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6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调查显示:网上读书成为教师阅读新选择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3-11 17:45: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调查显示:网上读书成为教师阅读新选择 2009年09月10日  来源:中国教育报
  教师节前夕,本刊针对教师阅读作了一项调查。与人们所担忧的“今天的教师不读书”相反,调查显示,高达89.3%的教师明确表示会利用难得的暑期读书。调查同时发现,本应给予教师阅读巨大支持的学校图书馆,并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暑假期间,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新生路小学和社区联合组织学生开展假期读书活动。图为假期读书沙龙的师生们开展读书心得交流活动。本报记者 樊世刚 摄

  ■本报记者 张贵勇

  学校图书馆人气不高,所起作用非常有限;网上读书成为教师新选择,并成为一大新趋势;教育理论类图书不受青睐,专业成长和人文类图书较受欢迎……本刊近日所作的教师暑期阅读状况调查表明,传统的学校图书信息交流渠道存在诸多问题,对教师阅读支持逐渐减弱,亟待关注和解决。同时,教师阅读越来越明显地体现出不同于以往的时代特色,以新的视角来看待和支持教师阅读,已成为一种必需。

  学校图书馆发挥作用有限

  对于“学校图书馆对暑期阅读有帮助吗”,调查显示,感觉“一般”的占40%,感觉“无”的占20%,两者合计超过60%。也就是说,近2/3的老师认为,学校图书馆作用不大或者根本没有发挥作用。

  “图书馆在教师阅读方面发挥的作用有限,归根结底是当前的考试制度造成的。”复旦大学附属中学图书馆馆长阎衡秋一针见血地指出,学校教育的应试模式导致教师的眼里只有教科书、教参和教辅,没有其他的教育名著。在考试的巨大压力下,教师课程安排得满满的,全部身心都被考试牵着鼻子走,根本没有时间和心思进行课外阅读。一些校长的管理重心也放在考试上,认为教师阅读课外书与工作无关,甚至觉得学校图书馆就是一根可有可无的鸡肋,如果政策允许,连撤销图书馆的心思都有。因为应试教育的惯性作用,导致阅读存在明显的功利性,即只看对自己有用的、能给自己带来实惠的书,如“考试宝典”、经济类、美容等,而不是关注那些陶冶自身情操、促进学生成长的更具有积极意义的书。

  另外,人的因素也造成了目前学校图书馆的尴尬地位。目前,图书馆教师素质普遍不高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阎衡秋说,从全国情况看,图书馆教师的来源比较复杂,绝大部分由非专职教师担任,他们综合素质普遍不高,既不懂图书知识,又不懂教育学,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都不如在编教师,加上缺乏激励措施,使得这些教师大都以混日子的心态对待工作。而且,许多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图书馆管理机构一般都设在教务处,馆长由教务处老师兼任,图书馆建设得不到重视,经费投入寥寥可数,图书管理不够规范,致使藏书不多、副本过多、新书很少的情况长期存在,从而造成了图书馆发展上的恶性循环。

  而彻底解决这一问题,最大限度地发挥图书馆的积极作用,阎衡秋认为,首先需要改变对图书馆的定位和认识,即图书馆不是简单的图书借阅,而是信息交流的场所。图书馆老师的职责也不是简单地打扫卫生,而是全面参与学校的科研。这就需要学校管理者重视图书馆的建设,打造一支懂教育、阅读面广且精通电脑的图书管理队伍。图书馆老师如果能对所有书籍了然于心,与学生打成一片,就能用实际行动影响学生,让学生爱上读书,那么图书馆的利用率会越来越高,进而成为学校的精神宝库。

  其实,让学生爱上读书也不是很难的事情。阎衡秋告诉记者,几十年的图书管理生涯,她养成了一个习惯,即每学期开学给新生开讲座,通过解开“世界读书日是哪一天?”“你会不会读书?”“你会不会选书?”的疑问,把学生引上看书爱书之路。而且,她还制定了无限量借书制度,举办了书迷会和阅读之星评比、与兄弟学校联手举行专题读书联谊等活动,选拔读书志愿者,让他们参与图书馆的选书和购书,旨在吸引学生加入阅读队伍。“只有教师爱读书,学生才读书。一旦养成阅读习惯,将会受用终生。学生读不读书,其实决定了图书馆的命运”。

