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7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名师工作室之路该怎么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3-11 18:35: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名师工作室之路该怎么走
    名师工作室是当前教师专业成长中的一个热门话题。如何发挥它在教师专业成长中的优势,使它更好地走下去?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寻找名师工作室发展的方向
    下一步该怎样发展?这是时常困扰赵红工作室的一个问题。
    赵红老师是在新课程改革中成长起来的山东省潍坊市一名有鲜明教学个性的优秀教师。2007年9月7日,她所在的实验小学建立了赵红工作室。在两年多的工作中,赵红老师每周都组织一次研修学习活动,同时,学校定期邀请市、区教科研部门对工作室进行指导,帮助工作室搞好管理和教学研究。今天,不但工作室的教师们吸收和发扬了赵红老师的教学法,而且,他们的工作也带动了该区的其他教师,使他们积极投身到新课程改革大潮之中。
    其实,这种以工作室方式运行的名师组织在国内出现已近10年,目前名称各异,形式多样,大大小小几乎遍布各地。然而,正如赵红工作室如今所面临的,它们中好多也时常陷入下一步该怎样发展的彷徨之中。
    “我不是名师,名师的成长只是个别教师的事情。”这是在实施名师工程已有3年并成果颇丰的潍坊市潍城区一名教师对名师的看法。“名师像工具,太忙、太累、太辛苦,众目睽睽,当上就下不来。我甘于平凡,不想当名师。”另一位老师也吐露了她的心声。这样的看法让一些推行名师工作室制度的学校感到了很大的阻力。
    对于一些地区来说,名师工作室也让教育行政部门一度感到了压力。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由于一些地方在经费保障方面实施“谁受益,谁负担”的投资原则,实行了不够完善的经费保障制度,在监管不到位的情况下,具体执行中出现了偏差,甚至造成了经济问题。
    然而,这些情况尽管存在,各地近些年来依旧屡屡出招,推出新举措,名师工作室方兴未艾。如北京市东城区教委通过的名师工程和“621”骨干教师引领工程,广东省教育厅在年初表示将在珠三角建立100个名师工作室的打算等。
    可见,工作室这种源于西方、能够集合最好资源的工作组织方式,它所具有的专家牵头、资源共享、团队合作、权责清晰等优势,还是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部门和学校,使它们在发挥优秀教师的引领作用和将名师资源最大化上,找到了一条可行之路,并在不断结合自身实践中阔步前行,乐此不疲。
    越是在这种情况下,对名师工作室我们就越要给予谨慎的关注,找到它的生长点,帮助它走向成熟。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朱旭东教授说,面对名师工作室不同的形式和各种各样的情况,应该重在规范和引领。
    明确方向,纠正偏差,已成为现阶段名师工作室发展的第一要务。只有拨开迷雾,才会继续扬帆前行。
    完善机制为名师工程护航
    对于名师工作室的发展方向,中央教科所教育督导与评估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马晓强认为:
    从我国推进名师工作室的时代背景和肩负的历史使命看,它具有显著的时代特征。
    首先,它是在推进教育公平的背景下提出的。在影响教育公平的诸多因素中,教师是最为核心的,区域、学校间教育发展的最大差距是师资水平。如何缩小师资水平差距,同时避免大规模的教师流动所引发的负面效应,成为当前推进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发展的最大挑战。组建名师工作室,通过名校的名师们带领农村地区、薄弱学校的教师提高教育教学业务能力水平,从而有效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成为一项新举措。
    另一方面,它的提出也是出于促进教师专业化的需要。在高级职称职务晋升和数量稀少的特级教师评选已不能满足和有效激励教师专业发展的情况下,教师的职业倦怠感已成为影响教师工作态度和工作绩效的重要因素。通过名师工作室的名师传帮带制度建设,名师可以在专业层面上更多地发挥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可以在与同行们的交流中获得更多的启示,因此,成立名师工作室在相当大程度上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又一渠道。
    正是这两方面的时代需求,才使名师工作室呈现出承载当前教育历史使命的时代意义,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教师培训工作的有效方式和创新机制,也正因如此,它才得以在短短几年内迅速推广。
    但我们一定要注意,名师工作室绝不仅仅是评选出名师,挂一个名师工作室的牌子了事,除充分发挥名师的带头引领作用外,更重要的是建立健全名师工作室的制度和机制。
