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9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细读文本才是最好的备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4-7 15:58: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细读文本才是最好的备课  作者:江有庆  
  编者按:江有庆老师讲述的现象---备课离不开“教师教学用书”和“名师新教案”,在许多学校许多老师身上有不同的体现,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比较复杂,有的是想从高手那里学到一两手好用的招数,有的是想给自己课堂添一两分色彩,还有的就有些不妥当了,那就是想吃现成的,直接拿来用,思想懒得出奇。
  教参教参,就是教学的参考,教学的主要内容和形式---大主意还得你自己拿,自己去思考、自己去体味,教参只能给你的思考以启发、借鉴,绝不能依赖!像北京著名的数学教师孙维刚,像上海只有初中学历的名师钱梦龙,像南通著名的班主任李庾南,都是在用自己的生命备课,他们也向优秀的教师学习借鉴,但绝不照搬。像钱梦龙老师虽然只有初中学历,资历不可谓不浅,但是他善于思考、肯于琢磨,“一十八年酿成了一缸浓浓的老窖”,终于自成体系,教学别具一格。现在有一些老师甘于浅薄,不思进取,于是“教师教学用书”和“名师新教案”那些书就成了救命稻草。孰是本孰是末,千万不要颠倒了,细读文本才是最好的备课。
  ■江西省婺源县赋春中心小学 江有庆
  每年开学初,总有许多教师急着要“教师教学用书”和“名师新教案”之类的教辅用书,说没有这两本书,就没有办法备课。备课到底靠什么?靠自己的品味、研究,还是靠现成的教案?怎样才能避免课讲得千篇一律?怎样才能更有个性?
  这使我想起了一则笑话。有个山里人,到镇上赶集,看见很多人买牛肉,他想这牛肉一定好吃,也卖了一斤。他不知道怎样做,就请卖肉的人开了一个制作的方子,收藏在内衣兜里。回家的路上,经过一道山岭时,因为要出恭,他就把牛肉挂在路边的树杈上,自己躲进坡坳里去拉屎。这时飞来一只老鹰,把牛肉叼走了。那人看见了竟一点也不着急,他摸了摸衣兜,自言自语地说:“幸好,方子还在!”他想只要方子还在,牛肉丢了也没有关系,这真是本末倒置。没有教辅用书就不会备课,就像没有菜谱就不会做菜一样可笑。其实教材才是最好的备课资料,细读文本才是最好的备课。
  有的教师不以为然,认为小学课本内容浅显易懂,不用钻研,无须细读,这是不对的。文章不光是语言文字的组合,更是作者情感智慧的结晶。语文课程的基本属性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教学追求的目标也是落实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工具说也好,人文说也罢,两者都融合在文本中,只有熟读、细读文本,才能切实地实现课程目标。
  细读文本胜于钻研教辅
  钻研教辅指的是教学凭借教学参考用书和教案,来了解课文内容,理解文章感情,预设教学过程、方案。虽然钻研教辅用书能较全面、准确地把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要点等,但是哪里有细读文本而生发的感受真切灵动。仅靠钻研教辅资料是备不好课的,也教不好学,就像光听别人讲授游泳技法,是学不会游泳的。
  打开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看《草原》一课的教材解读、教学目标和教学建议,它告诉我们的是,文章是作者写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的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告诉我们的是,文章特色及优美语句的赏析;告诉我们用什么方法进行教学。这告诉的美哪有因诵读“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而再现的情境美丽动人?这告诉的情哪有反复体味“主人们下了马,我们下了车,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感受到“蒙汉情深”真切感人?这告诉的特色哪有自己细读文本获得的个性体验,更深刻灵动?
  细读文本力求再现情境
  我认为读书的最高境界就是进入情景,再现情境。记得小时候读《水浒传》,常常因为担心书中英雄人物的命运,在“且看下回分解”中忘记了吃饭。又常常因为脑海里挥之不去的“武松打虎”、“倒拔垂杨柳”、“李逵战张顺”等情景而夜不能寐。读书读到情系书中人,脑现书中景的地步,还需要别人分析吗?我曾对学生说过,看影视剧《水浒传》,不如打开自己的脑屏看《水浒》书,因为脑中的《水浒》有着自己独特的感悟。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告诉学生知道什么,而在于引导学生感知什么,体悟什么。细读文本就是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感悟文本。课文《金色的鱼钩》中,有这样一句“我觉得好像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失声喊了起来:‘老班长,你怎么……’”当我读得喉头酸涩的时候,当我引导学生读得落泪的时候,还需要我们告诉学生,小梁的心情十分难过吗?还需要老师告诉学生,老班长吃鱼骨头是舍己为人吗?还需要老师分析什么是“失声”和“哽咽”吗?反过来说,如果学生读这句话时是轻松愉快的语气,教师就是作再细致的讲解分析,也无法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小梁内心痛苦而复杂的感情,也无法让学生真切感悟到老班长舍己为人的崇高情怀。
  古人讲“情动而辞发,披文以入情。”文字是情感、智慧的外衣。细读文本,就是透过语言身临其境,就是使语言情境再现。细读课文《金色的鱼钩》中“为了弄一点儿鱼饵,我翻了多少草皮也找不到一条蚯蚓……还有我的眼睛坏了,天色一暗找野菜就得一棵一棵地摸……”一段,我设身处地地想:眼睛坏了,天色一暗,在野外一棵一棵摸野菜,多么艰难,多么痛苦,需要多么大的毅力、决心啊!把语言内化为情境,在脑中反复映照,老班长高大的身影,光辉的精神就自然浮现了出来。有了这样细读文本,再现情境的备课经历,教学就会灵动而富有生机。
  细读文本以至迁移贯通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能使学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以教材为本,练习阅读能力;借助文本,培养习作能力,这就是迁移贯通,其中凭借的最好办法是细读。
  我细读课文《扬氏之子》时,想起了“朱氏之子”、“侯氏之子”,觉得很有意思。课堂教学中,带着我读课文的感受,指导学生细读文本,学生也获得了“余氏之子”、“牛氏之子”的独特体验。由此及彼,顺势而学,不少学生仿写出了自己的习作。
  细读文本之中自然会形成教学策略与方法,这也是迁移贯通。细读课文《再见了,亲人》,自然会产生“中朝人民,不是亲人,胜似亲人”这样一种感情。随着细读文本的感受积累和体验丰富,教学策略和意图也就逐渐明晰形成,一个统领课堂教学全局的问题成熟出炉:为什么说小金花、大嫂、大娘是志愿军的亲人?围绕这个中心问题开展反复读书,自主探究学习活动。
  于永正老师说得好:“课文读懂了,方法也随之就有了。”是的,读中自有情和趣,读中亦有策与略。教辅资料只能是一个借鉴、参考而已,细读文本才是最好的备课。

  《中国教育报》2008年10月20日第7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4 18:40 , Processed in 0.06479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