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9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育——为了人的幸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4-6 14:33: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育——为了人的幸福
    来源: 天津日报


    虎年伊始,对于“幸福”的关注不断升温。正在热播的电视剧《老大的幸福》的片头曲唱得好:“让我们牵着手,去寻找幸福,你幸福我才幸福。” 其实,幸福的内容很广,寓意很深。有的人认为钱多就是幸福,而有的人认为钱少也是幸福;有人说幸福是感受出来的,也有人说幸福是创造出来的……仔细思量,不难发现,幸福与一个人的思想认识、情操志趣、文化品味、艺术修养等有着密切的关系,也可以说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有什么样的幸福观。人们正是因社会地位、成长环境、受教育程度、思维方式以及生活观念等方面的差异,对幸福的理解和认识才呈现出上述的多元化倾向,而对拥有的幸福感受也才会大相径庭。     实践表明,最易使人陷入追求幸福误区的是将幸福等同于享乐、等同于快乐。事实上,享乐、快乐都不能完全等同于幸福。不可否认,享乐、快乐是构成幸福的重要因素,但如果我们可以将幸福分层次的话,那么,享乐、快乐只是低层次的幸福。     幸福是一种主观的感受,是内心持续的快乐,是流动而又持久的美好追求。春节期间,人们都喜欢在门上或墙上贴上一个大大的“福 ”字,北方人更是别出心裁地把“福”字倒贴在门上,意即“福到了”!这在某种程度上已把 “幸福”看作理想追求,而不是一时的享乐。如果把物质享乐和感官的快乐推向极端,沉湎于各种低级的、庸俗的、短暂的剌激中,这将与幸福的内涵背道而驰。     幸福需要教育,这是不争的事实。好人生来自好教育,人的幸福观的形成更是以优质教育为依托。优质教育不仅让学生学会体验幸福、感受幸福,更重要的是在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幸福的能力,学会在创造的过程中追求幸福,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感知幸福。     同样,教育需要幸福。教育家朱永新在他的新教育理论中说过:“儿童的学习不应该只是‘为将来的工作与生活做准备’,教育本该是生活的基本方式,儿童今天在学校里所接受的教育,在为长远的人生与社会理想服务的同时,本身就应该是幸福的生活。”教育作为人类社会的一项智慧型的文明事业,它应该也能够促进学生身体、认知、情感方面的发展,使他能更好地感受并创造幸福。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帮助受教育者成长和获得幸福。     基础教育阶段是人生重要的阶段,是学生的人生观初步形成的阶段,也是教育打下烙印较深的阶段。一个孩子长大以后,他可以改变已有的观点,但却很难改变自己观察、分析、思考的方式。因而,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发展学生个性,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获得不断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幸福品质,提高学生追求幸福的能力,形成对事业成功充满信心的优势心理,成为创造未来的人,是基础教育的神圣使命。基础教育应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基,从教育的根本意义来说:“教育——为了人的幸福”。     学校应该成为提升学生幸福水平的乐园,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幸福者和幸福的创造者。学校办学要以学生为本,一切教育目标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一切教育活动要以学生长远发展为出发点。既要重视学科知识的传授,又不能忽视对青少年心灵的慰藉与健康体魄的培育;既要重视升学率,又不能忽视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体验幸福和追求幸福。     课堂是师生教学活动的主要载体,教学的目的和任务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的。学校要激励教师追求具有现代特性、符合学生特点、高效而快乐的课堂,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使他们在自我发展中感受学习成功的乐趣,感受来自探究与创造的幸福。     树立教师的幸福观,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心理压力也是学校工作的重点。只有拥有幸福感的教师,才能在紧张的工作中体验到生命的价值和职业的快乐;只有成为一个身心健康、不断完善和发展的教师,才能更好的关心学生的心理、身体健康;只有用幸福播种幸福的教师,才能塑造出懂得幸福、人格健全的学生。当前,一些师生之所以在优越的环境中感受不到幸福,主要是缺乏幸福的意识,在职业目标和心理目标上失去平衡点,在单调劳累的教学工作中难以寻求解脱。面对这些问题,学校要进一步更新观念,建立现代办学理念,让每位教师感受到教师是学校主人的快乐,不断充实人生,实现自我价值。     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正在成长中的学生。教师以什么样的精神对待工作,决定着教育的成败;以什么样的态度面对学生,决定着学生的成长。