  教师热衷于网上读书

  “你希望通过什么途径获得书?”一问题的调查结果显示,到书店购买图书和网上看各占30%,由此可见,网上阅读日益成为教师阅读的新形式。那么,教师纷纷上网读书是出于哪些因素?在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刘铁芳看来,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随着电子技术的日新月异,网络阅读逐渐成为一种全民习惯。互联网上,信息非常丰富,一些期刊网几乎收录了所有的期刊文章,无论是延伸阅读,还是科学研究,都能满足教师的需求。而且,大城市教师的收入一般比较高,部分学校还给教师配置了笔记本电脑,发放了阅读卡,教师具有很充分的网上读书条件。加上网络阅读的快捷、方便,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意选择阅读内容,从而使教师在工作之余乐此不疲。

  “教师多接触网络可以缩短与外界的距离,增强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北京市东城区府学小学校长王欢说,网络是一个集思广益、充分交流的场所,教师彼此之间的及时交流与沟通,对于做好学校管理工作,保证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运转,增强教师团队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现在,很多学校老师通过网络布置作业、发布信息等,已经养成网上工作和读书学习的习惯,这在10年前是不可想象的。

  但是,网上阅读是把双刃剑,有许多地方需要注意。刘铁芳认为,过度依赖网上的视频、图像信息,会降低对纸质媒体的阅读兴趣,可能导致思维的简单化、平面化,思考、创新、质疑能力将逐渐减退。而且,网上阅读有时候支离破碎,不成系统,也不适于个人深刻的反思。他提醒老师,在网上阅读时,要注意和网下阅读的配合,不能一味依赖网上阅读。目前,许多老师普遍被网络的浅阅读所影响,导致阅读质量大大降低,从效果上与最初学习新知的想法背道而驰。

  王欢指出,当前教师需要警惕的是网上阅读的功利化。急功近利的阅读由于缺少系统的理论思考和时间的沉淀,因此读书再多,也无法真正提高个人的理论素养。她建议,网上阅读关键是聆听不同的观点和声音。“网上由于信息纷繁芜杂,务必要养成怀疑的习惯,对各种教育理论和知识有一定的判断力和甄别力,不能百分之百地吸收。真正的系统学习还要从诸如《爱的教育》、《爱弥儿》、《和青年校长的谈话》等教育名著入手,两者有效结合,才能真正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

  文化文学类图书受教师青睐

  对于“如果时间允许,您在暑期最想读哪方面的图书”,调查显示教育理论类占18%。文化文学类和教师专业成长类分别占28%、27%。

  按理说,假期时间可以系统地阅读一些教育理论书,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但为什么教育理论书不是很受教师的欢迎,是高质量的理论类图书少,还是教师不需要教育理论,问题到底出在哪?在刘铁芳看来,一方面,当前图书市场可读性较强的教育理论书不多。传统的教育学论著与当今时代背景差距较大,新近出版的教育理论书要么过于深奥晦涩,要么缺乏新意,很难引起教师的阅读兴趣。一些所谓的理论书,在教育思想上不成系统,内容不深刻,经不起时间检验。另一方面,教师自身没有养成阅读教育理论书的习惯。阅读教育理论类著作需要一定的理论素养,更重要的是要有阅读兴趣。现实中,绝大多数老师在学校疲于应付考试,考试之外不愿动脑筋,更想读一些相对轻松的书,教育理论书籍被束之高阁便成必然。

  那么,文化文学类图书与专业成长类图书受教师的欢迎,说明了什么?阅读文化文学类图书对教师的成长有何意义?王欢认为,对文化文学类图书的喜好,反映了教师精神世界的强烈需求。在现代社会,文化文学类图书不仅能够丰富人们的文化素养,更能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学校是育人的地方,教师需要静心教书,潜心育人,同时也是学生心灵成长的领路人。文化文学类图书对于塑造教师良好的人格、气质和修养,升华教师精神品质具有重要作用,能帮助教师实现心理的平衡和协调,就像做一次精神的广播操。

  “教师喜欢文化文学类阅读,是一个积极信号,应该予以肯定和支持。”刘铁芳说,教师就要有人文味道,教育理论思考也需要人文阅读作为基础。而且,教育本身就是一门艺术,人文阅读可以启发教师的心灵,也能够提升教师人文素养,增进他们对学生、对生命、对人生与世界的理解和感悟。同时,教师喜欢人文阅读,也要看到其中的问题,那就是很多老师并不一定是带着思考去读这类书,不过是从中寻找消遣的乐趣。当然,最要紧的是去阅读,养成阅读习惯,在此基础上逐渐提升阅读趣味和品位,毕竟阅读从来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由粗到精的过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20:38 , Processed in 0.067174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