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玛拉沁夫 一个民族文学主将的跋涉【简介】
来源:西部时报
玛拉沁夫,蒙古族,当代中国著名作家。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党组副书记、作家出版社总编辑、《人民文学》顾问编委,中华文学基金会副会长,《民族文学》杂志社创办人。
1945年参加工作,1951年,发表处女作《科尔沁草原的人们》受到文艺界的重视。1952年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学习,得到许多著名作家的指导,开阔了艺术视野,提高了观察生活的能力与艺术表现能力,195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文/方舟
几乎每说一句话都能成为经典,偶尔激动时还会来两句国骂。退休后赋闲在家的玛拉沁夫,住在北京东城区一高档小区,门口有武警站岗,晚年的生活,他用一个字就概括了:静。
1930年,玛拉沁夫出生在原属内蒙古自治区卓索图吐默特旗的 (现为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一个偏远贫穷的山村。
小学还没有毕业的玛拉沁夫,一个偶然的机会,就上了中学。在他的记忆中,这是一所蒙古族中学,用蒙语授课,不学中文,读了3年中学之后参加革命时,竟然连自己的履历都不会用中文填写。
这种局面的改变是在参军以后,玛拉沁夫被一名领导相中,到内蒙古文工团开始了战地记者的工作。他说他当时很高兴,因为可以接触各种人物,并通过写报道提高自己的中文水平。
经过艰苦学习,从1946年开始,在部队行军间隙,玛拉沁夫偶有文学作品出现。就连玛拉沁夫本人都没想到,自己的作品《科尔沁草原的人们》发表后会获得巨大反响。多年以后,有很多人都阅读过他的另一作品《茫茫的草原》,误以为这部作品是其征战文坛的巅峰作品。事实上,创作并出版的《科尔沁草原的人们》才是他在文坛上获得极高声誉的代表作。
后来,玛拉沁夫决定创作小说。稿子写完后,他给自己的大作定了一个好听的名字——《科尔沁草原的人们》。之后投稿到《人民文学》编辑部,10天后,编辑部来信。当时的感觉对于玛拉沁夫而言喜忧参半,他担心这是一封退稿信,拆开一看“大作已阅,拟留用”几个大字越过视线。他心中的一块石头总算落了地。
小说发表后,一时声誉纷至沓来,在全国引发强烈轰动。《人民日报》、《人民文学》、《新观察》以及诸多省市报刊均发表评论或全篇转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玛拉沁夫,一战成名。
成名后的玛拉沁夫得到了上苍的无限眷顾。这一点很多人认为其“少年得志”。
1952年2月他被中央电影剧本所聘为特邀编剧调到北京,将小说《科尔沁草原的人们》改编为电影剧本,影片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上映,并在全国获奖。而经由他创作的歌词《敖包相会》则令他声名鹊起,因为这首歌直到现在仍然是草原上人民最为经典的歌曲。
该年秋,玛拉沁夫开始酝酿创作一个多部头的反映草原人民生活斗争的长篇小说,后来这部小说写成后,取名为《茫茫的草原》。
对于内蒙古大多数人而言:“我们是草原的神马,飞驰在草原上……”
这首名为《草原晨曲》的歌词,目前已经是包钢的厂歌,他是否与包钢有着渊源,记者在采访中获悉,“这首歌本来就是给包钢写的。”玛拉沁夫透露。
时光需要回到1958年,这一年白云鄂博的“圣山”及火热的包钢建设,令一直坚信“生活才是创作的源泉”的玛拉沁夫,下决心要到上述地方体验生活。
当时已是中国作家协会内蒙古分会常务副主席的他,依然丢掉这些在旁人看起来是“乌纱帽”的东西,且将户口落入了包头,目的很简单:“只想到包头当一名普通工人。”不过最终玛拉沁夫的要求被“提升”了,他成为了包钢白云铁矿主矿车间的党总支书记。
