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式阅读教学法初探
孝南区三汊镇中学 周云田 周萍珍
对比式阅读教学法就是把两篇或两篇以上的文章,或者是把同一篇文章中不同句段内容放在一起进行对比,探究它们同中有异,异中求同的阅读教学模式。
对比式阅读教学有两种方式:一是一篇文章中不同句段内容的对比式阅读教学,其材料就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后简称“课本”)的篇目;一是两篇(多篇)文章之间的对比式阅读教学,其材料一篇是课本中教学文章,另一篇文章可以来自于课本,也可以来自于报刊、网络或其它途径。
阅读教学,首先要阅读,然后才能开始教学,对比式阅读教学,更重视朗读。叶圣陶先生说:“语文学科,不该只用心与眼来学习,须在心与眼之外,加用口耳才好。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只有朗读,才能有对文章的第一感觉与感受;只有朗读,才能与文章中的人物共命运、同欢乐,体察他们心灵的每一次颤动;只有朗读,才能品味出文章语言的精妙。因此,对比式阅读教学把朗读放在第一位。
如在学习了《伤仲永》后,把它与《孙权劝学》的内容和写法相对比,可以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
仲永
年幼聪明
“不使学”
一事无成
叙议结合
“指物作诗立就”
(不接受教育)
“泯然众人矣”
借事说理
吕蒙
年长愚钝
“好学”
学有所成
对话为主
“吴下阿蒙”
(接受教育)
“非复呈下阿蒙”
言简意赅
通过对比阅读得出先天条件再好,不接受后天教育,就会一事无成,反之就会成功。
又如在教学沈丛文《云南歌会》以后,采用对比式的阅读教学法,把文中的人物描写与其它作品中的人物描写对比,品评出不同的写法和语言风格。
这种年轻女人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性情开朗活泼,劳动手脚勤快,生长得一张黑中透红枣子脸,满口白白的糯米牙,穿了身毛蓝布衣裤,腰间围钉满小银片扣花葱绿布围裙,脚下穿双云南乡下特有的绣花透孔鞋,油光光辫子盘在头上。
(沈从文《云南歌会》)
这段人物描写特点是先议论后描写,议论句为描写奠定了基调,描写主要抓住色彩细节描绘:脸,黑中透红;牙,白白的。衣裤为蓝,围裙为绿,还镶有银片装饰,鞋为绣花。刻画细腻而真实,语言朴实无华,人美,服饰也美,充满了纯真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作者的喜爱之情洋溢于字里行间。
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
(沈从文《边城》)
这段对人物描写中,也夹着议论句,采用因果倒装的句式——“皮肤黑黑的”是因为“在风是里长养着”;“一双眸子清明如水晶”是因为“触目为青山绿水”;“天真活泼”“那么乖”是因为“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
此外还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语言朴实而华丽,表现的是人美,性情美,是外表与心灵的纯真美。
小女孩子趴在船边,用两只小手淘着水玩。发烧的手浸在清凉的水里很舒服,她随手就舀了一把泼在脸上,那脸涂着厚厚的泥和汗。她痛痛快快地洗起来,连那短短的头发。
(孙犁《荷花淀》)
这段人物描写同沈丛文的描写不一样表现在哪里呢?作者用通俗的语言,抓住人物动作“趴”“淘”“舀”“泼”“洗”和触觉,用白描的手法,没有色彩,也没有议论的句子,表现出了小女孩天真顽皮纯真的个性。这样的对比阅读教学,人物描写各具特色,喜好哪一种,任凭学生个人爱好了。
总之,对比式阅读教学有她的优势,在现代化教学呼唤多样化教学方法的今天,应该发挥她的潜力。我只是做了一点尝试,不过是九牛一毛,希望是抛砖引玉吧!
[ 本帖最后由 李学高 于 2008-7-6 12:52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