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73|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作文演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2 08:26: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文演义》
第一回  普天下都道作文难  却为何仍开写作课?

上海大学 李白坚

话说自从普天之下的学校开设了一种叫做作文的课程后,学校就出现了许许多多的麻烦!
教师们都在抱怨:作文难教!没有教材!!没有教法!!!
学生们也在叹气:作文难写!没有材料!!没有欲望!!!
事情虽然如此,但是作文的教学和考试并未因此而停止。
基础教育从小学一、二年级就开始了作文了。初中有作文课,高中有作文课,直到大学的文科,还有写作课!有课必有考试!你看,中考,要考作文,高考,也要考作文,还占总分的“半壁江山”!如果作文写不好,升学这一关是过不去的!
由于课堂作文教学不能满足学生写好作文的需要,社会上名目繁多的作文补习班也都应运而生,雨后春笋般地出来凑热闹。什么“布谷鸟作文班”、“小记者作文班”、“小作家作文班”、“神奇作文班”,不一而足,收费不菲。
许多师生误认为考取大学将是作文的结束,似乎只要读了大学,从此可以不再写这老什子了。然而,遗憾的是,即使读了大学,还得写毕业论文—— 一种更高级意义上的作文。写不好就毕不了业!
现在流行“考研”。好啊!如果你读硕士,就要写硕士论文;读博士呢,更是以写博士论文为目的!如今的许多职业,譬如从事教育工作的诸位,也得注重作文!你要晋升职称,没有一两篇发表的文章,恐怕还不行!
看来,作文、文章、写作能力,似乎已经“先天”地和我们每个人结下了终身的不解之缘!真是不写也得写,不教也得教了啊!
看官!你道为何社会这样看重作文能力,为何人才的选拔一定要看文章?而且自古而然?这样操作是值也不值?
且听我慢慢道来。
我们知道,思维是客观的反映,而客观存在只有通过人们的感觉器官的接受后,才能反映到大脑里去。所以,一个人思维发展得怎么样,跟他的感官是否健康、是否发达、是否敏锐、是否精确有很大的关系。
如果这个人的感官健康而发达,那么,他的思维也就相应地比较健全。反之,感官比较迟钝,或者甚至于有残疾,则他的思维能力也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所以,思维的高下,是和感觉器官的好坏有直接关系的。
文章,是人们的思维的反映,是思维的物质形态。
譬如,某一个人闻到了水仙花的香味,他非常喜欢。这只是属于那个人的大脑里的观念形态的东西,是他的思维和感觉状态。他这么想着,旁边的人谁也不知道。
但是,一旦他用言语说出来:“我闻到了水仙花的香味了,我好喜欢这种香味。”那么人们就知道他的思维状态了。
但是言语是转瞬即逝的,说过就“驷马难追”了。怎样把这写说出来的思想保存下去、流传开去呢?于是,人类发明了文字。
我们的思维只要变成文字、变成文章就好办了。这样一来,“我闻到水仙花的香味了,我好喜欢这种香味,”就“黑字写在白纸上”,赖也赖不掉,成了物质形态的东西了。
可见得,文章(文章是文字大量的有规律的集合。)的出现,必然经过两个过程:一是客观事物经过感觉器官的接受成为某个人的思维;二是主观能动的思维通过文字表达又以物质的形态传达出来。这,也就是文章出现的根源和道理。
知道了这个道理,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社会考核人才要考他们的文章了。
所有文章写得好的人,首先就说明他的感觉器官不但是健康的,而且还运行得很比较顺当。如果他的感觉器官不健康,或者是健康的但是运行得不好,就不可能将生活比较全面地反映到自己的大脑思维中来。
换句话说,这个人文章写得好,可以间接地证明他有着比较正常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逻辑能力和操作能力,如果我们的作文考查题目还具有一定的创造性而他的文章也比较好地适应了这个创造性的话,我们还可以断定这个人具有一定的创造能力!
