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严申虎 日期:2009年08月24日 | 一提到教育,人们总是热衷于提升硬件工程,什么多媒体课件上课、豪华教学大楼。因为硬件设施看得见,能得到教育消费者的认同,有助于学校形象的提升。而对教学软件比如教育思想、教育氛围、教育观念,特别是教师人文素养,重视度却不够高。同时,我国教师的素质结构并不完善,有的教师在人格结构上存在很大缺陷,使校园很难成为学生的乐园。教师在人文素质上的欠缺已经严重影响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乃至教育的整体发展。
而教师博雅教育成为解决这一难题的良方。能否建立一支优秀的博雅型教师队伍,关系到学校的教育质量能否得到提升,学生能否得到全面健康的成长,教育事业能否得到长远持续的发展。
何谓教师博雅教育
博雅教育来源于古希腊的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tion), 后来发展为英国、美国的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以培养博学、有教养的自由人为宗旨。亚里士多德在其创设的吕克昂学园中要求学生要广泛学习算术、几何、天文、音乐、文法、文学、诗歌、修辞、伦理学、哲学等,对学生进行音、体、美、智、德等全方面的和谐教育。他认为,任何学科的功用都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实用的方面,另一个是文雅的方面。但具体到某一学科就完全不同了,有的侧重实用,有的侧重文雅。因此,亚里士多德重视理智享受,轻视职业培训;重视文雅活动,忽视实际工作,希望把学生造就成博雅的人。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也能找到博雅教育的渊源。《论语·述而》中曾提到:“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荀子·劝学》中也谈到:“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由此可见,古代中国的人文精神中,“雅”与“博”反映了人生境界的二重性。“雅”,即向内,以修身养心;博即向外,不断登高,广览博收。
教师博雅教育的基本内涵主要包括教师的知识和道德两个方面:博,博学多才,首先要求具有广博的知识,突出全面发展,主要包括人文和科学这“两个文化”,其次要求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雅,主要指德,要求具有博大的胸怀和高尚的情操,表现于外就是优雅的气质,“雅”是风度、境界,是人的品味。
教师博雅教育是对现代高等教育过度专业化导致人的片面发展的矫正和超越,突出以师为本,关注教师的发展,培养具有广博知识和优雅气质的教师,注重提升教师的生命价值和生活品质。通过培育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提升人格境界,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这使教师不仅满足于课堂教学、阅读教案,更要在书山书海中广泛涉猎,勤学好问,博闻强识;具备教育广博知识,更具备开阔的教育胸怀和博大的教育理想。建立在这种知识层面的教师才可能拥有“教育活水”,不断提升教育机智,成为教育专家!
实施教师博雅教育的途径
1.以名著名家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构建博雅大气的教师队伍
博雅教育的倡导者和践行者赫钦斯在20世纪30年代就推行了“芝加哥计划”,其中一项引人注目的内容就是名著教育课程。他坚信,让学生与伟人交朋友,接受伟大思想的熏陶是教育的重要使命。同样,在教师教育中也应该把教育名著的阅读放到一个重要位置上。身在讲台,读书学习的欲望应永不满足;处在闹市,宁静淡泊的性情该始终如一。注重学习,不断进步,时时更新,这样的教育才是“活”的教育,这样的教师才是心灵幸福的教育信仰者。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教师要求:“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若不读书,若没有在书海中的精神生活,那么提高他的教育技能就都失去意义了。”教育名家魏书生,如果没有对学习和知识的饥渴需要,就不会形成独到而游刃有余的教育风格。李镇西、朱永新和于漪既是教育大家,又多是“读书家”。通过阅读名著使教师进一步体会到名家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责任感。“让名人名家引领”的另一重要方式是读伟人名家的人物传记。比如,读优秀科学家的传记对理科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是很有意义的。为此,在引领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中,学校有计划地进行名著教育,向教师推荐优秀的教育名著和伟人名人的人物传记。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名家名师报告会、博雅论坛(名家指导讲学)、名师风采展示等系列形式接受名家名师先进思想和理念的熏陶。
