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4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外比较的视角:学校评价指标的演变与启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5 17:43: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外比较的视角:学校评价指标的演变与启示
2008年06月26日 来源:教育新闻网
  【摘要】评价指标反映的是评价者的关注视角,是评价者所关注的学校现象、状况、活动的折射。本文通过介绍西方发达国家学校评价指标的演变历程,试图为我国学校教育督导的开展及督导指标体系的设计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学校评价  中外比较  演变历程
  何谓指标?英文中的“指标”(“indicator”)有指示剂、指示器的涵义。例如:在化学中,“石蕊试纸”就是一种“指示剂”,人们通过试纸的颜色及深浅就可判断出某种未知液体的酸碱性质与程度。这种能反映出事物的状态与变化的“指示剂”、“指示器”就是“指标”。在教育评价理论中,指标是一个基本概念,是指教育目标在某一方面的规定。在学校督导中,评价指标是开展科学评价活动的基础,是学校督导的直接依据。由于一所学校的发展水平很难直接表现出来,人们就选取一系列指标来代替它。因此,评价指标反映的是评价者的关注视角,是评价者所关注的学校现象、状况、活动的折射。本文通过介绍西方发达国家学校评价指标的演变历程,试图为我国学校教育督导的开展及督导指标体系的设计,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国外学校评价指标的演变
  在西方,教育测量运动出现之前,“学校学习的重点仅在于心智的成长,教育的主要目标似乎是心力的培训或训练”,学校的主要成员多为贵族阶层。随着公立学校运动的发展,义务教育的普及,学校的办学质量也开始被公众关注。
  19世纪时,英国安排了学校视导员,每年访问学校并提交关于学校现状和学生成绩的报告。在美国,也许对学校成就进行评价的最早的正式尝试出现在1845年的波士顿。这个事件在评价史上是重要的,因为它形成了一种传统,即运用小学生的测验成绩作为评价学校效率或教学方案的主要数据。进入科学管理观念盛行的20世纪早期,学校教育领域不可避免的被这股强大的标准与效率的潮流冲击着,美国全国教育研究学会(NSSE)1914年和1915年的年鉴中便记载着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标题:《测量教师效率的方法》、《测量学校及学校制度效率的标准和测验》。在这一时期,运用了各种标准(如:费用、学生退学率、升级率等)对一批规模较大的学校和教师的效率进行了调查。规模较大的学区建立了专门的机构,编制算术、拼音、书写、作文等“客观性”测验来提高本学区的学校效率。30年代泰勒开创了教育评价的历史,可测量的行为目标作为成果变量覆盖了广泛的范围。1958年《国防教育法》出台后,课程研制、教师教学及学生学习成就的评价又成为新的焦点。用学生的某次考试成绩、学校的升学率作为评价指标,可以从某个角度反映出学校的教学质量的高低,但这种做法往往会受到部分学校的反对。原因是在学校的发展水平不平衡的社区或学区里,由于学校的师资、经费、地理位置、学生的家庭背景等因素,学校自身是不能够控制的,学校间出现教学质量的差距并非完全是由于学校工作不力造成的。将社会、历史等原因造成的办学质量上的不平等归咎于学校, 容易导致评价的不公平。
  国外对学校整体的宏观水平的关注,最早起源于学校效能运动。学校的效能,指学校对学生所产生的教学影响的程度。学校效能研究最初产生于美国,该领域的开创者是美国的学者科尔曼(Coleman),他在1966年做了一项关于学生受教育机会平等问题的调查性研究,在研究结果中,他发现当时美国的部分学校对其学生的学习所产生的影响程度很低,仅能解释学生成绩变化10%的部分,远远小于来自社会经济背景因素对于学生成绩的变化可做出解释的部分。这一发现立刻引起了美国教育界的重视,对学校教育的效能开始重新认识和评价。
  学校的效能是一种宏观水平的评价,对象是指学校,而不是学生。学校效能是一项综合指标,是通过对多项指标进行折算后得出的,每项指标的折算结果,都反映了影响学校工作质量的一个侧面。对学校效能进行评价,既是对学校的整体水平的考察,又是对学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的诊断,同时还可以总结出较明显地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学校特征。例如,大量的研究结果显示,学校领导的责任感、对学校发展的组织管理能力、对学生和教职员工的良好期望和信心、对学生学习变化进行监测的经常性、学校里积极而有组织的学习风气、给学生足够的学习机会、学生家长和社区参与学校活动的程度等,都是效能较高的学校所具有的特征。
  继科尔曼的研究之后,不仅仅在美国,其他国家,包括香港等地区的教育研究者也相继开始了对学校效能的研究。到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学校效能已成为对社区或学区的学校进行宏观管理和评价的一种科学化措施,在许多发达国家,如英、美、荷兰等均有运用。
  90年代以后,西方发达国家对学校教育质量和效益关注的程度是任何时期所不可比拟的。在英国,中小学教育过去是地方和学校的事务。地方控制学校课程设置的实践,不仅使得学校与学校之间的课程设置变得五花八门,而且也为女王陛下督学的教育督导增添了困难。督学可以对学校进行视察和督导,但却没有办法对学校作出评判,更不可能通过学校间的比较来说出哪所学校更好,哪些学校更差。在这种情况下,英国提出“问责”( to be Accountable)一说。学校既然消费了公共资金,那么就应该向社会说明资金使用的效益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在美国,追求质量和效益开始于80年代中期,鼎盛于90年代。美国之所以关注质量和效益,主要是因为公立中小学教育的质量低下。这不仅为美国国内的研究结果所验证,而且也为国际教育评价协会所举办的数学、理科等学科的比赛结果所证明。国际比较的结果,总是将美国中学生的成绩置于较差和很差的位置。因此,自80年代以来的全部教育改革都是与改善学校教学、提高学业成绩紧密相关的。美国的教育督导发展与改革也难以与提高学校的质量和效益截然分开。