不难设想,一个耳聋目匮的人,对外在事物人物景物的形状、色彩、声音、外貌、景色等的反映一定较为麻木,由此,他的文章也一定缺乏色彩、描绘模糊;一个动手能力差的人,他对事物的质地、轻重、冷暖、干湿,难易等也一定缺少感性的认知,由此,他的文章也难写得生动感人、有声有色。
因此,能够写一手好文章的人,一般说来,一定有比较健全的感觉器官和比较正确地应用感觉器官的能力。
另外,文章写得好,还说明这个人具有把大脑里已经存在的东西经过自己的思考、过滤、归纳、推理、演绎成一种具有更新意义的文字的能力。
也就是说,这个人不是那种“壶里倒饺子,肚子里有货色,嘴巴里说不出来”的蠢秀才;也不是那种只会照搬、照抄现成的知识文化的“掉书袋”,而是能够发表自己的立场、观点、意见、办法、感情、感觉的人,能够“去粗寸精”、“去伪存真”运用现有材料构筑自己新的观点和方法的人!
这样的人,当然是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了!
到此为止,看官也一定理解我们为什么要进行作文教学的意义了:除了培养学生观察、记忆、想象、逻辑、操作等等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之外,我们还要培养学生概念、判断、推理、演绎等逻辑思维习惯和强劲的表达能力!
当作文需要各种能力的同时,也就锻炼了这些能力。正是从这个意义出发,写作文,成了培养和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极为经济的课程。
看官读到此地,一定会说,你说的倒是有点道理,考文章、开作文课也确实重要。但是,现在的作文课实在不敢恭维啊!——作文教得不好,能达到你所指出的崇高目标吗?
说得有理!时至今日,作文课确实远没有达到它预定的目标。
何为其然也?各位看官,若想得知作文课程何以没有达到它应有的效果和目的,且听下回分解
2#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 08:27:40 | 只看该作者
第二回       憨少年全是顽皮心
严教师令写有益事

上回说到,文章能够反映出作者的感受能力、逻辑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因此,社会选拔人才的时候,总是忘不了看看他们写的文章。
于是,在正常的基础教育中开设作文课,通过作文课程去训练学生的观察、感受和逻辑能力,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但是,目前的作文教学却不尽如人意。教的人辛苦,学的人吃力,收效甚微。
各位看官,在作文教学上,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呢?
且让我这个说书的谈谈自己少年时代学习作文的体验和教训,也许有点启发意义。
说书的是三年级开始学习作文的。记得当时的语文教师姓严,是一位年近六十的女教师。她老人家烫着卷卷的三十年代影星胡蝶、阮玲玉式的后梳的露出耳朵的头发,冬天穿着棉旗袍。她的普通话带有浓烈的上海腔,把“打猎”读成“打蜡”,把“参加”读成“窜家”。当我和坐我前头的姑娘发生摩擦时,她总是竖着眉头训斥她却很少批评我,所以我还是比较喜欢她的。
老师给我们上作文课的当头一道命题就是“记一件有意义的事”。袁老师向第一次写作文的三年级的我们说道:“耐晓得伐?作文最最重要格就是身体”——吴方言的“耐”,就是“你们”,而她把“审题”说得跟“身体”听起来差不多——“把身体搞清楚了,文章就不会写花了”——“花”是上海话的“歪”的意思。
我当时并没有听清楚她说的“身体”或者“花”的意思,只因为第一次有了作文这玩意,感到新鲜,所以特别听讲。“这里的记,就是记录、就是记叙,”她停顿了一下,在黑板上写了“记录”、“记叙”两个词。我认得这两个词,所以对她说的这个概念十分清楚。
“记录、记叙啥格么日呢?”——上海话的“么日”就是“东西”的意思——“就是要耐记录、记叙一件事体,记牢了!只好记叙一件事体,勿好记叙两件事体啊!”
老师说到这里,我不禁兴奋起来。我想,要我写一件事体,绝对没有什么问题的。一时间,我的脑子里立刻涌现出了许多许多各种各样的事体,简直随便拿一件都能写成鸿篇巨制!