2.通过礼仪教育使教师成为有修养的人文主义者
教师不仅要有专业知识和传授专业知识的教学技能,也要有人文主义学识、修养与精神。教师可以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和家庭出身,但教师职业要求他应该重视自己的修养。教师应该有文化意识,对学生、对社会强烈的关怀意识,对真理、正义、美与崇高有纯真伟大的爱,尽管这种爱不可能带给他任何功利性满足。
基于以上的价值信念,礼仪是其外在表现形式。如果从礼仪来审视一个人,他的生活方式、习惯举止、说话的口气与使用的字眼、阅读的兴趣、关注的问题,都在显示他的修养程度。博雅教育的另一个倡导者,德国思想家雅斯贝斯充分肯定礼仪教育的重要性。他说:“它在整个现存的状态中营造出一种适当的氛围,使人以严肃的态度对待事物、信任和敬意。礼借助于普遍性来控制人,并通过教育使礼成为人的第二天性。这样,人就把普遍性看作自我本质的一部分,而不会感觉勉强生活。这些范式给予个人的是坚固、安稳与自由。”教师博雅教育,就是要使教师成为文雅的人、有涵养的人,远离任性、粗野、庸俗、自私,而离自律、文明、高雅、大度更近一些。面向教师的礼仪教育,也是师德教育的具体化,主要是使教师懂得如何待人接物、如何自尊自爱、如何规范行为,让自己的行为美成为学生效仿的楷模。
《教师文明礼仪手册》是绍兴某校博雅文化的核心校本培训课程。该校校本课程的编制以“师德为先导,礼仪为主线”,从教师形象、语言、仪表、课堂、办公室礼仪、社交礼仪等五大方面进行培训指导,并以课堂礼仪为突破口,利用教学研究室,对课堂教学进行全程实录,发送给名家、专家点评和教师之间互评。不少教师看了自己的视频后深为惊讶,“怎么会这么说呢”“这句口头禅真不雅”……改进效果十分明显。该校还开展“学生心目中的儒雅教师”的征文、“学儒雅礼仪,铸博雅师魂”的演讲比赛、“我爱我生”重点个案征集等活动,广大教师深感“身教重于言教”。
3.建立扎实有效的校本培训模式,真正使教师的继续教育落到实处
博雅教育的倡导者高度重视讨论、对话、交流在教育中的作用。讨论和交流可以培养人的宽容精神、人的敏锐分析能力,讨论使人充分感受到理性的权威力量。在新课程对教师行为的挑战中,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参与者、组织者,那么教师只有首先感受到这种平等对话、充分交流、民主讨论、理性思维带来的乐趣和收获,才能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自觉地给学生营造大胆讨论、平等交流的和谐氛围。为此,在校本教研载体、校本教研活动的创设上,积极鼓励同伴互助式研讨和交流的开展。如:同行听课指导或专家进课堂听课(课堂教学会诊)、“集体三课”活动(如集体备课、集体说课、集体评课)、组内主题性教研活动、专题讲座、教研沙龙、校论文交流评比、外出观摩学习等多种教师交流形式,建立扎实有效的校本培训模式,真正使教师的继续教育落到实处。
4.开展反思性教育,让反思成为教师的职业习惯
人文知识具有主观性、个体性等特征,获得的途径是建立在总体实践和知识背景上的反思。为此,在教师博雅教育的实施中,培养其反思习惯和反思能力是提升其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一些对优秀教师和一般教师的差异研究表明,其差异很大程度上在于教学经验以及对这些经验反思上的差异。教师每天都在不断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寻找问题的解决办法,每天也因此在不断积累着教育教学和管理方面的知识。如果说,专家们所讲述的知识是冰山一角,那么沉浸在实践中的知识就像是隐没在海平面之下的、庞大的冰山之体。因此,我们有意识地去反思和研究这些深藏在教育教学活动之中的隐性知识,去营造一种学习和反思的氛围,通过鼓励写课后小结与札记、案例研究、行动研究、叙事研究、个人成长研究、专业成长记录、行为反思等,让教师发现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反思和剖析其背后的教育哲学,最终通过知识的“博”达到精神的“雅”。
余论
在《死亡诗社》当中,基丁老师表达过这样一个观点:“一个人寻找自己的声音,开始得越早,找到的可能性越大,开始得越晚,找到的可能性越小。”教师博雅教育是一门艺术,充满挑战,呼唤智慧。教师博雅教育是一个综合性的课题,尽管我们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但总感到在研究力度与水平上还不够,如何使自己成为一位博雅教师是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努力追求的!最后用一句话与各位教育工作者共勉——如果你想让教学的劳动能够给自己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自己走上博雅化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作者单位:浙江上虞城南中学)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