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7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淡化文体”的理性认识及教学策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4-2 15:06: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关于“淡化文体”的理性认识及教学策略

王文忠
为了给学生提供宽松自由的写作空间,便于学生情感的倾诉,展示学生的写作个性与创造能力,近年来,不论是在平时的作文训练,还是在高考、中考这些选拔性考试的作文命题上,大多采用“自拟题目,自主立意,自选体裁”的“三自”原则,于是,出现了一些非驴非马的“四不像”作文。对此,一些人完全归咎于“淡化文体”这一语文教学新理念。我认为,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应冷静地分析在理解认识上的偏差和实践操作上的失度。本文就如何理性地认识“淡化文体”的理念以及在阅读和写作的教学实践中如何掌握“淡化”之度的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淡化文体”理念提出的背景
由于受西方“文体中心”论的影响,由于对语文课程性质认识的局限,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一直以语文知识教学为中心。过去的教学大纲就是把语文知识分为“汉语知识、文体知识、和文学常识”
三大板块,文体知识向来就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我们的语文教材也一直是根据“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来编排的。在语文教学中,学习记叙文大多注重记叙的六要素,学习议论文总是围绕议论文的三要素,学习说明文总是突出说明的方法,说明的顺序等。甚至在各种类型的语文考试中,还用填空、选择、判断等各种方式直接考记叙的要素、议论文的要素、论点和论据的关系、小说的要素、散文的特点等文体知识。总之,太注重文体知识了。“有的语文教学仅为应试而教,有的语文教学走上纯工具性训练的羊肠小道,有的语文教学仅限于讲解课文内容,有的语文教学脱离生活”(顾振彪《致力于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见《试教通讯》2001·9)这样导致的结果,不仅不利于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也不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更无法实现语文教育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新课标语)。
“淡化文体”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一种新主张,新理念。它是对过去教学思想和实践的一种反拨。“淡化文体”的目的,首先就是为了引导学生亲近语文,亲近课本,从而发现语文与生活、与社会、与人生的密切联系,进而进入语文学习的美妙境界。避开包括文体知识在内的语文知识,突破先入为主的框框,从而让学生“亲密接触”语文,让学生从语文中体味人生,关爱生命,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学习语文,感受语文学习的愉快和美妙,是这实现成功语文教育的第一步。如果我们的语文教学让人望而生畏,怎么能实现语文教学的目标呢?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而语文素养的内涵十分丰富“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感能力、语言积累、语言品质、语言态度、语言体验、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陆志平、顾晓白《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对比研究》)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因此,“淡化文体”,注意突出各要素的整合,重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重视学生的语文实践,重视语文教学过程中感性的作用,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淡化文体”的真正内涵
我个人认为,“淡化文体”是一个教学层面上的概念,而不是写作行为层面上概念,它是针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来说的,并不是针对学生的写作行为而言的。“淡化文体”的真正含义应是:“教学生阅读不做简单的文体知识验证,教学生作文不以文体知识作先导”。并不是说教师的教学行为可以无视文体,只注重熏陶感染,也不是说学生写作时可以毫无文体意识,可以随心所欲。相反,教师在教学中“淡化文体”,心中必须有鲜明的文体意识,学生在写作时不限文体,作文必须符合具体的文体要求。——“淡化文体”不是不要文体。
“写作文字,因所写的材料与要写作的目标的不同,就有体制的问题”,“要指定某文属某类,须从它的总旨看”(叶对陶《文体》)。这说明文章存在体裁的问题是一个客观的存在。文体是人们从已有的文章中总结概括出来的东西,是文章的体制格式。文体是一种形式,内容和形式是密不可分,形式总是为表现内容服务的,内容也必然表现为一定的形式,文章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决不能无视文体的存在,心中必须有文体意识。把握好文体,既是写文章的需要,也是读文章的需要。但是,一切以文体知识为准绳,过分强调文体知识,用文体知识解读课文,或是用课文来验证文体知识,必然会导致学生对文章整体内容把握的缺位,必然遮掩了鲜活的文章现象,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发展。如果用文体知识指导学生作文,死套文体模式,则必然会束缚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造成“千人一面”式的八股文章,结果把写作训练引入了误区。
三、新课标、新教材所体现的“淡化”意识
“淡化文体”这一新理念一出现,着实使一些人颇兴奋了一阵子,他们一下子觉得语文教师解放了,阅读教学可以放手让学生在文学的海洋里遨游了,写作教学可以放手让学生自由地写作了……致使语文教学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我认为是执教者还没有很好地吃透《课程标准》的精神,没有准确理解和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
和过去的教学大纲相比,课程标准虽然未再把文体知识强调为语文知识的三大板块之一,但是在谈到阅读教学时却指出“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在谈到写作教学时指出“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要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由此看来,新课标虽然有“淡化文体”的倾向,却并未主张不要文体,相反,对如何掌握一些有用的文体知识,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要求。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掌握一些基本的有用的文体知识是很有必要的,有了这些基本的文体知识,学生才会清醒地钻研教材,自觉地规范写作行为。但切不可系统地传授文体知识,掌握一些有用的文体知识,只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拐杖,决不是语文学习目标,更不能成为语文学习的障碍。象过去那样,直接考查文体知识的情况是非常可笑的。