譬如说,我和我的同桌张来发向来钉头碰铁头,三句话不对就要吵架、一点事不对就要动手。那天,我看见他正向教室走来。我立刻把扫把放在教室的门楣上。只要他一推门,嘿嘿!正好打着他的脑袋!
但是,不知道怎么回事,来发刚刚走到门口,却被另一个同学喊住了。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数学老师推门了,结果,扫把差一点点就打到了他的高度近视眼镜上……我觉得写这件事还是蛮好玩的……
这件事情还没有想完全,我又想到了另外一件事:
我们当时正是玩乒乓球玩得最疯的时候,因为中国乒乓球队夺得了世界冠军。男同学几乎人手一个乒乓球。上课下课玩,上学回家玩。
我把乒乓球剖为两半,在一半球里打上半杯蓝墨水。然后把左右的同学们叫到跟前说:“大家看,这是什么?”等到大家围成一圈,看我手中的乒乓球时,我把半球一放,让它自由落下。结果,半球触地板后反弹起来,蓝墨水则像喷泉似的溅散开来了,有的溅在同学的脸上,有的在同学的衣服上,全是一点点的蓝墨水,像麻皮一样……哈哈!想到这里,我得意地笑开了……
我想,如果写作文就是写这样有趣的事情,这有何难?
“记叙啥格事体呢?”袁老师的话打断了我的记忆,她说道,“不许记叙无啥意义格事体,一定要记叙有意义格事体!晓得伐!?”
只这一句话,我刚才的高兴和兴奋就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我立刻将我所做过的事情像过电影似的过了一遍……令人遗憾的是,我从小到大,几乎就没有做过一件“有意义”的事,也就是说,我以上想到做过的事情,一件都不能写出来……而要我写的东西,我却从来没有做过!
“袁老师”,当同学们都在埋头写作的时候,我轻轻地叫道。
老师摇摇晃晃地来到我面前:“啥事体?”她问我道。
“袁老师,一定要写有意义的事吗?”
“文章的题目,就是命令,就是钢铁!我叫你写有意义的事,就一定要写有意义的事!”
“如果写的是没有意义的事呢?”我不死心,继续问道。
“那就不及格!”袁老师从眼镜片后面看着我,那种斩钉截铁的意味,给了我极为深刻的印象。但是,没有做过有意义的事却要写有意义的事,这种作文题材的要求给了我极大的困惑。我隐隐约约地感觉到,这门被称为作文的课程,一定要给我惹麻烦了!
果不其然,从小学到初中,从初中到高中,因为老师的作文题从来都不是我的最想表达的感情和生活,所以我的作文从来没有得到过老师的夸奖。几乎每次,我的作文都是从牙齿缝里挤压出来的,而且通篇是不知所云的感觉。
这种情况直到高中还在继续。
当时的语文老师姓吴,他喜欢穿中式棉袄加深兰中式罩衫,袖子长长的把手指都遮住了。脖子上围着一条长围巾,有一种“五四”时期的学究味道。他上课时不大低头看学生,倒喜欢抬头看天花板,显得傲慢而生冷。但是他的学问确实给我们以震撼:他可以把语文课本上所有的古典诗歌散文都一字不漏地背出来!
记得当时吴老师给了我们一个作文题目,叫做“我爱上了农业劳动”。那时正处在“上山下乡”运动的热潮中,全国上下都在宣传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思想。
题目下来了,全班死一般地寂静——大概谁都觉得没有话讲。难怪啊,我们从来没有去过农村,既对农村没有感情,也不知道农业劳动是怎么回事。怎么个爱法啊?
