一个管理区,张立春任书记,黄德华任主任,刘合明、王炳元任副书记,后改为埠镇管理区,2001年撤销管理区直属三汊镇。
文化教育方面:1951年抗美援 朝伤兵疗养院设在三汊埠商人周生记旧房中,撤走后,孝感师范由安陆迁来。1953年师范迁入孝感城区后,孝感高中在此设过分校。1956年孝感县政府委派袁堃、刘焱波、管立群等人于5月1日来三汊埠开办孝感四中,开始时招了5个班,275名学生,1959年下季就成为了省“红旗学校”,后合并到武汉市。1960年定为全省11所重点学校之一,当年9月由当时的副校长刘焱波赴省开重点学校校长工作会议,会上贯彻了“调整、整顿、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孝感四中的教育教学质量从此走上精雕细刻的轨道。三汊埠这个藏龙卧虎之地在孝感四中全体教职工的努力下,为国家建设培养了大批的人材。据粗略统计,孝感四中学子中脱颖而出的有,政界:原武汉市委副书记程康彦、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詹锦云、深圳市政法处长程正华,国务院老干局局长盛其松、省农业厅副厅长徐长堤,湖北省贸易厅副厅长张忠保;军界:少将师长胡志平,北京军事博物馆馆长大校李云平、解放军大校黄小汉、湖北省交警总队政委汪昌铁、国防部师级军官江海洲。文化教育界:华师博士生导师、中 共党史编纂委员会委员李良民、华中农业大学党委书记李忠云、同济医大教务处副处长李守国、广州大学教授陈合明、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铙胜文、陈汉峰留美后被聘为某大学教授、孝感市作协副主席胡仕华。孝感四中的教学质量一度在原孝感地区名列前茅,1970年孝感四中由初中改办高中,名为三汊高级中学,直到1990年底与原赵陈中学合并后搬迁到原华中农学院三汊分院校址,成为一所完全中学,三汊埠初级中学迁入高中校内,2006年初中改办为三汊埠小学。
解放后,三汊埠小学属三汊中心完小,学区由当时小学校长梁荫仑兼管,管辖现毛陈一部分,三汊的全部及祝站北部两个大队的民办学校。
宗教信仰方面:三汊埠群众笃信儒、释、道之教。“儒”有修本堂,信众有商人、店员和社会知识青年,全属义务,经费由当地商家以及慈善者自愿捐助。具体事务是:农历七月半讲善书,干旱时诵皇经、求雨露、施茶、施药、施棺木,掌 堂黄义盛。“道”有鲁王庙和关帝庙,两庙均在三汊埠南端,鲁王庙由木兰山金 道 人主持;关帝庙由何 道 人主持。鲁王庙1956年拆毁建成了三汊供销社,关帝庙至今犹存,但神像已毁,庙址作了仓库和牛栏。北门外有一座三元宫,属尼姑庵,由武汉江岸来的尼姑主持,1956年改建成三元宫变电站和泵站。
街政建设:三汊埠是一条长为1000米、宽约3米的街道,原来是花岗岩条石铺成的。1959年修野猪湖堤闸时,因工程款不足,经祝站区委决定将街道石块撬起运往马溪河修了闸,从此三汊埠街道下雨时泥泞不堪。1990年在埠镇群众的要求下,成立了由原三汊管理区主任张水民任指挥长,退休干部刘焱波、朱海清任总顾问、社会老人吴必勋、黄帮俊、李进一、黄木桂等人任顾问的重修埠镇街集资指挥部,向外出干部、工人和知名人士致函,希望他们能捐款建设家乡,同时三汊镇人民政府组织原孝感市(现孝南区)二级单位和镇管单位捐款。共集资四万多元,修建了埠镇街水泥路面。1991年又由朱海清带头募捐,改建了西门桥。为了纪念这一功德,在北门建立了一座带有标志性的“三汊埠”门楼。
三汊埠从历史的角度来说,曾经有过它的辉煌,但那些辉煌也只是冒险家的天堂,它并不是劳动人民的故乡,而是风尘中的他乡。只有在解放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埠镇人民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从小小队到实行责任田到户,才大大解放了生产力。1990年以来,农业耕种、收割90%的农户实现了机械化,粮食、油料产量成倍增长。田间管理也实现了自流灌溉,从而腾出了大量劳力外出务工,有的还出国到俄 罗斯等国打工,每年每人挣回人民币数万元。老人、妇女在家搞田间管理,种蔬菜到附近菜市场营销。人们的荷包逐渐鼓起来了,如今的埠镇高档的冰箱、彩电、空调、洗衣机、太阳能热水器、摩托车、电脑几乎家家都有,甚至汽车也进入了平常百姓家。据我所知,埠镇七户人家购买了面包车、大客车、大货车,做到了务工务农并举、客货运输兼营,人们的衣着也多样化了,现在走进埠镇人家,年青人、妇女和孩子的衣着与城市人没什么区别。十万元甚至几十万元、百把万的也不乏户。从1991年到现在18年的时间,将近98%的人家改建扩建了新房,有不少的人家还修建了高大的楼房。物质生活的改善,人们的精神面貌也变了样,自1981年“8.18”行动以来,埠镇街的治安状况良好,尊老爱幼、邻里和睦之风日渐形成。党和政府还在埠镇修建了福利院,收养了众多的孤寡老人,真正做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千好万好,没有共产党的政策好;情深义深没有共产党的恩情深。千百年来种田完粮是天经地义的事,可现在的农民种田不仅不完粮,还要领取政府发放的补贴。一个繁荣、昌盛、团结、和谐的小康埠镇正在逐步呈现在人们的眼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