据新课标编写的各种版本的教材,也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淡化文体”的倾向,以人教版为例:七年级阶段的语文教材就没有象过去那样根据选文的体裁来组元,而是根据话题(专题)来组元,这样编写的目的就是“淡化文体,强调综合,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重点”(温立三《单元教学说明》,《试教通讯》2001·9)。而八、九年级教材虽然仍以专题组元,但同时也兼顾文体。其中,八年级按说明、议论、抒情、安排现代文单元;九年级按文学体裁安排现代文单元。教材编者关于文体教学的意图很明显:七年级培养一般的阅读能力,八年级培养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抒情文的阅读能力,九年级培养阅读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过去几十年来,关于文体教学的要求一直是从初一开始的:初一年集中安排记叙文练习,初二年集中安排说明文练习,初三年集中安排议论文练习。而现在对于文体的知识的要求是从八年级开始的,而且不要求系统掌握。由此看来,淡化文体,不是不要文体,我们在教学中不能无视文体的存在。“文无体不立”,“学生不了解一点文体知识,就等于没有掌握阅读和写作各类文章的一个把手”。贺敏《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介绍》,《试教通讯》2002·36
我认为,准确理解“课标”精神和教材的编写意图是我们在教学中把握“淡化文体”之度的关键。
四、在阅读和写作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文体意识”
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关于语文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语文课程标准》不主张系统地讲授,而是主张学以致用、随文学习的原则,渗透于阅读写作的教学过程之中。因此,关于文体知识,我们主张也应在阅读和写作的实践中分阶段、有步骤、有意识地来培养学生的文体意识。
在七年级阶段,由于语文教材未按体裁组元,“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不要在意文体”(温立三《新观念·新教材·新教法》,《试教通讯》2001·9)。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完全可以不必涉及文体知识。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要引导学生把语文学习同关注自然,关注人生、关注社会联系起来,把语文学习和自己的生活体验联系起来。“语文学习的过程应是对生活的不断唤醒和对生活认识不断提高的过程”(黄伟《追求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共同提高》),如果我们的教学不能唤醒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和思考,而仅停留在“技术教育”的层面上,那么学生将永远徘徊于语文学习殿堂的大门之外,还谈什么文体意识的形成呢?
八九年级阶段,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中,便要根据不同文体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诗歌教学宜加强朗读,引导学生领会作品中的思想感情,小说教学宜用复述概括的方法,去把握人物的形象……从而引导学生形成对文体特征的感性认识,进而形成文体意识,切忌坐而论道,进行系统集中的文体知识教学,然后又用文体知识去验证阅读材料。在这一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地大量阅读是关键,因为,“文体意识是在长期而深入的阅读过程中逐渐积淀于作者的头脑之中的,是一个人在长期的文化熏陶中形成的对于文体特征的或明确或朦胧的心理把握。当一个读者初次接触某种文体文章时,必然会形成有关该文章的某些印象,随着阅读的不断深入,他对该文章的印象或被强化,或被修改,在强化和修改的交替中,有关这种文体的知识在他的头脑中逐步形成了一个知识组块,或叫心理结构,这个心理结构就是文体意识”(王元臣《文体感下的写作行为》,《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2006·3)。“观千剑而识器”——在大量自主阅读中获得的文体知识,才是最有用的文体知识。
在写作教学中,首先要注意的是引导学生把写作和自己的生活体验联系起来,鼓励说真话、抒真情,切忌无病呻吟、虚情假意。对于七至九年的学生来说,真正意义上的写作才刚刚开始,作为这一阶段的作文教学训练,让学生有一定的文体意识固然是必要的,然而让学生先把各类文体文章中最基本的,尤其是那些相似之处,共通之处掌握起来,让他们能运用几种表达方式,围绕一定的中心,表达他们所要表达的意思,也就是让他们切实拥有写好文章的基本功,才是最为重要的。写作是极具个性化的生命现象,每个人的生活阅历、情感积累、知识储备等因素都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对他们的写作不要作过多的限制,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在中小学阶段写‘放胆作文’是主旋律,写点‘四不像’文体不必大惊小怪,不必过分苛求文体的‘合格’,不要死抠是否‘符合文体要求’……用学生写作的自由去换取体式感的获得,成本太高,得不偿失”
(潘新和《阅读与写作是一种文体思维》,《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2006·3)。当然,这样说并不是说可以不顾文体,随着写作训练的深入,对于学生在作文中出现的文体特征不明的“四不像”作文,教师应注意适当的引导,教给学生一点有用的文体知识,但要力求精要,不必追求系统化。教师应引导学生明白,作文一定要明确作文的目标,教会学生选择合适的材料,运用合适的表达方式,从而达到作文的目标。只要达到了预期目标的文章,必定是基本符合文体要求的文章。
最近,《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2006·3)在“热点”栏目中开展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文体教学’不需要了吗?”的大讨论,“文体教学”需要不需要,这是稍加思考不难回答的问题。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文体教学,这倒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探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①潘新和《阅读与写作是一种文体思维》,《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2006·3
②王元臣《文体感下的写作行为》,同上
③陆志平、顾晓白《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对比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④顾振彪《致力于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试教通讯》2001·9
⑤温立三《新观念·新教材·新教法》,同上
⑥温立三《〈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单元说明,同上
⑦贺敏《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介绍》,《试教通讯》2002·36
⑧《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15:39 , Processed in 0.082194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