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3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冯增俊教育人类学研究概况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7-4 07:36: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冯增俊教育人类学研究概况


--------------------------------------------------------------------------------
   
学科发展与研究概况 加入时间:2011-02-24




1、1983-1984年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学习时期初步接触教育人类学概念。

2、1985年在华东师范大学读硕士研究生,在著名教育学家、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金一鸣教授指导下研究这一主题。在袁振国、吴一庆、赵明、何瑾、宫云龙等帮助下,开始在研究国外教育人类学中起步。1987年初在华东师范大学《当代研究生》上发表《教育人类学刍议》,是国内首次见到全面研究世界教育人类学,并划分文化教育人类学与哲学教育人类学的论文。
3、1988年在海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一本译文集《教育人类学》,与何瑾合作,金一鸣先生作序。该书第一篇为3万余字论文,全面阐述对教育人类学的发展及创建中国教育人类学学科的观点。
4、1978年起发表系列论文近20篇,其中有:
最重要的是1988年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主办的《教育研究》发表《亟须建立我国的教育人类学》(1988年第8期),被转载于《新华文摘》1988年第11期、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新兴学科》1988年第4期,《教育科学研究》《教育科学报》《北京教育》等10余处,收到广泛关注。同期李复新也发表相关历史发展的论文。
①教育人类学历史发展概略(之-)       --《世界教育文摘》1987年第4期
②教育人类学的研究目的和方法(之二)   --《世界教育文摘》1988年第1期
③教育人类学的主要分析框架(之三)    --《世界教育文摘》1988年第2期
④教育人类学的研究领域(之四)         --《世界教育文摘》1988年第3期 
⑤哲学教育人类学概况及西方教育人类学对我们的启迪(之五)  --《世界教育文摘》1988年第4期(以上1-5全部收入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资料卡》中)
⑥教育人类学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88年第1期
⑦教育人类学的理论框架,《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88年第1期
⑧教育理论中的结构功能主义和生态学研究方法,《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88年第3期
⑨教育理论中的互动模式和解释模式,《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88年第3期
⑩研究教育人类学的现实意义   --《教育探新》1988年第2期
以及1988年《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第2期的《教育人类学的主要研究领域》(译文)等等,初揭教育人类学这一学科的神秘面纱。当时,国内许多热心于教育人类学的中青年学者纷纷来信鼓励和商讨学科问题。
5、1987年下学期起在华南师范大学开设全校本科公共选修课《教育人类学》,连续开设3年。
6、1988、1989年在学校教育专业开设《教育人类学》本科专业课
7、1990年在比较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和教育学原理专业澳门班开设《教育人类学》专业课,为国内较早在教育学学科三个层次中多次系统开设《教育人类学》课程。
8、1988年广东省教育学会把“教育人类学学科发展研究列入当年研究课题,给予资助1500元;当年由高凌飚教授主持的香港孔氏课题”教育行为的文化背景与青少年的发展“也把《教育人类学》撰写作为课题研究内容之一。
9、1990年《亟须建立我国的教育人类学》获得当年华南师范大学青年优秀科研成果奖。
10、1989年底《教育人类学》初稿完成,经审定列入袁振国和赵明组织《当代教育新理论丛书》出版选题。
11、1991年1月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教育人类学》,著名教育家、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全国比较教育研究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顾明远教授的许多鼓励,并在百忙中热情为之作序。
12、1992年《中国社会科学》等多家报刊发表书评书讯,并先后获得包括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8项各种奖励。其中包括:1992年获华南师范大学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1993年获广东高教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1994年获全国高等教育研究优秀成果奖;1996年获江苏省新闻出版优秀一等奖;1998年获广东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998年获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等等。
13、1998年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教育人类学》第二版修订版。
14、1998年提交《论教育在人类发展中的作用—教育人类学的新视角》的博士学位论文,2000年获得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学位。其间得到导师顾明远先生,以及王炳照教授、梁忠义教授、滕纯教授、王英杰教授、劳凯声教授、李守福教授、王长纯教授及汪永铨教授、曲恒昌教授、吴忠魁教授等各位师长和前辈们的教诲和指导。
15、2001年江苏教育出版社提出《教育新理论丛书(新世纪版)》,《教育人类学》入选,以此把博士学位论文中对该书的修改提升后为第三版出版。
16、2002年经评审《教育人类学教程》入选教育部“十五“国家级重点规划教材,为中国国内第一部国家批准的教育人类学学科教材。当年课题启动,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万明钢教授为副主编,组织包括西北师范大学的王鉴教授、新疆师范大学孟凡丽教授、南京师范大学的齐学红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的白芸教授、华南师范大学的刘良华教授、广西师范大学的刘继平副教授等参与撰写。
17、2003年撰写的《教育人类学》词条列入顾明远教授主编的《中国教育大百科全书》。
18、2005年《教育人类学教程》经由顾明远、金一鸣为首的专家组评审通过,同年出版。华南师范大学吴坚教授为其撰写书评。华南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都全面开设相关课程。
19、2006年《教育人类学教程》受到业界欢迎,同年再次被评审列入“教育部“十一五“国家级重点规划教材”。
20、发表多篇教育人类学论文,其中2006年第2期《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发表的《教育人类学的未来发展展望》,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同年第5期转摘。
21、2007年9月26—29日在西北师范大学举办“首届中国教育人类学学术研究会”,全国20多所院校的50多名学者及研究生出席研讨会,发表“中国教育人类学的学科主题”演讲,被《民族教育研究》2008年第1期刊登,同年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中心《教育学》第7期全文转载。
21、2007年中山大学在教育学原理增列“教育人类学研究”培养方向,在相关硕士和博士培养计划中开设课程和讲授相关内容。
22、2007年8月1日应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孟凡丽院长邀请,到该院做了《教育人类学与当代教育改革》的学术讲座。著名人类学家崔延虎教授及该元副院长王沛等到会。
23、2007年6月,中山大学教育原理专业第一位以教育人种志方法撰写的硕士学位论文答辩通过(研究生祈娟)。
24、2008年《教育人类学教程》第二版出版。
25、2008年起指导中山大学硕士研究生开展教育人种志研究,2009年6月完成两篇,包括王华兰:《“城中村”小学中的那位校长——校长道德领导的教育人种志研究》(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石军:《文化情境下学校公民与道德教育的教育人类学研究——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南山附属学校为例》(教育学原理专业)。
26、2009年中山大学硕士研究生继续开展以教育人种志研究为方法的学位论文,其中李庆:《幸福的“世外桃源”——中学幸福教育的教育人种志研究》,苏燕:《凤凰树下的小学生社团——小学生素质教育的教育人种志研究》,何燕君:《创建绿色课堂的教育人种志研究》,张万峰:《在快乐中成长——后海小学文化管理的教育人种志研究》,黄品妹:《中山大学学生社团研究》,等等。
其中,《学术研究》已拟发表反应新成果的研究论文《当代教育人类学探讨》,全面概述当代教育人类学的发展,特别对中国教育人类学学科定位及未来发展做了全面阐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8 17:50 , Processed in 0.13304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