但是,我们班级的大多数同学,接受了习惯性的命题作文的同学们毕竟还是拿起了笔。他们咬着笔竿、鼻尖触着文稿纸,不久就进入了状态。大概过了十多分钟后,整个的教室已经是沙沙声一片了。而说书的却怎么也写不出来。思考再三、没奈何之下的决定是,不写了,在作文本上说明情况:
老师:
您布置的作文题目,我实在写不出。因为我从来没有参加过农业劳动,甚至农村我都没有去过。我思前想后、搜索枯肠,还是写不出这篇作文来。所以,这次作文我就不交了,请老师原谅。
两周后,作文本发下来了。作文本空白处批着吴老师的几行如橼大字……
究竟吴老师在作文本写了些什么,且听下回分解。
3#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 08:28:46 | 只看该作者
第三回 无生活难以写文章 有激情方才需表达


两周后,作文本发下来了。作文本空白处批着吴老师的几行如橼大字:
上次作文明天必须补交!并附检讨一份!否则语文平时成绩作不及格处理!
回家后,只好找来了许多“上山下乡”的报纸和杂志,将里面的内容、事迹、人物、感想加以拼凑剪切,张冠李戴,忙到12点,终于凑成了一篇大约几百字的文章,工工整整地誊写在作文本上。与此同时,还写了检讨一份:
吴老师:
由于我的政治学习不够认真,没有认识到农业劳动的重要性,所以做出了不交作业、抵制老师作文题目的错误举动。通过学习,我认识到我的行为是完全错误的。现根据老师的要求将“我爱上了农业劳动”的文章补就呈交,望老师原谅云云。
第二天作文课时,吴老师走到桌子跟前,敲敲桌面道:“全班就你不交作文!这在我的执教历史中还是第一次!”
吴老师翻了翻作文本,看到了补交文章和检讨,点了点头说道:“文字倒也通顺……愚氓可训也。”背着手走开了。但是打那以后,说书的对作文课就再也没有好印象,同时,也开始有了一套应付的办法——说假话,写假事,吹大牛,加想象!
各位,生活确实是写作的唯一源泉。直到今天,当我们出的命题不顾及学生是否有生活体验和感受的时候,学生大概也只能借假、大、空来充数的吧!
现在的问题是,是不是只要有了生活的源泉就能写出文章来呢?
也不是!
你看那“斗酒诗百篇”的李白,他老人家喝一斗酒,就能写出一百篇诗歌来!确实了不起。但是倘若不给他喝酒呢?对不起,那他就一首诗都写不出不来了!可见李白尽管会写诗,但却是需酒的刺激的。苏东坡说:“酒酣胸胆尚开张”,酒喝饱了,头脑发热了,心跳加快了,才特别有语言表达的欲望!
鲁迅是个很会写作的大文豪。他的兄弟说,全中国最会写文章的人在浙江,全浙江最会写文章的人在绍兴,全绍兴最会写文章的人在我们周家,全周家最会写文章的人就数我们家周老大!
你们是否注意到这位“周老大”无时无刻不在手指当中夹一支香烟?是的,烟就是他文思的刺激品,有了香烟,他就得以顺利思考,文章立马可就。
如果我们说:“鲁迅先生,抽烟有害健康,您还是把烟戒了罢?”而鲁迅先生也听从了我们的劝戒的话,那就糟了,先生的身体固然是好了许多,而且会多活很多年,但是二十卷本《鲁迅全集》怕是不会有了!
既然那么会写诗歌的李白尚且要喝酒,那么会写文章的鲁迅必须要抽烟,那就说明在写文章的时候,除了必须有生活素材,还需要有一定的刺激才会使人产生表达情怀。
司马迁写道:“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氐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
司马迁是看透了写作之所以产生的原因的了。他告诉我们,情绪的波动或者起伏,感情的郁结或者奔放,都是产生表达欲望的重要心理基础。而烟或者酒,正是使情绪更加波动起伏,感情更加郁结奔放的催化和酵母!于是,很多人都要借助烟和酒的刺激,写作文章或者从事其他的创造性的工作。
这样看来,要写出文章,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必须有表达的激情和愿望,说得通俗点,就是作者的心要动!心动了,文章才有可能写出来,心不动,即使有再丰厚的生活源泉,也是写不出来或者不愿意写的。
记得当年的李叔同,明明是个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于一身,在多个领域开中华灿烂文化艺术之先河的充满激情的人,但当他一旦盾入空门,除了佛法遗墨,就什么文艺创作都没有了——他的心沉寂了。
还是说两段“禅”的故事吧!