    在名师定位问题上,要清晰它不仅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教师培训的工作机制。同时,应清楚名师的标准是什么,并在一定范围和区域统一标准,否则,出现乡级、县级、市级等不同层次名师后,就会乱套。另外,将名师工作室作为一项工程来推进,容易缺乏长期规划和制度建设,极有可能一轰而上后又一轰而下。现在尤其要重视的是,名师工作室不能成为分割教师群体的新工具,不能建成部分教师的小圈子和教师追逐名利的阶梯,而是要形成配套的教师培训、成长通道,让所有的教师树立终身学习、乐于学习的理念。
    在名师工作室的评价考核问题上,是就近选择优秀的有潜质的教师,还是踏踏实实地提高农村或薄弱学校普通教师的素质,诸如此类的价值取向必须定位清楚,在有利于推进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发展的意义上评价名师工作室的成效。同时,要从参与名师工作室教师的教育教学效果来真正评价名师工作室的绩效,而不要陷入将课堂作为秀场、拔苗助长式的教师培训泥潭中去。
    在名师工作室的工作方式问题上,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一方面要通过向名师工作室提供资助经费,加强政策导向,支持他们自主进行教研活动,引导名师们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制度化的组织方式,建立远程学习,团队攻关,跨校、跨区协作等模式,发挥名师的领头雁作用,确立名师的核心地位;另一方面,也要积极引导名师有效地组织团队开展工作,建立平等、合作的团队工作关系,充分认识教学相长的意义,树立差异就是资源的观念,鼓励他们共同成长进步。学习共同体应是名师工作室建设的目标。
    澄清观念激活发展生命力
    对于教师工作室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认识问题,浙江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学、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盛群力认为:
    在工作室机制运行中,必须要清晰推动教师专业成长的基本着力点在哪里。在五花八门的外表背后,我们应把握住它的基本特质,对一些重要的观念加以澄清。
    当前名师工作室中对学员教师的传帮带和培养,多采用师徒结对的传统方式,这一做法一般重在行为模仿和风格传承,在做中学。它相对不重视认知原理,是一种行为学徒制。当遇到有些师傅对自己日积月累的修炼说不出道道来,或者师傅怕将来徒弟抢饭碗自己留一手时,它的局限性就显露出来。我们要力倡与行为学徒制相对立的认知学徒制,它是一种更善于形成将用心想和做中学结合起来的学习模式,不仅要学员知道做什么,怎么做,更要他们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这一模式将教师的素质提升从时间历练取向转向心理结构变化取向,对教师专业成长将更为积极有益。
    还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更多地重视教师片段技能的训练——将教师基本技能分割为一二十种,每一种技能分别予以针对性训练,甚至借助调出拍摄的视频画面一点一点来打磨。这样做的弊端就是使教师不能从整体的视野来看影响教师专业教学技能的各种因素,而是寄希望于能够娴熟运用各种教学基本技能。实际上,教学技能是难以一一还原的。所以,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将各个单一的技能整合协调起来,融会贯通,在真实的情境中熟练运用,同时一定要将具体的技能放在完整的教学情境中来加以评判,杜绝简单地以公开课、示范课中的一个课时来作为分析比较的取舍单位,而是要做到将一个相对完整的教学任务时空序列作为衡量基准,看教师所运用的新理念与新方法,各种教学设计是不是有常态的可行性。作为教师,要不限于一个任务,而是要将任务形成序列,像滚雪球一样,不断靠自己悟出其中的奥秘,得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其实,培养一个名师绝非轻而易举之事。在目前名师工作室对教师的培训中,教师专业知识的情境性、条件性和灵活运用性常常被忽略。所以要强调,教师对教学问题的诊断和解决,不是寻找权威的说法,遴选一劳永逸的现成答案,而是要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善于欣赏别人的视角、敢于坚持自己观点同时也要有随时放弃任何偏见的魄力。这些也是教师能够将生活智慧运用于教学,将掌握解决问题的本领作为职业追求来改进教学效能、提升生活愉悦幸福指数的一条基本途径。
    此外,在网络技术已经并将继续彻底改变教师专业成长方式的今天,只有善于将网络作为学习与研究的重要工具,才会使教师自己更快地脱颖而出。与之相辅相成的是,教师一定要坚持持续不断的教育理论学习,对于自己的专业发展来说,通晓理论将比单纯学会经验更有后劲。善于学习,长于研究,是成为名师的第一步。浓厚的学习和研究之风应是名师工作室最基本的氛围。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齐林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09:50 , Processed in 0.059887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