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1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燒過碎片再創作 "燒烤藝術家"的怪異作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15 14:20: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燒過碎片再創作 "燒烤藝術家"的怪異作品
 
國家/地區 : 中國/上海
投稿日期 : 2009/4/1
來源部門 : 新華網
專稿來源 : 廣州日報
記者 吳紅林
近日,《回首·解構經典——薛松作品展》在上海美術館三樓開幕。該展覽8月還將在寶島臺灣長流美術館展出。作為蔡國強的師弟,薛松被人稱為“燒烤藝術家”,其創作方式很“怪異”,他利用燒過的印刷品碎片進行拼貼創作。在開幕式結束後,薛松接受了本報記者的獨家專訪。

夢露、周璿同時現身《大明星》中 圖
來源:廣州日報

《可口可樂》
圖片來源:廣州日報
夢露、周璿同時“出鏡”
    在1990年年底一次偶然的火災後,薛松從廢墟中尋找到了屬於自己的藝術語言和創作方法。他借鑒了西方利用現成物進行拼貼創作的概念,跳出了素材的限制,以燒制的方式來解構傳統文化,以拼貼重置了流行的元素,使用文化符碼來表現多層次的創作內涵。此次展覽展出了薛松“古典流行”、“文字符號”、“古今對話”三個系列50多幅畫作。
可口可樂、麥當勞出現在薛松的作品中。薛松表示,它們是外來文化的一個符號,當時創作這些作品的出發點,是為了表現外來文化與中國傳統的衝突融合。在展覽現場,記者看到了一組可口可樂的作品,可口可樂的瓶子裏呈現出中國山水畫的風景。乍看上去,可哥樂的瓶子有點像中國的鼻煙壺——鼻煙壺的內壁上經常會勾畫中國山水。
中外明星們也出現在薛松的作品裏,如夢露、周璿等。作品《歡迎 夢露》幾乎是一張合成照片,夢露的玉照高懸上方,而背景則是各個年代人們的照片;而作品《大明星周璿》中,周璿的頭像被鑲嵌在五角星中,背景是清末民初的各階層人群的照片。

    “十幾年下來,我的焚燒技術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比如,我有了很多夾子之類的工具,可以控制那些舊東西燒到什麼程度。”

《天馬行空——與徐悲鴻、弘仁對話》
圖片來源:廣州日報
徐悲鴻、豐子愷都被“惡搞”
    薛松自然不忘與大師們對話。對話的方式就是將大師名作的畫冊燒毀後再重新拼貼,有些是再現原作,有點加入了其他背景。比如,在作品《天馬星空——與徐悲鴻、弘仁對話》中,薛松將兩位元大師的作品燒毀後拼貼成了一張畫。而豐子愷漫畫《昔年歡宴處 樹已高三丈》,薛松加入了現代化的都市場景,將“昔年歡宴處”的變遷表現得淋漓盡致。薛松透露:“作品裏面的線條不是畫出來的,而是用大師作品畫冊的灰燼勾畫出來的。”
    金錢在薛松的作品裏別有一番含義,它可能也是一場洪水。商業時代,合作常常源於利益。作品《合作》的背景是中外錢幣,中央是一個大大的“8”字,線條交匯處,兩隻手緊握在一起。
一場大火“救”了我
廣州日報:聽說你的這種創作風格與一場大火有關?
薛松:是的。我從上海美術學院畢業後在歌劇院做舞美設計,宿舍就在歌劇院的小劇場後面。那地方連續三年發生了三次火災。我清楚地記得那是在1990年的12月26日,小劇場裝修到一半時突發火災,大火足有十幾米高,整個木結構的小劇場都被燒了,連玻璃都熔化了。大火燒毀了我的很多物品,對我來說,那是一場悲劇。當時,我一直在尋找自己的藝術語言。在火災後的現場,我找到了一些燒壞的樂譜、書籍、床單、手帕等亂七八糟的東西。於是,我把它們收集起來,想著怎麼樣把它用到我的繪畫裏。當時,這種思路還處於一種混沌狀態,我在工作室裏就像科學家做實驗那樣進行著各種不同的嘗試。慢慢的,我的思路越來越清楚,於是自己買材料自己燒。
廣州日報:你最初用“燒烤”的方式進行創作,很多人都不理解,聽說你太太也感到很奇怪?
薛松:很多同行還是看得懂的。至於普通觀眾,他們一方面覺得很奇怪,一方面又覺得很新鮮。當時,人們的確難以接受,開始的時候,其實很苦悶,因為被邊緣化,無法進入主流,辦展覽更是不可能的。1996年,我在上海美術館辦了一次展覽,而在西方產生影響也是1996年在德國的一個展覽。
廣州日報:你的每幅作品都會用到成百上千的焚燒殘片,會花費很多時間吧?
    薛松:收集資料需要花很多時間,資料的來源有很多種,有些是朋友給的,有些是從舊書店買的。就像歌星唱歌一樣,十幾年下來,我的焚燒技術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比如,我有了很多夾子之類的工具,可以控制那些舊東西燒到什麼程度。這些,都是一點點完善的。
廣州日報:對於你自己作品的解讀,你怎麼看?有沒有新的想法?
薛松:我的語言就是通過我的方式把很龐雜的東西融合在一起——有關係的、沒有關係,甚至互相矛盾的。隨著社會的變化,作品的內容也一直在往前發展。至於將來,有時說不清楚,如果有新的刺激,我會用我的表達方式去做。
    薛松:現居上海,職業畫家。1988年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舞臺美術系。作品多次赴美國、英國、瑞士、丹麥、義大利、希臘、俄羅斯等國家參加展覽。他將各種紙上出版物以燃燒的方式進行“消解”,使原本富含“意義”的話語載體變成殘片和灰燼,作為繪畫材料使作品包含多種衝突與消解。在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所副所長張雨晴看來,薛松的藝術風格是普普藝術和東方意象的結合。而著名藝術評論家江梅表示:“薛松既是圖像現成品的終結者,也是再生圖像及其意義的創造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06:54 , Processed in 0.258116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