有一群和尚在坐禅。这时,天上飞来一位美丽的天女,手中挽了一篮鲜花花瓣,来到和尚上空。只见天女手撮花瓣,一把一把地往众僧人的头上撒将下来。
众僧人视若未见,仍然专心坐禅。因此那些鲜花花瓣落到他们身上后,都 一 一 滑落在地,身上不沾分毫。只有一个小和尚,一直在偷眼观看天女,面有馋色。于是,花瓣儿落在他的头上,则沾在他的头上,落在他的身上,则沾在他的身上。不一会儿,他整个儿就成了个“花和尚”了!这时老和尚走到他面前说道:“你——是动心了吧?”
诸位看官,你们倒说说看,如果给一道命题——“记天女散花”——请众僧人作文,是哪位能写得出好文章,哪些写不出半个字呢?
还有一个故事:一个大和尚和一个小和尚云游,来到一处溪边。因为近日大雨,溪水大涨,水深流急。只见一个二八姑娘坐在溪边啼哭。
出家人以慈善为本,两位和尚走上前去问道:“姑娘因何事为难,竟至啼哭?”姑娘答道:“溪水湍急,不敢过河……”大和尚一听,说道:“这有何难?我抱你过河可愿意?”姑娘答谢之后,大和尚二话不说,抱起她来便淌水过河。
这时小和尚忍不住抱怨起大和尚来:“我们出家人,女色不可近,连说话也要三思,你怎么能抱着姑娘过河呢!这不是犯戒了吗?”
大和尚却只是淌水,并不做声。这样,大和尚抱着姑娘一路走,小和尚就一路地抱怨。直到过了河,大和尚把姑娘放下,各奔东西了。小和尚还在唠叨不止。
大约又走了十多里地,小和尚仍然还在怪罪大和尚大逆不道的行为。这时,大和尚才回过头来问道:“小和尚,这事我早就忘了,你,怎么还记得呢?”
诸位看官,你们倒说说看,如果给一道命题——“记抱女孩过河”——请两位僧人作文,是哪位能写得出好文章,哪个写不出半个字呢?
是的,前文那个偷眼看天女的小和尚和后文那个唠叨的小和尚大概才能写得最好,因为他们的心都动了,心一动,五官也都跟着观察起来,文章就容易写好啦!
古人说得好“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歌。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所以,尽管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但是对于一个“无动于衷”的人,也是什么都写不出来的。
可惜的是,我们在教作文的时候,从来就没有想到过刚刚开始学习写作的孩子们,也需要有感情的冲动,更需要有外界的刺激。但是我们从来没有记取过祖宗的“情动于中”遗训,如今作文课程之所以达到它应有的效果和目的,是可想而知的了。
各位看官,若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4#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 08:29:53 | 只看该作者
第四回 教授不知好歹夸海口 硬币立下功劳显神奇

话说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初末九十年代初,那是一个令人怀念的年代。改革开放,百废待兴,解放思想,重科兴教,全国各个领域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建设和改革热潮。
那日,大鼻子教授饭后无事,踱着碎步,来到了他旧日同窗高大槐的家中串门聊天。大鼻子在大学谋生,高大槐在中学任教,说来凑巧,高大槐的妻子高大嫂却也在小学教书。各位看官,你道三个来自教育界的三个阶段的老师碰到一起,除了教育还会有什么共同的话题呢?
果然,柴米油盐酱醋茶一番寒暄后,高大嫂开腔对大鼻子教授道:“你们大学教授舒服呢!学生放学,你们下课。看看书,拉拉家常。我们小学教师就苦啦!”