在包钢工作期间,一次偶然的机会,时任内蒙古电影制片厂负责人的珠兰(布赫夫人)辗转找到玛拉沁夫说:“要拍一部反映包钢建设的电影,向国庆10周年献礼。”按照玛拉沁夫当时的情形,他说:“我刚到包钢,只想体验生活,暂时不进行任何创作。”不过在珠兰的诚心邀请下,他同意创作电影剧本,而最终有了电影剧本《草原晨曲》与传唱不衰的同名歌曲的传奇往事。
若干年后,当很多人就此征询玛拉沁夫创作该歌词的把握时,他作答说:“我们是草原的神马。这个歌词是用来比喻包钢人的,主要是一种时代的感悟。神马给人以快速飞驰的感觉,在茫茫草原上建起现代化的钢城,是过去草原人想也不敢想,梦也做不到的事情。如果说,我做了什么,就是抓住了这种感觉。”
玛拉沁夫一直重复说:“在民族文学中,内蒙古作家在草原文学的跋涉绝对可以与同时代的作家比肩,我要大声地说,理直气壮地说。”
他随口列举出数名作家的作品,证实自己的说法有根有据。而在随后的叙述中,他则透露了自己为少数民族文学“上书”的传奇往事。
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在全国众多作家迎来第二次创作青春的时刻,时任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局副局长的玛拉沁夫感觉到,少数民族文学一片沉寂。在这个关口,已经靠《科尔沁草原的人们》成名的玛拉沁夫,内心百感交集,他认为这是一个历史的关口、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1980年1月,在给中共中央宣传部写信中,玛拉沁夫把自己的想法尽数写出,而此次写信竟是历史重演的结果:“1955年1月,我就给中央有关领导写过信,就少数民族文学所提的建议,得到了中央的答复。”采访中老人拿出当时中央有关部门的答复信函让记者看。
玛拉沁夫说:“中央领导很快将我的信转给中国作协党组,并在信上批示:我们确应为少数民族文学办些实事,比如召开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会议、办全国少数民族文学评奖等……”
由于玛拉沁夫的“上书”,得到了中央领导的重视,1980年8月,玛拉沁夫奉调到北京,筹建《民族文学》杂志,主持全国少数民族文学评奖。他一直把少数民族文学工作当做自己最为在意的工作,接受采访当天,已经赋闲在家的他,还参加了一次有关《民族文学》工作的新闻发布会,并在会上作了讲话。
现年80高龄的玛拉沁夫,头发已经全部变白,作为内蒙古最为顶尖的作家,他的作品以及他对中国作协的每次讲话都会引发业界的无穷遐思。
他几乎荣幸地接触了太多的文坛“腕儿级”人物,当他靠自己的作品成为“草原小说”流派创建人之一后,老舍先生1963年曾写条幅称赞他为:“文坛千里马,慷慨创奇文;农牧同欣赏,山河丽彩云。”而在中国伟大的文坛巨匠茅盾先生眼中,玛拉沁夫作品的风格是:“自在而清丽。”
【点评】
玛拉沁夫是我国当代文学史上卓有成就的一位少数民族作家。他的作品充实和丰富了中国当代文学宝库,他不仅为内蒙古文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而且也为我国少数民族文学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虽然离开了中国作协的领导岗位,但玛拉沁夫始终关注着全国少数民族文学的繁荣与发展。他曾致信中央宣传部、文化部、中国作协领导,提出中国文学是多民族的文学,应把发展少数民族文学的工作提到议事日程上来,重视加强全国少数民族工作者的建议和意见等建议。
草原赋予玛拉沁夫方刚血性和细腻的情感,他始终背负民族的重托,用笔端表达对草原、民族的挚爱,草原、游牧文化始终牵动着他的心。玛拉沁夫以其为主帅形成了草原小说流派的作家群体,影响了一代人。同时,作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位少数民族作家,玛拉沁夫更将少数民族文学发展的重担率先扛在肩上。赤诚之心,清晰可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