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8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农村初中走出“教授级”教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3-31 15:47: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农村初中走出“教授级”教师
作者:夏禾
    今年初,江苏第二届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评定,苏州又有17位老师上榜,数量之多,名列江苏第一,其中有两名还是农村初中的教师。这两名教师全部出在吴江,一个是吴江盛泽第二中学的杨勇诚,另一个是吴江南麻中学的吴振华。
    初中教师,而且还是农村中学的初中教师评上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这在苏州是第一次,在省内也不多见。杨勇诚、吴振华的入评,给我市农村教师专业成长树立了榜样。上周,记者特赴吴江采访,希望他们的经历能给苏州的农村教师带来启发。
    ■两位都是校长,却像普通老师一样上课
    有意思的是,这两位教授都有两个身份:学科教师,校长。杨勇诚是物理教师,也是有着十年校长经历的中学校长。吴振华,语文老师,与杨勇诚同一年当上校长,管理学校的历史也有十年。
    更有意思的是,当校长十年,他们一样始终未脱离教学岗位,少则教一个班,多则连上两个班,周课时最少有5课时,最多可达10课时,而学年任教的总学时下限为200课时,上限可多达400课时,和任务轻的普通教师没有什么两样,而且所教都是语文、物理这样的主课。至于杨勇诚在上好物理的同时,还担任了两个班半月一次的校本综合实践活动课《工艺印染》。
    他们的课都很有特点。杨勇诚每次都教一个最差的班级,但一学期下来,这个班的物理成绩总会处在学校平行班级的中等或中等偏上的位置,而他的学生上了高中后,选报物理学科的又总是很多。曾有一个学生,最初其他功课门门开红灯,唯有物理考高分——96分,后来却因迷恋物理而提高了对其他学科的兴趣,最终考上了名牌高中,跳进了本科大学。这一切让杨勇诚挺自豪。他说:“初中的物理课只是启蒙,这个时期最关键的不是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技能,而是要让学生喜欢物理,喜欢学习。”
    吴振华的课上得同样出色,在他的带动下,语文成了南麻中学最强的学科,而南麻的语文教研组在吴江也颇有知名度,吴江市语文中心组成员有10位,其中4位就在南麻初中,并且南麻还是吴江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基地。语文的强势带动了学校其他学科的发展,目前南麻中学已进入吴江初中的第一方阵。
    据记者观察,像杨勇诚、吴振华这样始终不离教学一线的校长,目前已不多见。当了校长,什么课也不上的校长如今也很多,选上思想品德之类副课的校长那就更多。在提倡校长职业化的今天,校长上副课、不上课并不是坏事,但两位教授如此执着于课堂还是让人钦佩。“我本质上就是一个普通的教师,我喜欢课堂,喜欢和学生在一起。 ”这是杨勇诚的表白。而吴振华是这样说的:“当校长是暂时的,老师才是我永远的职业。在管理好学校的同时我必须教好书。 ”教书育人,已成为他们心灵的需要。
    ■静下心来“练内功”,提升的不仅是学历
    两个初中教授的共同点很多,除了同样出自农村初中,同为校长年年不离教学一线外,还有第一学历都不高——杨勇诚的起点是大专,吴振华的起点是中师;更有同样静得下心来,耐得住寂寞,用别人玩乐的时间来提升自己,执着于教科研,认定目标永不言弃的精神。
    吴振华对自己的发展作过认真的梳理。他说:“我的发展大致可以归结为学历提升期、教科研发展期、收获期。”在每一个时期,他都有自己的目标,并为之不断努力。 1985年,吴振华从新苏师范学校毕业后回到家乡的南麻中学,当年就参加了自学考试,结果一年半考完10门课,拿到了汉语言专业的大专文凭,再花两年时间,拿下了本科文凭。从1993年起,投身于教科研的他迷上了写论文,头两年连投十几篇都是石沉大海,然而他没有气绥,继续努力,到1995年时,他的论文开始频频发表。吴振华终于“冒”了出来。自1998年后的六年,他年年参加省五四杯论文大奖赛,年年获得一等奖,成为赛场上的奇迹。从教二十多年来,吴振华发表了80篇论文,被国家级期刊刊发的论文也有10篇。在学历提升与科研上,杨勇诚同样着力,而且成果辉煌。工作后不久,他攻下了本科文凭,最近又完成了苏州大学的研究生课程,目前正准备论文答辩,获取硕士学位。扫瞄杨勇诚发表的论文档案,可以发现仅在2005年到2008年四年间,他发表在省级以上刊物上的论文就有18篇,除一篇与别人合作外,其他都是独立完成,其中有两篇还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同样的历程带给了他们相似的感受。他们认为,提升学历让自己的学科根基做实,眼界和胸襟放宽,而紧密联系教学实际开展的教育科研会让自己成长得更快,理念更新、智慧教学、有效课堂等等,都会随着教科研稳步跟进,不断使自己的专业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采访中,他们就农村中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他们的观点是:好教师必须走立足课堂的教科研之路,这样才会不断进入新境界。因此,当老师一方面要上好课,另一方面一定要搞科研,而科研的起点就在每一节课后的反思,这个功课每天都得做,同时要把反思中的火花记下来,数年如一日,慢慢地积起来,思考就会有深度,创新也会有根基,到了写论文时,那些思考、记录往往也就是写作的好素材。


[出处:苏州日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2 16:04 , Processed in 0.068251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