“怪了怪了!你们不也是‘学生放学,你们下课’?苦什么呢?”大鼻子反问。
“大鼻子有所不知,我们小学有一门作文课,两个星期做一次,这课没有教材、没有大纲,也没有教法,我们都不知道该怎么教哩!除此以外,我们还要对孩子们的作文进行‘精批细改’,这不,今天晚上我就得对付这厚厚的一叠作文本啦!”高大嫂一边说一边还拍了拍桌子上的作文本。
“小学作文嘛,无非是哄着孩子们写点什么,有什么难教的!”大鼻子一脸的无所谓。
“哈哈!大鼻子,看人挑胆不吃力啊!”此刻,高大槐也跑出来帮腔了,“写什么,就是一个大难点!”
“是啊是啊!每次我出题下来,孩子们没有不咬着笔杆想半天的!”
“你都出了些什么题目呢?”大鼻子问道。
“题目?”高大嫂想了想说道:“有‘记一件有意义的事’、‘春游芳草地’、‘我帮妈妈做家务’、‘有意义的一天’、‘我的老师’……”
一时间,房间里安静下来了。两夫妻看着大鼻子,似乎有点幸灾乐祸,又似乎在说:怎么样?难道这样的题目有什么错误吗?
大鼻子想了想,突然说:“要不,我到你学校来上一次作文课?”
高大槐夫妻即使相信这位大学教授有这份雅兴,也不相信他有这份能耐,双双打起哈哈来,丈夫道:“哈哈!算啦算啦!只要你不以为小学生好教就行啦!你们大学教授是天马行空,我们中、小学老师却必须脚踏实地哪!”他的妻子也说;“哈哈!你们大学教授只要把自己肚子里的东西往外倒就行,大学生自会吸收进去。小学生可不买你的帐!他们不听话起来,怕是油盐都加不进呢!”
“我到你的班里来上课!”大鼻子似乎没有听到对方的言外之意,又说了一遍,而且把“一次”两个字也省去了!这神情,倒仿佛不是对他们夫妻说的,而是对自己说的。
高大嫂笑了:“你真的要来?”
“来!”这回只是一个字了。
“你真的敢去?”高大槐也笑了。
“去!”又是一个字!
“一言为定?”他们问。“决不食言!”他回答。
事情既定,一周无话。大鼻子教授第一次作文课定在周四下午三点,地点是上海市杨浦区控江五村小学四年级(2)班。
这个大鼻子教授平时大学上课时倒是不大备课的。由于课程熟悉、胸有成竹,经常只是抱只茶杯,揣着讲稿,就在讲台上高谈阔论了。可是这回却大不相同。他不但写了教案,试了时间,还准备了插科打诨的内容,催醒散困的笑话。一旦孩子们觉得枯燥乏味了,就把这些东西用上去,让学生消遣解闷。
非但如此,他还时时在床头睡觉时自言自语,如何开场,怎样结束,一番番的“过着电影”。老婆在一旁奇怪了,问道:“喂,怎么啦?没事吧?”
就这样五天工夫,大鼻子已经把第一课作文课的程序备个烂熟。这天,他背着个当时还比较流行的帆布书包,到小学校上作文课去了。
孩子们正在教室里发疯,突然看到一个比自己高一倍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都奇怪地端详起他来。好教授,不谎不忙,目光如电,讲台前一站,低低的男中音只这么一句:“小朋友,安静!上课了!”小家伙们就都被镇住了,乖乖地坐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只听得小声议论,哪来的这么一位男老师?哪来的这么洪亮的声音?以前班主任的声音听都听不清楚呢!我们要换老师啦!施老师要调走啦!从来没有看到过教语文的男老师呢……
直到班主任施老师介绍后,大家才知道了这个人的来历。哈哈!大学教授来教我们小学生,太新鲜啦!听听吧!有什么好玩的东西呢?
好玩的东西确实有,要不大鼻子怎敢跨进这教室!