对学生负责意味着对全体学生负责,能公正平等、正直无私、一视同仁地对待不同相貌、不同性别、不同智力、不同成绩、不同个性、不同出身、不同籍贯、不同亲疏关系的学生;对学生负责意味着对学生全面负责,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也要关心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关心每个学生,热爱每个学生,从每个学生的特点出发,全心全意教育好学生,只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忽视学生的思想进步,只教书不育人,这是不负责任的态度和行为。所以,学校加强师德教育,树立全员育人、全面育人的理念,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帮助教师寻找职业的幸福,为师生创建一个和谐幸福的校园环境,这是当今学校必须要做的首要工作。     近两年来,汉沽一中开展了“幸福校园的创建活动”,要求学校领导班子带头树立幸福教育理念,人人做播种校园幸福的人,不但以优美的校园环境育人,还要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价值观增强师生的幸福意识。用完善的管理制度、高质量的校园文化活动保障师生的权利和幸福,为学校发展注入内在的动力和永恒的生命力。     在幸福校园创建活动中,校长多次在升旗仪式上作专题讲话,并多次利用各种会议阐释幸福教育的内涵和创建幸福校园的意义,并多次指出:只有拥有幸福感的教师,才能在紧张的工作中体验到生命的价值和职业的快乐,从而培养出人格健全、身心健康、成绩优秀的学生。在幸福校园创建中,汉沽一中组织了以“幸福源于感动”的学生征文活动,结合肖川的《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一书,在读书节又开展了教师的读书征文活动,在全校师生2000多篇文章中,精心挑选出6篇情真意切、质朴感人的佳作作为升旗讲话稿,几百篇优秀读后感上传到校园博客,与师生们交流、分享,引导全校师生心存感动,学会感恩,感受幸福。     在校园环境建设上,几年来,学校进一步加大校园美化力度,先后投入巨资对求知楼等四座建筑进行增高、加顶装饰,对办公室、教室进行装修改造,购置了标准化办公桌椅,改善师生的办公、学习条件,提升校园绿化水平。在名人字画的点缀下,每面墙都有大师在说话,每座建筑都富文化气息,每块场地都具生命活力,师生工作学习生活也越发觉得和谐、幸福。九九重阳节当天,学校把退休老教师邀请到学校,感受校园变化,共叙友情,共享酒宴,让老教师们体会到温暖和幸福;教师生日那天,上班时,学校门口大屏幕,送上温馨的祝福,下班时,校领导送上甜美的蛋糕;距离高考百天,高三教师备考压力大,工作更加辛苦,学校领导每天大课间为老师们送去热奶和鸡蛋……礼物虽小,但真情无价。一位教师在读书节征文中描绘了她的感受:“我的幸福来自和谐的学校生活。读书中,我幸福着;幸福中,我成长着。当新的一天到来,走进学校的大门,向右转转头,看到祝福老师生日的温馨话语,向左转转头,值班领导抢着和我打声招呼,扫落叶的学生会问‘老师好’,然后我会带给每一个人微笑,拿起课本走向教室,继续我们的成长。”     人们常说,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健康。因此,在幸福校园创建活动中,学校也一直注重师生的身体健康和身心发展。一方面,开齐开足体育课和活动课,充实完善心理咨询室的功能;另一方面,坚持每学期联系定点医院为师生们进行全面体检,消除生病隐患,并且把每天下午第二节课后确定为教师固定的锻炼时间,为教师们提供放松身心的机会。学校的大课间活动更是丰富多彩,特别是冬季跑步,操场上教师排着整齐的队伍和2000多名学生一起,伴随着欢快的乐曲,呼着有力的口号,激发了势气、调节了身心,令人震撼的壮观场面成了学校的另一道风景线。     在教育实践中,很多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将主要精力放在优秀生的选拔培养上,而忽视了对“学困生”的教育转化。为了实现全面育人的目标,本学期,学校在部分教师和部分学生中推行导师制,贯彻落实“全员育人,全面育人”的管理理念。在德育处和年级领导小组的统一指导、管理下,导师们通过学业辅导、生活关爱、谈心交流、心理咨询、家校互动等方式对学习、生活、思想、心理、纪律等方面需要帮助的学生开始进行帮扶教育。明确了“一帮一”、“一帮二”的帮教方式;举行了106名导师与169名学生的“帮扶协议书”签字仪式。采取多项考核方式,加强对导师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导师制的实施效果,从而实现学校倡导的“不抛弃,不放弃”、“转化一个后进生,就塑造一个美好人生”的教育理念。两年的帮带实践证明,由于导师们真情投入和耐心教育,许多后进学生有了明显的进步,学生和家长对此项工作非常满意,许多家长通过电话、书信、家长会及问卷回复的方式表达对导师们的感激,对学校这一举措的支持。     “教育——为了人的幸福”是教育哲学,是教育理想,同时也是教育改革的行动指南。人的幸福是我们教育的根本目的,这一目的的实现,需要众多条件的保障,涉及到政府的支持、家庭的配合、社会各界的关注,但最重要的环节还是学校。一般来说,学校教育是人生中所受教育最科学、最规范、最集中且时间最长的教育。在强调“只有一流的教育,才能培养一流人才,建设一流国家”的时代,将“为了人的幸福”作为学校教育的理想和追求,是教育发展到今天,人们审视现实社会、教育现状、教育本质和教育发展所做出的理智而又理想的选择。(白正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02:11 , Processed in 0.06268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