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4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道不合时宜的中考语文试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13 05:57: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道不合时宜的中考语文试题
吕宪华
以下是兰州市2008年中考语文的一道阅读试题。
捆绑苦难(故事梗概)
  一位中年妇女的丈夫和十八岁的儿子都在矿难中丧生,几天之内她的头发就全白了。同时,一个八岁孩子的父母也都在这次矿难中丧生。这位妇女决定收养这个孩子,她说:“我不能再哭了,我要攒点力气,明天还要生活啊……”“我没了丈夫和孩子,他没了父母,那就把我们两个人的苦难绑到一块吧,这样总好过一个人去承担啊。”后来她和孩子组成了新家,在她们纤弱的生命身上表现出了顽强不息的精神。
  20.文中的“中年妇女”是一个怎样的人?请你做简要的评价。(答案要点:顽强不屈,坚忍不拔,善良勇敢,勇于面对生命中的一切不幸与灾难的强者。)
  这道试题没有意义,答案不近情理。这位妇女的丈夫、年仅18岁的儿子为了艰难的生活而命丧矿下,天大的灾难强加给她,她只有无奈地默默地忍受,苟且地活着,她不“顽强”不“坚韧”不“勇敢”,不“勇于面对”,她还能有选择吗?如果这样默默承受苦难也称得上“顽强”、“坚韧”、“勇敢”的话。更令人不解的是,这位妇女竟成了“强者”,如果这位妇女也是“强者”,那么这个世界上还有“弱者”吗?这样的“强者”竟成了歌颂的对象!这是在培养学生的精神胜利法。鼓励弱者忍受苦难,歌颂他们忍受苦难的能力,就类似于帮助偷盗者销赃,是帮助造孽者推销苦难,有纵容造孽,鼓励造孽之嫌,这是对生命的漠视。这哪里是在赞扬这位妇女,这分明是拿她“开涮”!这个开涮即使无恶意,也足以令人寒心。
  21.读了全文之后,文中的“捆绑苦难”对你有什么启发?请你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的感受。(答案要点:把两个人的苦难捆绑到一块,苦难就消减了一半。在生活中要有爱心,要共同面对困难,战胜困难。)
  “把两个人的苦难捆绑在一起,苦难就消解了一半”,如果按这个逻辑推演,把四个人的苦难捆绑在一起,是不是剩下的另一半苦难就被蒸发掉了?如果把八个人的苦难捆绑在一起,是不是这些苦难的人不但没了苦难,还会剩余一些快乐和幸福?这位妇女会“捆绑苦难”又是从哪里得到的启示?让学生得到这样的启示是准备在未来“捆绑苦难”吗?
  “在生活中要有爱心”,这个启示太牵强。因为这个启示是从灾难的终端(不幸者)身上得出的,不是从灾难的发端(那些能左右别人命运的人)那里得来的。如果真“有爱心”,就不会有那么多矿难发生,就不会有那么多不幸者,自然就不需要那么多“爱心”。这些“启示”与选文内容风马牛不相及,与生活实际风马牛不相及,所以对学生没有任何“启示”作用。
  试题没有引导学生反思矿难的背后原因,追问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不幸:遇难者为了什么而死?他们死的值吗?在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今天,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和平时期,他们非死不可吗?即便是“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但为什么死的往往是一个特定群体?命题者远远地绕开了这些根本性的问题,却设计了两道不痛不痒的试题。这两道试题与选文有价值的信息不相匹配,答案与试题貌合神离、似是而非,但这些都还是次要问题。最主要的问题是对苦难的态度:对苦难不分青红皂白,一味地劝人无条件地、无限度地“忍”,听天由命,廉价地赞扬苦难者是会“捆绑苦难”的“强者”,把人祸当天灾,不去引导学生动用理性、真诚、责任感来追问苦难,审判苦难,反思苦难,这是试题的最大缺陷,这背离了“以人为本”的时代精神。
  纵观我们难以计数的文学作品、语文教材、中考语文的阅读选文以及林林总总的试题及答案,都极其擅长再现苦难,陈述苦难,却不擅长反思苦难。“当代人几乎都自觉不自觉地充当着前代文化的精神俘虏”。语文教学对自己文化里的奴性元素缺少足够的认识与警惕,缺少坚决的清洗与拒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5 02:29 , Processed in 0.06658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