大鼻子从挎包里拿出一个白色的小纸盒,轻轻地摇晃起来,只听得里面“哗啦哗啦”地响个不停。“小朋友!猜猜看,里面装的是什么东西?”
这一问不打紧,孩子们把小手举得像树林似的。有的喊道:“是玻璃!”有的叫道;“是石头!”有的说:“是铁片!”有的猜:“是硬币!”
“哈哈!硬币!猜对了!请这位同学站起来!大家鼓掌啊!”
啊!啊!啊!啊!教室里一片欢腾!站起来的是皮大王张彝卿,从来都是因为捣蛋立壁角,这一次,却是被表扬。他脸微微有点泛红,笑得有点不好意思。
大鼻子把硬币倒出来,发给学生一人一枚:“这是我访问美国带回来的硬币,现在发给你们观察。注意,请看看它的大小,有尺的话,要量一量它的直径;请掂一掂它的重量,看看与其他什么东西的重量大概相同。然后,请把你量大小的方法和掂重量的动作写下来……”
大约过了五分钟,大鼻子又说道:“现在,请大家把硬币正面画了些什么图案或者文字,然后写在你的稿纸上……请你把反面有些什么图案和文字也记录在你的稿纸上……看到什么写什么。”
这下,课堂里热闹起来,哪里还是在上作文课?分明是一堂自然课哩!
大约十五分钟后,最慢的孩子也已经写了三四百字了!
这时大鼻子又对大家说道:“请大家闻闻看,你手里的硬币是什么气味?再用牙齿轻轻地咬咬看,是不是非常硬?”
“铁锈味道!”、“铜臭味道!”“咬不动!”、“牙齿咬疼啦!”教室里一片喊叫。
“别叫!别叫!”大鼻子连忙阻止,“快写下来!看谁写得快!不写下来就忘记啦!”
大鼻子话音刚落,孩子们已经“礤礤”地疾书起来。十分钟后一看,又添加了百把字!
这时,大鼻子说道:“现在,请把硬币都交上来!”
“不是送给我们的啊?”小家伙抱怨起来。
“这是我上课的道具,暂时不能送给你们,否则我怎么和其他的班级上课呢?”小朋友懂事地点头称是。
硬币都收了上来后,大鼻子说道:“我们刚才仔细地观察了硬币,并且把观察到的内容都写到了稿纸上。现在,我们要来听听硬币落地的声音。”
说着,他按照大小挑选了五种硬币,分别给小朋友看清楚,然后先选取了一枚最大的硬币,把它抛起后让它自由落地,只听得“叮叮叮”一阵响后,躺在水门汀地面上不动了。
大鼻子问道:“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刚在做了些什么动作呢?”
话尤未了,许多小手都举起来了。大鼻子连忙说:“不说不说,我不要你们说出来,我要你们写到稿纸上去!”
孩子们会意,一个个伏案书写起来。
几分钟后,大鼻子又问道:“同学们,谁能够说说看,刚才这个硬币老大跌到水门汀上的声音跟其他什么声音非常相似?”
立刻,有个小朋友插嘴道:“像自行车……”
“别说!”大鼻子连忙制止道,“我要每个小朋友提出一种比喻,所以你不要说出来,请你们自己写出来!”
于是,大家又把头低下了。
等大家都写好后,大鼻子拿出最小的硬币,轻轻抛起,轻轻落地。然后用耳语的声音问大家:“我现在又做了个什么动作呢?这枚硬币落地的声音像什么呢?”
忽然,在第一排冒出个同样轻轻的回答:“像两个小朋友在说悄悄话!”
大鼻子听说,连声称赞:“说得好!多么美丽的比喻啊!我不知道其他的小朋友有些什么美丽的比喻呢?”
此刻,大鼻子向下一眼看去,全班同学都已经开始写第二页稿纸,也就是说都已经超过四百字了!不禁满心欢喜!站在一旁听课的高大嫂和施老师也都啧啧称奇。
不知后来学生的文章写得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2-4 03:05 , Processed in 0.084144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