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慢,乃至于减成一个负数,那么人便可以从现在回到过去。而佛与大菩萨们也有这种能力,能在同一时刻返回无限的过去和进入无限的未来。《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说:“我(普贤菩萨)能深入于未来,尽一切劫为一念,三世所有一切劫,为一念际我皆能入。”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而最近所发现的宇宙“黑洞”,就很好地证明了时空是一种假相,可以相互替换,这跟佛法所称时空是“不相应行法”,只是抽象概念,并非真实一致。
钟茂森博士又指出:根据爱因斯坦的著名公式E=mc2(能量等于质量乘以光速的平方),我们可以变为m=Ec2,这样,在一定条件下,东西可以无中生有。事实上,在量子的微观世界中,我们也常看到物质在虚空中自然出现与消灭。这个物理学的新发现,证实了佛经所讲的“空即是色(色指物质)”,令我们想起《无量寿经》中所说的:“(极乐世界)受用种种,一切丰足。宫殿、服饰、香花、幡盖、庄严之具,随意所需,悉皆如念。”同样可以用现在物理学的理论来解释。也就是说,极乐世界的人,可以随时将能量变现出物质来用,用完之后,又将物质变为能量而化去。所以,物质也仅是人的一种错觉而已,所谓“色即是空”。这一点在佛教中,已被许多修行者所证实。比如50年代的高僧大德圆瑛法师就曾在禅定状态中穿过关锁的大门而出去。
钟茂森博士还指出:当代“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是在大约100至150亿年以前的一次大爆炸中产生的。大爆炸以前,没有空间,没有时间。那一种状态不是我们可以想象出来的,就连许多宇宙定律在当时也不适用。佛用“不可思议”来描述这种状态,而科学家也承认这种状态我们可能永远不能用思维去理解。然而,佛告诉我们用“不思不议”的禅定方法,在精神意志深度集中时,所有的念头都放下,那么,宇宙的本来面目便会完全显现。宇宙的这种面目佛用“自性”或“本性”来表达,它并无形相,但确实存在,不得以称之为“空”。而产生宇宙的这个“原点”,根据科学家的计算,当时只有10-33厘米,这是一个我们无法用常规思维去想象的数字。打一个比方说,我们头上一根头发直径是0.01毫米,这根头发,便可放置一百万亿亿亿个这样的宇宙原点。难怪佛陀常给我们讲“大小不二,大小平等”,“不可计数的世界国土可以从一个人的汗毛孔中现出来”,原来,无限大和无限小是没有差别的。更不可思议的是,这个原点在10-33秒内,便扩张了1026倍,宇宙的产生可说是瞬间完成的,这又跟佛陀讲大千世界“一时顿现”完全相同。
事实上,不仅物理学的新发现可为佛法作注脚,其他学科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比如哲学,维特根斯坦通过对哲学用语的分析,认为哲学旨在清楚地呈现能说的东西,以便显示那最有价值、不可说的东西,有点近于禅的不可言说。比如心理学,弗洛依德将无意识比喻为一座浮动于海面的冰山藏在水下的大半,认为任何心理过程的形成首先属于无意识层,与佛家唯识学所言阿赖耶识的一部分功能相近;其后荣格更分无意识为个人无意识与集体无意识,认为前者储藏着个人被压抑的心理冲动,后者储藏着与整个人类社会相联结的“原始意象”,更近佛学之阿赖耶识。比如神秘学,西方不少科学家与心灵学家已调查到大量记忆前生的事例,又为佛学轮回转世说提供了发人深思的证据。
比如脑科学,艾克尔斯认为意识乃先天性的存在,非可仅归结为脑组织的功能,为佛学心识为本然存在之说提供了证据。比如微生物学,最近,日本东京的江本胜博士经过对水的微观观察,发现水的结晶体的形状能随着人的思想语言而变化。善心善意对水,水的结晶体形状就很美丽。恶意恶语对水,水的结晶体形状就很丑陋。这证明了《首楞严经》中所云:“诸法所生,唯心所现,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也即万法乃唯心所现,唯识所变。
又比如基因学,近年由基因研究得出现代人都出于非洲同一母亲的结论,国内研究机构也得出中国人从非洲出来后经印度、东南亚,由北部湾进入中国的结论。如果“同源说”成立,则已逼近佛陀所说的人类因“共业”所生的理论。再如向来被认为最具绝对性的学科——数学,由于数学巨子哥德尔发现“不完备性定理”而丧失了确定性与绝对性,哥德尔通过这一定理论证了人类理性思维的局限,从而说明了“上帝”之存在,已接近佛陀所言之宇宙真理即“自性”或“本性”的学说。
也正因为如此,所以西方的不少大哲已充分认识到佛法之可贵,有的还把它当成颠扑不破的真理看待。比如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在考察了世界各种宗教后说:“世界上所有的宗教中,我最赞成的是佛教”,“我觉得不论是智慧还是人格,佛陀都远远超越其他宗教创始人。”另一位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恩比博士也说过:“解决二十一世纪的问题,只有中国孔孟学说与大乘佛法。”这是英国人说出来的,当然第一个影响便是英国,所以现在英国在小学、中学、大学,课本里面都有儒家与佛教的课程,并列入学校正规的功课来学习,学生、社会、国家受益都很大。
四
佛法在汉明帝时代传入中国以后,至今已绵延两千多年,产生了诸如汉魏六朝安世高、佛图澄、道安、鸠摩罗什、法显、慧远,隋唐五代道宣、玄奘、鉴真、惠能、一行、百丈,宋元明清湛堂、妙高、白眉、莲池、憨山、蕅益,近代印光、弘一、曼殊、太虚、虚云等不少高僧大德。他们有的因修戒而悟道,有的因修禅定而证悟,有的因修净土而成就,以自己的亲身修行体验,证明了佛经的正确无误。
但在今天斗争坚固的末法时期,人心不古,世道不安,思想紊乱,龙蛇混杂。已很少有人因修戒与禅定方法而成就佛法,简单易行的念佛法门——净土宗,遂成为修学佛法的时代思潮。不过我们又看到,修净土法门的人虽不少,但真正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者却不多。
对此,当代高僧大德净空法师在其几十年的讲经说法中,为这些信佛的居士与弟子门指明了修学的次第与方法。净空法师指出:要学佛,首先必须做好人,儒学修为要过关。中国古代修证佛法人士之所以较多,主要便是因为有儒学基础的缘故。但令人哀叹的是,当今中国在忙着学习西方的时候,却忘了继承祖宗的优秀文化遗产,甚至还有人不仅没继承,反而骂儒学害人。这便是今天念佛人虽多,但能成就者少的根本原因。
所以,净空法师说,你想要学佛,首先必须学《弟子规》,扎德育之根。《弟子规》所讲的孝弟、谨信、爱众、亲仁、学文做好了,你就有了儒学的根基,有时间可以再学《大学》、《论语》等儒家课程,以巩固这一根基。在此基础上,你就可以修净宗三福。第一福是人天福: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第二福是二乘福: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第三福是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颂大乘,劝进行者。
人天福之修行,可从《地藏菩萨本愿经》开始,该经是佛门的孝经,唯有“孝亲”才能开发我们自性无尽的宝藏。孝养父母做好了,奉事师长也就能做好,“师道”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