  近年来,在人本主义思潮和新公共管理理念的影响下,国外教育管理又将“用户至上”的服务观念渗透到教育管理之中。如何更好地服务“用户”——学生,让用户满意,从而让更大的顾客群——家长、社会满意,成为学校的重要使命。ISO9000族认证体系应用于中小学教育中的标准就充分体现了这种提升教育服务的宗旨。
  二、我国学校评价指标的发展状况
  我国自两千多年前的周朝开始就出现了评价学校的视学制度,早期多为帝王对中央直属学校的巡视检查,内容涉及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考试、对学校遵守敕令状况的审核等。隋唐科举制度实行后,为了保证人才的质量,将科举和与之有密切关联的学校教育均列入视导范围。宋代以后还出现了对地方教育进行监督的钦命督学官,在学校内部主要负责学校礼祭、教学、经费、学校教官、生员品行、学业等项目的审核。[5]其目的在于加强文化上的统一性进而加强政治上的统一性,建立稳定的中央王朝,且范围集中在高等教育领域。清末的教育革新仿效日英的教育制度,使教育督导成为独立的的专门的研究领域在中国发展起来。民国时期是教育督导发展的黄金时期,日臻完善的教育督导制度显现出中国特色,并且教育督导的范围首次扩大到中等及中等以下的教育领域。
  新中国成立以后,教育督导制度短暂恢复后即遭禁止。“文革”开始后,政治挂帅成了学校教育体制的主导,为政治斗争服务,站稳无产阶级立场成为国家对学校教育的重点要求,当然学业成绩还是社会对学校评价的标准。
  70年代末和80年代,人们重视的是学校教育的产出,学生的“智”被置于十分显著的位置,学生学业成绩、考试分数、升学率几乎成了评价学校办学质量最为重要的标准。
  1986年,我国开始重建教育督导制度。这一阶段的重点是保障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小学及初中是主要的被评对象。1991年我国教育部颁布了《普通中小学校督导评估工作指导纲要》,第一次对普通中小学的督导评估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框架,督导的学校范围包括城乡全日制完全小学、全日制普通初级中学、高级中学和完全中学,九年一贯制学校。该《纲要》包括办学方向、学校管理、教育质量、办学条件四大模块。1997年教育部修订了《纲要》,修订后的《纲要》中则包含了办学方向、管理体制和领导班子、教师管理与提高、教育教学工作、行政工作的常规管理、办学条件、教育质量7个大的方面,与1991年的《纲要》相比,1997年的修订版突出了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性。
  各地现在使用的学校办学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基本上都是围绕1997年《指导纲要》的“督导评估内容要点”确定的。《指导纲要》上提供的不过是框架,还需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在调查研究与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才能制定出实用的方案。  
  三、国外学校评价指标的演变对我国学校评价指标设计的启示
  评价指标体系的运用可以增强学校评价的科学性、可行性。我国的学校督导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与运用还刚刚起步,很不成熟,改进指标体系的不足对我国学校督导评估工作可以起到一定的调节促进作用。
  综观历史流变,国外学校评价的发展带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
  1.深受管理理论影响,学校评价领域呈现出一种变化趋势:逐渐改变传统管理将效率、效能、效益作为评价重点的状况,转而把顾客满意与绩效作为衡量成功的标准,注重学生主观感受的满意度和社会(如:家长、社区)对学校的评价。
  2.国际上关于学校效能指标或要素是基于大量的实证研究而得出,包括大规模的调查研究、小样本的研究和个案研究,所获取的信息更加真实、可靠。
  3.学生的学业成果一直是学校评价的主要指标,但应考虑学校之间的客观条件差异,不可单纯以学生成绩或升学率来衡量学校的办学质量。
  4.向国民提供广泛的质量信息,让国民了解学校的详情,这一点作为“学校责任”(school accountbility)应成为学校评价指标确立的自觉目的。  
  
  【参考文献】
  1.郑杭生、李强、李路路著.《社会指标理论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0页。
  2.翟葆奎.《教育学文集·教育评价》,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6页。
  3.张煜.“学校效能评价——一种对学校进行综合评价与质量监控的理论与方法”,《中小学管理》,1997年。
  4.洪成文.“ 90年代国外教育督导发展轨迹初探”,《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
  5.国家教育督导团办公室编.现代教育督导原理[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年。
  6.刘精明.“文革事件对入学、升学模式的影响”,《社会学研究》,1999年。
  7.郎福军. 《建三江地区中小学校效能评价的研究》,2003年。
  (作者单位:辽宁省大洼县教师进修学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20:14 , Processed in 0.07444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